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證共有十餘人,楊士鈺將這些人藏匿在東市附近一家客棧,那是他夫人名下的產業之一。
臨行前,楊士鈺拒絕了章郎中一同前往的提議,隻帶著一班衙差同行。
他放棄了乘坐馬車,命人去準備轎輦,想要利用多出來的時間仔細思量著下一步該如何走。
證物被調包,必定是京兆府內有對方的人,但此刻已經沒有深究的必要,唯一需要考慮的是人證是否會存在變故。
那日將人證安置在客棧,隨行衙差都知道具體位置,保不齊就會有人將這件事情透露出去。
雖說客棧是自家夫人的產業,能在裏麵做事的都是可靠家仆,但凡有個風吹草動會第一時間稟報。
隻不過……
經曆剛才的變故,楊士鈺已經沒有了十足的自信。
“他為什麽那麽輕鬆?完全沒有想要從中作梗的意思,就這麽順利讓我帶人出來了?”
楊士鈺想不通。
江景辰的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即便是推翻了百樂門酒菜有毒的證據,可當眾殺人的護衛能否洗清嫌疑,關鍵就在那十幾名人證身上。
按理說,總得要做些什麽才對,不應該任由事態這麽發展下去。
哪怕明知是誣陷,也得極力自證清白才是,最不濟也該派信的過之人前來,怎會放任我一人施展?
江景辰的腦子裏到底在想著什麽?
是還有什麽倚杖嗎?
楊士鈺坐在轎中,越想越迷糊,抬手狠狠敲打了幾下腦袋。
疼痛讓他清醒了些,思緒也逐漸變得清晰。
那十幾名人證是他安排的,人是真的,但話是假的。
想要推翻那些人的證詞,必須得是同樣在場之人。
楊士鈺想到了昨日公堂上發生的事情,那位承恩公府的魏二少爺自稱在百樂門二樓目睹了一切。
他的人證隻不過是十幾位商賈,而江景辰本就是刑部侍郎,又有著承恩公府魏家二少爺佐證。
隻需一句:“區區商賈片麵之詞不足為信,當以魏家二少爺眼見為實”,就能輕而易舉洗脫嫌疑那些護衛的嫌疑。
弄不好還有可能倒打一耙,將他給牽連進去。
“江景辰此子當真是陰險無比,早就挖好了坑,等著我主動往裏跳。”
楊士鈺氣急,連連低聲咒罵道:“卑鄙無恥小人行徑,不當人子……”
好在察覺得早,否則怕就要落得個作繭自縛的下場。
楊士鈺暗自慶幸,待轎到了客棧門口,下令道:“你們就在門外等著,聽候本官命令行事。”
眾衙差應聲道:“是。”
客棧夥計老遠就瞧見了衙差的身影,急匆匆跑去唿喚掌櫃。
“慌什麽慌,衙差有什麽好怕的,也不想想這是誰家的產業。”
掌櫃板著臉,開口訓斥了幾句,話剛說完就見自家新姑爺大步流星而來。
頃刻間換了副麵容,疾步上前迎接,諂笑道:“今日一大早就聽喜鵲叫門,沒曾想竟是大姑爺來了。小人有失遠迎,還請大姑爺恕罪。”
楊士鈺不作停留,徑直朝樓上走去。
掌櫃緊隨其後,小聲開口道:“人都外屋裏待著,一個不少。小人時刻都在盯著,還請大姑爺放心。”
自從昨日那些人住進來之後,客棧便掛出了客滿的牌子,平日裏隻為熟客提供堂食。
眼下離膳時還早,店裏很是冷清,除了店裏的夥計之外,就隻有守衛在門口的衙差。
不遠處,有人駐足觀望。
旁人見狀,出言提醒道:“剛來京城不久吧?這家客棧的東家不簡單,出不了事的,沒啥熱鬧可看。”
駐足之人嗬嗬一笑,說道:“這你就不懂了,這看熱鬧也是一門學問。你再好好瞧瞧,那些都是刑部的衙差嗎,知道現今刑部誰當家不?”
