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一輛裝飾精美的馬車不緊不慢地行駛著,車輪與地麵發出輕微的摩擦聲。
車廂內,朱全章端坐在座位上,雙目緊閉,似乎正在沉思。
一旁的楊士鈺心中充滿了疑問和好奇,他看見嶽父神情嚴肅,忍不住開口詢問:\"父親大人,您如此匆忙,是否因為那封信中的內容?\"
朱全章慢慢睜開眼睛,目光平靜而深邃,輕輕搖了搖頭,語氣平淡地說:\"信上並無一字,空空如也。\"
楊士鈺聽後更加困惑不解。
江景辰多日未曾會刑部,一迴來就自己傳信於嶽父,信上什麽都沒有寫,可偏偏嶽父看過後便急於出府。
難道是兩人之間特有的暗號?
還是說嶽父大人不願透露具體內容?
楊士鈺暗自狐疑,開口追問:\"既然信上沒有任何內容,此刻是要前往何處?\"
朱全章再次閉上雙眼,沉默片刻後,緩緩吐出三個字:\"百樂門。\"
楊士鈺對這個答案感到十分詫異。
百樂門乃是江景辰的產業,此事早已人盡皆知。
聖上對江景辰恩寵不斷,連帶著不少文武百官時常光顧百樂門。
那些官員人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盤算,究竟帶著何種目的隻有他們自己知曉。
雖說光明正大前往百樂門不會遭人非議,但嶽父畢竟曾是政事堂一派,正常情況下,即便要見麵,也應該換個地方才是。
不對,若真如嶽父說說,信上不曾留下隻言片語,那麽想找到江景辰隻能去百樂門,又或者是忠畏侯府。
可這兩個地方無論哪一處都不適合會麵。
江景辰到底是怎麽想的?
楊士鈺試圖從嶽父的臉上看出些什麽,最終也隻是徒勞。
隨著時間流逝,馬車停在百樂門外。
內衛一眼便認出了馬車上的徽記,快步上前,恭聲道:“是朱大人的車駕吧,我家公子早已等候多時。”
果然是相約見麵的暗號嗎?
楊士鈺的心情不覺間變得有些沉重,暗自思忖著嶽父此行的目的,以及帶著自己隨行的深意。
朱全章瞥了自己女婿一眼,當下並未多言。
三樓雅閣。
江景辰見楊士鈺隨行而來,不由一愣,輕笑道:“不曾想朱大人竟是如此看重楊兄。”
楊兄?
這又是什麽鬼稱唿?
楊士鈺扯了扯嘴角,心中一萬句話想說。
他自問與江景辰之間無甚交情,有的隻是恩怨間隙。
突如其來的反常不僅令人不適應,更是讓他有種作嘔之感。
朱全章緩步踏進閣內,完全不理會江景辰的調侃。
自家人知自家事。
若非女兒即將臨盆,他未必會將女婿帶在身邊。
雖然心底十分不願意承認,但這個女婿的確並非撐梁之柱。
無奈女兒芳心早許,他這個做父親的也隻能全力培養。
入座後,朱全章穩穩地坐在那裏,宛如一座沉默的山嶽。
他那雙深邃的眼眸微微低垂著,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
右手輕輕抬起,將那杯散發著清香的香茗端至唇邊,先是小抿一口,讓茶香在口中彌漫開來,然後再慢慢咽下,感受著那一縷溫暖順著喉嚨滑入腹中。
整個動作優雅而自然,沒有絲毫的做作之感。
似乎這不僅僅是一杯簡單的茶水,需要用心去品味、去欣賞。
此刻的朱全章並非單純地品鑒香茗,而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調整自己的心境,準備應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楊士鈺看了眼身前的茶盞,並未有絲毫動作,一雙眼睛緊盯著江景辰,率先開口道:“久聞百樂門四季酒之名,江大人緣何以茶待客?”
言外之意似是在說:難道我們在你江景辰眼中,竟是配不上一壺好酒。
有些人,靠山在身邊時,下意識會變得自我感覺良好,言語間較之以往也更加硬氣。
用四個字形容,那便是:狗仗人勢。
不管這隻狗先前被教訓了多少次,隻要主人在身邊,依舊會大聲犬吠。
楊士鈺不是狗,或者說至少會比夠強上一些。
但在說出這句話之後,他又顯得比狗要笨很多。
江景辰懶得與楊士鈺計較,目光徑直轉向朱全章,含笑道:“是否需要讓閑雜人等退下?”
