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拙聞言,多少猜到了安王的想法,於是便出言提醒道:“你難道忘了,咱們的父皇能夠登上皇位,既非以長子身份,也非以嫡子身份。”


    李謹言心中一跳,狐疑道:“皇兄是說,老五他們幾個,會學父皇?”


    學?


    用得著學嗎?


    出身皇族,有些東西從娘胎時便已經存在。


    不需要去刻意學習,隻需要將心中野心放大,自然會生出許多想法出來。


    在李守拙看來,父皇當年也隻不過是選擇了一種,但並非隻有那一種方式才能登上皇位。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諸如此類之事,隻會發生在尋常人家。


    “三弟,你覺得父皇待咱們幾兄弟有何不同?”


    不等李謹言開口迴答,李守拙自顧自說道:“沒有不同。也就是說,咱們幾兄弟在父皇眼中,都一樣。”


    一樣什麽?


    一樣平平無奇?


    一樣難堪大任?


    李守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所言是何意思,隻是清楚這件事是事實。


    無論是長子、嫡子,亦或是其他皇子,都一樣。


    否則太子之位不至於空懸至今。


    他曾找過無數理由解釋,但始終都沒有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答案。


    《史記·滑稽列傳》,淳於髡說王,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飛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


    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李守拙一直覺得此話便是自己的真實寫照,並且秉持這樣的想法蟄伏至今。


    三年又三年,他在等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讓自己一飛衝天的機會。


    在此之前,他不介意繼續當眾人眼中的毫無主見的憨傻王爺。


    於是話鋒忽然一轉:“為兄以前不懂,多虧了有沅朗在身邊提點,才讓為兄想明白許多事情,故而才設宴請你過來,你我兄弟同心,剪除後患。”


    李謹言聽完這番情真意切的話語,不自覺扯了扯嘴角。


    對於什麽兄弟同心這樣的話,他是萬萬不信,想了想,詢問道:“皇兄口中的後患是指什麽?”


    李守拙坦然迴答道:“沅朗認為江景辰會成為你我心腹大患,為兄聽後覺得十分有理。”


    李謹言麵露狐疑,目光在麵前二人身上來迴掃視,最終落在邵沅朗身上,緩緩開口道:“本王記得,你與江景辰交情不錯。”


    邵沅朗見狀,正色道:“一時為人所惑,如今已看穿許多,自是不複當初。”


    李守拙點了點頭,附和道:“也是,畢竟分別那麽多年,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話是這麽說,可...這就信了?


    李謹言眼中疑惑更濃。


    他有些想不明白,究竟是因為純王對邵沅朗深信不疑,還是說這件事背後另有隱情。


    當初離宮之事他雖然不在場,可也聽說了不少相關之事,知道那時候的邵沅朗就已經與純王極為親近。


    這也是讓他較為疑惑的一件事情。


    胡國公向來中立,在朝堂上也既未擔任要職,也沒有爭權奪利的野心。


    以邵沅朗的身份而言,完全不需要依靠站隊鞏固國公府的地位。


    可偏偏早在去年,兩人就已經勾搭到了一起,且在江棋韻事件之後越走越近。


    究竟是邵沅朗太過聰明早早布局,還是純王太過憨傻任人利用?


    李謹言壓下腦海中的思緒,沉吟片刻,詢問道:“難不成今日設宴,也是沅朗的提議?”


    李守拙露出幾分詫異,很快便恢複如初,笑了笑:“如此輕易便猜出來了,三弟果然不愧是為兄視為對手之人。”


    這句話停在李謹言耳中,怎麽聽怎麽覺得奇怪。


    可當他看著純王那一臉憨憨笑容時,心中莫名的有些理解。


    “所以,皇兄請我來,是想一起對付江景辰?”


    “沅朗的確是這般建議,為兄也覺得應該如此。”


    “敢問皇兄,這麽做能有什麽好處?”


    “這個嘛......”


    李守拙一時無言,轉頭向邵沅朗投去求助的目光。


    邵沅朗順勢接口道:“有些好處並不在眼下,而是在未來。”


    李謹言將皇兄的神色盡收眼底,嘴角泛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追問道:“皇兄覺得這麽做的好處是什麽?”


    李守拙輕咳一聲,磕磕絆絆說道:“那個,是為了趁其羽翼未豐,尚不能影響大勢,應當盡早除掉後患。”


    李謹言笑了笑,又問:“這是皇兄自己的想法?”


    李守拙略顯遲疑,緩緩開口道:“是沅朗的建議,為兄覺得十分在理。”


    李謹言聽後笑而不語,轉頭看向邵沅朗。


    他很好奇,不過短短一年時間,此人是用了什麽辦法,竟是能如此深得純王信任。


    不僅僅如此,從剛才的言行來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主導純王的想法。


    邵沅朗見安王久久不曾言語,於是便主動開口道:“江景辰此番前往隴右道募兵,之後很有可能留在那裏參與練兵,甚至有可能領軍作戰。”


    緩了緩,繼續說道:“戰而勝之,必有封賞,屆時江景辰此子威望漸高,在朝堂以及軍中都能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當然,前提是能夠勝利。


    沒有人會懷疑隴右軍的強悍,因此一旦興起戰事,隴右軍必勝。


    隨之而來的便是軍功。


    那就是一塊香噴噴、肥到流油的香肉,隻要能夠踏足隴右道那片土地,誰都可以咬上一口。


    加官進爵!


    對於現如今的江景辰而言,一切似乎唾手可得。


    見安王臉色似有鬆動,李守拙順勢說道:“三弟,你早前與江景辰有過間隙,絕無將其收歸麾下的可能。一旦他得勢,那麽再想對付可就難了!”


    有一種好,叫做對方見不得你好。


    隻要不是己方陣營,那麽便要想方設法阻其得勢。


    誰都知道未來幾年定會戰事不斷,那麽朝堂的局勢也將會有重大的改變。


    李謹言不在乎文官武將如何,甚至不在乎戰事會發展到何種地步。


    他在乎的是,近年內父皇會不會有意立下太子。


    “皇兄,你覺得江景辰有能力影響太子之位的人選嗎?”


    沒有任何言外之意,隻是單純的詢問。


    李守拙微愣,經過一番慎重思考,迴答道:“至少現在沒有,以後難說。”


    李謹言若有所思,點了點頭:“以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


    忽然,話鋒一轉,他直勾勾盯著邵沅朗,直到對方眼神出現閃躲,方才開口道:“那麽,你又為何要對付江景辰呢?不要說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本王要聽你的真心實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威遠侯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林野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林野馬並收藏威遠侯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