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金仔細迴憶當時的情景,篤定道:“沒有別人。”
得到肯定迴答後江景辰稍稍安心了些,沉吟片刻,開口道:“讓人盯緊大長公主府,另外還需要多注意勇毅侯府的動向。”
萬金應聲道:“這件事可以安排給阿銀去做,他如今手下的人可不少。”
先前的念頭讓江景辰很是不安,當即道:“讓小鳩安排人去做,再給阿銀傳信,往後不要跟咱們有直接的接觸。”
京城中,隻有萬銀屬於“新勢力”,為保萬全,隻有將其留在暗處才是當前最為明智的選擇。
聖旨言明即刻赴任,江景辰隻得暫時放下手頭上的事情。
刑部侍郎位居尚書之下,掌律令、刑法、徒隸、按覆讞禁之政,其屬有四:刑部、都官、比部、司門。
刑部郎中、員外郎,掌律法,按覆大理及天下奏讞。
另外有令史十九人,書令史三十八人,亭長六人,掌固十人。
都官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俘隸簿錄,給衣糧醫藥,而理其訴免。
另有都官主事二人,都官令史九人,書令史十二人,掌固四人。
比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句會內外賦斂、經費、俸祿、公廨、勳賜、贓贖、徒役課程、逋欠之物,及軍資、械器、和糴、屯收所入。
另有比部主事四人,比部令史十四人,書令史二十七人,計史一人,掌固四人。
司門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門關出入之籍及闌遺之物。
另有司門主事二人,司門令史六人,書令史十三人,掌固四人。
江景辰翻看著官員名冊,很快就在當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楊士鈺。
刑部員外郎,正六品。
新婚三日,轉眼便從一介白衣,一躍成為朝廷正六品官員,還是在刑部這樣的衙門。
即便是勳爵子弟也少有如此待遇,當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區區六品小官,聖上自是不會放在眼中,又有朱相舉薦,吏部當然也不會刁難。
相比於寒窗十年苦讀的天下學子,娶一位相爺之女無疑是最快晉升的道路。
經此一事,少奮鬥何止十年?
江景辰端坐上首,環顧四周,並未發現楊士鈺的身影,於是便問道:“楊員外郎何在?”
有官員出聲迴答道:“大人,問的可是楊士鈺員外郎?他雖是掛了職,卻有婚假在身,因而尚未赴任。”
江景辰追問道:“何時掛的職?誰批的假?”
屬下官員迴答道:“經朱相舉薦,吏部核準,新婚前五日掛的職,尚書大人親自批的假。”
大周卻有舉官一途,先前江景辰就曾舉薦過陶宏廣,區別在於一個本就是官身,而另一人則為白衣。
屬官話音剛落,門外便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
“哈哈,江賢侄......不對,此刻該是喚你江侍郎了。本官才得到消息,你便已前來上任,當真是快的很啊!”
“見過尚書大人。”
一眾屬官紛紛行禮。
來人正是刑部尚書潘彌業,剛見麵便表露出滿滿的熱情。
江景辰起身行了一禮,含笑道:“聖上命下官接旨後即刻上任,下官自是不敢有絲毫耽擱。”
潘彌業揮退一眾屬官,迴過頭來,開口道:“你既然來了,那勇毅侯世子一案就交由你查,可好?”
往年,這種事情通常都是落在大理寺頭上,潘彌業升任尚書不久,雖然迫切需要立功表現,卻也沒有太過自負。
一頭是世襲侯爵府,另一頭是當朝宰相府,更有聖上時刻關注,再加上死者的死因實在是無可挑疑,這案子絕對是一顆燙手的山芋。
如此難辦的案子,對於混跡官場的老油條最是知道該如何處理。
隻要案件不是直接經過他的手,那麽無論最後結果如何,都能夠找到可斡旋的餘地。
江景辰看著滿臉堆笑的上官,心中多少了解些許心思,隻不過聖上本就有意讓他來處理此案,當下客套了幾句,隨後便不再推脫。
想要查案,首先得去到案發現場。
勇毅侯夫人聲稱其子在朱府落水乃是人為所致,那邊需要找到人為導致的證據,從而推斷出兇手。
關於這一點,江景辰心知肚明。
因此對他來說最為重要的事情:倘若萬金當真不小心留有證據,那就利用職務之便,想盡辦法毀掉證據。
也正是基於這一點,他不得不麵對一個問題:聖上要他查案,顯然是希望將此事牽扯到朱府。
想要牽扯上朱府,必須要先證明姚顯策落水乃是人為,這樣一來就得製造全新的證據。
然而,要在別人的地盤上偽造陷害的證據,無疑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這才剛上任,便迎來如此難解之題,江景辰忽然間覺得有些頭疼。
朱府。
“江大人,你已經在池邊看了小半時辰了,可是有發現?”楊士鈺上前詢問。
身為朱府的新姑爺,又有刑部員外郎的官職在身,此刻發問倒也不顯得突兀。
不得不說,萬金當時選擇動手的位置十分的好。
四周多有樹木遮掩,岸邊也無防護,最為關鍵的則是池水堪堪過了膝蓋。
成年人,無論飲酒與否,但凡有點意識都不會被淹死。
放眼周圍,基石鋪路,隻有臨近池邊上的三尺之地是土路。
江景辰看著周邊的印記,一時間沒有想到適合的辦法,故作沉吟,開口道:“來人,將池邊的腳印都收集起來,拿去與府內人員逐一比對。”
此言無疑是在針對朱府,楊士鈺當即出聲道:“當時賓客眾多,腳印並非全是府內中人,更何況事情已過去三天,大人此時收集腳印又能證明些什麽?”
