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


    江景辰挑眉,上下打量著荀縣令,片刻後方才開口:“本官能教得了你嗎?”


    荀縣令臉上微僵,迴應道:“江大人說笑了,自從您來之後,淮水得到了有效的治理,論起治水的本事,整個淮南道無人能比的上大人。”


    江景辰不置可否,轉言道:“本官記得,爻陽縣並未遭遇水患之災,先前也加固過一次堤壩,為何此時又要修堤?”


    荀縣令解釋道:“今年雨水來的早,雨量也大,雖說雨已停,水位暫退,但汛期尚未過去,下官這般做也是未雨綢繆。”


    理是這麽個理,可事卻未必是這麽個事。


    江景辰稍作思考,出聲道:“爻陽縣往年防洪做的很好,荀縣令隻需按往年一般做事便可,無需前來請教。”


    荀縣令立刻道:“大人,此言差矣,下官......”


    江景辰直接打斷道:“荀縣令不必多說,本官傷勢未愈,心有餘而力不足。”


    荀縣令來時便有準備,當下也不著急,緩緩開口道:“大人,下官已將修堤之事告知百姓,此刻爻陽縣百姓均已知道大人會參與修堤一事,都在翹首以盼呢。”


    江景辰眉間微蹙,轉頭向萬金使了個眼色。


    萬金去到府門之外,就見眾人百姓聚集,個個麵帶期盼。


    “護衛大人,江大人傷勢好些了嗎?”


    “護衛大人,江大人什麽時候能夠去修堤啊?”


    “護衛大人,江大人......”


    人群中,有人領頭唿喊。


    招數不怕重複,好用就行。


    有了先前的那番結果,再次施展起這樣的手段來可謂是輕車熟路。


    萬金一言不發,轉身迴到屋內,將外頭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荀縣令恭敬站在一旁麵帶微笑,好似成竹在胸。


    江景辰靜靜聽完,麵色古井無波。


    “荀縣令。”


    “下官在,大人請吩咐。”


    “昨夜鬧出的動靜可不小,火燒衙門之人可是查到了?”


    “迴大人的話,未曾查到,隻不過這與重修堤壩並無衝突。”


    “一心二用,荀縣令厲害啊!”


    “大人謬讚了,下官職責所在,自當盡心盡力,以護一方百姓安危。”


    荀縣令從容應對,態度不卑不亢。


    若是先前未曾接觸過,倒是會讓人覺得頗有一番風骨。


    江景辰先前見過對方的嘴臉,自是不會被迷惑,隻不過外頭的百姓倒是個麻煩。


    那些都是用來耍聲望的工具人,在聲望沒刷完之前還有用得到的地方。


    此時修堤,那麽問題必然會出現在堤壩上。


    既然已經入了局中,少不得需要按照對方安排好的路線走上幾步,給對方看到成功的希望,然後再最後關頭反手將其泯滅。


    想罷,江景辰不僅答應了荀縣令的請求,還將此事弄得人盡皆知。


    短短一個時辰,整個爻陽縣的百姓都知道了水部司郎中帶傷上陣為民謀福的事跡。


    能與此相提並論的,也就隻有衙門被燒一事。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坊間人人都在歌頌江景辰的功德,上到六旬老嫗,下到三歲稚子,提起江景辰時皆是讚不絕口。


    一夜之間,江景辰在爻陽縣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對此,江景辰略有疑惑,喊來萬金,詢問道:“這件事是你安排人做的嗎?”


    萬金迴應道:“不是,公子未曾吩咐,因而沒有行動。”


    這可就有趣了!江景辰沉吟片刻,開口道:“不是咱們的人,那就是李守拙,或者是那些刺史和縣令了。”


    青玉出聲道:“他們會這麽好心?”


    江景辰含笑道:“自然不會,不過是想用我來吸引火力罷了......”


    頓了頓,緊跟著交待道:“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他們幫我刷了一波聲望,我也不能沒有迴應。阿金,去安排下,讓人把那十六個字以及白蓮尊者之名傳出去。”


    白蓮救世,亦可滅世,天上地下,白蓮獨尊。


    這是一顆炸彈,足以震蕩整個淮南道。


    既然刻下了這十六個字,自然是要讓百姓知道才好,如此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僅僅如此還不夠,還需添油加醋譯成公文,快馬送入京中。


    做完這些安排之後,江景辰平日裏裝作若無其事,接連走訪各縣堤壩巡視。


    萬金則是遵從公子安排,找來坊間說書之人,把水部郎中“殫精竭慮、大義為民”之事編纂成冊,街頭巷尾日日紛說。


    短短數日,江景辰之名迅速傳遍整個淮南道。


    “公子,先前爻陽縣令那麽極力邀您參與重修堤壩,我本以為會有什麽陰謀,如今都過去這麽多天了也沒個動靜,真是奇怪。”青玉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江景辰看了眼天色,含笑道:“不是沒動靜,而是時機未到。”


    所謂的時機,便是一場大雨。


    堤壩不可能在水位下降的時候發生意外,因此才需要轉移坊間百姓的視線,靜待一場大雨到來。


    汛期最不缺的就是雨水,而這場大雨在重修堤壩後的第八天終於落下。


    大雨落下一日後,多年不曾出事的爻陽縣堤壩決堤。


    荀縣令第一時間站出來向百姓承認過錯,言語間更是多次強調,這次重修堤壩,主要是參考水部司郎中江景辰的建議。


    百姓中有人驚唿:“難道是江大人用錯了方式?”


    有人應和道:“咱們縣的堤壩多少年都沒出問題,江大人一提意見,立馬就決堤了,不用想也知道問題肯定出在哪裏。”


    另外有人質疑道:“不會吧?江大人那麽厲害,主持修繕的堤壩也不止一座,都沒出問題啊!”


    好似驗證一般,大雨下了一天一夜,在江景辰巡視過的數十座堤壩當中,另有三座堤壩抵擋不住淮水的衝擊,在同一天相繼決堤。


    坊間對江景辰的風評瞬間翻轉,有人支持信任,有人指責謾罵,有人保持中立。


    得知消息之後,江景辰毫不驚慌,愜意的品著茶,吃著糕點,隨口感慨道:“風向變的可真快......”


    頓了頓,緊跟著又說道:“好人做了一萬件好事,其中一件出了差錯,便會被口誅筆伐。而壞人做了一萬件壞事,隻要有一件變好,便會有人對其歌功頌德,知道是為什麽嗎?”


    青玉想了想,迴應道:“是佛家所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江景辰搖了搖頭,看著窗外的大雨,緩緩開口道:“是因為壞人隨時都能夠拿起屠刀,而好人......就隻是個好人。”


    青玉歪著腦袋,似懂非懂,猶豫道:“所以,好人就活該受委屈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威遠侯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林野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林野馬並收藏威遠侯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