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對喪葬同樣有著嚴格的規定,像是江彥儉這樣的罪臣的葬禮,再盛重也盛重不到哪裏去,可這並不意味著花不了多少錢。
金絲楠木是用不了,但一副上等的檀香木棺材也得幾百貫錢,若都按照最好的物件去置辦,單是靈堂上能夠看見的東西就得幾萬貫,再加上擺設宴席、修建陵墓、購置陪葬品等等事宜,可勁的造,花個十萬貫都不算多。
來時可一點沒說這件事,江景辰聽著父親在那邊滔滔不絕的與黃氏畫著大餅,心中頓時明白這是要拿他當冤大頭來宰,眼珠一轉,心中瞬間有了計較。
既然父親先做了初一,自然不能怪兒子做十五。
想要死後哀榮?
簡單的很,無非就是多花錢罷了。
隻需將白條一打,全掛到威遠侯府賬麵上,到時候要是不花上個十幾萬貫,都對不起他親力親為的操持。
黃氏漸漸被說動,轉頭看向婆母,詢問道:“母親的意思呢?”
鄭老夫人心中暗自盤算了一番,想著能讓那個白眼狼掏錢自然是好事,到時候認不認這個孫子依舊還是她一句話的事情,於是便道:“既然有這個心,那就交給你們父子去辦吧。”
威遠侯見生母應了下來,暗自鬆了口氣,應聲道:“叔母放心,辰兒一定會將事情辦好的。”
江景辰含笑道:“我畢竟年幼,也從無辦理喪事的經驗,還需父親派個人來幫我才好。”
威遠侯滿意點頭,開口道:“你放心,為父會派個有經驗的人給你用。”
在西府上過香之後,兩父子便迴了東府。
心遠堂內,威遠侯語重心長道:“那是你嫡親的伯父,好生辦理他的身後事,隻當為你當初的行為贖罪。”
江景辰故作疑惑,詢問道:“父親,我有何罪要贖?”
威遠侯一窒,轉言道:“就當是你這個做侄兒的一片孝心,這總可以了吧?”
江景辰點頭道:“應當的。”
江彥儉的“屍身”是在第三天運迴侯府,在此期間,江景辰並未告假,每天除了早朝之外,就是迴崇仁坊府邸鞭撻小鄭氏,每日十鞭,打過癮之後便去到威遠侯府,領著父親委派的管事開始采買喪禮所需。
有些話,盡管意思表達的很清楚,可差就差在沒有將關鍵點說出口。
江景辰去到京城有名的喪葬鋪子逛了一圈,選了一件又一件昂貴之物後,喊來掌櫃的,直言道:“威遠侯府辦喪事,你派人送過去。”
迴過頭來,又對身旁的管事道:“你給打個條子,等喪事過後再讓賬房結錢。”
隨行而來的管事沒有覺得此舉有什麽不妥,以威遠侯府的名義打了條子,甚至還貼心的提醒道:“物件都送到西府靈堂上歸置好,到時候你拿著條子到東府找姓荀的賬房,他會幫你結清。”
隻要是威遠侯府的人收了東西,賬晚個幾天結並無不妥,掌櫃小心將條子收好,待送走客人後立刻著手安排夥計運送貨物。
江景辰買東西不看貨,隻看價格,但凡用得著的全都一件不落的打包,就連挑選修建陵墓的匠人時也都隻選貴的,不選對的,從頭到尾隻有一個要求:“隻要不僭越,能修多好就修多好,不用怕花錢,放開了修。”
依著威遠侯府的名頭,連定金都不需要給,管家一張張條子打了出去,也沒有覺得有不對勁的地方,內心甚至自家主子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觀:侯爺為給兄弟死後哀榮,當真是舍得的很啊!
沒幾天的時間,京城坊間百姓都知道了,江家三少爺不惜重金要為隔房的堂伯父舉辦一個風光的葬禮,人人皆讚揚江家三少爺孝心可嘉,有子如此實乃威遠侯三生之福。
更有人感歎:生子當如江家玉郎兒,方才不枉此生。
江景辰從未花錢花得如此舒坦過,連日下來所作所為,真是應了那句:用別人的錢,來刷自己的名聲。
與小鄭氏的靈堂相比較起來,江彥儉的靈堂可謂是奢華至極,前來祭奠的賓客親族無不感歎:一個是續弦正妻,一個是隔了房的堂兄,兩者死後的待遇未免也相差的太多,聽說還是威遠侯特意交代三少爺親自操持,真不知道那對父子是怎麽想的。
即便是鄭老夫人和黃氏麵上不喜,可心中對江景辰的這番安排也是十分滿意,她二人深感長子\/夫君有了顏麵,因而在靈堂之上時精神狀態也比之前好了許多。
吳老夫人來了一趟,將長孫喊道一旁,詢問道:“弄得這般奢華隆重,是你的意思?還是你父親的意思?”
