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遠不理解,市舶司那樣的水路衙門,貪的都是商賈的錢,跟民脂民膏有什麽關係?
他知道那是個能來錢的衙門,也正是因此,與朝中不少大臣都有牽連。
禦史大夫也是官,也得遵循官場的規矩。
在大周朝,誰要是亂了規矩,仕途也就到頭了。
無論哪朝哪代,都有貪官的存在,且整治了一批,很快就會有另一批。
為什麽?
追根究底,還不是那些自命清高,卻又脫不了凡俗的重臣需要有貪官的存在。
有些官員之間的往來,一幅古畫上萬貫,一方古硯上千貫,一桌好席上百貫,這些能算是貪汙嗎?這些都是文人之間的興趣,是愛好,是附庸風雅之事。
可要是不貪汙,能送得起這些嗎?官員的俸祿一年才幾個錢?當然不可能維持得了這份人情往來。
想要討好上官,那就隻能去貪。
就連聖上的生辰禮,皇後的生辰禮,還有皇太後、貴太妃,哪一個能輕的了?
上行下效,官場的水,深得很。
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這麽胡來一通,損害的可不是幾個人的利益,而是一批人的利益。
孫敬遠不想管,可不得不管,誰讓這小子是禦史台的禦史,而他是禦史大夫呢!
“你可以審,但那些人都是官身,絕對不能夠動刑,聽清楚了嗎?”
“是聖上讓......”
“聖上沒讓你動刑。”
孫敬遠毫不猶豫打斷了江景辰的話,緊跟著交待道:“你既有人證物證,那就盡早結案,不要再牽扯到其他,明白嗎?”
拔出蘿卜帶出泥,有些事盡管不情願,可也不得不去麵對。
想到大獄裏關著的那些官吏,孫敬遠頓感一陣頭大,那些人不知道背後還站著誰,真要再往下查,指不定好事就會變成禍事。
江景辰迴應道:“既然大人不讓動刑,那下官就慢慢審問,一個個審,一天天問,反正聖上也沒給時限,下官不著急。”
時間拉得越長,對他來說好處就越大。
頂著奉旨辦案的名頭,就有著足夠的底氣。
孫敬遠是真氣了,江彥鈞那家夥怎麽會生出這麽個禍害出來?
案子審的時間越長,變數就越多。
像是這種牽連極廣的案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盡快結案。
該貶的貶,該殺的殺,避過這陣風頭,之後就能各自高枕無憂。
“三天之內,必須結案,你若做不到,本官可以幫你。”
江景辰沒想到,動了一個市舶司,最先蹦起來的人居然會是孫敬遠。
禦史台的禦史大夫,就這副德性?
國亂出忠將,久安生奸臣,這句話說的還真是在理。
連禦史大夫都是這樣,何況是其它的衙門主官?
在一個朝廷裏共事,不願被同化,必會被排斥,不是沒有第三條路,隻不過是那條路極其難走。
江景辰沉吟片刻,迴應道:“下官謹遵大人吩咐。”
他隻是一個監察禦史,無論是職位還是權利都比不過孫敬遠,就連聖心也不如對方,根本沒有可與之對抗的資本。
忽然之間,他有些理解那些官場不得誌,縱野狂歌之士。
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難以對付一個集體。
就連帝王都有被架空權力的時候,更何況是一個臣子。
該低頭時,就得低頭,千萬別強。
都是拿命拚仕途的人,沒有誰會縱容誰。
一把火“燒了”近半個衙門,縱觀本朝,也就隻有江景辰一人。
當事情傳開時,不少深受市舶司官員迫害的商賈紛紛拍手叫好。
坊間的百姓不知其中牽扯,隻知道能對付貪官的禦史那都是頂好的禦史。
這已經是第二次對貪官汙吏下手,動靜一次大過一次,足以可見江禦史的決心。
官官相護?那是以前,現在有江禦史了。
你問哪個江禦史?就是那樣俊秀冠絕京城的江家玉郎兒。
什麽?大家快來,這裏有人說江禦史是喪門星轉世,快來教訓他。
一夜之間,江景辰在坊間的名聲,忽然出現了驚天的逆轉。
所有百姓堅信一點:江禦史敢對那些貪官汙吏出手,那他就是個好人,是個好官。
多少年了,大周多少年沒出一個這樣的官了?
當真是老天開眼,給了百姓一個為民除害的好官。
有人雙手合十感謝老天,也有人當街失聲痛哭,仰天悲唿:“蒼天有眼呐……”
一問才知,原來他竟被市舶司內的貪官汙吏害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聖上有福,江家有福,百姓有福啊......”
