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你們倒也有點淵源。”
潘彌業笑的意味深長,緊跟著又道:“你與楊士鈺之間有過間隙,而費興侖與楊士鈺有著同窗之誼,交情匪淺啊!”
江景辰聞言,略感驚訝。
迴想先前楊士鈺主動示好的行為,似乎也變得不再簡單。
費興侖似乎是在下一盤棋,而楊士鈺則是一顆重要的棋子。
潘彌業將神情盡收眼底,話鋒忽然一轉,說道:“你是不是有個叫江鳩的手下?”
江景辰心中警鈴大作,麵色不動聲色,反問道:“大人為何有此一問?”
潘彌業含笑道:“你不用緊張,本官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想提醒一下你,費興侖曾派人與江鳩有過接觸。”
早在威遠侯府破滅之後,江鳩主動交代了這件事。
江景辰此前根本不知道有費興侖這號人物,想破腦袋也不可能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是費興侖?還是沈相爺?”
“這對你來說有區別嗎?”
潘彌業沒有一味透露消息,而是借此機會暗中觀察。
江景辰想了想,說道:“區別還是有的,若事情牽扯到沈相,有些事情就不得不重新反思。”
潘彌業繼續詢問道:“何事需要反思?”
江景辰並未立即迴答這個問題,腦海中開始逐步分析個中因果。
當初,是江彥鈞主動找上門,想要利用江鳩獲取消息。
他則是將計就計,命江鳩佯裝順從,實則是潛伏在暗中的臥底。
這件事除非江彥鈞主動透露,否則旁人絕不可能知道江鳩的作用。
也就是說費興侖能夠找到江鳩,是因為與江彥鈞有著聯係,且關係非同一般。
費興侖是沈相身邊的謀士,這件事與沈相脫不了幹係。
威遠侯府覆滅之前,江彥鈞一心想要入政事堂,單靠才能顯然是不夠,因此必須要尋找外力相助。
會是沈相嗎?
江景辰不太確定,想了想,反問道:“敢問大人,沈相與江彥鈞之間的關係如何?”
潘彌業愣了愣,輕笑道:“你這還真就問對人了,想當年聖上尚未登基,暗中就已經招攬了許多能臣,除了你父之外,大部分還活著的都進了政事堂......”
說來也是好笑,當年從龍之臣,如今卻要反過來與真龍對抗,真是讓人始料未及。
潘彌業一番長籲短歎,緊跟著又道:“你父親才能不顯,之所以能夠當上刑部尚書一職,全因替聖上做了不少事,與眾相相識也是因同為潛邸之臣,至於關係嘛......”
話不用說盡,單看臉上神情就能夠知曉。
江景辰腦海中思緒紛亂,臉色也逐漸變得難看。
說是替聖上做了不少事,想來江彥鈞做的都是些見不得光的事情,畢竟連嫡長子都能夠舍棄之人,其心之狠可見一斑。
儲君之爭曆來不可能和平,背地裏隱晦之事少不得要有人去做,這樣的人能用,但絕對難堪大用。
如果說江彥鈞足夠聰明,當初就不敢妄想進入政事堂,老老實實守著世襲罔替的爵位,就在刑部尚書的位置上好好待到致仕。
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隻要不犯傻,聖上為了不讓老臣寒心,定是會給江彥鈞一個善終。
迴想往事,江景辰忽然驚覺,他當初所設下的局,正好是給了聖上一個理由,一個徹底收拾掉“隱患”的理由。
他想,即便之後不做安排,江彥鈞也不可能活著到達流放之地,聖上必定會有所安排。
畢竟都已經做了初一,哪裏還會顧忌再做十五?
越是往下想,江景辰心中越發忐忑不安。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聖上會不會已經發現了些什麽?
威遠侯府滿門流放路上,穆大管家與鬆伯帶著江彥鈞一對私生子女前去,這事是他下的命令。
雖是暗中行動,但若是聖上有心,順藤摸瓜保不準已經查到他的身上。
許是聖上覺得“此子頗有乃父之風”,又或者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才下定決心提拔重用,好去做一些難辦,且不上了台麵之事。
所以......
機關算盡,到頭來小醜竟是自己?
江景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不是來源於恐懼,而是對未知的迷茫。
所謂“未知”,指的是封建王朝皇權之下的陰狠,那是不曾身臨其境之人難以想象的環境。
他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句話:當你凝望深淵時,深淵也在凝望著你。
一瞬間,後背布滿冷汗。
危險悄無聲息來臨,等到發現時已經被徹底包裹其中。
該如何才能突出重圍?
江景辰一時間找不到頭緒,深深吸了口氣,暫且將雜亂的思緒拋諸腦後。
“也就是說不僅僅是江彥鈞一人,包括朱全章在內,與政事堂眾相都有所牽扯,這其中也包括您嗎?”
“本官當初不過小小侍郎,可不會被聖上放眼中。”
潘彌業似在自嘲,神情卻是無比坦蕩。
正四品刑部侍郎之職,且擁有多年資曆,這樣的人不值得拉攏嗎?
