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接後語,似乎是在暗示些什麽。
這樣的暗示讓江景辰分不清究竟是真心提拔,又或者是打著賞賜的幌子在試探些什麽。
那三位選擇妥協,實屬無奈之舉,並不表示內心支持。
聖上接受三人的妥協,隻不過是不願落下不好的名聲罷了,並非是一時心軟。
君臣暗中籌謀,相互算計。
上一局已經結束,孰勝孰負無需多言。
如今重開一局,江景辰依舊被夾在當中。
做不成人,也當不了鬼。
此時若他說出想入政事堂,聖上答不答應且先不論,內心必定會在他與那三位相爺之間的關係上畫個問號。
大好機會放在眼前,若是不說,實難甘心。
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用來權衡,電光火石之間,江景辰恭聲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聖上眸光微凝,臉上露出淺淺笑意。
“你心中當中是這樣認為?”
“迴聖上的話,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擔君之憂,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江景辰這一次沒有絲毫遲疑。
聖上眼中閃過一抹精光,緩緩開口道:“哪怕是朕要你死?”
能夠安全歸京,此刻就不會有生命之憂。
江景辰眼明心亮,此刻完全放棄思考,瞬間轉換忠臣模式,毫不猶豫迴答道:“君要臣死,臣亦無足懼哉!”
沉默,寂靜。
沒有想象中的激動叫好。
江景辰摒棄雜念,努力營造忠臣不畏死的神情。
聖上目光如炬,認真審視著眼前的少年,良久之後方才開口。
“你此行一路勞累,朕準你十日休假,退下吧。”
江景辰恭敬應聲告退。
直至身影消失,聖上眉宇間露出愁容。
“你覺得,朕該讓他進政事堂嗎?”
“迴聖上的話,老奴覺得江侍郎忠心有餘,但畢竟是年輕,資曆不足,恐難以服眾,況且曆朝都沒有這個先例。”
張甲臣不帶個人情感,完全從客觀角度闡述事實。
同時,他也想的非常明白。
那三位大人已聯名舉薦,無論適合與否,聖上隻要問,那他便得無條件反對。
無關江景辰該不該進政事堂,在這件事情上,必定要與那三位大人態度截然相反。
聖上臉色一沉,喝問道:“朕要用的人,誰敢不服?”
張甲臣故作慌張,跪地叩首道:“老奴失言,懇請聖上降罪。”
聖上自是不會因此怪罪,示意張甲臣起身,淡淡道:“江景辰可用,但那三人的態度實在令朕有些疑惑。”
沈廷知、杜沛良、龐妙誠,或是直接,或是間接,都與江景辰有所交集。
政事堂隻留七位議臣,那三人是為一體,故而剩餘四位人選,絕不可有半點錯漏。
聖上拿起那份親筆信看了許久,吩咐道:“讓呂恆前來見朕。”
......
忠義伯府。
江景辰在見到莊延昌那一刻,緊繃著的神經終於有所鬆弛。
來不及感慨什麽,召集眾人齊聚之後,他將這大半個月來發生的事情,以及先前聖上的態度細細說了一遍。
莊延昌並未著急開口,用了一炷香的時間消化信息,從中提取出關鍵幾點。
“景辰,你為何會覺得聖上會要你死?”
“先生可是覺得有何不對?”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五千年曆史上多的是這樣的例子。
江景辰有些想不明白,以先生的才智,不應該問出這樣的問題。
莊延昌一臉嚴肅道:“我雖對費興侖並不了解,但僅從他與你說的那些話中,可以斷定此人就是在刻意挑撥,目的是讓你心生芥蒂。”
江景辰並不否認,順勢接口道:“我自然是清楚他在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但他所言亦是事實。”
莊延昌反問道:“即便是事實又如何?就一定意味著死路一條嗎?”
青玉聞言,感到十分困惑,想了想,解釋道:“先生久在邊境,不了解京局勢也情有可原,眼下的局勢對公子而言,的確是十分危險。”
莊延昌輕輕搖了搖頭,歎息道:“當局者迷,也屬常情,隻不過你未免也太迷了些!”
江景辰微愣,不解地詢問道:“這話又是從何說起?”
莊延昌直起身子,收起臉上的表情,神情變得異常嚴肅。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問題就在於,你卻錯誤地認為林中飛鳥僅有三隻。”
“聖上要對付那三位相爺,僅是個開始,此後戰事一起,又會生出多少變故,你可曾想過?”
