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延昌沒有著急迴答,待整理好腦海中的思緒,方才開口。
“對聖上而言,你隻是一枚可用的棋子,既是棋子,自然是要發揮最大的效用。”
帝王多情,三宮六院。
帝王無情,眾生皆為棋子。
先前泉州一行,倘若江景辰死於刺殺,聖上必有辦法將此事推到沈廷知身上,乃至牽連其餘兩位相爺。
若當真如此,政事堂也會被裁撤,於聖上而言無疑會是最好的結果。
沒有任何證據,但江景辰可以確定,政事堂也好,聖上也罷,都希望他死在泉州。
莊延昌將他的神情變化盡收眼底,想了想,繼續說道:“你雖拒絕了沈相,但此事想必不會就此了結。”
沈廷知親自露麵,多半是已經做好了安排。
換句話說,在沈廷知來之前,極有可能已經與聖上做了協定。
又或者說是聖上主動提及。
前往隴右道募兵倒不至於有生命之危,可若是隨軍征戰的話......
那可真就是:死亡如風,常伴吾身。
江景辰不是疾風劍豪,也沒有‘一死以報君恩’的覺悟。
人人都希望他死,那他更要好好活著,活的比任何人都要好。
如此才能不負兩世為人!
他將心中情緒壓下,開口詢問道:“還請先生教我,君要臣死,臣不想死,該如何應對?”
莊延昌眸光閃動,緩緩迴答道:“賢君不殺功臣。”
前提是賢君。
前提是功臣。
江景辰追問道:“所以,先生是建議我答應沈廷知,前去隴右道募兵嗎?”
莊延昌點了點頭,語重心長道:“不是為了沈相,也不是為了聖上,而是為了隴右道那些百姓,你有能力,也應當站出來做些事情。”
江景辰聞言,不禁失笑道:“先生,我可不是什麽超級英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類話套我身上可不合適。”
莊延昌收斂神情,正色道:“老夫並非是要你前去阻撓募兵,而是希望你能夠盡力減少戰亂的影響,老夫相信你可以做到。”
頓了頓,又道:“為官者,當以富樂民為功,以貧苦民為罪。你既當上父母官,如何能不替百姓考慮?”
總有人喜歡站在道德製高點說話,尤以讀書人最甚!
江景辰無心爭辯,轉頭喚來江鳩,詢問道:“沈廷知是如何找來此處?”
蚍蜉幫所處位置偏僻,平日幫眾進出也都十分小心。
江鳩明白話中懷疑之意,當下也不隱瞞,恭聲迴答道:“是通過楊士鈺楊大人傳話,屬下前去迎接,沈相點名要來此地。”
是來此地,而不是要來蚍蜉幫。
也就是說在這之前,沈廷知已經打探好了蚍蜉幫的位置。
江景辰歸京那日,將宗師刺客與費興侖關入天牢,當時聖上並未下令處置。
沈廷知通過楊士鈺找到江鳩,如此便說明費興侖並未被釋放。
可能還活著,也可能已經死了。
江景辰收斂思緒,吩咐道:“這地方不能再用,盡快重新選址後立刻遷移。另外,不必再與楊士鈺接觸,同時讓人暗中盯緊萬象閣的動向。”
江鳩滿臉為難,無奈苦笑道:“公子,萬象閣盤踞京城已久,勢力遍布各坊大街小巷,怕是隻有他們盯著我們的份。”
或有誇張,但絕不容小覷。
這種事無關個人能力,隻能說對方勢力根深蒂固。
蚍蜉幫初立不久,別看幫眾不少,其中多是些街頭混子,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若是有足夠的時間,江鳩有信心可以做的更好,但就目前而言,蚍蜉幫暫時還不能夠與萬象閣抗衡。
江景辰不管緣由,淡淡道:“若是事情好辦,要你何用?關於萬象閣的情況,我大致了解一些,更為細致之事便靠你去挖掘,別讓我失望。”
十幾年與是十幾個月的底蘊,相差之巨大可想而知。
他心中自然清楚兩者差距,也沒真的指望蚍蜉幫能夠對抗萬象閣。
之所以這麽安排,不過是在表明態度。
江鳩不敢多言,恭聲領命。
夜色漸濃。
忠畏侯府內燈火通明,宋硯見江景辰迴府,第一時間找了過去。
“江南道傳來消息,查到了一些有關太初宗的消息......”
