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戶隻是租主家的田地來種,長工則是受雇過來幫工,兩者都不是家仆,並不需要對主家卑躬屈膝。
他們心裏是害怕,可也沒到任由欺淩的地步。
在場中能夠保有幾分硬骨氣的,反倒是年過五十的莊頭,他的眼神恭敬,卻不見半點懦弱。
“莊子上的田地都是我的,想讓誰種都由我說了算,你們有權利拒絕我提出的條件,僅此而已。”
江景辰扔下一句話之後便不再理會,領著府裏的人出了黃石莊,往下一個莊子趕去。
既想要占便宜,又不想付出代價,世上哪有那麽好的事,如今雖說是太平盛世,可也不是人人都吃得飽穿得暖。
相比較於黃石莊,另外兩個莊子上的佃戶和長工就清醒的多了,沒猶豫多久,便有七成的人簽了賣身契。
唯一可惜的,就是兩個莊子上的管事都是平平常常,並不像馮管事那樣“有趣”。
兩個莊子上的管事和莊頭都不願簽賣身契,江景辰也不慣著,當場就罷免了他們,另從已簽了賣身契的人中挑選了新的莊頭。
因著三個莊子裏都有不少佃戶,與侯府裏當差的下人婆子沾親帶故。
侯府三少爺在莊子上的一番舉動,沒多久就傳到了小鄭氏耳中。
“先是鋪麵,接著是莊子,那個小崽子是存心想要氣死我啊。”小鄭氏大發雷霆。
方嬤嬤眼珠轉了轉,壓低聲音:“夫人,這是個絕好的機會。”
小鄭氏忍著怒氣,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方嬤嬤接著道:“那些被斷了租的佃戶若是鬧起來,想必會造成不小的麻煩。”
“他是斷了租契,可也賠了錢,那些佃戶還有什麽可鬧的。”小鄭氏以為能聽什麽好主意,難掩心中失望。
方嬤嬤奸笑道:“他們若是不鬧,咱們可以想辦法迫使他們不得不去鬧啊!夫人莫不是忘了,三公子他可是官眷。”
士農工商。
那些人雖是佃戶,可在大周朝的地位可不低。
禦史監察百官,其監察範圍上到皇親國戚,下到官員家眷,可謂無所不察、無所不監。
高祖皇帝定下言律:“禦史知可彈者,略其姓名,皆雲風聞訪知。”
所謂風聞,即允許禦史出於公心將所聞之事,及時上奏,不必等待核實清楚,掌握確鑿證據之後再上報。
隻要不是出於個人恩怨或挾嫌報複,哪怕“糾舉不實"或“彈劾涉虛",也不承擔因此而產生的責任
若是官眷“仗勢欺壓良民,逼人賣身為奴”,這樣的事情傳出去,必定會讓禦史台的禦史聞風而動。
作為父親的威遠侯自然免不了會受到牽連,到了那時候,心裏的愧疚就算不會消磨殆盡,也會減少許多。
方嬤嬤最後陰陰一笑:“經此一事,老爺定會心生芥蒂……若是沒有老爺護著的三少爺,那還會是三少爺嗎?”
“這樣豈不是也連累了侯爺?不行不行……”小鄭氏立即否決了這個方法。
方嬤嬤卻道:“老爺是刑部尚書,聖眷正濃,那些禦史頂多參老爺一個教子無方,罰一些俸就了不得了。”
根據田莊那邊傳來的消息,仗勢欺人或是許有,可逼人為奴的罪名卻不屬實。
禦史即便上奏彈劾,也不會有什麽實質性的處罰。
“若隻是罰些俸祿……倒也無傷大雅,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務必做的幹淨,別讓人抓了尾巴。”小鄭氏下定決心。
用些許俸祿,去換父子隔閡,這樣的買賣值得大膽一試。
......
從京郊外的莊子上返迴京城已是酉初,江景辰將府裏的隨從打發迴去,隻帶著青玉和萬金去了醉仙樓赴宴。
遠遠看去,醉仙樓三層高的建築印入眼簾,紫紅漆在夕陽下鮮亮的泛著光芒,鍍金招牌更是在那一片紅霞中閃著金光。
京城最負盛名的酒樓之一,不僅僅是外觀上引人矚目,登上三樓,遠望護城河水盈盈流過,夕陽下磷光點點。
“景辰兄,可把你給等到了。”
邵沅朗見江棋韻沒有同來,也不多問,急步上前相迎,引著江景辰進入雅間。
房間內,上好檀木所雕成的桌椅上細致的刻著不同的花紋。
靠近窗邊,花梨木的桌子上擺放著幾張宣紙,紙上畫了一株含苞待放的菊花,細膩的筆法,似乎在宣示著作畫之人的不俗畫藝。
而那作畫的少年正站在竹窗邊上,窗外清風徐徐,紫色薄紗隨風而飄動。
“江景辰,你可還識得我?”