倘若不放在眼中,又豈會將其擢升為刑部尚書?
官場中的老油條說的話,實在是沒有幾句能夠當真。
江景辰對此依舊保持懷疑態度,當下也不多做爭論,轉言道:“大人說了這麽多,目的是什麽?可別說什麽以誠相待這樣的話,下官雖是年輕,卻也早已過了天真的時候。”
潘彌業隻覺得這樣的說法著實有趣,笑了笑,迴應道:“本官與你一樣,都是在為聖上做事,可擔的風險卻比你要多,故而想與你打個商量。”
來了。
是狐狸終是會露出尾巴。
江景辰心中暗暗警惕,麵上不動聲色,詢問道:“大人有話不妨直言。”
潘彌業順勢說道:“政事堂眾相要對付本官,必定是要從刑部下手,從這一點來說,你與本官乃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你可是認同?”
江景辰點頭道:“您乃刑部尚書,下官為刑部侍郎,真要是對刑部下手,下官自然是會被牽連其中。”
潘彌業十分滿意這般態度,緊跟著又道:“托你的福,刑部如今可謂是名聲大噪,蓋過了禦史台與大理寺,可樹大必然招來妖風,這個道理你可明白?”
說話就好好說話,為什麽總喜歡用這樣的語氣?
上位者,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改不了這樣的“惡習”。
江景辰聽得累人,直言道:“刑部統管天下命案,衙門裏的卷宗沒有上萬也有幾千,其中三成都是懸案,這也是刑部最大的麻煩。”
潘彌業搖了搖頭,輕歎道:“說少了,不是三成,而是七成,當中包括冤假錯案。”
饒是有所保留,江景辰也依舊被這個比例震驚的不輕。
七成,也就是說十件案子裏,隻有三件得到了公平的審判,其餘七件則是和了稀泥。
潘彌業瞥了一眼,露出一抹極具諷刺意味的笑容,緊跟著說道:“這都是你父親所幹的好事,他比你懂為官之道,不好處理的案子是一件都不處理。”
能到刑部都不會是小案,所涉及到的案犯有普通百姓,也有官宦子弟以及勳爵世家。
江彥鈞的為官之道,那就是欺壓弱小,對強權卑躬屈膝。
能壓的案子就壓,壓不了的就想辦法錯判,以此當做籌碼來結交權貴。
潘彌業早就從先前稱唿中聽出了什麽,因此也不顧及什麽,當著兒子的麵諷刺起老子,更是直言道:“你父親正經的本事沒有多少,上不得台麵的手段倒是一大堆,你可千萬別學。”
潘彌業笑的意味深長,緊跟著又道:“你與楊士鈺之間有過間隙,而費興侖與楊士鈺有著同窗之誼,交情匪淺啊!”
江景辰聞言,略感驚訝。
迴想先前楊士鈺主動示好的行為,似乎也變得不再簡單。
費興侖似乎是在下一盤棋,而楊士鈺則是一顆重要的棋子。
潘彌業將神情盡收眼底,話鋒忽然一轉,說道:“你是不是有個叫江鳩的手下?”
江景辰心中警鈴大作,麵色不動聲色,反問道:“大人為何有此一問?”
潘彌業含笑道:“你不用緊張,本官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想提醒一下你,費興侖曾派人與江鳩有過接觸。”
早在威遠侯府破滅之後,江鳩主動交代了這件事。
江景辰此前根本不知道有費興侖這號人物,想破腦袋也不可能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是費興侖?還是沈相爺?”
“這對你來說有區別嗎?”
潘彌業沒有一味透露消息,而是借此機會暗中觀察。
江景辰想了想,說道:“區別還是有的,若事情牽扯到沈相,有些事情就不得不重新反思。”
潘彌業繼續詢問道:“何事需要反思?”
江景辰並未立即迴答這個問題,腦海中開始逐步分析個中因果。
當初,是江彥鈞主動找上門,想要利用江鳩獲取消息。
他則是將計就計,命江鳩佯裝順從,實則是潛伏在暗中的臥底。
這件事除非江彥鈞主動透露,否則旁人絕不可能知道江鳩的作用。
也就是說費興侖能夠找到江鳩,是因為與江彥鈞有著聯係,且關係非同一般。
費興侖是沈相身邊的謀士,這件事與沈相脫不了幹係。
威遠侯府覆滅之前,江彥鈞一心想要入政事堂,單靠才能顯然是不夠,因此必須要尋找外力相助。
會是沈相嗎?
江景辰不太確定,想了想,反問道:“敢問大人,沈相與江彥鈞之間的關係如何?”
潘彌業愣了愣,輕笑道:“你這還真就問對人了,想當年聖上尚未登基,暗中就已經招攬了許多能臣,除了你父之外,大部分還活著的都進了政事堂......”
說來也是好笑,當年從龍之臣,如今卻要反過來與真龍對抗,真是讓人始料未及。
潘彌業一番長籲短歎,緊跟著又道:“你父親才能不顯,之所以能夠當上刑部尚書一職,全因替聖上做了不少事,與眾相相識也是因同為潛邸之臣,至於關係嘛......”
