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三省主官、乃至潘彌業等人,目光都在盯著江景辰,都在等著江景辰有所動作,卻又不去多加幹涉。


    想來是因為江景辰行事作風有異於常人,不能以常理推斷。


    這是個變數,是雙方博弈都需要的變數。


    說重要,是因為對局中少不了變數。


    說不重要,是因為不但是雙方都可以從變數中獲利。


    聖上已經多久沒有單獨召見江景辰?


    楊士鈺算了算,在三省主官沒有接觸江景辰之前,聖上對其恩寵之盛無人可比。


    在這之後,聖上接連下諭,打了江景辰好幾次板子。


    雖然每次廷杖都有合理的理由,但細想之下,也不難品出另一番意味。


    沈相通過費興侖與江彥鈞之間扯上了關係,這一步走的並沒有多大的作用。


    倒是潘相命人在淮南道與江景辰接觸,這一步走不錯。


    具體詳情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之後淮南道空出了一大批官位,吏部名正言順選補了一批官員。


    六部受尚書省所轄,誰敢說補官的人選裏不存在沈相的授意?


    之後,杜相走的一步更是直接有效,親自出麵約見江景辰,全然沒有遮掩行蹤。


    具體說了什麽同樣也重要,關鍵在於走了這一步之後,文武百官會怎麽看?


    聖上又會怎麽看?


    帝王多疑,自古如此。


    三省主官看似沒有做什麽有用之事,可實際上已經將該做的全都做了。


    楊士鈺收斂心神,正色道:“瞿鵬誠一案,若是深查,定能查到皇後娘娘,想來這就是江景辰......或者說是潘大人想要的結果。”


    朱全章淡淡道:“誰會因此受益?”


    皇後乃是後宮之主,若是出了事情,受益的多半是四妃。


    四人當中,誰能夠得益最多?


    楊士鈺靈光一閃,脫口而出:“是薛貴妃。”


    朱全章又問:“為何會說是薛貴妃?”


    楊士鈺順著思路,迴答道:“因為純王。”


    朱全章開口道:“你是覺得江景辰站到了純王陣營?”


    楊士鈺點頭道:“聖上分封諸王,唯有純王一人私自跑去淮南道,期間與江景辰多有接觸,想來是在那時候就有了心思。”


    純王乃是薛貴妃所出,乃是聖上膝下長子。


    安王則是中宮皇後所出,是為嫡子。


    眼下諸王都在盯著儲君之位,當中又以純王與安王二人封儲希望較大。


    皇後一旦出了事情,難免會影響到安王。


    說是薛貴妃得益,倒不如說得益之人會是純王。


    朱全章閉目深思良久,再睜眼時,雙眸中依舊帶著些許疑惑。


    瞿鵬誠一案,意在皇後,這點應是無錯。


    若是如此,得益者必在後宮。但凡涉及後宮,無外乎兩件事:為己爭寵,為子奪利。


    四妃當中除孟淑妃膝下無有子嗣,薛貴妃膝下純王李守拙乃是長子,穆德妃膝下趙王為第五子,殷賢妃膝下楚王為第七子。


    除此之外,另有八、九、十一子出自九嬪。


    至於剛懷上龍嗣的瑞婕妤......


    一個才懷上龍嗣之人,能不能平安生下皇子尚且未知,自然也就無從得益。


    朱全章搖了搖頭,說道:“除了瑞婕妤是剛懷上龍嗣之外,九嬪當中三位,四妃當中有三位,共六位妃嬪,膝下六位王爺,母子都在盼著皇後出事,盼著安王受到牽連,你隻說薛貴妃,未免太過武斷。”


    一下子扯出這麽多人,楊士鈺也有些迷茫。


    但凡涉及儲位之爭,再簡單是事情也會變得無比複雜。


    “那,依嶽父大人之意,瞿鵬誠的案子還要不要深究?”


