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望曆史的長河,戰爭如同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卷,充滿了殘酷與血腥,令人不忍直視。
但又往往承載著時代的必然性,以及曆史的使命。
無論敵我,雙方將士們如同草芥一般,在戰場上被任意收割,生死往往隻在一瞬之間。
相對邊境將士而言,隻有極少數人能從戰場上獲得超高的迴報。
單說軍餉,普通兵卒一年下來,折合軍餉約五千錢。
一貫等於千枚銅錢,五千錢便是五貫,等於五兩白銀。
就是這一年每人五貫錢,還有官員想著法子從中再過一手。
若非軍戶家中必須要有一人當兵,沒有多少人會願意主動從軍。
募兵並非強製性,又是在隴右道邊境地區,想要效果好,自然得加錢。
但這錢,不好加。
江景辰深知這一點,當下也不多提,隻道:“迴稟聖上,微臣認為,免除徭役的同時,還可以通過適當減免賦稅的方式,以此來提高將士們的待遇。”
朝廷對於軍戶實行免除徭役製,而非減免賦稅製。
所謂徭役,依照大周律例,每丁每年須服勞役滿二十日,如若不服勞役,則需補以銀錢。
簡單來說,就是強製百姓從事地方無償勞動。
一年需滿二十日,也就是平均下來,每月隻需抽出一天半多些的時間,完全沒有減免賦稅來的實在。
聖上視線掃過一眾朝臣,緩緩開口道:“眾愛卿以為如何?”
文武百官麵麵相覷。
誰都知道聖上的心意,募兵之事不容有失。
但凡有利於募兵的辦法,隻要在能夠接受的範圍,聖上都會支持。
此時此刻,文武百官不敢各抒己見。
隻因江景辰所言涉及賦稅,事關重大,無論支持或是反對,誰也不願做那隻出頭鳥。
不少朝臣都將目光看向三省主官,後者神色如常,以沉默迴應,態度已然明確。
太極殿中一片沉默。
孫敬遠見狀,越眾而出,率先開口道:“微臣附議。”
眾人目光瞬間集中在他身上。
說什麽了,就附議?
以為禦史台大夫就了不起嗎?
這種時候出什麽頭?
諸多朝臣在心中暗自腹誹,忽然間才想起,孫敬遠已經不是從前的孫敬遠。
不僅僅是禦史台大夫,還是領參知政事的孫相爺。
所以,了不起的不是禦史台大夫,而是孫敬遠。
在新晉孫相爺開口之後,立刻有禦史發聲。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
接連響起附議之聲,放眼看去,全是禦史台禦史。
眾朝臣見狀,腦海中隻有一個念頭:惹不起!
三省主官臉上神情嚴肅了幾分。
曾經毫不在意之人,不知何時竟已成長到了如此地步。
江景辰此子,著實是一道變數!
安王看向江景辰的目光越發警惕,隱隱還帶著幾分怨恨。
純王臉上露出淺淺笑意,無人知道他此事在想些什麽。
聖上掃視眾臣,最後將視線停留在江景辰身上。
“既是江愛卿提出之法,那朕便將此事全權交由江愛卿處理,望諸卿予以配合。”
隻說全權處理,卻沒說具體該怎麽處理,還要求群臣配合。
這......
完全放權,且是放了大權。
果然,聖恩不減,江景辰依舊是當朝第一寵臣。
文武百官紛紛變了眼神,全部都麵帶善意,無一惡人。
江景辰無暇顧及旁人,當即恭聲領命:“微臣遵旨。”
早朝結束。
眾人紛紛上前恭賀。
江景辰疲於應對,卻又不得不應對。
朝中當官,無論敵對與否,在這太極殿外,麵子工程還是要做好。
待眾臣逐漸散去,孫敬遠慢步上前,含笑道:“可有何感想?”
說實話,江景辰直到現在還有些不敢相信。
隨口提出的想法,針對軍戶賦稅的“改革”,就這麽通過了?
他當然明白這件事背後有聖上的支持,隻是想不明白三省主官為何一言不發。
“今日之事,多虧大人鼎力相助,下官在此謝過。”
“賢侄無需客氣,老夫不過順勢而為,舉手之勞不敢言功。”
說話間,孫敬遠眼中慈愛漸濃。
所謂順勢而為,順的是聖上之勢,他當然不敢領功。
隻是這滿臉的和善,未免有些太過滲人了些。
江景辰正欲客套幾句。
張甲臣前來傳聖上口諭,命其前往甘露殿中議事。
甘露殿內,聖上麵帶淺淺微笑,與朝堂之上判若兩人。
“對於減免賦稅之事,愛卿可有具體章程?”