一聲聲讚譽在大街之上傳開,讓一些不明所以的過往商客駐足迴望,細細聆聽。
江家玉郎兒之名,正以一種口耳相傳之勢在坊間逐漸傳開。
而身為事件的當事人,江景辰對此事毫不知情,此刻正滿臉鬱悶看著大獄內的犯人,譏笑道:“你們的命可真好,居然能引動孫大人來為你們求情,說說吧,你們送了多重的禮?”
有官員嗤笑道:“江禦史這話可就錯了,孫大人那是看不慣江禦史的所作所為,不忍心看同僚被屈打成招,所以才會仗義執言。”
另一名官員冷哼道:“你也不用在這裏套話,若你手中有證據,隻管將我等定罪,若是沒有......哼,我等出去之後,定會為你準備上一份重禮,以謝今日款待之情,”
還有官員嘲笑道:“江禦史終究是年紀輕,不懂得為官之道,以為抓了我們就有用了?真是天真。”
又是為官之道,還是為官之道。
江景辰已經聽過太多次這句話,越聽越覺得刺耳。
“還能笑,看來心情不錯啊,這樣也好,本官便讓你們再樂嗬樂嗬......來人,牢裏有些髒了,去打些井水來好好衝洗一下。”
正當官員們以為江景辰服軟時,獄卒打來了井水,一桶桶冰涼的井水毫不客氣的往他們潑去。
“大膽,快住手。”
“奉江禦史令,打掃牢房,還請各位大人讓一下。”
牢房就那麽大,在讓又能讓到哪裏去?
他們立刻意識到,這是江景辰故意這樣做,為的就是潑他們一身井水。
春末之季尚未立夏,加上牢房本就陰冷潮濕,這要是穿著一身濕衣關在牢房之內,時間久了怕是會染上風寒之症。
隻是潑幾桶冰冷的井水,這樣的手段算不上是什麽刑罰,卻絲毫不比刑罰讓人好過多少。
被關在牢房的官員開口大罵道:“那小子的心腸是黑的,壞到骨子裏了,才能想到這樣的辦法來對付咱們。”
“住手,不要再潑水了,你們快都停下來......江景辰,你出來,你快給我出來啊......”
“江禦史,我錯了,咱們有話好好說,你快讓他們停下來吧......”
“在這地方要是染上風寒之症,弄不好可是會死人的啊......江景辰,你這是在殺人......”
他知道那是個能來錢的衙門,也正是因此,與朝中不少大臣都有牽連。
禦史大夫也是官,也得遵循官場的規矩。
在大周朝,誰要是亂了規矩,仕途也就到頭了。
無論哪朝哪代,都有貪官的存在,且整治了一批,很快就會有另一批。
為什麽?
追根究底,還不是那些自命清高,卻又脫不了凡俗的重臣需要有貪官的存在。
有些官員之間的往來,一幅古畫上萬貫,一方古硯上千貫,一桌好席上百貫,這些能算是貪汙嗎?這些都是文人之間的興趣,是愛好,是附庸風雅之事。
可要是不貪汙,能送得起這些嗎?官員的俸祿一年才幾個錢?當然不可能維持得了這份人情往來。
想要討好上官,那就隻能去貪。
就連聖上的生辰禮,皇後的生辰禮,還有皇太後、貴太妃,哪一個能輕的了?
上行下效,官場的水,深得很。
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這麽胡來一通,損害的可不是幾個人的利益,而是一批人的利益。
孫敬遠不想管,可不得不管,誰讓這小子是禦史台的禦史,而他是禦史大夫呢!
“你可以審,但那些人都是官身,絕對不能夠動刑,聽清楚了嗎?”
“是聖上讓......”
“聖上沒讓你動刑。”
孫敬遠毫不猶豫打斷了江景辰的話,緊跟著交待道:“你既有人證物證,那就盡早結案,不要再牽扯到其他,明白嗎?”
拔出蘿卜帶出泥,有些事盡管不情願,可也不得不去麵對。
想到大獄裏關著的那些官吏,孫敬遠頓感一陣頭大,那些人不知道背後還站著誰,真要再往下查,指不定好事就會變成禍事。
江景辰迴應道:“既然大人不讓動刑,那下官就慢慢審問,一個個審,一天天問,反正聖上也沒給時限,下官不著急。”
時間拉得越長,對他來說好處就越大。
頂著奉旨辦案的名頭,就有著足夠的底氣。
孫敬遠是真氣了,江彥鈞那家夥怎麽會生出這麽個禍害出來?