那人迴道:“這麽大的事,京城裏哪個不知道?早都傳開了,刑部尚書思過七日,期間刑部由那位江家逆子執掌。”
駐足那人正是偽裝後的江鳩,他見周圍不少人停下來聽講,故作一番神秘,將人引到一旁茶攤。
要來幾碗茶,請眾人落座,江鳩方才開口說道:“逆不逆子的我不關心,我隻知道百樂門昨兒個就是被刑部衙差給封了,雖然很快就揭了封條,但這裏頭指定有事。”
有人開口道:“這事我也知道,是出了命案,說是百樂門酒菜有毒,毒死了一個人,然後護衛拔刀又殺了一個人。”
江鳩當即道:“你說的不對,都是假的。”
那人反駁道:“我鄰居家的女兒的舅舅的姥爺的兒子的表兄,就在刑部衙門裏當差。昨夜我同他一起喝酒,他親口說給我聽,不會錯的。”
鄰居家的女兒的舅舅的姥爺的兒子的表兄,那是什麽關係?
江鳩想不清楚,隻聽明白了一件事情:事情昨天晚上就已經傳開了,是從刑部衙差口中傳出來的。
難怪百樂門沒什麽人,就連熟客都沒幾個。
試問傳出飯菜有毒,吃死了人,護衛拔刀又殺了一個,誰還敢再去百樂門?
案件尚在審理,未成定型,刑部亦是不曾出示公告,坊間便已經傳的有板有眼不用想也知道,定是有人刻意為之。
他本是想盯著楊士鈺,記錄其行蹤,好為下一步做準備,不想意外得知此事,心中便有了另一番念頭。
當下不動聲色,說道:“我也是聽刑部當差的兄弟說的,昨日百樂門發生的事情,是有人故意栽贓陷害。”
他說話的聲音不小,茶攤上的客人紛紛豎起了耳朵。
有人問道:“是誰栽贓?”
江鳩迴答道:“還能有誰?正是那位朱府新姑爺楊士鈺楊員外郎。”
旁人繼續追問道:“這又是為什麽?”
江鳩瞥了眼客棧那邊的動靜,暗中給手下打了個眼色,迴過頭來,說道:“這就要說到刑部大牢投毒案了。我有確切可靠的消息,投毒的人就是楊士鈺。”
有人並不相信,反駁道:“這不對吧。被毒死的那十個人可都是朱府下人,楊員外郎可是朱府新姑爺,不可能會做那樣的事情。”
江鳩搖了搖頭,長歎一聲,說道:“你有所不知,被毒死的十個人當中,有幾個是我兒時的玩伴。在事發之前,他們就跟我說過府裏那位新姑爺不是個好人,在府裏動不動就打罵下人。”
“這……不會吧?楊員外郎看上去不像是那種人,他可是朱府貴婿。”
“也不好說,不是有知人知麵不知心這句話嗎?”
“門裏門外兩副麵孔,這種人也不少見。”
坊間百姓說話不講證據,通常會結合身邊的人和事由此產生聯想,說一些自己認為對的話,其中摻雜許多個人觀點。
江鳩聽著周圍人的交談,心中有了判斷,尋了個話頭,接口道:“你們是不知道,楊士鈺那方麵不行,滿足不了虎狼之年的朱家大小姐,因此被嫌棄,傷了自尊,不敢對朱家大小姐發說什麽,就隻能把氣撒到下人身上。”
“不會吧?也才三十多歲的男人,怎麽就不行了呢?”
“三十多歲怎麽了?有些公子哥,二十出頭的年紀,就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聽窯子裏的姐兒說過,那種人爬身上動不了幾下就泄氣了。”
“這事我也聽說過,人家姐兒都沒開始叫,公子哥就完事了。為了不丟臉,硬是在屋裏待了半個時辰。”
“我也覺得像,剛才看楊員外郎下轎那幾步沒站穩,這就是很虛的症狀。”
“身體又虛,還娶了個虎狼之年的女人,這哪裏是他能夠承受得住的?唉,他還是太年輕了些,不知道上年紀女人的厲害,實在難以探知深淺。”
這話一聽就是個有故事的人。
眾人紛紛側目,見是位頭發半白的老者,不約而同投去一個男人都懂的眼神。
有人調侃道:“這位大伯不愧是過來人,一句‘難以探知深淺’當真是形容的極妙啊!”
眾人哈哈大笑。
也有人焦急道:“你們都消停些吧,聽人家繼續往下說,然後呢?”
