李守拙眼中閃過一道精光,追問道:“有何良策?”


    江景辰不急不緩開口道:“向聖上自薦,前往隴右道監軍事。”


    李守拙聞言,頓時陷入沉默。


    若是可以,他自然是希望能夠在六部中監理一部。


    眼下朝廷興兵在即,最好的選擇便是兵部,其次是戶部。


    倒不是覺得監軍無用,隻是不想離開京城而已。


    “此事......”


    “王爺。”


    不等聽完,江景辰打斷道:“相比於待在京城,隴右道監軍一職可累軍功,王爺以此為基,有望更進一步。”


    李守拙沒有被輕易蠱惑,沉吟片刻,不悅道:“本王若是離京,豈不是將大好江山拱手讓於老三?此非良策。”


    讓?


    江山何曾落到你的手中?


    有個屁可讓!


    江景辰暗自在心底吐槽,嘴上接口道:“聖上登基已近十年,也隻在去年才分封諸王,下官以為,聖上似乎目前並無立儲之意。”


    要立太子,早就立了,哪裏用得著等到現在。


    不僅僅是文武百官,稍年長些的幾位皇子都能想得明白,聖上遲遲不肯立儲,唯一的可能就是覺得膝下諸子無可立之人。


    另加之聖上正當壯年,大周境內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故而並不急於立儲。


    李守拙輕歎道:“本王又如何不知,隻是該爭還得爭。”


    江景辰順勢說道:“正因如此,眼下是最好的機會。”


    李守拙狐疑道:“你是說監軍隴右道?”


    江景辰毫不猶豫點頭道:“下官鬥膽,敢問王爺,常年在京城當中,可有何建樹?”


    朝堂穩固,百姓皆安,隻有親王之尊,沒有任何實職,能有什麽建樹?


    若是換個人說這句,李守拙必然惱怒其不知分寸,但對於江景辰卻是多有容忍。


    “想說什麽便說,不必這般拐彎抹角。”


    “如此,下官便直言,若有言語不當之處,還請王爺海涵。”


    江景辰在麵上給足了純王臉麵,緊跟著說道:“王爺所做之事,無外乎私下結交文臣武將,然否?”


    李守拙沒有迴答,算是默認。


    江景辰笑了笑,繼續說道:“大安之世重文輕武,故而王爺會選擇結交文臣為主,奈何文臣以三省主官為首......”


    頓了頓,又道:“方才下官已然說明,沈相天然與王爺對立,因而這麽多年以來,王爺並未結交到多少朝廷重臣。”


    這話著實有些氣人,就像是將結疤的傷口重新撕開,在撒上一把鹽巴。


    李守拙憤怒之餘,亦是有種撥開雲霧見月明之感。


    所謂當局者迷。


    他隻以為朝廷大臣是因明哲保身,所以才時刻保持距離。


    如今江景辰之言,未必不是一種可能。


    該死的沈廷知,焉能如此欺辱本王!


    李守拙暗自在心中低吼怒罵。


    江景辰察言觀色,自然不會放過給人上眼藥的機會。


    “工部雖在六部中排於微末,可畢竟是聖上登基前待過的地方,安王殿下監理工部,未必不是某些人在為其鋪路。”


    “某些人?”


    李守拙聞言渾身一震,心中升起一種不好的預感。


    江景辰點了點頭,順勢說道:“比如沈廷知、杜沛良、龐妙誠......”


    李守拙聽此三人名字,如數九寒冬澆上一桶冰水,從頭到腳冰寒徹骨。


    三省主官,代表著朝中絕多數大臣。


    若當真是那些人在為安王鋪路,他還能拿什麽去跟老三爭?


    “豎子,安敢壞本王道心!”


    李守拙猛地一拍桌案,恨不得當場生吞了江景辰。


    是生氣,也是真的害怕。


    如果朝中大半重臣倒向老三,那他的野望可真就將變得無比渺茫。


    他不敢去賭此事的真實性,哪怕僅有一絲可能,他也應當早做應對。


    隻不過,該如何應對?


    李守拙一時間沒個清晰的思路,怒吼著將一通邪火發泄完之後,重新落座歸於平靜。


    “方才本王失態,你繼續說。”


    “其實,該說的也都說了。”


    江景辰故作無奈,搖了搖頭,輕歎道:“朝中文臣多是主張立嫡,更何況安王背後還有奉恩公府,王爺焉能不知當初私開銅礦之事?”


    高高舉起,輕輕放心,這就是聖上的態度。


    當朝皇後出自奉恩公府,隻要聖上沒有廢後的意思,那麽瞿家就的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


    背負著皇戚之名,能在聖上眼皮底下做許多事情。


    李守拙臉色越來越黑,悶聲道:“區區奉恩公府,何足懼哉。”


    江景辰深知頑疾得下重藥,當下絲毫不顧忌純王顏麵,直言道:“王爺當真覺得不足為懼?”


    李守拙冷著臉,沉聲道:“你想說什麽?”


    江景辰收斂神情,正色道:“聖上登基之後,首先冊封中宮位,可見瞿家的能量不小。”


    李守拙此刻麵色陰沉得嚇人,仿佛被一團濃重的烏雲籠罩著。


    眼神中更是閃爍著冰冷兇狠的光芒,宛如一頭即將撲向獵物的兇猛野獸,令人不寒而栗。


    當年,他的父皇尚在潛邸時,他的母妃便的正妃,瞿皇後不過是側妃。


    而後父皇圖謀大寶,為了讓瞿氏效死力,便向瞿家許諾,登基後封瞿氏之女為後。


    這件事乃是母妃心中一根拔不掉的刺,也是他一生的痛。


    若非如此,他便是父皇膝下嫡長子。


    既長既嫡之尊,太子之位舍他其誰?


    隻可惜......


    李守拙一拳狠狠砸向桌案,咬牙切齒道:“江景辰,你太過放肆了!”


    這才哪到哪,就放肆了?


    江景辰心中暗自腹誹,拱手一禮:“下官一時失言,還請王爺見諒。”


    都是些陳年舊事,滿朝文武誰人不知?


    偏純王自個還要藏著掖著,就好像不提起便不存在似的。


    說起來,也是遺憾。


    若不是瞿氏之故,薛氏女以正妃之位封後,李守拙則為中宮嫡長子,現如今想來也不會有什麽儲位之爭。


    但真要細究的話,也怪薛貴妃娘家不行,比不過瞿家。


    又或者說,先帝當初,壓根就沒將當今聖上當迴事,於是便隨意指了薛氏這門婚事。


    瞿氏之女在其之後,乃是聖上費心主動求娶。


    許是在那時聖上便有了爭奪大寶之心。


    相比於當心聖上的心思和手段,無論是純王還是安王,都還太嫩了些。


    也正是因此,才能找到機會利用。


    江景辰心中慶幸之餘,緊跟著開口說道:“忠言逆耳利於行,王爺應當正視眼下弱勢,先知己,後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威遠侯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林野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林野馬並收藏威遠侯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