江景辰如實迴答道:“自然是父親的意思,不然孫兒可沒能力辦成這樣的事情。”
吳老夫人狐疑道:“也就是說一應花費都是由你父親來出?”
江景辰含笑道:“父親能有什麽體己私房?東府如今是祖母掌著中饋,這錢說到底還不是得經您的手裏往外拿啊。”
吳老夫人沉默片刻,繼續追問道:“前前後後都是你在操持,這樣一場葬禮下來,得花去幾千貫錢?”
江景辰裝模作樣掰著指頭算了好一會,憨憨一笑,迴答道:“都是打的條子,具體多少得等他們來結算之後才知道,估摸著幾千貫可能會有些不夠。”
幾千貫都不夠?
也就是說有可能要一萬貫?
吳老夫人頓時感到一陣氣悶,一萬貫可不少,這錢若是二房沒有,長房來出也無妨,可實際上並非是如此,自從小鄭氏掌了長房中饋之後,私底下給二房孝敬了不少錢。
她雖不說,可心裏清楚的很。
別說是一萬貫,就是十萬貫錢二房也拿得出來。
“兄弟之間,你父親倒也舍得。”吳老夫人語氣淡淡,讓人聽不出話裏究竟是何種意味。
江景辰頷首道:“是啊,畢竟是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父親當時交待我說:隻要不僭越,能有多好就辦多好,別舍不得,更不要怕花錢。”
說著有心,聽著有意。
“一母同胞”這四字讓吳老夫人呆滯了片刻,迴過神來之後開口道:“都是你父親辛苦掙來的家當,他愛怎麽花就怎麽花吧。”
辛苦?
當年秦家陪來的那些嫁妝可不少,花起來的確是很辛苦啊!
江景辰暗自冷笑,麵上不動聲色道:“祖母說的是,父親是一家之主,為的也是給伯父一份哀榮,還有伯母和大哥、二哥、四妹,都是一家人,自然也應當多照顧一些。”
吳老夫人微微蹙眉,她還是第一次見長孫這樣的態度,心中疑惑,追問道:“可是你父親與你說了些什麽?”
金絲楠木是用不了,但一副上等的檀香木棺材也得幾百貫錢,若都按照最好的物件去置辦,單是靈堂上能夠看見的東西就得幾萬貫,再加上擺設宴席、修建陵墓、購置陪葬品等等事宜,可勁的造,花個十萬貫都不算多。
來時可一點沒說這件事,江景辰聽著父親在那邊滔滔不絕的與黃氏畫著大餅,心中頓時明白這是要拿他當冤大頭來宰,眼珠一轉,心中瞬間有了計較。
既然父親先做了初一,自然不能怪兒子做十五。
想要死後哀榮?
簡單的很,無非就是多花錢罷了。
隻需將白條一打,全掛到威遠侯府賬麵上,到時候要是不花上個十幾萬貫,都對不起他親力親為的操持。
黃氏漸漸被說動,轉頭看向婆母,詢問道:“母親的意思呢?”
鄭老夫人心中暗自盤算了一番,想著能讓那個白眼狼掏錢自然是好事,到時候認不認這個孫子依舊還是她一句話的事情,於是便道:“既然有這個心,那就交給你們父子去辦吧。”
威遠侯見生母應了下來,暗自鬆了口氣,應聲道:“叔母放心,辰兒一定會將事情辦好的。”
江景辰含笑道:“我畢竟年幼,也從無辦理喪事的經驗,還需父親派個人來幫我才好。”
威遠侯滿意點頭,開口道:“你放心,為父會派個有經驗的人給你用。”
在西府上過香之後,兩父子便迴了東府。
心遠堂內,威遠侯語重心長道:“那是你嫡親的伯父,好生辦理他的身後事,隻當為你當初的行為贖罪。”
江景辰故作疑惑,詢問道:“父親,我有何罪要贖?”
威遠侯一窒,轉言道:“就當是你這個做侄兒的一片孝心,這總可以了吧?”