“三位相爺勢大,其勢不在一人。你入朝為官已有一年,應當要明白這個道理,若非那三位相爺代表著多數朝官的意願,聖上又何須如此耗費心神?”
言語間帶著些許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莊延昌想到過往,不禁有些自責,話鋒一轉,緊跟著道:“朝堂不同於江湖,先前教你的那些手段並不適合,說來也是怪我。”
青瑤似有所悟。
在她看來,那三位之所以能與聖上對抗,是因為他們官居三省主官的原因。
聖上不願背負罵名,因此才會需要弄出些合乎情理的手段。
如今聽完先生一席話,方知官職並非那三位最大的倚仗,站在他們背後的那些官員,才是聖上真正的忌憚。
那些官員品級雖不如三省主官,卻是整個朝堂的中堅力量。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放在朝堂上同樣適用。
宋硯慵懶坐在一旁,隨口道:“那也得先活過眼下,才有機會去想以後啊!”
怎麽就活不過眼下了?
合著剛才說的話,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莊延昌聞言,心中頓時覺得氣憤,轉頭一看。
咦?
開口的是宋硯啊!
那沒事了。
這位爺向來都是能動手時絕不多動口,與其多說無益。
董瓚聽了許久,越聽越覺得腦袋疼,瞧了眼天色,趕忙說道:“天色已晚,屬下這就去準備晚膳。”
說完也不等迴應,轉身飛速逃離。
莊延昌沒在意董瓚的離去,迴過頭來,繼續開口。
“在我看來,宗師境高手刺殺失敗,之後便再無機會。
“費興侖顯然也知道,但依舊選擇顯身,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在你心中種下一顆種子。”
“他知道刺殺失敗之後,戰場則會轉移到京城,若能在歸途引你做些傻事,那便是意外收獲。”
“好在,你並沒有那麽傻,歸途中沒對百騎營的人下手。”
一口氣把話說完,莊延昌喝了口茶潤嗓。
青玉莫名感到一陣憤怒,不禁大罵道:“用這麽肮髒的手段,真不是個東西,早知道就該把那混蛋家夥扔江裏喂魚。”
莊延昌視線一轉,看向江景辰,緩緩開口道:“你太小看了聖上的氣量,又或者說......你的內心,比從前更加陰暗了些。”
這樣的暗示讓江景辰分不清究竟是真心提拔,又或者是打著賞賜的幌子在試探些什麽。
那三位選擇妥協,實屬無奈之舉,並不表示內心支持。
聖上接受三人的妥協,隻不過是不願落下不好的名聲罷了,並非是一時心軟。
君臣暗中籌謀,相互算計。
上一局已經結束,孰勝孰負無需多言。
如今重開一局,江景辰依舊被夾在當中。
做不成人,也當不了鬼。
此時若他說出想入政事堂,聖上答不答應且先不論,內心必定會在他與那三位相爺之間的關係上畫個問號。
大好機會放在眼前,若是不說,實難甘心。
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用來權衡,電光火石之間,江景辰恭聲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聖上眸光微凝,臉上露出淺淺笑意。
“你心中當中是這樣認為?”
“迴聖上的話,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擔君之憂,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江景辰這一次沒有絲毫遲疑。
聖上眼中閃過一抹精光,緩緩開口道:“哪怕是朕要你死?”
能夠安全歸京,此刻就不會有生命之憂。
江景辰眼明心亮,此刻完全放棄思考,瞬間轉換忠臣模式,毫不猶豫迴答道:“君要臣死,臣亦無足懼哉!”
沉默,寂靜。
沒有想象中的激動叫好。
江景辰摒棄雜念,努力營造忠臣不畏死的神情。
聖上目光如炬,認真審視著眼前的少年,良久之後方才開口。
“你此行一路勞累,朕準你十日休假,退下吧。”
江景辰恭敬應聲告退。
直至身影消失,聖上眉宇間露出愁容。
“你覺得,朕該讓他進政事堂嗎?”
“迴聖上的話,老奴覺得江侍郎忠心有餘,但畢竟是年輕,資曆不足,恐難以服眾,況且曆朝都沒有這個先例。”
張甲臣不帶個人情感,完全從客觀角度闡述事實。
同時,他也想的非常明白。
那三位大人已聯名舉薦,無論適合與否,聖上隻要問,那他便得無條件反對。
無關江景辰該不該進政事堂,在這件事情上,必定要與那三位大人態度截然相反。
聖上臉色一沉,喝問道:“朕要用的人,誰敢不服?”