“瞧你這一副騷包樣,除了魏老二還能有誰。”
江景辰沒想多久,腦海中的人影與眼前的風騷少年重疊。
魏秉文,承恩公府的嫡次子。
依仗著當時的皇後(現在的皇太後)是他的姑祖母,從小就是個飛揚跋扈的性格。
幼年蒙學同窗之人中,就屬這家夥欺負邵沅朗最勤快,後來被他設計坑了幾頓才老實了一些。
“沅朗,你還和這家夥一起玩,該不會小時候沒被欺負夠吧?”
江景辰麵露詫異,沒想到最先碰見的會是小時候的對頭。
想起小時候的事情,邵沅朗麵色一糗,幹笑了幾聲:“秉文本性不壞,就是小時候調皮了一些。”
魏秉文聽聞此言,微微揚起下巴,臉上掛著一抹得意的笑容:“江景辰,如今我與沅朗的情義,可比你要好。”
三樓的雅間布置的格外清幽淡雅,不像是酒樓,倒像是文人墨客的書房一般。
江景辰毫不客氣坐道了主位上,睨了一眼依著窗,三月天還手持折扇附庸風雅的少年,隨口道:“沅朗,你設宴,不會就隻請了這家夥來為我接風洗塵吧?”
魏秉文快步上前,拿著折扇往桌上一敲,恨聲道:“怎麽?隻本少爺一個,還不夠給你麵子?”
兒時的那點衝突,早就隨著十年的時間煙消雲散,兩人倒是談不上有多大的仇,隻不過是相互看不順眼。
江景辰笑了笑,不置可否。
邵沅朗生怕二人吵起來,趕忙插話道:“我還請了維楨前來,隻因他在大理寺當差,需等下了值才能過來。”
孟維楨,武定侯府的世子。
江景辰詫異問道:“他在大理寺擔任何職?”
邵沅朗迴應道:“擔任大理寺丞一職。”
大理寺丞,正五品官職,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輕重,於京官而言,品級雖然不算高,但卻是個有實權的職位。
江景辰不禁感歎道:“孟胖子挺厲害啊!”
一旁的魏秉文很不認同,嗤笑道:“他有什麽厲害的,還不是靠著家裏有個好姐姐。”
這話聽著就酸,江景辰好奇追問道:“他姐姐怎麽了?”
邵沅朗低聲解釋道:“早些年被選入後宮,如今已是後宮中最受寵的孟淑妃。”
貴、德、淑、賢,皆是正一品妃。
武定侯府原本乃是世襲三代的勳爵,算到孟維楨這裏正好是第三代。
後來運道好,家裏出了個得寵的孟淑妃,才蒙聖恩又加了兩代,成為世襲五代的勳爵。
作為孟淑妃胞弟的孟維楨也在年滿十六後,蒙蔭入了大理寺當差,而後隻用了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就升到了大理寺丞。
相比之下,魏秉文就要慘淡得多,至今還在崇文館讀書。
他們心裏是害怕,可也沒到任由欺淩的地步。
在場中能夠保有幾分硬骨氣的,反倒是年過五十的莊頭,他的眼神恭敬,卻不見半點懦弱。
“莊子上的田地都是我的,想讓誰種都由我說了算,你們有權利拒絕我提出的條件,僅此而已。”
江景辰扔下一句話之後便不再理會,領著府裏的人出了黃石莊,往下一個莊子趕去。
既想要占便宜,又不想付出代價,世上哪有那麽好的事,如今雖說是太平盛世,可也不是人人都吃得飽穿得暖。
相比較於黃石莊,另外兩個莊子上的佃戶和長工就清醒的多了,沒猶豫多久,便有七成的人簽了賣身契。
唯一可惜的,就是兩個莊子上的管事都是平平常常,並不像馮管事那樣“有趣”。
兩個莊子上的管事和莊頭都不願簽賣身契,江景辰也不慣著,當場就罷免了他們,另從已簽了賣身契的人中挑選了新的莊頭。
因著三個莊子裏都有不少佃戶,與侯府裏當差的下人婆子沾親帶故。
侯府三少爺在莊子上的一番舉動,沒多久就傳到了小鄭氏耳中。
“先是鋪麵,接著是莊子,那個小崽子是存心想要氣死我啊。”小鄭氏大發雷霆。
方嬤嬤眼珠轉了轉,壓低聲音:“夫人,這是個絕好的機會。”
小鄭氏忍著怒氣,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方嬤嬤接著道:“那些被斷了租的佃戶若是鬧起來,想必會造成不小的麻煩。”
“他是斷了租契,可也賠了錢,那些佃戶還有什麽可鬧的。”小鄭氏以為能聽什麽好主意,難掩心中失望。
方嬤嬤奸笑道:“他們若是不鬧,咱們可以想辦法迫使他們不得不去鬧啊!夫人莫不是忘了,三公子他可是官眷。”
士農工商。
那些人雖是佃戶,可在大周朝的地位可不低。
禦史監察百官,其監察範圍上到皇親國戚,下到官員家眷,可謂無所不察、無所不監。
高祖皇帝定下言律:“禦史知可彈者,略其姓名,皆雲風聞訪知。”
所謂風聞,即允許禦史出於公心將所聞之事,及時上奏,不必等待核實清楚,掌握確鑿證據之後再上報。
隻要不是出於個人恩怨或挾嫌報複,哪怕“糾舉不實"或“彈劾涉虛",也不承擔因此而產生的責任
若是官眷“仗勢欺壓良民,逼人賣身為奴”,這樣的事情傳出去,必定會讓禦史台的禦史聞風而動。
作為父親的威遠侯自然免不了會受到牽連,到了那時候,心裏的愧疚就算不會消磨殆盡,也會減少許多。
方嬤嬤最後陰陰一笑:“經此一事,老爺定會心生芥蒂……若是沒有老爺護著的三少爺,那還會是三少爺嗎?”