案子審的時間越長,變數就越多。
像是這種牽連極廣的案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盡快結案。
該貶的貶,該殺的殺,避過這陣風頭,之後就能各自高枕無憂。
“三天之內,必須結案,你若做不到,本官可以幫你。”
江景辰沒想到,動了一個市舶司,最先蹦起來的人居然會是孫敬遠。
禦史台的禦史大夫,就這副德性?
國亂出忠將,久安生奸臣,這句話說的還真是在理。
連禦史大夫都是這樣,何況是其它的衙門主官?
在一個朝廷裏共事,不願被同化,必會被排斥,不是沒有第三條路,隻不過是那條路極其難走。
江景辰沉吟片刻,迴應道:“下官謹遵大人吩咐。”
他隻是一個監察禦史,無論是職位還是權利都比不過孫敬遠,就連聖心也不如對方,根本沒有可與之對抗的資本。
忽然之間,他有些理解那些官場不得誌,縱野狂歌之士。
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難以對付一個集體。
就連帝王都有被架空權力的時候,更何況是一個臣子。
該低頭時,就得低頭,千萬別強。
都是拿命拚仕途的人,沒有誰會縱容誰。
一把火“燒了”近半個衙門,縱觀本朝,也就隻有江景辰一人。
當事情傳開時,不少深受市舶司官員迫害的商賈紛紛拍手叫好。
坊間的百姓不知其中牽扯,隻知道能對付貪官的禦史那都是頂好的禦史。
這已經是第二次對貪官汙吏下手,動靜一次大過一次,足以可見江禦史的決心。
官官相護?那是以前,現在有江禦史了。
你問哪個江禦史?就是那樣俊秀冠絕京城的江家玉郎兒。
什麽?大家快來,這裏有人說江禦史是喪門星轉世,快來教訓他。
一夜之間,江景辰在坊間的名聲,忽然出現了驚天的逆轉。
所有百姓堅信一點:江禦史敢對那些貪官汙吏出手,那他就是個好人,是個好官。
多少年了,大周多少年沒出一個這樣的官了?
當真是老天開眼,給了百姓一個為民除害的好官。
有人雙手合十感謝老天,也有人當街失聲痛哭,仰天悲唿:“蒼天有眼呐……”
一問才知,原來他竟被市舶司內的貪官汙吏害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聖上有福,江家有福,百姓有福啊......”
一聲聲讚譽在大街之上傳開,讓一些不明所以的過往商客駐足迴望,細細聆聽。
江家玉郎兒之名,正以一種口耳相傳之勢在坊間逐漸傳開。
而身為事件的當事人,江景辰對此事毫不知情,此刻正滿臉鬱悶看著大獄內的犯人,譏笑道:“你們的命可真好,居然能引動孫大人來為你們求情,說說吧,你們送了多重的禮?”
有官員嗤笑道:“江禦史這話可就錯了,孫大人那是看不慣江禦史的所作所為,不忍心看同僚被屈打成招,所以才會仗義執言。”
另一名官員冷哼道:“你也不用在這裏套話,若你手中有證據,隻管將我等定罪,若是沒有......哼,我等出去之後,定會為你準備上一份重禮,以謝今日款待之情,”
還有官員嘲笑道:“江禦史終究是年紀輕,不懂得為官之道,以為抓了我們就有用了?真是天真。”
又是為官之道,還是為官之道。
江景辰已經聽過太多次這句話,越聽越覺得刺耳。
“還能笑,看來心情不錯啊,這樣也好,本官便讓你們再樂嗬樂嗬......來人,牢裏有些髒了,去打些井水來好好衝洗一下。”
正當官員們以為江景辰服軟時,獄卒打來了井水,一桶桶冰涼的井水毫不客氣的往他們潑去。
“大膽,快住手。”
“奉江禦史令,打掃牢房,還請各位大人讓一下。”
牢房就那麽大,在讓又能讓到哪裏去?
他們立刻意識到,這是江景辰故意這樣做,為的就是潑他們一身井水。
春末之季尚未立夏,加上牢房本就陰冷潮濕,這要是穿著一身濕衣關在牢房之內,時間久了怕是會染上風寒之症。
隻是潑幾桶冰冷的井水,這樣的手段算不上是什麽刑罰,卻絲毫不比刑罰讓人好過多少。
被關在牢房的官員開口大罵道:“那小子的心腸是黑的,壞到骨子裏了,才能想到這樣的辦法來對付咱們。”
“住手,不要再潑水了,你們快都停下來......江景辰,你出來,你快給我出來啊......”
“江禦史,我錯了,咱們有話好好說,你快讓他們停下來吧......”
“在這地方要是染上風寒之症,弄不好可是會死人的啊......江景辰,你這是在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