話不用說盡,單看臉上神情就能夠知曉。
江景辰腦海中思緒紛亂,臉色也逐漸變得難看。
說是替聖上做了不少事,想來江彥鈞做的都是些見不得光的事情,畢竟連嫡長子都能夠舍棄之人,其心之狠可見一斑。
儲君之爭曆來不可能和平,背地裏隱晦之事少不得要有人去做,這樣的人能用,但絕對難堪大用。
如果說江彥鈞足夠聰明,當初就不敢妄想進入政事堂,老老實實守著世襲罔替的爵位,就在刑部尚書的位置上好好待到致仕。
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隻要不犯傻,聖上為了不讓老臣寒心,定是會給江彥鈞一個善終。
迴想往事,江景辰忽然驚覺,他當初所設下的局,正好是給了聖上一個理由,一個徹底收拾掉“隱患”的理由。
他想,即便之後不做安排,江彥鈞也不可能活著到達流放之地,聖上必定會有所安排。
畢竟都已經做了初一,哪裏還會顧忌再做十五?
越是往下想,江景辰心中越發忐忑不安。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聖上會不會已經發現了些什麽?
威遠侯府滿門流放路上,穆大管家與鬆伯帶著江彥鈞一對私生子女前去,這事是他下的命令。
雖是暗中行動,但若是聖上有心,順藤摸瓜保不準已經查到他的身上。
許是聖上覺得“此子頗有乃父之風”,又或者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才下定決心提拔重用,好去做一些難辦,且不上了台麵之事。
所以......
機關算盡,到頭來小醜竟是自己?
江景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不是來源於恐懼,而是對未知的迷茫。
所謂“未知”,指的是封建王朝皇權之下的陰狠,那是不曾身臨其境之人難以想象的環境。
他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句話:當你凝望深淵時,深淵也在凝望著你。
一瞬間,後背布滿冷汗。
危險悄無聲息來臨,等到發現時已經被徹底包裹其中。
該如何才能突出重圍?
江景辰一時間找不到頭緒,深深吸了口氣,暫且將雜亂的思緒拋諸腦後。
“也就是說不僅僅是江彥鈞一人,包括朱全章在內,與政事堂眾相都有所牽扯,這其中也包括您嗎?”
“本官當初不過小小侍郎,可不會被聖上放眼中。”
潘彌業似在自嘲,神情卻是無比坦蕩。
正四品刑部侍郎之職,且擁有多年資曆,這樣的人不值得拉攏嗎?
倘若不放在眼中,又豈會將其擢升為刑部尚書?
官場中的老油條說的話,實在是沒有幾句能夠當真。
江景辰對此依舊保持懷疑態度,當下也不多做爭論,轉言道:“大人說了這麽多,目的是什麽?可別說什麽以誠相待這樣的話,下官雖是年輕,卻也早已過了天真的時候。”
潘彌業隻覺得這樣的說法著實有趣,笑了笑,迴應道:“本官與你一樣,都是在為聖上做事,可擔的風險卻比你要多,故而想與你打個商量。”
來了。
是狐狸終是會露出尾巴。
江景辰心中暗暗警惕,麵上不動聲色,詢問道:“大人有話不妨直言。”
潘彌業順勢說道:“政事堂眾相要對付本官,必定是要從刑部下手,從這一點來說,你與本官乃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你可是認同?”
江景辰點頭道:“您乃刑部尚書,下官為刑部侍郎,真要是對刑部下手,下官自然是會被牽連其中。”
潘彌業十分滿意這般態度,緊跟著又道:“托你的福,刑部如今可謂是名聲大噪,蓋過了禦史台與大理寺,可樹大必然招來妖風,這個道理你可明白?”
說話就好好說話,為什麽總喜歡用這樣的語氣?
上位者,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改不了這樣的“惡習”。
江景辰聽得累人,直言道:“刑部統管天下命案,衙門裏的卷宗沒有上萬也有幾千,其中三成都是懸案,這也是刑部最大的麻煩。”
潘彌業搖了搖頭,輕歎道:“說少了,不是三成,而是七成,當中包括冤假錯案。”
饒是有所保留,江景辰也依舊被這個比例震驚的不輕。
七成,也就是說十件案子裏,隻有三件得到了公平的審判,其餘七件則是和了稀泥。
潘彌業瞥了一眼,露出一抹極具諷刺意味的笑容,緊跟著說道:“這都是你父親所幹的好事,他比你懂為官之道,不好處理的案子是一件都不處理。”
能到刑部都不會是小案,所涉及到的案犯有普通百姓,也有官宦子弟以及勳爵世家。
江彥鈞的為官之道,那就是欺壓弱小,對強權卑躬屈膝。
能壓的案子就壓,壓不了的就想辦法錯判,以此當做籌碼來結交權貴。
潘彌業早就從先前稱唿中聽出了什麽,因此也不顧及什麽,當著兒子的麵諷刺起老子,更是直言道:“你父親正經的本事沒有多少,上不得台麵的手段倒是一大堆,你可千萬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