張甲臣故作慌張,跪地叩首道:“老奴失言,懇請聖上降罪。”
聖上自是不會因此怪罪,示意張甲臣起身,淡淡道:“江景辰可用,但那三人的態度實在令朕有些疑惑。”
沈廷知、杜沛良、龐妙誠,或是直接,或是間接,都與江景辰有所交集。
政事堂隻留七位議臣,那三人是為一體,故而剩餘四位人選,絕不可有半點錯漏。
聖上拿起那份親筆信看了許久,吩咐道:“讓呂恆前來見朕。”
......
忠義伯府。
江景辰在見到莊延昌那一刻,緊繃著的神經終於有所鬆弛。
來不及感慨什麽,召集眾人齊聚之後,他將這大半個月來發生的事情,以及先前聖上的態度細細說了一遍。
莊延昌並未著急開口,用了一炷香的時間消化信息,從中提取出關鍵幾點。
“景辰,你為何會覺得聖上會要你死?”
“先生可是覺得有何不對?”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五千年曆史上多的是這樣的例子。
江景辰有些想不明白,以先生的才智,不應該問出這樣的問題。
莊延昌一臉嚴肅道:“我雖對費興侖並不了解,但僅從他與你說的那些話中,可以斷定此人就是在刻意挑撥,目的是讓你心生芥蒂。”
江景辰並不否認,順勢接口道:“我自然是清楚他在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但他所言亦是事實。”
莊延昌反問道:“即便是事實又如何?就一定意味著死路一條嗎?”
青玉聞言,感到十分困惑,想了想,解釋道:“先生久在邊境,不了解京局勢也情有可原,眼下的局勢對公子而言,的確是十分危險。”
莊延昌輕輕搖了搖頭,歎息道:“當局者迷,也屬常情,隻不過你未免也太迷了些!”
江景辰微愣,不解地詢問道:“這話又是從何說起?”
莊延昌直起身子,收起臉上的表情,神情變得異常嚴肅。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問題就在於,你卻錯誤地認為林中飛鳥僅有三隻。”
“聖上要對付那三位相爺,僅是個開始,此後戰事一起,又會生出多少變故,你可曾想過?”
“三位相爺勢大,其勢不在一人。你入朝為官已有一年,應當要明白這個道理,若非那三位相爺代表著多數朝官的意願,聖上又何須如此耗費心神?”
言語間帶著些許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莊延昌想到過往,不禁有些自責,話鋒一轉,緊跟著道:“朝堂不同於江湖,先前教你的那些手段並不適合,說來也是怪我。”
青瑤似有所悟。
在她看來,那三位之所以能與聖上對抗,是因為他們官居三省主官的原因。
聖上不願背負罵名,因此才會需要弄出些合乎情理的手段。
如今聽完先生一席話,方知官職並非那三位最大的倚仗,站在他們背後的那些官員,才是聖上真正的忌憚。
那些官員品級雖不如三省主官,卻是整個朝堂的中堅力量。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放在朝堂上同樣適用。
宋硯慵懶坐在一旁,隨口道:“那也得先活過眼下,才有機會去想以後啊!”
怎麽就活不過眼下了?
合著剛才說的話,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莊延昌聞言,心中頓時覺得氣憤,轉頭一看。
咦?
開口的是宋硯啊!
那沒事了。
這位爺向來都是能動手時絕不多動口,與其多說無益。
董瓚聽了許久,越聽越覺得腦袋疼,瞧了眼天色,趕忙說道:“天色已晚,屬下這就去準備晚膳。”
說完也不等迴應,轉身飛速逃離。
莊延昌沒在意董瓚的離去,迴過頭來,繼續開口。
“在我看來,宗師境高手刺殺失敗,之後便再無機會。
“費興侖顯然也知道,但依舊選擇顯身,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在你心中種下一顆種子。”
“他知道刺殺失敗之後,戰場則會轉移到京城,若能在歸途引你做些傻事,那便是意外收獲。”
“好在,你並沒有那麽傻,歸途中沒對百騎營的人下手。”
一口氣把話說完,莊延昌喝了口茶潤嗓。
青玉莫名感到一陣憤怒,不禁大罵道:“用這麽肮髒的手段,真不是個東西,早知道就該把那混蛋家夥扔江裏喂魚。”
莊延昌視線一轉,看向江景辰,緩緩開口道:“你太小看了聖上的氣量,又或者說......你的內心,比從前更加陰暗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