“迴稟聖上,茲事體大,微臣還需進一步完善,懇請聖上多給微臣一些時日。”
哪怕心中沒有想法,也要表現出胸有成竹。
江景辰這種事多少有些經驗,此時此刻絲毫不慌。
聖上點了點頭:“那朕便給你三日時間,三日之後拿出具體章程,朕希望愛卿之法,能夠在兩個月之內,幫助隴右道募兵不少於一萬。”
多少?
瘋了吧?
這皇帝指定是瘋了。
江景辰壓下心中情緒,正色道:“這...時間上未免有些太緊,微臣隻怕力所不及。”
聖上笑容不減,神情淡淡,輕飄飄說出一句:“若有不逮,以失職罪論處。”
刨除三天,再算上傳旨所需時日,以及地方上的安排,真正開始募兵也得一個月之後。
整個隴右道也不過十萬邊軍。
一個月的時間,僅靠隨口說出的想法,就想募兵一萬?
這可真是搬起石頭砸到自己的腳.....
江景辰瞬間感覺有一萬隻草泥馬飛奔而過。
失職罪?
太他娘的欺負人了!
關鍵是他還不能夠拒絕。
行得上,不行也得上。
更加可惡的是,想讓馬兒跑,還不給馬兒吃草。
這麽難辦的事情,好歹也加封個頭銜吧?
江景辰最終還是忍住了繼續討價還價的念頭,依然表現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恭聲迴應:“微臣遵旨。”
聖上滿意點頭,緊跟著道:“相關具體事宜,你若不放心交給他人,朕可下旨派你親自前往隴右道參與募兵。”
是狐狸,終究是會露出尾巴。
江景辰瞬間明白,或許這一切早在他休假期間,聖上就已經做好了安排。
提前挖好了坑,隻等他述職後跳進去。
朝廷之上,聖上隻要開口詢問,無論他是否提出想法,最終的結果早已注定。
不管他對募兵之事如何看待,最終都會被聖上派去隴右募兵。
一代帝王的禦下之道,即便是擁有後世思想也難以企及。
他終究還是太年輕了些,這一點無關年齡。
而是身份、環境、經曆、閱曆、手段的不足。
現如今或許,真的有必要重新規劃下,那些原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的部署。
江景辰心念轉動間,恭聲迴應道:“微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聖恩。”
但又往往承載著時代的必然性,以及曆史的使命。
無論敵我,雙方將士們如同草芥一般,在戰場上被任意收割,生死往往隻在一瞬之間。
相對邊境將士而言,隻有極少數人能從戰場上獲得超高的迴報。
單說軍餉,普通兵卒一年下來,折合軍餉約五千錢。
一貫等於千枚銅錢,五千錢便是五貫,等於五兩白銀。
就是這一年每人五貫錢,還有官員想著法子從中再過一手。
若非軍戶家中必須要有一人當兵,沒有多少人會願意主動從軍。
募兵並非強製性,又是在隴右道邊境地區,想要效果好,自然得加錢。
但這錢,不好加。
江景辰深知這一點,當下也不多提,隻道:“迴稟聖上,微臣認為,免除徭役的同時,還可以通過適當減免賦稅的方式,以此來提高將士們的待遇。”
朝廷對於軍戶實行免除徭役製,而非減免賦稅製。
所謂徭役,依照大周律例,每丁每年須服勞役滿二十日,如若不服勞役,則需補以銀錢。
簡單來說,就是強製百姓從事地方無償勞動。
一年需滿二十日,也就是平均下來,每月隻需抽出一天半多些的時間,完全沒有減免賦稅來的實在。
聖上視線掃過一眾朝臣,緩緩開口道:“眾愛卿以為如何?”
文武百官麵麵相覷。
誰都知道聖上的心意,募兵之事不容有失。
但凡有利於募兵的辦法,隻要在能夠接受的範圍,聖上都會支持。
此時此刻,文武百官不敢各抒己見。
隻因江景辰所言涉及賦稅,事關重大,無論支持或是反對,誰也不願做那隻出頭鳥。
不少朝臣都將目光看向三省主官,後者神色如常,以沉默迴應,態度已然明確。
太極殿中一片沉默。
孫敬遠見狀,越眾而出,率先開口道:“微臣附議。”
眾人目光瞬間集中在他身上。
說什麽了,就附議?
以為禦史台大夫就了不起嗎?
這種時候出什麽頭?
