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大人什麽鳥都有。
江景辰此次出京,並非是為了整頓江南道官員。
眼下海船被劫一案尚且毫無頭緒,時間有限,不可再分心別事。
別駕本就與梁王有著牽扯,因此會是最為適合的人選。
董瓚心中有些擔憂,不解詢問道:“他是犯錯之人,公子為何還要將此重任交給他來做?”
江景辰含笑道:“他敢對刺史下殺手,就足以說明心態有了轉變。本就是個人才,往年也辦了不少事,給一次機會無妨,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一道之地,自然不缺少人才。
隻不過人才都有些通病,那些不願“同流合汙”之人,早就被排擠在外,留下的多是些一路貨色。
當中不是沒有人才,隻不過畢竟少數,合乎心意者更是少之又少。
泉州別駕算一個。
一次犯錯,換一次成長,不是什麽壞事。
無論是刺史也好,別駕也罷,都隻是自作主張,沒有做出背叛之舉。
同在一條船上,江景辰身為掌舵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控好航行方向。
隻要船依舊能安穩行駛,便不會有人主動棄船而逃。
都是用了多年之人,既是利益共同體,也有著基本的信任。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刻,將人留著總好過將人除去。
處理完此事,同安縣那邊也很快傳來了郭衡藏兵一百的消息。
江景辰思考良久,於當夜約見魏秉良。
望海樓。
二人相對而坐,氣氛略顯凝重。
江景辰凝視著窗外浩瀚無垠的海麵,率先打破沉默。
“昨日,郭衡見過你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同安縣,此事是否出自你的授意?”
魏秉良心中暗自一驚,但表麵上卻佯裝出一副茫然無知的模樣。
“郭將軍身居要職,貴為右威衛中郎將,其行動自然有其深意,又豈是下官能夠左右得了?江大人想來是聽信了某些不實之言,此類無稽之談,實在不足取信。”
江景辰目光如炬,直逼魏秉良雙眼。
“論年紀,我該稱唿你一聲秉良兄,我與令弟素有往來,且曾與魏家有過一次重要交易,可以說是知根知底。”
頓了頓,又道:“如此關係,無需將彼此視為外人。有些事情,還是開誠布公為好,以免生出差錯,兄長覺得呢?”
魏秉良微微一笑,語氣和緩地說道:“我在京城之時,亦曾從舍弟口中聽聞些許事宜。不得不承認,你與我們魏家之間確有淵源,算不上陌生人。”
言罷,話鋒忽然一轉:“然,朝堂之事紛亂繁雜,並非事事皆可輕易言道。其中緣由,並非我有意隱瞞,你可能明白?”
江景辰的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起初,他以為聖上對魏家有了意動,所以才將魏秉良調任到泉州擔任海運使。
現今想來,似乎不像表麵看到那樣簡單,當中或許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意圖。
魏秉良視線投向窗外,緩緩地說:“泉州毗鄰大海,海洋深邃無垠,表麵上看風平浪靜,暗中卻是波濤暗湧危機四伏......何苦要泛舟海上。”
言語間帶著警告與提醒。
小舟承受不住大海的風浪,一旦乘舟出海,隨時都有墜海而亡的風險。
江景辰輕歎道:“如果能夠置身事外,當然可以享受那份清閑自在。可若是已經身陷困局之中,哪裏還能有選擇的餘地。”
為求自保,隻能使出渾身解數,甚至不擇手段。
他如今的處境,表麵風光,實則就是海上一葉孤舟。
相比之下,魏家還有一位瀕死的母獅可以倚仗。
隻要母獅還有一口氣,魏家就還能有翻盤的機會。
聖上如果不是要在這個時候對付魏家,那就是看中魏秉良的個人能力,所以才會令其擔任泉州海運使。
這麽安排除了練兵,另外一層深意會是什麽?
魏秉良收迴視線,稍作猶豫。
“想必你也知道,這次是聖上與政事堂之間的博弈,但凡牽涉其中之人,結局大多都已經注定。掙紮反抗皆是徒勞,隻能順勢而為,方才能有出路。”
但凡牽涉其中,都會被當做棋子。
既是博弈,自然會有損失。
為了贏得最終勝利,沒有誰是不可以舍棄。
聖上如此。
政事堂亦是如此。
江景辰心思百轉,腦海中忽然浮現當初在茶樓與杜沛良初次見麵的場景。
印象最深的是一句:“四海當以歲貢,不當以貿。”
當初政事堂便是用這句話來反對聖上開海運。
最令人不解的是,開海運的想法最初是由杜沛良提出。
他當時便感到十分困惑,想不明白杜沛良身為政事堂三大巨頭之一,為什麽要向聖上建議開海運?