許是說到了男女之事,又是涉及高門大戶裏頭新婚不久的小姐姑爺,眾人眼神也變得火熱了起來。
臨行前,楊士鈺拒絕了章郎中一同前往的提議,隻帶著一班衙差同行。
他放棄了乘坐馬車,命人去準備轎輦,想要利用多出來的時間仔細思量著下一步該如何走。
證物被調包,必定是京兆府內有對方的人,但此刻已經沒有深究的必要,唯一需要考慮的是人證是否會存在變故。
那日將人證安置在客棧,隨行衙差都知道具體位置,保不齊就會有人將這件事情透露出去。
雖說客棧是自家夫人的產業,能在裏麵做事的都是可靠家仆,但凡有個風吹草動會第一時間稟報。
隻不過……
經曆剛才的變故,楊士鈺已經沒有了十足的自信。
“他為什麽那麽輕鬆?完全沒有想要從中作梗的意思,就這麽順利讓我帶人出來了?”
楊士鈺想不通。
江景辰的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即便是推翻了百樂門酒菜有毒的證據,可當眾殺人的護衛能否洗清嫌疑,關鍵就在那十幾名人證身上。
按理說,總得要做些什麽才對,不應該任由事態這麽發展下去。
哪怕明知是誣陷,也得極力自證清白才是,最不濟也該派信的過之人前來,怎會放任我一人施展?
江景辰的腦子裏到底在想著什麽?
是還有什麽倚杖嗎?
楊士鈺坐在轎中,越想越迷糊,抬手狠狠敲打了幾下腦袋。
疼痛讓他清醒了些,思緒也逐漸變得清晰。
那十幾名人證是他安排的,人是真的,但話是假的。
想要推翻那些人的證詞,必須得是同樣在場之人。
楊士鈺想到了昨日公堂上發生的事情,那位承恩公府的魏二少爺自稱在百樂門二樓目睹了一切。
他的人證隻不過是十幾位商賈,而江景辰本就是刑部侍郎,又有著承恩公府魏家二少爺佐證。
隻需一句:“區區商賈片麵之詞不足為信,當以魏家二少爺眼見為實”,就能輕而易舉洗脫嫌疑那些護衛的嫌疑。
弄不好還有可能倒打一耙,將他給牽連進去。
“江景辰此子當真是陰險無比,早就挖好了坑,等著我主動往裏跳。”
楊士鈺氣急,連連低聲咒罵道:“卑鄙無恥小人行徑,不當人子……”
好在察覺得早,否則怕就要落得個作繭自縛的下場。
楊士鈺暗自慶幸,待轎到了客棧門口,下令道:“你們就在門外等著,聽候本官命令行事。”
眾衙差應聲道:“是。”
客棧夥計老遠就瞧見了衙差的身影,急匆匆跑去唿喚掌櫃。
“慌什麽慌,衙差有什麽好怕的,也不想想這是誰家的產業。”
掌櫃板著臉,開口訓斥了幾句,話剛說完就見自家新姑爺大步流星而來。
頃刻間換了副麵容,疾步上前迎接,諂笑道:“今日一大早就聽喜鵲叫門,沒曾想竟是大姑爺來了。小人有失遠迎,還請大姑爺恕罪。”
楊士鈺不作停留,徑直朝樓上走去。
掌櫃緊隨其後,小聲開口道:“人都外屋裏待著,一個不少。小人時刻都在盯著,還請大姑爺放心。”
自從昨日那些人住進來之後,客棧便掛出了客滿的牌子,平日裏隻為熟客提供堂食。
眼下離膳時還早,店裏很是冷清,除了店裏的夥計之外,就隻有守衛在門口的衙差。
不遠處,有人駐足觀望。
旁人見狀,出言提醒道:“剛來京城不久吧?這家客棧的東家不簡單,出不了事的,沒啥熱鬧可看。”
駐足之人嗬嗬一笑,說道:“這你就不懂了,這看熱鬧也是一門學問。你再好好瞧瞧,那些都是刑部的衙差嗎,知道現今刑部誰當家不?”