江景辰點頭道:“應當的。”
江彥儉的“屍身”是在第三天運迴侯府,在此期間,江景辰並未告假,每天除了早朝之外,就是迴崇仁坊府邸鞭撻小鄭氏,每日十鞭,打過癮之後便去到威遠侯府,領著父親委派的管事開始采買喪禮所需。
有些話,盡管意思表達的很清楚,可差就差在沒有將關鍵點說出口。
江景辰去到京城有名的喪葬鋪子逛了一圈,選了一件又一件昂貴之物後,喊來掌櫃的,直言道:“威遠侯府辦喪事,你派人送過去。”
迴過頭來,又對身旁的管事道:“你給打個條子,等喪事過後再讓賬房結錢。”
隨行而來的管事沒有覺得此舉有什麽不妥,以威遠侯府的名義打了條子,甚至還貼心的提醒道:“物件都送到西府靈堂上歸置好,到時候你拿著條子到東府找姓荀的賬房,他會幫你結清。”
隻要是威遠侯府的人收了東西,賬晚個幾天結並無不妥,掌櫃小心將條子收好,待送走客人後立刻著手安排夥計運送貨物。
江景辰買東西不看貨,隻看價格,但凡用得著的全都一件不落的打包,就連挑選修建陵墓的匠人時也都隻選貴的,不選對的,從頭到尾隻有一個要求:“隻要不僭越,能修多好就修多好,不用怕花錢,放開了修。”
依著威遠侯府的名頭,連定金都不需要給,管家一張張條子打了出去,也沒有覺得有不對勁的地方,內心甚至自家主子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觀:侯爺為給兄弟死後哀榮,當真是舍得的很啊!
沒幾天的時間,京城坊間百姓都知道了,江家三少爺不惜重金要為隔房的堂伯父舉辦一個風光的葬禮,人人皆讚揚江家三少爺孝心可嘉,有子如此實乃威遠侯三生之福。
更有人感歎:生子當如江家玉郎兒,方才不枉此生。
江景辰從未花錢花得如此舒坦過,連日下來所作所為,真是應了那句:用別人的錢,來刷自己的名聲。
與小鄭氏的靈堂相比較起來,江彥儉的靈堂可謂是奢華至極,前來祭奠的賓客親族無不感歎:一個是續弦正妻,一個是隔了房的堂兄,兩者死後的待遇未免也相差的太多,聽說還是威遠侯特意交代三少爺親自操持,真不知道那對父子是怎麽想的。
即便是鄭老夫人和黃氏麵上不喜,可心中對江景辰的這番安排也是十分滿意,她二人深感長子\/夫君有了顏麵,因而在靈堂之上時精神狀態也比之前好了許多。
吳老夫人來了一趟,將長孫喊道一旁,詢問道:“弄得這般奢華隆重,是你的意思?還是你父親的意思?”
江景辰如實迴答道:“自然是父親的意思,不然孫兒可沒能力辦成這樣的事情。”
吳老夫人狐疑道:“也就是說一應花費都是由你父親來出?”
江景辰含笑道:“父親能有什麽體己私房?東府如今是祖母掌著中饋,這錢說到底還不是得經您的手裏往外拿啊。”
吳老夫人沉默片刻,繼續追問道:“前前後後都是你在操持,這樣一場葬禮下來,得花去幾千貫錢?”
江景辰裝模作樣掰著指頭算了好一會,憨憨一笑,迴答道:“都是打的條子,具體多少得等他們來結算之後才知道,估摸著幾千貫可能會有些不夠。”
幾千貫都不夠?
也就是說有可能要一萬貫?
吳老夫人頓時感到一陣氣悶,一萬貫可不少,這錢若是二房沒有,長房來出也無妨,可實際上並非是如此,自從小鄭氏掌了長房中饋之後,私底下給二房孝敬了不少錢。
她雖不說,可心裏清楚的很。
別說是一萬貫,就是十萬貫錢二房也拿得出來。
“兄弟之間,你父親倒也舍得。”吳老夫人語氣淡淡,讓人聽不出話裏究竟是何種意味。
江景辰頷首道:“是啊,畢竟是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父親當時交待我說:隻要不僭越,能有多好就辦多好,別舍不得,更不要怕花錢。”
說著有心,聽著有意。
“一母同胞”這四字讓吳老夫人呆滯了片刻,迴過神來之後開口道:“都是你父親辛苦掙來的家當,他愛怎麽花就怎麽花吧。”
辛苦?
當年秦家陪來的那些嫁妝可不少,花起來的確是很辛苦啊!
江景辰暗自冷笑,麵上不動聲色道:“祖母說的是,父親是一家之主,為的也是給伯父一份哀榮,還有伯母和大哥、二哥、四妹,都是一家人,自然也應當多照顧一些。”
吳老夫人微微蹙眉,她還是第一次見長孫這樣的態度,心中疑惑,追問道:“可是你父親與你說了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