發生這麽多事情之後,他此刻似乎有些想明白了。
杜沛良出麵,提出開海運的想法。
政事堂另外兩位大佬看似阻止,實則是在與其相互打配合。
最終利用聖上缺錢的心理,成功建立海運司,真實目的就在於廢黜傳承已久的公廨衙門,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至於新成立的海運司,一切都在萌芽當中,比起公廨衙門要好對付太多。
隻需利用水賊之患,暗中阻擊海船,一次再一次,直至令斷了聖上的興兵之念。
政事堂給聖上下了個套,聖上踩了進去,現今再想爬出來,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
海船被劫,有可能是政事堂的手筆。
同時,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聖上的刻意安排。
如果是後者,那三百右威衛的任務,隻會是來運走那一船舶來品。
同安縣外,有一座島,名為流求。
對比後世的台灣省。
當然,這個時期的流求隻不過是一座無人島,海圖上也不會有詳細標注。
可也正是因為如此,島上極為適合藏人藏物。
江景辰撥開心中一層迷霧,看清了事件的原貌,眼中難掩一絲喜色。
魏秉良見狀,神色微動,詢問道:“可是想明白了什麽?”
江景辰收斂心神,含笑道:“多虧兄長點醒。”
魏秉良微愣,搖了搖頭,感慨道:“我什麽也沒說,能想明白是你的本事。早就曾聽聞你心思極為縝密,今日一見才知傳言非虛。”
江景辰猜到了海船藏匿之地,也想明白這事該是由魏秉良一手安排。
如今郭衡領兵去了同安縣,那麽眼下就隻有一種可能。
海船被劫,隨行船員無一生還,水賊好似人間蒸發尋不到半點蹤跡......
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是聖上精心策劃。
從派魏秉良擔任泉州海運使那一刻,這盤棋局就已經悄然開始。
江景辰此次出京,並非是為了整頓江南道官員。
眼下海船被劫一案尚且毫無頭緒,時間有限,不可再分心別事。
別駕本就與梁王有著牽扯,因此會是最為適合的人選。
董瓚心中有些擔憂,不解詢問道:“他是犯錯之人,公子為何還要將此重任交給他來做?”
江景辰含笑道:“他敢對刺史下殺手,就足以說明心態有了轉變。本就是個人才,往年也辦了不少事,給一次機會無妨,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一道之地,自然不缺少人才。
隻不過人才都有些通病,那些不願“同流合汙”之人,早就被排擠在外,留下的多是些一路貨色。
當中不是沒有人才,隻不過畢竟少數,合乎心意者更是少之又少。
泉州別駕算一個。
一次犯錯,換一次成長,不是什麽壞事。
無論是刺史也好,別駕也罷,都隻是自作主張,沒有做出背叛之舉。
同在一條船上,江景辰身為掌舵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控好航行方向。
隻要船依舊能安穩行駛,便不會有人主動棄船而逃。
都是用了多年之人,既是利益共同體,也有著基本的信任。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刻,將人留著總好過將人除去。
處理完此事,同安縣那邊也很快傳來了郭衡藏兵一百的消息。
江景辰思考良久,於當夜約見魏秉良。
望海樓。
二人相對而坐,氣氛略顯凝重。
江景辰凝視著窗外浩瀚無垠的海麵,率先打破沉默。
“昨日,郭衡見過你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同安縣,此事是否出自你的授意?”
魏秉良心中暗自一驚,但表麵上卻佯裝出一副茫然無知的模樣。
“郭將軍身居要職,貴為右威衛中郎將,其行動自然有其深意,又豈是下官能夠左右得了?江大人想來是聽信了某些不實之言,此類無稽之談,實在不足取信。”
江景辰目光如炬,直逼魏秉良雙眼。
“論年紀,我該稱唿你一聲秉良兄,我與令弟素有往來,且曾與魏家有過一次重要交易,可以說是知根知底。”
頓了頓,又道:“如此關係,無需將彼此視為外人。有些事情,還是開誠布公為好,以免生出差錯,兄長覺得呢?”