這件案子重點本就不在於查清真相,而是在於如何轉嫁旁人。
江景辰並不焦急,思考之餘,反問道:“莫非楊員外郎有更好的辦法?不妨說出來,若是有可取之處,本官定會采納。”
楊士鈺當即道:“當日宴席,江大人也在其中,當知此地離席桌甚遠,您應該先調查姚世子無緣無故為何會出現在這裏才對。”
江景辰若有所思,壓低聲音道:“會不會是喝多了,想要方便一下,於是便來了此地解手?”
楊士鈺氣急,嗬斥道:“大人,這裏是朱府,請您注意言詞。”
在他看來,那是人,堂堂侯府世子,即便品性不佳,也不會如同禽獸一般隨地解手。
能說出這般無理之語,能耐如何且不去說,單德行這方麵就過不去。
但凡是讀過些書,都不會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楊士鈺心中不禁疑惑:聖上怎麽會選用這樣的人?
拿朱全章來壓人?
江景辰雙眸微凝,臉上依舊掛著笑容,緩緩開口道:“本官受聖上欽封,正四品刑部侍郎,你楊士鈺是什麽品級,敢與本官這樣說話?”
得到肯定迴答後江景辰稍稍安心了些,沉吟片刻,開口道:“讓人盯緊大長公主府,另外還需要多注意勇毅侯府的動向。”
萬金應聲道:“這件事可以安排給阿銀去做,他如今手下的人可不少。”
先前的念頭讓江景辰很是不安,當即道:“讓小鳩安排人去做,再給阿銀傳信,往後不要跟咱們有直接的接觸。”
京城中,隻有萬銀屬於“新勢力”,為保萬全,隻有將其留在暗處才是當前最為明智的選擇。
聖旨言明即刻赴任,江景辰隻得暫時放下手頭上的事情。
刑部侍郎位居尚書之下,掌律令、刑法、徒隸、按覆讞禁之政,其屬有四:刑部、都官、比部、司門。
刑部郎中、員外郎,掌律法,按覆大理及天下奏讞。
另外有令史十九人,書令史三十八人,亭長六人,掌固十人。
都官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俘隸簿錄,給衣糧醫藥,而理其訴免。
另有都官主事二人,都官令史九人,書令史十二人,掌固四人。
比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句會內外賦斂、經費、俸祿、公廨、勳賜、贓贖、徒役課程、逋欠之物,及軍資、械器、和糴、屯收所入。
另有比部主事四人,比部令史十四人,書令史二十七人,計史一人,掌固四人。
司門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門關出入之籍及闌遺之物。
另有司門主事二人,司門令史六人,書令史十三人,掌固四人。
江景辰翻看著官員名冊,很快就在當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楊士鈺。
刑部員外郎,正六品。
新婚三日,轉眼便從一介白衣,一躍成為朝廷正六品官員,還是在刑部這樣的衙門。
即便是勳爵子弟也少有如此待遇,當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區區六品小官,聖上自是不會放在眼中,又有朱相舉薦,吏部當然也不會刁難。
相比於寒窗十年苦讀的天下學子,娶一位相爺之女無疑是最快晉升的道路。
經此一事,少奮鬥何止十年?
江景辰端坐上首,環顧四周,並未發現楊士鈺的身影,於是便問道:“楊員外郎何在?”
