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侯脫困之後第一時間去到當地衙門報案,衙門派了大隊人馬進山搜尋一整天,但都沒有找到有關山匪的行蹤。


    不甘就此離開的威遠侯硬是逼著衙門連續搜索了三日,一無所獲之下隻能放棄親自尋那些山匪報仇的念頭。


    白蓮教眾得知副教主脫困,舉辦了一場極為隆重的儀式,在副教主離開時更是夾道送行三十裏,其聲勢比之聖駕出巡有過之而無不及。


    整個淮南道的白蓮教眾都在歡唿,隻因副教主得救之後,教會立即恢複,教眾依舊能夠隔三差五的領取到不要錢的米糧吃食。


    “副教主威遠侯功德無量”之言,在短短幾日之內便傳遍淮南道。


    江景辰得知消息時,正好將淮南道各州都逛了一遍,同時也帶迴了各州刺史的親筆公文。


    內容主要講述了各州內白蓮教的發展情況,以及白蓮教教眾的人員統計名單。


    曆經威遠侯之事後,白蓮教聲名大噪,月餘時間就從起初的近三十萬人,發展到了如今的七十餘萬。


    “大周版花錢買粉絲、買熱搜,效果好是好,就是太燒錢了......”


    江景辰隨口感歎了一句,緊跟著與江鳩交待道:“給白蓮教長老傳話,讓他們將教主是吳王之事透露出去。”


    萬金猶豫道:“公子是要讓他們坐實吳王教主之名?這樣會不會太早了一些?”


    江景辰開口道:“不早了,聖上前些日子傳了密信來,命我調查白蓮教的過往,要求我查清白蓮教主的身份,如今已經過去半個月,也該給聖上一個交待了。”


    青玉詢問道:“那咱們是不是也要啟程迴京了?畢竟江彥鈞已經動身,咱們總得比他快才好。”


    這場大戲的主角,自然應該先行登場,江景辰含笑道:“公文比他快就行,人沒必要早到。”


    現如今不僅僅是白蓮教七十餘萬教眾,而是整個淮南道的官員也都知道副教主是威遠侯。


    更有江彥鈞親手寫下的血書一份,他縱有一百張嘴也解釋不清楚。


    歸京之後,江彥鈞隻要跨入吳王府的大門,那麽兩人之間的關係就徹底建立起來了。


    事實真相如何不重要,關鍵的點在於大勢之下,吳王根本無力自證清白。


    一個人的嘴,如何說得過七十餘萬人的嘴?


    更何況,那七十餘萬人,是會真將吳王當做白蓮教教主看待。


    江鳩沉吟片刻,開口道:“我覺得咱們還可以用白蓮教七十餘萬教眾的名義,建一座賢王廟,給吳王塑一座神像,讓教眾日日參拜,為吳王歌功頌德。”


    青玉興奮拍手道:“我知道,這是捧殺。”


    建廟啊!


    還是賢王廟。


    在大周朝,能夠建廟塑神像的,除了那些神仙佛祖,就隻有曆代先賢偉人擁有這樣的資格。


    這廟要是建好了,有著七十餘萬的教眾作為信徒,可想而知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場景。


    不是長生位,而是實打實的金身法相。


    吳王何德當擔賢王之名,何能享數十萬百姓香火供奉?


    這事聖上知道後又會是何感想?


    萬金瞥了江鳩一眼,感慨之餘,亦是有些佩服,順勢誇讚道:“他這招可比捧殺厲害多了。”


    厲害是厲害,可也是非常歹毒。


    苗老三的一身本事,傳到徒弟這似乎有些變了味。


    青玉沒想太多,隻覺得這個辦法好,於是第一個舉手讚同。


    江景辰沒多猶豫,開口吩咐道:“既然有教主,自然少不了副教主......把江彥鈞也帶上,讓他享受一下至高的待遇,再弄幾個護法泥胎神像,把廟弄得像樣些。”


    江鳩迴應道:“為了能發揮該有的效果,我覺得應該在威遠侯歸京之前建好這座廟,所以第一座廟倒也不必多大,公子之意如何?”


    這樣的廟,顯然不可能久存於世,反正遲早都是要拆的,有用就行,倒也不需要多大多好。


    江景辰點頭道:“就照你的意思去辦。”


    待江鳩離開之後,萬金將最新收到的消息說了一遍,其中最為讓人意外的,是鬆伯當真找到了那對雙生子。


    “公子,該如何處理她們?”


    “帶迴京城,控製起來。”


    既然找到了,自然是要好好利用一番。


    江景辰隨即與萬金交待了一些事項,緊跟著交待道:“給阿瑤傳信,讓她加派人手盯緊威遠侯府的那些人,別在最後收網的時候讓魚給跑掉。”


    白蓮教要為教主與副教主建廟之事很快就傳開,地點就選在了淮南道治所揚州。


    揚州刺史不想摻和爛攤子,得知事情當天更是放出話:不許白蓮教在揚州建廟。


    當夜,白蓮教長老登門拜訪,之後揚州刺史便不再關注此事。


    有“知情人士”透露,是因當夜有白蓮教長老打著教主和副教主的名義拜訪了刺史,一番懇談之後才有了這樣的局麵。


    一夜之間,謠言四起,對於白蓮教教主身份更是有諸多猜測。


    五天的時間,揚州忽然湧入近千名白蓮教眾,均是各縣的能工巧匠。


    在他們的努力之下,一座嶄新的廟很快就建好,當“賢王廟”的匾額掛上那一刻,白蓮教眾人從四麵八方趕來進香。


    倒不是有多真心,而是長老說了,凡是十天內趕到賢王廟進香的教眾,不僅能夠提供往返費用,還可以免費領取到一隻活羊。


    於是乎,淮南道迎來了史上最瘋狂的十天。


    揚州刺史有心想管製,奈何來的大多都是良籍百姓,外來之人也是個個手持路引,讓官府挑不出一點錯處。


    “瘋了,真是瘋了,各州縣的官員都是瘋了嗎?怎麽會開出那麽多張路引出來?”


    揚州刺史跳腳大罵,其下的官吏紛紛不敢開口。


    殊不知,其他州縣的官員此刻也是心慌的很。


    關於路引,各地的衙門每天都在開,至於開多開少雖然會有存檔,可壓根就沒有什麽人會去真正注意。


    即便有人留意到那些人開路引全是奔著同一個地方去的,最多也就嘀咕幾句,哪裏會想到不僅是本縣如此,其他縣也是如此。


    當數萬白蓮教眾湧入揚州,直奔賢王廟進香時,各州縣的官員腦海中皆是浮現出一個相同的念頭:這事兒鬧大了,怕是要完!


    賢王廟,單“王”之一稱就不是誰都能當擔得起的,更何況前頭還有一個“賢”字。


    從揚州刺史沒有插手這件事來看,這個“王”極有可能是真的王,至於是真“賢”還是假“賢”,已經沒有多少人去在意了。


    楚州、滁州、和州、濠州......共計十幾個州的刺史紛紛發了私函給揚州刺史,詢問有關賢王廟的具體事宜。


    揚州刺史本著“有事兄弟一起扛”的原則,將那日白蓮教長老透露出的關鍵信息以私函的形式給十多位刺史迴複。


    話不多,就隻有十餘字:白蓮教教主吳王,副教主威遠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威遠侯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林野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林野馬並收藏威遠侯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