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瑤得知消息後急忙趕迴府內,見到熟悉的身影,心中終是鬆了口氣。


    “先生若是早到幾日便好了!”


    言語中帶著幾分歎息,幾分擔憂。


    莊延昌溫言道:“出了何事?”


    青瑤平複下心中情緒,挑選重點講述。


    莊延昌靜靜領頭,時不時頷首點頭。


    青瑤言罷,緩了口氣,緊跟著道:“公子此去半月,未曾傳來消息,想來不會出現意外,但我這心裏難免有些擔心,總覺得此行不像表麵那般簡單。”


    沒有任何依據,隻是單純有些不安,特別最近這幾日,她總會在半夜驚醒。


    莊延昌將所得消息逐一理清,緩緩開口道:“你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但景辰的危險並不在江南道,而是在京城。”


    人在江南道,危險怎會在京城?


    青瑤不解,追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莊延昌就目前所知消息開始分析。


    “景辰奉命出京辦差,沿途有百騎護送,又是在江南道地界上,或許會有些小麻煩,但絕不會有性命之憂。”


    頓了頓,又道:“泉州海船被劫的消息被封鎖多日,足以證明是有人在暗中籌謀些什麽,目前尚未有消息傳來,說明目的還未達成。”


    “代天子巡察諸道可謂是天恩,另有兩位禦史及三百右威衛先行,這麽大的陣仗,真實目的不可能隻為一艘海船。”


    按照常理,京官為主,地方官為輔,即便調兵也不會用到禁衛軍。


    又是右威衛,又是百騎營,生怕別人猜不出其中另有深意。


    聖上如此安排,真實目的尚不可知。


    從已知消息分析,倒是有幾分請君入甕的意思。


    聖上要請何人入甕?


    莊延昌對京中局勢了解不多,沉吟片刻,猜測道:“聖上要廢政事堂,必從三省主官下手。”


    青瑤接口道:“公子早前也曾說過,聖上就是將公子當做對付三省主官的利劍。”


    莊延昌點了點頭,緊跟著道:“一次同時對付三人,即便是聖上也無法辦到,因此多半是會先專注對付當中一人。”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青瑤想了想,開口道:“先生覺得聖上會選誰下手?”


    中書起詔,門下審核,尚書執行。


    從職權上看,當屬中書省為先。


    但門下省掌有封駁之權,尚書省下轄六部。


    莊延昌一時間心中也無答案,遲疑片刻,開口道:“不好從職權論,隻看政事堂中出自哪一省的人多,聖上便會對哪一省的主官率先下手。”


    青瑤稍作沉吟,出聲道:“那就應該是尚書省主官,沈廷知沈相。”


    尚書省下轄六部。


    文官考評調任歸吏部,武官則歸兵部。


    朝堂文武百官無不將六部視作進入政事堂的跳板。


    簡而言之,大周官員除天子親軍外,都與六部撇不清關係。


    執掌六部者,是為尚書令。


    莊延昌不認為事情會這麽容易被看破,可此刻腦海中又理不出個頭緒。


    為官之道,或黨同伐異官官相護,或不偏不倚公正不阿。


    前者多,後者少。


    正所謂勢單力薄,故而朝堂話語權往往被黨派人士掌控。


    有時就連當今聖上也得避其鋒芒。


    但事情不能這麽論。


    朝廷官員初入仕途時,絕大多數都與六部有所牽扯。


    除非沒有六部,否則無法避免。


    很顯然,六部不可能廢除。


    尚書省下轄六部,而六部牽扯太廣,因此聖上應該不會首選尚書省。


    莊延昌沉吟良久,方才開口道:“我倒是覺得,動尚書省不如動中書省。”


    青瑤有心繼續探討,但心中掛念公子,當即轉言道:“先生剛才說公子的危險在京城,那麽可否先做些什麽?”


    莊延昌皺起眉頭,稍作思考,詢問道:“三省主官府邸近日是否有異常舉動,或是變故發生呢?”


    青瑤神色凝重,搖頭道:“沒有,自始至終一點動靜都沒有。”


    莊延昌聞言,不禁感歎道:“那三位宰相大人養氣的本事還真是非同凡響!”


    青瑤顯得有些焦躁不安,焦急開口說道:“先生,現在哪還有時間去誇讚別人,您得趕緊想個法子,好幫公子化解這場危機。”


    莊延昌無奈地搖了搖頭,輕歎道:“景辰如今麵臨的威脅,來自於聖上和三省主官。我是一介布衣,你手下之人見不得光,景辰如今又不在京城......難啊!”


    青瑤心急如焚,不自覺加重了語氣。


    “先生,您明明知道公子正處於險境之中,怎能袖手旁觀坐視不理?”


    言語間充滿了急切與焦慮,亦是帶著幾分怒氣和不滿。


    莊延昌也不見怪,含笑道:“有些事隻有景辰能做,無論你多著急,他一日不歸京,咱們就不能夠輕舉妄動。”


    青瑤明白越是危急關頭,越是不能夠亂。


    目前江南道沒有消息傳來,也就說明公子沒有危險,暫時不需要用到京城這邊的力量。


    關心則亂,亂則生變。


    她不允許自己在如此緊要時刻出錯。


    深深吸了口氣,調節好心中情緒,青瑤鄭重行了一禮。


    “方才情急之下多有冒犯,青瑤向先生賠禮,還請先生恕罪。”


    “自家人,無需如此。”


    莊延昌伸手虛扶,轉言道:“景辰的本事你該清楚,既未傳信,那便不會有危險,你無需過分擔心。我這次來京,尚有一樁心事未來,還需請你幫忙。”


    青瑤點頭道:“是為了莊延朔一事吧。公子早就交待收集相關消息,我這就去將其取來,有勞先生稍待。”


    有關於莊延朔的消息很多,但大部分都是重複。


    近段時間的行蹤就那麽幾個地方,不是平康坊就曲江池。


    所見之人當中除了安王之外,另有幾位京城外來人士,目前暫未查明身份。


    青瑤將重要情報詳細說了一遍,緊跟著詢問道:“先生需要我做些什麽?”


    莊延昌大致掃了一眼得到的情報,微微一笑。


    “聽聞百樂門乃京城極樂之地,有勞你在百樂門安排一桌席麵,我想請一位客人。”


    “席麵好安排,隻是.......”


    青瑤欲言又止。


    莊延昌見狀,溫聲道:“可是有何難處?”


    青瑤也不隱瞞,直言道:“我知道先生與莊延朔乃是嫡親手足,但他如今是安王的人,而安王與公子有過間隙,所以......”


    話未說盡,但意思已經表達十分清楚。


    莊延昌自然明白話中深意,含笑道:“無需擔心,我與大哥之間的關係心中有數。百樂門設宴,要請的客人,不是我大哥。”


    不是?


    那還能是誰?


    青瑤微愣,迴過神來後難止心中好奇,追問道:“那是誰?”


    莊延昌神秘一笑:“暫且保密,到時自然知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威遠侯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林野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林野馬並收藏威遠侯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