閣內除了他們二人,隻有青瑤、董瓚、以及楊士鈺。
所謂閑雜人等,自然不是指青瑤與董瓚。
朱全章暗自長歎,同樣報以一笑:“此間並無外人,江侯爺有話但說無妨。”
在京城,麵對江景辰時,很少有官員會以爵位相稱。
因為江景辰官職不過四品,權重與否暫且不說,但絕對算不上位高。
可若一旦稱唿其爵,其身份之貴甚少有官員能與之相比,無形中便會將自己拉低一等。
盡管這是事實,可終有人不願意承認。
江景辰記得上一次見朱全章時,自己尚還是忠義伯,朱全章對自己的稱唿也隻是江侍郎。
現如今再相見,從朱全章口中聽到的卻是江侯爺。
上一個他口中的江侯爺乃是江彥鈞,現如今已經魂歸黃泉。
是在諷刺?
還是在暗指什麽?
江景辰眸光閃爍不定,一瞬間腦海中浮現諸多想法。
他端起茶盞,淺淺抿了一口,轉言道:“下官已備好宴席,不如先行用膳,大人以為如何?”
朱全章點了點頭:“客隨主便。”
一共八冷八熱,共計十六道菜肴,
有好菜,卻無酒。
入席後,江景辰微笑著指向宴席中間那盤最為顯眼、體積也最大的菜肴,向朱全章介紹道:“此菜名為包羅萬象,請大人細細品味。”
朱全章忽然抬起頭,目光如炬緊緊盯著江景辰,仿佛要透過雙眼看到內心深處一般。
短暫的沉默過後,方才伸出筷子,從那盤包羅萬象中夾起一小塊食物,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全章臉上的表情變得愈發複雜,時而露出驚訝之色,時而又陷入沉思之中。
一旁的楊士鈺滿眼好奇,視線在包羅萬象與嶽父臉上來迴掃視。
朱全章緩緩咽下口中之食,沉吟片刻方才開口:“好一個包羅萬象!此菜不僅味道鮮美,更似乎蘊含著無盡的深意……”
話未說盡。
二人所言皆是點到為止。
江景辰笑容漸盛。
早前從費興侖口中得知,朱全章也是當初建議萬象閣的輔臣之一,在聖上登基之後漸漸不再插手萬象閣之事。
或者說是失去了對萬象閣的控製權。
通過簡單的言語試探,江景辰可確定朱全章仍然對萬象閣心有念想。
以此為基礎,方才有繼續聊下去的必要。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一輛裝飾精美的馬車不緊不慢地行駛著,車輪與地麵發出輕微的摩擦聲。
車廂內,朱全章端坐在座位上,雙目緊閉,似乎正在沉思。
一旁的楊士鈺心中充滿了疑問和好奇,他看見嶽父神情嚴肅,忍不住開口詢問:\"父親大人,您如此匆忙,是否因為那封信中的內容?\"
朱全章慢慢睜開眼睛,目光平靜而深邃,輕輕搖了搖頭,語氣平淡地說:\"信上並無一字,空空如也。\"
楊士鈺聽後更加困惑不解。
江景辰多日未曾會刑部,一迴來就自己傳信於嶽父,信上什麽都沒有寫,可偏偏嶽父看過後便急於出府。
難道是兩人之間特有的暗號?
還是說嶽父大人不願透露具體內容?
楊士鈺暗自狐疑,開口追問:\"既然信上沒有任何內容,此刻是要前往何處?\"
朱全章再次閉上雙眼,沉默片刻後,緩緩吐出三個字:\"百樂門。\"
楊士鈺對這個答案感到十分詫異。
百樂門乃是江景辰的產業,此事早已人盡皆知。
聖上對江景辰恩寵不斷,連帶著不少文武百官時常光顧百樂門。
那些官員人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盤算,究竟帶著何種目的隻有他們自己知曉。
雖說光明正大前往百樂門不會遭人非議,但嶽父畢竟曾是政事堂一派,正常情況下,即便要見麵,也應該換個地方才是。
不對,若真如嶽父說說,信上不曾留下隻言片語,那麽想找到江景辰隻能去百樂門,又或者是忠畏侯府。
可這兩個地方無論哪一處都不適合會麵。
江景辰到底是怎麽想的?
楊士鈺試圖從嶽父的臉上看出些什麽,最終也隻是徒勞。
隨著時間流逝,馬車停在百樂門外。
內衛一眼便認出了馬車上的徽記,快步上前,恭聲道:“是朱大人的車駕吧,我家公子早已等候多時。”
果然是相約見麵的暗號嗎?
楊士鈺的心情不覺間變得有些沉重,暗自思忖著嶽父此行的目的,以及帶著自己隨行的深意。
朱全章瞥了自己女婿一眼,當下並未多言。
三樓雅閣。
江景辰見楊士鈺隨行而來,不由一愣,輕笑道:“不曾想朱大人竟是如此看重楊兄。”
楊兄?
