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監察禦史,要的就是一身膽氣,江景辰臨危不懼,坦然開口道:“微臣是在為大周百姓鳴不平,倘若像陶宏廣那樣的官員都不能得到升遷,試問還有誰會一心為天下百姓辦實事?有錯之人該罰,有功之人當賞,如此才能為大周官員樹立正確的榜樣。”


    義正言辭的話語並未讓聖上有所動容,冷眼看向台階之下未冠少年,淡淡道:“是誰教你說這番話的?”


    江景辰心思百轉,迴答道:“無人所教,剛才之言句句發自肺腑,微臣蒙受聖恩,自當以聖上之意為先。”


    聖上輕笑道:“朕之意為何?”


    江景辰迴答道:“以聖上為始,後世以計數,二三世乃至萬世,大周江山傳至無窮。”


    傳至無窮?聖上眸光微動,難以想象此話竟會出自二八少年之口,震驚之餘,冷哼道:“朕都不曾敢想之事,你倒是敢說。”


    不敢想?哪個帝王會不想?江景辰心中不屑,麵上一派正氣,直言道:“為臣者,當為聖上計之深遠,否則聖上要臣子何用。”


    為臣者,當為聖上計之深遠?張甲臣隻覺得這話十分耳熟,腦海中靈光一閃,頓時想起原該是《戰國策》中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後》,原句該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眼前這小小少年話中之意,難不成是將陛下看作......張甲臣不敢再往下想,心中一萬個肯定,陛下也必定記得這句話,可眼下對於這般大逆不道之言,似乎,並沒有生氣?


    要臣子何用?聖上反複在心中念叨了幾句,迴過神來,喝聲道:“江景辰禦前失言,拉出去行十廷杖。”


    失言?哪裏失言?不對啊,這才說了幾句話,都還沒開口舉賢,怎麽就先挨打了?江景辰沒想明白是哪句話犯了忌諱,眼見殿前侍衛上前,急忙高喊道:“杖不下禦史,杖不下禦史啊,聖上......”


    兩名帶刀殿前侍衛上前,一左一右幹淨利落將人架出甘露殿。


    待人一走,聖上臉上忽然露出笑容,調侃道:“杖不下禦史?本朝何時有了這樣的規矩,朕卻是不知。”


    張甲臣想了想,開口道:“老奴覺得,江禦史想說的應當是刑不上大夫。”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這句話出自《禮記·曲禮》。


    其意是指:為其遽於事,且不能備物,不與賢者犯法,其犯法,則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


    聖上搖頭,笑罵道:“這小子未免也太不學無術了些。”


    張甲臣接口道:“江禦史早年在江南道外祖父家長大,商賈之家,想來是教不了太多學問。”


    聖上卻不以為然,出聲道:“放眼朝堂之上,能有幾個官員有這份膽氣敢在朕麵前說出他適才說的那些話?”


    張甲臣立刻聽出陛下對江景辰的看重,於是便換了副口吻,詢問道:“陛下,一會廷杖之後是將人直接遣出宮去?還是再帶迴甘露殿來?”


    聖上淡淡道:“他說了那麽多,顯然是有所求,朕想知道挨了十杖之後,他是否還有膽子說出口。”


    張甲臣應聲道:“老奴這就去交待。”


    挨打不到半刻,來迴卻用了一炷香,江景辰感受著屁股上火辣辣的疼痛,心中將下令之人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個遍,當他再次被架迴甘露殿時,神色瞬間變得恭敬無比。


    聖地盯著他看了一會,問道:“不過十杖之數罷了,難道還能把你打成了啞巴不成?”


    十杖之數放在這個時代來說的確不是什麽嚴重的懲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像是軍訓被罰做十個俯臥撐一樣,不嚴重,就是丟麵子。


    甚至在禦史台的那些禦史看來,受廷杖是一件極其光榮的事情,但凡有過這樣的經曆,禦史台的禦史們都會高看一眼,江景辰無法理解那樣的心理,悶聲迴答道:“迴聖上,微臣還能說話。”


    聖上出聲道:“既然能說,那就好好說,要是說不好,朕再接著賞你十杖。”


    江景辰猶豫道:“能賞點別的嗎,比如高官厚祿什麽的?”


    才當上監察禦史,就又想著升官?聖上冷哼道:“你倒是真敢說,不怕朕再治你一個失言之罪?”


    江景辰下意識縮了縮脖子,迴答道:“聖上既然都這麽說了,為了屁股著想,微臣還是沉默不言的好。”


    張甲臣含笑道:“江禦史,陛下要聽你說,你便得說,若是不說,那就是抗旨不尊,到時候可就不是僅僅十杖就能了事咯。”


    不說是抗旨不尊,說了是禦前失言,他奶奶的......江景辰暗自在心中罵罵咧咧,嘴上卻道:“聖上想聽微臣說些什麽?”


    聖上淡淡道:“你想說什麽便說什麽,若是說的不好,朕再多賞你十杖便是。”


    江景辰迴憶方才說過的話,仍是不知是因何犯了忌諱,於是幹脆將心一橫,試探道:“那微臣便接著剛才的話繼續說?”


    聖上不置可否,隨手拿起書案上的古籍翻看了起來。


    江景辰沒有等來迴應,一咬牙,直言道:“微臣要為聖上舉賢。”


    聖上恍若未聞,認真翻看著手中的書籍。


    話已出口,也不顧的其他,江景辰繼續說道:“微臣巡視阪倉縣二十三鄉,與上萬名百姓交談,聽了上萬件陶宏廣為民伸冤之事,以他的才幹,實不應被困在區區一縣之地。”


    聖上心不在焉隨口問了句:“不在一縣之地,那該在哪?”


    江景辰險些脫口而出,關鍵時刻及時止住,轉言道:“此等大事,微臣人微言輕,不敢妄言。”


    聖上淡淡開口道:“朕準你妄言。”


    如同家常般的一句話,卻讓江景辰心中警鈴大作,稍作猶豫,迴答道:“微臣隻知為聖上舉薦賢才,好讓聖上有人可用,卻不懂該將此賢才該放到何處踩最為適用。”


    聖上沉默片刻,緩緩開口道:“在你眼中,朕已經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了嗎?”


    該死的......要不要這樣摳字眼啊!


    江景辰心中瘋狂呐喊,實在有些受不住這種說一句話都要耗費無數腦細胞的方式,可又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下去,思來想去,最後開口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數百年,微臣之意並非是指聖上無人可用,而是有更為適合的人給聖上用。”


    聖上雙眸爆發出一陣精光,慢慢放下手中的書籍,首次正視眼前的未冠少年,出聲道:“除此之外,你還有什麽要說的嗎?”


    先前已經委婉暗示過陶宏廣的能力適合京兆府少尹的位置,那本冊子上也記錄的都是審案、破案之事,江景辰鑒於先前的一頓廷杖,不敢再多言,於是便道:“微臣已經把此次巡視歸來所見所聞盡數記錄在冊,想說的話也都已經說完,無有別話可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威遠侯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林野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林野馬並收藏威遠侯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