話音未落,宋硯視線轉向莊延昌,緊跟著說道:“太初宗之所以越界,是收到了某個人的指令,那個人名叫莊延朔。”
莊延昌,莊延朔,嫡親兄弟。
根據已知消息,莊延朔已經暗中投靠了安王。
由此推斷,太初宗極有可能選擇依附其羽翼之下。
那麽太初宗弟子出現在泉州,多半是經安王同意,莊延朔負責安排。
目的的話,應該是為了劫船之事。
江景辰稍作思考,轉頭看向莊延昌,詢問道:“先生入京也有些時日,可曾見過莊延朔?”
莊延昌點頭道:“見過。”
宋硯在一旁涼涼開口道:“隻怕不隻是莊延朔,還見過安王吧。”
言語頗為肯定,似有證據一般。
莊延昌不願理會宋硯,隻對江景辰說道:“入京當天,老夫在百樂門設宴,請來了兄長,以及另外幾位多年不見的好友。”
言語坦蕩,沒有半分心虛。
青瑤知曉其事,當時覺得此事屬於莊先生私事,因此便沒有向公子匯報。
江景辰倒不是懷疑什麽,隻是覺得有必要問一問。
“先生是如何看待太初宗之事?”
“老夫之兄長,與太初宗淵源頗深,現任宗主稱其師叔。如今與安王有所牽扯,想必是要借用江湖人士助力。”
莊延昌客觀分析,並未因為涉及嫡親兄長而有所偏頗。
他們二人之間本就有著不小的恩怨,多年再見時,是化幹戈為玉帛,又或是間隙更深,外人無從知曉。
宋硯素來看不慣讀書人的做派,雖與莊延昌同屬一個陣營,卻也難給好臉色。
他見江景辰似無追究之意,於是便主動開口道:“畢竟是嫡親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小辰辰,你可得多加小心啊!”
莊延昌自持身正不怕影子斜,絲毫不在意這般挑撥離間的言語。
江景辰不禁莞爾一笑,淡淡道:“你怕是忘了,我可是親自葬送了全家。嫡親兄弟又怎樣?我可以多加些錢。你知道的,我這人什麽都缺,就是不缺錢。”
這是什麽值得炫耀的事情?
宋硯咧著嘴角,無聲笑了笑。
他實在是有些不理解,究竟是要用什麽辦法,才能鍛煉出似江景辰這般心性。
莊延昌在旁冷笑道:“某些人隻會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
宋硯聞言,看向江景辰,詢問道:“他這話聽著就不是好話,什麽意思,是不是在罵我?”
江景辰搖了搖頭,輕笑道:“你非要問的這麽直白,那我隻能迴答不是。”
“對聖上而言,你隻是一枚可用的棋子,既是棋子,自然是要發揮最大的效用。”
帝王多情,三宮六院。
帝王無情,眾生皆為棋子。
先前泉州一行,倘若江景辰死於刺殺,聖上必有辦法將此事推到沈廷知身上,乃至牽連其餘兩位相爺。
若當真如此,政事堂也會被裁撤,於聖上而言無疑會是最好的結果。
沒有任何證據,但江景辰可以確定,政事堂也好,聖上也罷,都希望他死在泉州。
莊延昌將他的神情變化盡收眼底,想了想,繼續說道:“你雖拒絕了沈相,但此事想必不會就此了結。”
沈廷知親自露麵,多半是已經做好了安排。
換句話說,在沈廷知來之前,極有可能已經與聖上做了協定。
又或者說是聖上主動提及。
前往隴右道募兵倒不至於有生命之危,可若是隨軍征戰的話......
那可真就是:死亡如風,常伴吾身。
江景辰不是疾風劍豪,也沒有‘一死以報君恩’的覺悟。
人人都希望他死,那他更要好好活著,活的比任何人都要好。
如此才能不負兩世為人!
他將心中情緒壓下,開口詢問道:“還請先生教我,君要臣死,臣不想死,該如何應對?”
莊延昌眸光閃動,緩緩迴答道:“賢君不殺功臣。”
前提是賢君。
前提是功臣。
江景辰追問道:“所以,先生是建議我答應沈廷知,前去隴右道募兵嗎?”
莊延昌點了點頭,語重心長道:“不是為了沈相,也不是為了聖上,而是為了隴右道那些百姓,你有能力,也應當站出來做些事情。”
江景辰聞言,不禁失笑道:“先生,我可不是什麽超級英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類話套我身上可不合適。”
莊延昌收斂神情,正色道:“老夫並非是要你前去阻撓募兵,而是希望你能夠盡力減少戰亂的影響,老夫相信你可以做到。”
頓了頓,又道:“為官者,當以富樂民為功,以貧苦民為罪。你既當上父母官,如何能不替百姓考慮?”
總有人喜歡站在道德製高點說話,尤以讀書人最甚!
江景辰無心爭辯,轉頭喚來江鳩,詢問道:“沈廷知是如何找來此處?”
