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宮。
包括皇後在內所有人跪地俯首,整個大殿寂靜無聲。
聖上一臉陰沉,眼神如刀,死死釘在皇後身上。
皇太後緩步而入,眾人紛紛行禮。
聖上收斂神情,淡淡道:“母後怎來了?”
皇太後視線掃視,輕歎道:“出了這麽大的事情,哀家怎能不來?聽說是因為雪球兒才起了事端,皇後可是話要對哀家說?”
皇後臉色蒼白,垂首道:“太後明鑒,聖上明鑒,事因瑞婕妤為一隻狸奴前來質問,言詞不恭,大有不敬,臣妾方才施以小懲,哪曾想......太後,聖上,臣妾冤枉啊!”
她隻是下令罰跪罷了,不曾有過任何懲罰,誰能想到隻是這一跪,竟是將腹中龍嗣給跪沒了。
要說這裏頭有陰謀,當時她可是親眼所見,瑞婕妤下身血染裙擺,分明是流產之兆。
可若說這裏頭沒有陰謀,又怎會因區區一跪便失了腹中胎兒呢?
這事兒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處處透露著詭異。
皇太後若有所思,落座後掃視一周,緩緩開口道:“你說冤枉?哀家問你,可是你下令讓瑞婕妤罰跪?”
皇後急忙道:“太後明鑒,臣妾隻是命其罰跪,過程中不曾有半點苛責。”
聖上冷眸一掃,喝問道:“你明知瑞婕妤懷有身孕,卻依舊命她罰跪,如此不夠,還想如何苛責於她?”
無論如何,瑞婕妤流產乃是事實。
皇後心中慌亂,呐呐道:“臣妾也不曉得瑞婕妤身子那般較弱,隻是一跪罷了,不應該會......”
皇太後打斷道:“你也是生育過的女人,豈能不知不足三月胎兒最是易折?聖上登基至今,後宮嬪妃中,要嘛一直沒個動靜,要嘛接連出事,到了瑞婕妤這,好不容易挺過了兩個月......你是中宮皇後,膝下已有安王,何至於如此?”
這話無疑是將事情定了性。
皇後猛然抬頭,急忙辯解道:“不是,不是這樣,臣妾並非有意要害瑞婕妤腹中胎兒,實是因當時......”
當時,她因瞿家旁支之事攪得心神不寧,恰逢瑞婕妤前來,拿著死去的狸奴說是,表麵上是說狸奴,實則是在含沙射影意有所指。
她乃是堂堂中宮皇後,豈能受那等閑氣?
之所以令其罰跪,也正是因為顧忌到腹中龍嗣,否則豈能如此簡單了事?
如今已是開春,又非嚴寒冬季,隻不過跪上一個時辰,身子再較弱,頂多傷了膝蓋。
哪怕心中再是氣憤,也考慮到了後果,方才下令。
萬萬想不到會因此害了腹中龍嗣。
心中諸念紛雜,皇後無能理清思緒,情急之下,說道:“當時瑞婕妤事出反常,言行舉止皆不同以往,定是有意陷害臣妾。”
聖上臉上更加陰沉,喝聲道:“你也是為人母者,設身處地去想,可是會拿腹中胎兒陷害旁人?”
皇後呐呐無言。
她乃是中宮皇後,如何需要用那樣的手段?
可瑞婕妤不一樣啊!
倘若......
倘若本就是因腹中胎兒不穩,這才想了這麽一出詭計,那麽一切便說得通了!
“聖上,臣妾想明白了,定是那瑞婕妤......”
皇太後眸中精光一閃,似是料到皇後接下去要說些什麽,當即開口打斷道:“聖上,太醫署醫館眾多,可是有辦法能夠保住瑞婕腹中胎兒?”
都已經沒了,還如何去保?
聖上眸光暗淡,搖了搖頭。
皇後自以為想通了事件來龍去脈,著急開口道:“聖上,臣妾有話......”
皇太後再次打斷道:“皇後,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倒不如想想之後該如何吧。”
該如何?
還能如何?
皇後正欲開口。
聖上凝眸,沉聲道:“瑞婕妤在中宮出事,內外宮人難逃其責。來人,將其全都拖到殿外,杖死。”
宮人們身心俱顫,不斷叩首哀求。
能在中宮侍候者皆是心腹,皇後於心不忍,出聲道:“且慢。瑞婕妤之事,實屬意外,聖上仁慈,實在不該遷怒......”
皇太後再次開口打斷道:“大膽,皇後,你竟敢說瑞婕妤喪子乃是天意?”
天意讓瑞婕妤喪子?
孰不知,那也是聖上的孩子。
若當真是天意,豈不是說老天爺不讓聖上再有子嗣?
這話實在令人遐想。
聖上自登基至今,膝下便再無所出。
無人敢在此事上多嚼舌根,但止不住人心亂想。
另加聖上本就得位不正,一旦扯上天意,那......