    “全看江景辰,他想怎麽查,你就配合怎麽查。老夫倒是要看看,究竟是誰在背後故布迷陣,最終得益之人又會是誰......”


    頓了頓,朱全章神情嚴肅,告誡道:“身在官場,身不由己。眼下形勢越來越複雜,你在刑部為官,需牢記一點:遇事莫出頭,躲在江景辰背後,如此便可無憂。”


    楊士鈺應聲道:“嶽父教誨,小婿銘記在心,絕不敢忘。”


    朱全章點了點頭,說道:“去看下嫻兒吧,今夜醉仙樓設宴邀京兆府尹一敘,你隨為父一起去。”


    是因懷孕一事,這才變了態度?


    楊士鈺來不及多想,當即恭聲道:“是。小婿先去看望嫻兒,隨後再來尋父親,有勞父親稍待。”


    母可憑子貴,父也同樣可以。


    因著妻子懷孕一事,楊士鈺總算是被嶽父所接納,獲得了認可,此刻才真正正為朱家一份子。


    醉仙樓。


    京兆府尹應約而來,含笑道:“可真是稀奇,許久不曾聯係,今兒個怎會這般舍得在醉仙樓設宴請我吃酒?”


    朱全章也不客氣,直言道:“醉仙樓一桌席麵可不便宜,請你來自然是有事想相詢,否則老夫可舍不得掏這頓酒錢。”


    能這般說話,想來是關係不淺。


    嶽父人脈越廣,當女婿的自然也會跟著沾光。


    楊士鈺熱情起身為二人倒酒,過程中一句話不曾主動說出口。


    京兆府尹將一切收入眼底,打趣道:“倒是有點眼力勁,你可是有福啊。”


    朱全章笑了笑,轉言道:“今日喊你來,是想問一問江景辰去京兆府尋你,期間都談了些什麽?”


    京兆府尹略顯詫異,好奇道:“你今日怎麽也過問起江景辰的事情來了?”


    朱全章眉間微蹙,詢問道:“除我之外,今日還有誰過問江景辰之事?”


    京兆府尹也不隱瞞,直言道:“就在一個時辰之前,小孫禦史也來尋我,同樣是問江景辰之事。”


    小孫禦史,指的就是孫懷瑜。


    朱全章來了興趣,追問道:“是孫敬遠的意思?”


    京兆府尹搖了搖頭,迴答道:“應該不是,臨行前小孫禦史還交待我不要與旁人提及此事。”


    孫懷瑜不過是八品監察禦史,京兆府尹可是從三品實權主官,即便是不論官職權重,僅是年齡上也是個長輩,居然用到“交待”二字,想來是孫大人沒有將兒子教好啊!


    楊士鈺心中覺得好笑,卻又不好表露半點神情。


    同朝為官,朱全章自是知曉孫懷瑜的性子,沉吟片刻,說道:“我倒是有些好奇,江景辰也曾在禦史台任職,又是怎麽惹到了孫懷瑜?”


    京兆府尹依舊搖頭,隻將孫懷瑜所問之事說了一遍,隨後又道:“江景辰來找我,實際並沒說什麽,隻說是同僚之間走動,聊的也都是些無關痛癢之事。”


    楊士鈺臉色微變,暗自看了嶽父一眼,得了準許之後,方才開口道:“敢問府尹大人,江侍郎可曾提及瞿鵬誠一案?”


    京兆府尹如實迴答道:“不曾。再說了,這案子已經轉呈給你們刑部審理,那便與京兆府無關,自是沒必要再來尋老夫提及此案。”


    不曾?


    他沒說?


    江景辰什麽都沒說?


    隻是親自跑了一趟京兆府,半句不提有關案件之事?


    楊士鈺目光呆滯,隻覺內心泛起一陣苦澀,那滋味簡直比黃連還要苦上幾分。


    所以,是被江景辰當作猴來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威遠侯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林野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林野馬並收藏威遠侯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