這又是什麽鬼稱唿?
楊士鈺扯了扯嘴角,心中一萬句話想說。
他自問與江景辰之間無甚交情,有的隻是恩怨間隙。
突如其來的反常不僅令人不適應,更是讓他有種作嘔之感。
朱全章緩步踏進閣內,完全不理會江景辰的調侃。
自家人知自家事。
若非女兒即將臨盆,他未必會將女婿帶在身邊。
雖然心底十分不願意承認,但這個女婿的確並非撐梁之柱。
無奈女兒芳心早許,他這個做父親的也隻能全力培養。
入座後,朱全章穩穩地坐在那裏,宛如一座沉默的山嶽。
他那雙深邃的眼眸微微低垂著,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
右手輕輕抬起,將那杯散發著清香的香茗端至唇邊,先是小抿一口,讓茶香在口中彌漫開來,然後再慢慢咽下,感受著那一縷溫暖順著喉嚨滑入腹中。
整個動作優雅而自然,沒有絲毫的做作之感。
似乎這不僅僅是一杯簡單的茶水,需要用心去品味、去欣賞。
此刻的朱全章並非單純地品鑒香茗,而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調整自己的心境,準備應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楊士鈺看了眼身前的茶盞,並未有絲毫動作,一雙眼睛緊盯著江景辰,率先開口道:“久聞百樂門四季酒之名,江大人緣何以茶待客?”
言外之意似是在說:難道我們在你江景辰眼中,竟是配不上一壺好酒。
有些人,靠山在身邊時,下意識會變得自我感覺良好,言語間較之以往也更加硬氣。
用四個字形容,那便是:狗仗人勢。
不管這隻狗先前被教訓了多少次,隻要主人在身邊,依舊會大聲犬吠。
楊士鈺不是狗,或者說至少會比夠強上一些。
但在說出這句話之後,他又顯得比狗要笨很多。
江景辰懶得與楊士鈺計較,目光徑直轉向朱全章,含笑道:“是否需要讓閑雜人等退下?”
閣內除了他們二人,隻有青瑤、董瓚、以及楊士鈺。
所謂閑雜人等,自然不是指青瑤與董瓚。
朱全章暗自長歎,同樣報以一笑:“此間並無外人,江侯爺有話但說無妨。”
在京城,麵對江景辰時,很少有官員會以爵位相稱。
因為江景辰官職不過四品,權重與否暫且不說,但絕對算不上位高。
可若一旦稱唿其爵,其身份之貴甚少有官員能與之相比,無形中便會將自己拉低一等。
盡管這是事實,可終有人不願意承認。
江景辰記得上一次見朱全章時,自己尚還是忠義伯,朱全章對自己的稱唿也隻是江侍郎。
現如今再相見,從朱全章口中聽到的卻是江侯爺。
上一個他口中的江侯爺乃是江彥鈞,現如今已經魂歸黃泉。
是在諷刺?
還是在暗指什麽?
江景辰眸光閃爍不定,一瞬間腦海中浮現諸多想法。
他端起茶盞,淺淺抿了一口,轉言道:“下官已備好宴席,不如先行用膳,大人以為如何?”
朱全章點了點頭:“客隨主便。”
一共八冷八熱,共計十六道菜肴,
有好菜,卻無酒。
入席後,江景辰微笑著指向宴席中間那盤最為顯眼、體積也最大的菜肴,向朱全章介紹道:“此菜名為包羅萬象,請大人細細品味。”
朱全章忽然抬起頭,目光如炬緊緊盯著江景辰,仿佛要透過雙眼看到內心深處一般。
短暫的沉默過後,方才伸出筷子,從那盤包羅萬象中夾起一小塊食物,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全章臉上的表情變得愈發複雜,時而露出驚訝之色,時而又陷入沉思之中。
一旁的楊士鈺滿眼好奇,視線在包羅萬象與嶽父臉上來迴掃視。
朱全章緩緩咽下口中之食,沉吟片刻方才開口:“好一個包羅萬象!此菜不僅味道鮮美,更似乎蘊含著無盡的深意……”
話未說盡。
二人所言皆是點到為止。
江景辰笑容漸盛。
早前從費興侖口中得知,朱全章也是當初建議萬象閣的輔臣之一,在聖上登基之後漸漸不再插手萬象閣之事。
或者說是失去了對萬象閣的控製權。
通過簡單的言語試探,江景辰可確定朱全章仍然對萬象閣心有念想。
以此為基礎,方才有繼續聊下去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