蚍蜉幫所處位置偏僻,平日幫眾進出也都十分小心。
江鳩明白話中懷疑之意,當下也不隱瞞,恭聲迴答道:“是通過楊士鈺楊大人傳話,屬下前去迎接,沈相點名要來此地。”
是來此地,而不是要來蚍蜉幫。
也就是說在這之前,沈廷知已經打探好了蚍蜉幫的位置。
江景辰歸京那日,將宗師刺客與費興侖關入天牢,當時聖上並未下令處置。
沈廷知通過楊士鈺找到江鳩,如此便說明費興侖並未被釋放。
可能還活著,也可能已經死了。
江景辰收斂思緒,吩咐道:“這地方不能再用,盡快重新選址後立刻遷移。另外,不必再與楊士鈺接觸,同時讓人暗中盯緊萬象閣的動向。”
江鳩滿臉為難,無奈苦笑道:“公子,萬象閣盤踞京城已久,勢力遍布各坊大街小巷,怕是隻有他們盯著我們的份。”
或有誇張,但絕不容小覷。
這種事無關個人能力,隻能說對方勢力根深蒂固。
蚍蜉幫初立不久,別看幫眾不少,其中多是些街頭混子,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若是有足夠的時間,江鳩有信心可以做的更好,但就目前而言,蚍蜉幫暫時還不能夠與萬象閣抗衡。
江景辰不管緣由,淡淡道:“若是事情好辦,要你何用?關於萬象閣的情況,我大致了解一些,更為細致之事便靠你去挖掘,別讓我失望。”
十幾年與是十幾個月的底蘊,相差之巨大可想而知。
他心中自然清楚兩者差距,也沒真的指望蚍蜉幫能夠對抗萬象閣。
之所以這麽安排,不過是在表明態度。
江鳩不敢多言,恭聲領命。
夜色漸濃。
忠畏侯府內燈火通明,宋硯見江景辰迴府,第一時間找了過去。
“江南道傳來消息,查到了一些有關太初宗的消息......”
話音未落,宋硯視線轉向莊延昌,緊跟著說道:“太初宗之所以越界,是收到了某個人的指令,那個人名叫莊延朔。”
莊延昌,莊延朔,嫡親兄弟。
根據已知消息,莊延朔已經暗中投靠了安王。
由此推斷,太初宗極有可能選擇依附其羽翼之下。
那麽太初宗弟子出現在泉州,多半是經安王同意,莊延朔負責安排。
目的的話,應該是為了劫船之事。
江景辰稍作思考,轉頭看向莊延昌,詢問道:“先生入京也有些時日,可曾見過莊延朔?”
莊延昌點頭道:“見過。”
宋硯在一旁涼涼開口道:“隻怕不隻是莊延朔,還見過安王吧。”
言語頗為肯定,似有證據一般。
莊延昌不願理會宋硯,隻對江景辰說道:“入京當天,老夫在百樂門設宴,請來了兄長,以及另外幾位多年不見的好友。”
言語坦蕩,沒有半分心虛。
青瑤知曉其事,當時覺得此事屬於莊先生私事,因此便沒有向公子匯報。
江景辰倒不是懷疑什麽,隻是覺得有必要問一問。
“先生是如何看待太初宗之事?”
“老夫之兄長,與太初宗淵源頗深,現任宗主稱其師叔。如今與安王有所牽扯,想必是要借用江湖人士助力。”
莊延昌客觀分析,並未因為涉及嫡親兄長而有所偏頗。
他們二人之間本就有著不小的恩怨,多年再見時,是化幹戈為玉帛,又或是間隙更深,外人無從知曉。
宋硯素來看不慣讀書人的做派,雖與莊延昌同屬一個陣營,卻也難給好臉色。
他見江景辰似無追究之意,於是便主動開口道:“畢竟是嫡親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小辰辰,你可得多加小心啊!”
莊延昌自持身正不怕影子斜,絲毫不在意這般挑撥離間的言語。
江景辰不禁莞爾一笑,淡淡道:“你怕是忘了,我可是親自葬送了全家。嫡親兄弟又怎樣?我可以多加些錢。你知道的,我這人什麽都缺,就是不缺錢。”
這是什麽值得炫耀的事情?
宋硯咧著嘴角,無聲笑了笑。
他實在是有些不理解,究竟是要用什麽辦法,才能鍛煉出似江景辰這般心性。
莊延昌在旁冷笑道:“某些人隻會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
宋硯聞言,看向江景辰,詢問道:“他這話聽著就不是好話,什麽意思,是不是在罵我?”
江景辰搖了搖頭,輕笑道:“你非要問的這麽直白,那我隻能迴答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