張甲臣忽然感覺到一股透體冰寒,趕忙止住念頭,不敢再繼續多想。
皇太後隻一句輕飄飄的話,便給皇後冠以大不敬之罪,同時也戳中了聖上心中之痛。
皇後失言,一句話被抓住了錯漏,怕是難以翻身。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聖上視線在皇太後身上一掃而過,盡管知曉此乃皇太後的手段,可依舊止不住心中怒氣。
“母後稍安勿躁,此事朕自會處理,未免母後太過操勞,還是先迴宮歇著吧。”
“如此,哀家倒是不好負了聖上一片孝心。雖說後宮不比朝廷,可也不能太過寬厚,以免寒了瑞婕妤的心啊!”
言罷,皇太後轉身離去。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全程隻說了幾句話,可也正是因為那幾句話,令皇後陷入無比難堪之境。
聖上忽然抬頭,視線望向殿外,朵朵白雲之上,似有飛鳥穿行。
“張甲臣。”
“老奴在。”
“傳朕旨意,皇後忽染疾病,無暇顧及俗務,即刻起,暫收鳳印,六宮事務交由四妃協理。”
言語冰冷中又帶著一絲決絕。
終究是那“天意”二字起了作用。
張甲臣不敢多想,當即應聲令命。
聖旨一下,再無轉圜餘地。
皇後激動道:“不,聖上,臣妾無病,您不能奪走臣妾的鳳印宮權。”
鳳印被奪,六宮大權一失,皇後還是皇後,隻不過卻不再似從前。
聖上充耳不聞,繼續下令道:“來人,將一眾宮人拖到殿外,由皇後親自監刑。”
也就是說,要讓皇後親自看著一眾心腹被活活打死?
聖諭下,左右侍衛聞令而動。
張甲臣慢步上前,行了一禮,恭聲道:“恭請皇後娘娘前去監刑。”
皇後心有不甘,開口道:“臣妾究竟做錯了什麽?聖上為何不顧及半點夫妻情分,竟是要如此羞辱臣妾?”
聖上沉聲道:“你連做錯何事都不知,如何讓朕顧念情分?”
皇後似有所悟,叩首道:“臣妾知錯,懇請聖上念及往日情分,不要令臣妾太過難堪。”
聖上眼中盡是冷漠,沉聲道:“朕不曾言你失德,未動廢後之念,如此,你還不知足嗎?”
言罷,起身向殿外走去。
此間事了,卻是還有一個女人在等著他。
如今失了鳳印,丟了宮權,又與廢後何異?
皇後不禁自嘲一笑,雙眸渙散,頹然坐地,呐呐開口道:“臣妾,謝主隆恩。”
包括皇後在內所有人跪地俯首,整個大殿寂靜無聲。
聖上一臉陰沉,眼神如刀,死死釘在皇後身上。
皇太後緩步而入,眾人紛紛行禮。
聖上收斂神情,淡淡道:“母後怎來了?”
皇太後視線掃視,輕歎道:“出了這麽大的事情,哀家怎能不來?聽說是因為雪球兒才起了事端,皇後可是話要對哀家說?”
皇後臉色蒼白,垂首道:“太後明鑒,聖上明鑒,事因瑞婕妤為一隻狸奴前來質問,言詞不恭,大有不敬,臣妾方才施以小懲,哪曾想......太後,聖上,臣妾冤枉啊!”
她隻是下令罰跪罷了,不曾有過任何懲罰,誰能想到隻是這一跪,竟是將腹中龍嗣給跪沒了。
要說這裏頭有陰謀,當時她可是親眼所見,瑞婕妤下身血染裙擺,分明是流產之兆。
可若說這裏頭沒有陰謀,又怎會因區區一跪便失了腹中胎兒呢?
這事兒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處處透露著詭異。
皇太後若有所思,落座後掃視一周,緩緩開口道:“你說冤枉?哀家問你,可是你下令讓瑞婕妤罰跪?”
皇後急忙道:“太後明鑒,臣妾隻是命其罰跪,過程中不曾有半點苛責。”
聖上冷眸一掃,喝問道:“你明知瑞婕妤懷有身孕,卻依舊命她罰跪,如此不夠,還想如何苛責於她?”
無論如何,瑞婕妤流產乃是事實。
皇後心中慌亂,呐呐道:“臣妾也不曉得瑞婕妤身子那般較弱,隻是一跪罷了,不應該會......”
皇太後打斷道:“你也是生育過的女人,豈能不知不足三月胎兒最是易折?聖上登基至今,後宮嬪妃中,要嘛一直沒個動靜,要嘛接連出事,到了瑞婕妤這,好不容易挺過了兩個月......你是中宮皇後,膝下已有安王,何至於如此?”
這話無疑是將事情定了性。
皇後猛然抬頭,急忙辯解道:“不是,不是這樣,臣妾並非有意要害瑞婕妤腹中胎兒,實是因當時......”
當時,她因瞿家旁支之事攪得心神不寧,恰逢瑞婕妤前來,拿著死去的狸奴說是,表麵上是說狸奴,實則是在含沙射影意有所指。
她乃是堂堂中宮皇後,豈能受那等閑氣?