諸多朝臣在心中暗自腹誹,忽然間才想起,孫敬遠已經不是從前的孫敬遠。
不僅僅是禦史台大夫,還是領參知政事的孫相爺。
所以,了不起的不是禦史台大夫,而是孫敬遠。
在新晉孫相爺開口之後,立刻有禦史發聲。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
接連響起附議之聲,放眼看去,全是禦史台禦史。
眾朝臣見狀,腦海中隻有一個念頭:惹不起!
三省主官臉上神情嚴肅了幾分。
曾經毫不在意之人,不知何時竟已成長到了如此地步。
江景辰此子,著實是一道變數!
安王看向江景辰的目光越發警惕,隱隱還帶著幾分怨恨。
純王臉上露出淺淺笑意,無人知道他此事在想些什麽。
聖上掃視眾臣,最後將視線停留在江景辰身上。
“既是江愛卿提出之法,那朕便將此事全權交由江愛卿處理,望諸卿予以配合。”
隻說全權處理,卻沒說具體該怎麽處理,還要求群臣配合。
這......
完全放權,且是放了大權。
果然,聖恩不減,江景辰依舊是當朝第一寵臣。
文武百官紛紛變了眼神,全部都麵帶善意,無一惡人。
江景辰無暇顧及旁人,當即恭聲領命:“微臣遵旨。”
早朝結束。
眾人紛紛上前恭賀。
江景辰疲於應對,卻又不得不應對。
朝中當官,無論敵對與否,在這太極殿外,麵子工程還是要做好。
待眾臣逐漸散去,孫敬遠慢步上前,含笑道:“可有何感想?”
說實話,江景辰直到現在還有些不敢相信。
隨口提出的想法,針對軍戶賦稅的“改革”,就這麽通過了?
他當然明白這件事背後有聖上的支持,隻是想不明白三省主官為何一言不發。
“今日之事,多虧大人鼎力相助,下官在此謝過。”
“賢侄無需客氣,老夫不過順勢而為,舉手之勞不敢言功。”
說話間,孫敬遠眼中慈愛漸濃。
所謂順勢而為,順的是聖上之勢,他當然不敢領功。
隻是這滿臉的和善,未免有些太過滲人了些。
江景辰正欲客套幾句。
張甲臣前來傳聖上口諭,命其前往甘露殿中議事。
甘露殿內,聖上麵帶淺淺微笑,與朝堂之上判若兩人。
“對於減免賦稅之事,愛卿可有具體章程?”
“迴稟聖上,茲事體大,微臣還需進一步完善,懇請聖上多給微臣一些時日。”
哪怕心中沒有想法,也要表現出胸有成竹。
江景辰這種事多少有些經驗,此時此刻絲毫不慌。
聖上點了點頭:“那朕便給你三日時間,三日之後拿出具體章程,朕希望愛卿之法,能夠在兩個月之內,幫助隴右道募兵不少於一萬。”
多少?
瘋了吧?
這皇帝指定是瘋了。
江景辰壓下心中情緒,正色道:“這...時間上未免有些太緊,微臣隻怕力所不及。”
聖上笑容不減,神情淡淡,輕飄飄說出一句:“若有不逮,以失職罪論處。”
刨除三天,再算上傳旨所需時日,以及地方上的安排,真正開始募兵也得一個月之後。
整個隴右道也不過十萬邊軍。
一個月的時間,僅靠隨口說出的想法,就想募兵一萬?
這可真是搬起石頭砸到自己的腳.....
江景辰瞬間感覺有一萬隻草泥馬飛奔而過。
失職罪?
太他娘的欺負人了!
關鍵是他還不能夠拒絕。
行得上,不行也得上。
更加可惡的是,想讓馬兒跑,還不給馬兒吃草。
這麽難辦的事情,好歹也加封個頭銜吧?
江景辰最終還是忍住了繼續討價還價的念頭,依然表現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恭聲迴應:“微臣遵旨。”
聖上滿意點頭,緊跟著道:“相關具體事宜,你若不放心交給他人,朕可下旨派你親自前往隴右道參與募兵。”
是狐狸,終究是會露出尾巴。
江景辰瞬間明白,或許這一切早在他休假期間,聖上就已經做好了安排。
提前挖好了坑,隻等他述職後跳進去。
朝廷之上,聖上隻要開口詢問,無論他是否提出想法,最終的結果早已注定。
不管他對募兵之事如何看待,最終都會被聖上派去隴右募兵。
一代帝王的禦下之道,即便是擁有後世思想也難以企及。
他終究還是太年輕了些,這一點無關年齡。
而是身份、環境、經曆、閱曆、手段的不足。
現如今或許,真的有必要重新規劃下,那些原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的部署。
江景辰心念轉動間,恭聲迴應道:“微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