魏秉良微微一笑,語氣和緩地說道:“我在京城之時,亦曾從舍弟口中聽聞些許事宜。不得不承認,你與我們魏家之間確有淵源,算不上陌生人。”
言罷,話鋒忽然一轉:“然,朝堂之事紛亂繁雜,並非事事皆可輕易言道。其中緣由,並非我有意隱瞞,你可能明白?”
江景辰的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起初,他以為聖上對魏家有了意動,所以才將魏秉良調任到泉州擔任海運使。
現今想來,似乎不像表麵看到那樣簡單,當中或許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意圖。
魏秉良視線投向窗外,緩緩地說:“泉州毗鄰大海,海洋深邃無垠,表麵上看風平浪靜,暗中卻是波濤暗湧危機四伏......何苦要泛舟海上。”
言語間帶著警告與提醒。
小舟承受不住大海的風浪,一旦乘舟出海,隨時都有墜海而亡的風險。
江景辰輕歎道:“如果能夠置身事外,當然可以享受那份清閑自在。可若是已經身陷困局之中,哪裏還能有選擇的餘地。”
為求自保,隻能使出渾身解數,甚至不擇手段。
他如今的處境,表麵風光,實則就是海上一葉孤舟。
相比之下,魏家還有一位瀕死的母獅可以倚仗。
隻要母獅還有一口氣,魏家就還能有翻盤的機會。
聖上如果不是要在這個時候對付魏家,那就是看中魏秉良的個人能力,所以才會令其擔任泉州海運使。
這麽安排除了練兵,另外一層深意會是什麽?
魏秉良收迴視線,稍作猶豫。
“想必你也知道,這次是聖上與政事堂之間的博弈,但凡牽涉其中之人,結局大多都已經注定。掙紮反抗皆是徒勞,隻能順勢而為,方才能有出路。”
但凡牽涉其中,都會被當做棋子。
既是博弈,自然會有損失。
為了贏得最終勝利,沒有誰是不可以舍棄。
聖上如此。
政事堂亦是如此。
江景辰心思百轉,腦海中忽然浮現當初在茶樓與杜沛良初次見麵的場景。
印象最深的是一句:“四海當以歲貢,不當以貿。”
當初政事堂便是用這句話來反對聖上開海運。
最令人不解的是,開海運的想法最初是由杜沛良提出。
他當時便感到十分困惑,想不明白杜沛良身為政事堂三大巨頭之一,為什麽要向聖上建議開海運?
發生這麽多事情之後,他此刻似乎有些想明白了。
杜沛良出麵,提出開海運的想法。
政事堂另外兩位大佬看似阻止,實則是在與其相互打配合。
最終利用聖上缺錢的心理,成功建立海運司,真實目的就在於廢黜傳承已久的公廨衙門,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至於新成立的海運司,一切都在萌芽當中,比起公廨衙門要好對付太多。
隻需利用水賊之患,暗中阻擊海船,一次再一次,直至令斷了聖上的興兵之念。
政事堂給聖上下了個套,聖上踩了進去,現今再想爬出來,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
海船被劫,有可能是政事堂的手筆。
同時,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聖上的刻意安排。
如果是後者,那三百右威衛的任務,隻會是來運走那一船舶來品。
同安縣外,有一座島,名為流求。
對比後世的台灣省。
當然,這個時期的流求隻不過是一座無人島,海圖上也不會有詳細標注。
可也正是因為如此,島上極為適合藏人藏物。
江景辰撥開心中一層迷霧,看清了事件的原貌,眼中難掩一絲喜色。
魏秉良見狀,神色微動,詢問道:“可是想明白了什麽?”
江景辰收斂心神,含笑道:“多虧兄長點醒。”
魏秉良微愣,搖了搖頭,感慨道:“我什麽也沒說,能想明白是你的本事。早就曾聽聞你心思極為縝密,今日一見才知傳言非虛。”
江景辰猜到了海船藏匿之地,也想明白這事該是由魏秉良一手安排。
如今郭衡領兵去了同安縣,那麽眼下就隻有一種可能。
海船被劫,隨行船員無一生還,水賊好似人間蒸發尋不到半點蹤跡......
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是聖上精心策劃。
從派魏秉良擔任泉州海運使那一刻,這盤棋局就已經悄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