那人迴道:“這麽大的事,京城裏哪個不知道?早都傳開了,刑部尚書思過七日,期間刑部由那位江家逆子執掌。”
駐足那人正是偽裝後的江鳩,他見周圍不少人停下來聽講,故作一番神秘,將人引到一旁茶攤。
要來幾碗茶,請眾人落座,江鳩方才開口說道:“逆不逆子的我不關心,我隻知道百樂門昨兒個就是被刑部衙差給封了,雖然很快就揭了封條,但這裏頭指定有事。”
有人開口道:“這事我也知道,是出了命案,說是百樂門酒菜有毒,毒死了一個人,然後護衛拔刀又殺了一個人。”
江鳩當即道:“你說的不對,都是假的。”
那人反駁道:“我鄰居家的女兒的舅舅的姥爺的兒子的表兄,就在刑部衙門裏當差。昨夜我同他一起喝酒,他親口說給我聽,不會錯的。”
鄰居家的女兒的舅舅的姥爺的兒子的表兄,那是什麽關係?
江鳩想不清楚,隻聽明白了一件事情:事情昨天晚上就已經傳開了,是從刑部衙差口中傳出來的。
難怪百樂門沒什麽人,就連熟客都沒幾個。
試問傳出飯菜有毒,吃死了人,護衛拔刀又殺了一個,誰還敢再去百樂門?
案件尚在審理,未成定型,刑部亦是不曾出示公告,坊間便已經傳的有板有眼不用想也知道,定是有人刻意為之。
他本是想盯著楊士鈺,記錄其行蹤,好為下一步做準備,不想意外得知此事,心中便有了另一番念頭。
當下不動聲色,說道:“我也是聽刑部當差的兄弟說的,昨日百樂門發生的事情,是有人故意栽贓陷害。”
他說話的聲音不小,茶攤上的客人紛紛豎起了耳朵。
有人問道:“是誰栽贓?”
江鳩迴答道:“還能有誰?正是那位朱府新姑爺楊士鈺楊員外郎。”
旁人繼續追問道:“這又是為什麽?”
江鳩瞥了眼客棧那邊的動靜,暗中給手下打了個眼色,迴過頭來,說道:“這就要說到刑部大牢投毒案了。我有確切可靠的消息,投毒的人就是楊士鈺。”
有人並不相信,反駁道:“這不對吧。被毒死的那十個人可都是朱府下人,楊員外郎可是朱府新姑爺,不可能會做那樣的事情。”
江鳩搖了搖頭,長歎一聲,說道:“你有所不知,被毒死的十個人當中,有幾個是我兒時的玩伴。在事發之前,他們就跟我說過府裏那位新姑爺不是個好人,在府裏動不動就打罵下人。”
“這……不會吧?楊員外郎看上去不像是那種人,他可是朱府貴婿。”
“也不好說,不是有知人知麵不知心這句話嗎?”
“門裏門外兩副麵孔,這種人也不少見。”
坊間百姓說話不講證據,通常會結合身邊的人和事由此產生聯想,說一些自己認為對的話,其中摻雜許多個人觀點。
江鳩聽著周圍人的交談,心中有了判斷,尋了個話頭,接口道:“你們是不知道,楊士鈺那方麵不行,滿足不了虎狼之年的朱家大小姐,因此被嫌棄,傷了自尊,不敢對朱家大小姐發說什麽,就隻能把氣撒到下人身上。”
“不會吧?也才三十多歲的男人,怎麽就不行了呢?”
“三十多歲怎麽了?有些公子哥,二十出頭的年紀,就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聽窯子裏的姐兒說過,那種人爬身上動不了幾下就泄氣了。”
“這事我也聽說過,人家姐兒都沒開始叫,公子哥就完事了。為了不丟臉,硬是在屋裏待了半個時辰。”
“我也覺得像,剛才看楊員外郎下轎那幾步沒站穩,這就是很虛的症狀。”
“身體又虛,還娶了個虎狼之年的女人,這哪裏是他能夠承受得住的?唉,他還是太年輕了些,不知道上年紀女人的厲害,實在難以探知深淺。”
這話一聽就是個有故事的人。
眾人紛紛側目,見是位頭發半白的老者,不約而同投去一個男人都懂的眼神。
有人調侃道:“這位大伯不愧是過來人,一句‘難以探知深淺’當真是形容的極妙啊!”
眾人哈哈大笑。
也有人焦急道:“你們都消停些吧,聽人家繼續往下說,然後呢?”
許是說到了男女之事,又是涉及高門大戶裏頭新婚不久的小姐姑爺,眾人眼神也變得火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