有官員出聲迴答道:“大人,問的可是楊士鈺員外郎?他雖是掛了職,卻有婚假在身,因而尚未赴任。”
江景辰追問道:“何時掛的職?誰批的假?”
屬下官員迴答道:“經朱相舉薦,吏部核準,新婚前五日掛的職,尚書大人親自批的假。”
大周卻有舉官一途,先前江景辰就曾舉薦過陶宏廣,區別在於一個本就是官身,而另一人則為白衣。
屬官話音剛落,門外便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
“哈哈,江賢侄......不對,此刻該是喚你江侍郎了。本官才得到消息,你便已前來上任,當真是快的很啊!”
“見過尚書大人。”
一眾屬官紛紛行禮。
來人正是刑部尚書潘彌業,剛見麵便表露出滿滿的熱情。
江景辰起身行了一禮,含笑道:“聖上命下官接旨後即刻上任,下官自是不敢有絲毫耽擱。”
潘彌業揮退一眾屬官,迴過頭來,開口道:“你既然來了,那勇毅侯世子一案就交由你查,可好?”
往年,這種事情通常都是落在大理寺頭上,潘彌業升任尚書不久,雖然迫切需要立功表現,卻也沒有太過自負。
一頭是世襲侯爵府,另一頭是當朝宰相府,更有聖上時刻關注,再加上死者的死因實在是無可挑疑,這案子絕對是一顆燙手的山芋。
如此難辦的案子,對於混跡官場的老油條最是知道該如何處理。
隻要案件不是直接經過他的手,那麽無論最後結果如何,都能夠找到可斡旋的餘地。
江景辰看著滿臉堆笑的上官,心中多少了解些許心思,隻不過聖上本就有意讓他來處理此案,當下客套了幾句,隨後便不再推脫。
想要查案,首先得去到案發現場。
勇毅侯夫人聲稱其子在朱府落水乃是人為所致,那邊需要找到人為導致的證據,從而推斷出兇手。
關於這一點,江景辰心知肚明。
因此對他來說最為重要的事情:倘若萬金當真不小心留有證據,那就利用職務之便,想盡辦法毀掉證據。
也正是基於這一點,他不得不麵對一個問題:聖上要他查案,顯然是希望將此事牽扯到朱府。
想要牽扯上朱府,必須要先證明姚顯策落水乃是人為,這樣一來就得製造全新的證據。
然而,要在別人的地盤上偽造陷害的證據,無疑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這才剛上任,便迎來如此難解之題,江景辰忽然間覺得有些頭疼。
朱府。
“江大人,你已經在池邊看了小半時辰了,可是有發現?”楊士鈺上前詢問。
身為朱府的新姑爺,又有刑部員外郎的官職在身,此刻發問倒也不顯得突兀。
不得不說,萬金當時選擇動手的位置十分的好。
四周多有樹木遮掩,岸邊也無防護,最為關鍵的則是池水堪堪過了膝蓋。
成年人,無論飲酒與否,但凡有點意識都不會被淹死。
放眼周圍,基石鋪路,隻有臨近池邊上的三尺之地是土路。
江景辰看著周邊的印記,一時間沒有想到適合的辦法,故作沉吟,開口道:“來人,將池邊的腳印都收集起來,拿去與府內人員逐一比對。”
此言無疑是在針對朱府,楊士鈺當即出聲道:“當時賓客眾多,腳印並非全是府內中人,更何況事情已過去三天,大人此時收集腳印又能證明些什麽?”
這件案子重點本就不在於查清真相,而是在於如何轉嫁旁人。
江景辰並不焦急,思考之餘,反問道:“莫非楊員外郎有更好的辦法?不妨說出來,若是有可取之處,本官定會采納。”
楊士鈺當即道:“當日宴席,江大人也在其中,當知此地離席桌甚遠,您應該先調查姚世子無緣無故為何會出現在這裏才對。”
江景辰若有所思,壓低聲音道:“會不會是喝多了,想要方便一下,於是便來了此地解手?”
楊士鈺氣急,嗬斥道:“大人,這裏是朱府,請您注意言詞。”
在他看來,那是人,堂堂侯府世子,即便品性不佳,也不會如同禽獸一般隨地解手。
能說出這般無理之語,能耐如何且不去說,單德行這方麵就過不去。
但凡是讀過些書,都不會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楊士鈺心中不禁疑惑:聖上怎麽會選用這樣的人?
拿朱全章來壓人?
江景辰雙眸微凝,臉上依舊掛著笑容,緩緩開口道:“本官受聖上欽封,正四品刑部侍郎,你楊士鈺是什麽品級,敢與本官這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