之所以令其罰跪,也正是因為顧忌到腹中龍嗣,否則豈能如此簡單了事?
如今已是開春,又非嚴寒冬季,隻不過跪上一個時辰,身子再較弱,頂多傷了膝蓋。
哪怕心中再是氣憤,也考慮到了後果,方才下令。
萬萬想不到會因此害了腹中龍嗣。
心中諸念紛雜,皇後無能理清思緒,情急之下,說道:“當時瑞婕妤事出反常,言行舉止皆不同以往,定是有意陷害臣妾。”
聖上臉上更加陰沉,喝聲道:“你也是為人母者,設身處地去想,可是會拿腹中胎兒陷害旁人?”
皇後呐呐無言。
她乃是中宮皇後,如何需要用那樣的手段?
可瑞婕妤不一樣啊!
倘若......
倘若本就是因腹中胎兒不穩,這才想了這麽一出詭計,那麽一切便說得通了!
“聖上,臣妾想明白了,定是那瑞婕妤......”
皇太後眸中精光一閃,似是料到皇後接下去要說些什麽,當即開口打斷道:“聖上,太醫署醫館眾多,可是有辦法能夠保住瑞婕腹中胎兒?”
都已經沒了,還如何去保?
聖上眸光暗淡,搖了搖頭。
皇後自以為想通了事件來龍去脈,著急開口道:“聖上,臣妾有話......”
皇太後再次打斷道:“皇後,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倒不如想想之後該如何吧。”
該如何?
還能如何?
皇後正欲開口。
聖上凝眸,沉聲道:“瑞婕妤在中宮出事,內外宮人難逃其責。來人,將其全都拖到殿外,杖死。”
宮人們身心俱顫,不斷叩首哀求。
能在中宮侍候者皆是心腹,皇後於心不忍,出聲道:“且慢。瑞婕妤之事,實屬意外,聖上仁慈,實在不該遷怒......”
皇太後再次開口打斷道:“大膽,皇後,你竟敢說瑞婕妤喪子乃是天意?”
天意讓瑞婕妤喪子?
孰不知,那也是聖上的孩子。
若當真是天意,豈不是說老天爺不讓聖上再有子嗣?
這話實在令人遐想。
聖上自登基至今,膝下便再無所出。
無人敢在此事上多嚼舌根,但止不住人心亂想。
另加聖上本就得位不正,一旦扯上天意,那......
張甲臣忽然感覺到一股透體冰寒,趕忙止住念頭,不敢再繼續多想。
皇太後隻一句輕飄飄的話,便給皇後冠以大不敬之罪,同時也戳中了聖上心中之痛。
皇後失言,一句話被抓住了錯漏,怕是難以翻身。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聖上視線在皇太後身上一掃而過,盡管知曉此乃皇太後的手段,可依舊止不住心中怒氣。
“母後稍安勿躁,此事朕自會處理,未免母後太過操勞,還是先迴宮歇著吧。”
“如此,哀家倒是不好負了聖上一片孝心。雖說後宮不比朝廷,可也不能太過寬厚,以免寒了瑞婕妤的心啊!”
言罷,皇太後轉身離去。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全程隻說了幾句話,可也正是因為那幾句話,令皇後陷入無比難堪之境。
聖上忽然抬頭,視線望向殿外,朵朵白雲之上,似有飛鳥穿行。
“張甲臣。”
“老奴在。”
“傳朕旨意,皇後忽染疾病,無暇顧及俗務,即刻起,暫收鳳印,六宮事務交由四妃協理。”
言語冰冷中又帶著一絲決絕。
終究是那“天意”二字起了作用。
張甲臣不敢多想,當即應聲令命。
聖旨一下,再無轉圜餘地。
皇後激動道:“不,聖上,臣妾無病,您不能奪走臣妾的鳳印宮權。”
鳳印被奪,六宮大權一失,皇後還是皇後,隻不過卻不再似從前。
聖上充耳不聞,繼續下令道:“來人,將一眾宮人拖到殿外,由皇後親自監刑。”
也就是說,要讓皇後親自看著一眾心腹被活活打死?
聖諭下,左右侍衛聞令而動。
張甲臣慢步上前,行了一禮,恭聲道:“恭請皇後娘娘前去監刑。”
皇後心有不甘,開口道:“臣妾究竟做錯了什麽?聖上為何不顧及半點夫妻情分,竟是要如此羞辱臣妾?”
聖上沉聲道:“你連做錯何事都不知,如何讓朕顧念情分?”
皇後似有所悟,叩首道:“臣妾知錯,懇請聖上念及往日情分,不要令臣妾太過難堪。”
聖上眼中盡是冷漠,沉聲道:“朕不曾言你失德,未動廢後之念,如此,你還不知足嗎?”
言罷,起身向殿外走去。
此間事了,卻是還有一個女人在等著他。
如今失了鳳印,丟了宮權,又與廢後何異?
皇後不禁自嘲一笑,雙眸渙散,頹然坐地,呐呐開口道:“臣妾,謝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