“這樣豈不是也連累了侯爺?不行不行……”小鄭氏立即否決了這個方法。
方嬤嬤卻道:“老爺是刑部尚書,聖眷正濃,那些禦史頂多參老爺一個教子無方,罰一些俸就了不得了。”
根據田莊那邊傳來的消息,仗勢欺人或是許有,可逼人為奴的罪名卻不屬實。
禦史即便上奏彈劾,也不會有什麽實質性的處罰。
“若隻是罰些俸祿……倒也無傷大雅,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務必做的幹淨,別讓人抓了尾巴。”小鄭氏下定決心。
用些許俸祿,去換父子隔閡,這樣的買賣值得大膽一試。
......
從京郊外的莊子上返迴京城已是酉初,江景辰將府裏的隨從打發迴去,隻帶著青玉和萬金去了醉仙樓赴宴。
遠遠看去,醉仙樓三層高的建築印入眼簾,紫紅漆在夕陽下鮮亮的泛著光芒,鍍金招牌更是在那一片紅霞中閃著金光。
京城最負盛名的酒樓之一,不僅僅是外觀上引人矚目,登上三樓,遠望護城河水盈盈流過,夕陽下磷光點點。
“景辰兄,可把你給等到了。”
邵沅朗見江棋韻沒有同來,也不多問,急步上前相迎,引著江景辰進入雅間。
房間內,上好檀木所雕成的桌椅上細致的刻著不同的花紋。
靠近窗邊,花梨木的桌子上擺放著幾張宣紙,紙上畫了一株含苞待放的菊花,細膩的筆法,似乎在宣示著作畫之人的不俗畫藝。
而那作畫的少年正站在竹窗邊上,窗外清風徐徐,紫色薄紗隨風而飄動。
“江景辰,你可還識得我?”
“瞧你這一副騷包樣,除了魏老二還能有誰。”
江景辰沒想多久,腦海中的人影與眼前的風騷少年重疊。
魏秉文,承恩公府的嫡次子。
依仗著當時的皇後(現在的皇太後)是他的姑祖母,從小就是個飛揚跋扈的性格。
幼年蒙學同窗之人中,就屬這家夥欺負邵沅朗最勤快,後來被他設計坑了幾頓才老實了一些。
“沅朗,你還和這家夥一起玩,該不會小時候沒被欺負夠吧?”
江景辰麵露詫異,沒想到最先碰見的會是小時候的對頭。
想起小時候的事情,邵沅朗麵色一糗,幹笑了幾聲:“秉文本性不壞,就是小時候調皮了一些。”
魏秉文聽聞此言,微微揚起下巴,臉上掛著一抹得意的笑容:“江景辰,如今我與沅朗的情義,可比你要好。”
三樓的雅間布置的格外清幽淡雅,不像是酒樓,倒像是文人墨客的書房一般。
江景辰毫不客氣坐道了主位上,睨了一眼依著窗,三月天還手持折扇附庸風雅的少年,隨口道:“沅朗,你設宴,不會就隻請了這家夥來為我接風洗塵吧?”
魏秉文快步上前,拿著折扇往桌上一敲,恨聲道:“怎麽?隻本少爺一個,還不夠給你麵子?”
兒時的那點衝突,早就隨著十年的時間煙消雲散,兩人倒是談不上有多大的仇,隻不過是相互看不順眼。
江景辰笑了笑,不置可否。
邵沅朗生怕二人吵起來,趕忙插話道:“我還請了維楨前來,隻因他在大理寺當差,需等下了值才能過來。”
孟維楨,武定侯府的世子。
江景辰詫異問道:“他在大理寺擔任何職?”
邵沅朗迴應道:“擔任大理寺丞一職。”
大理寺丞,正五品官職,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輕重,於京官而言,品級雖然不算高,但卻是個有實權的職位。
江景辰不禁感歎道:“孟胖子挺厲害啊!”
一旁的魏秉文很不認同,嗤笑道:“他有什麽厲害的,還不是靠著家裏有個好姐姐。”
這話聽著就酸,江景辰好奇追問道:“他姐姐怎麽了?”
邵沅朗低聲解釋道:“早些年被選入後宮,如今已是後宮中最受寵的孟淑妃。”
貴、德、淑、賢,皆是正一品妃。
武定侯府原本乃是世襲三代的勳爵,算到孟維楨這裏正好是第三代。
後來運道好,家裏出了個得寵的孟淑妃,才蒙聖恩又加了兩代,成為世襲五代的勳爵。
作為孟淑妃胞弟的孟維楨也在年滿十六後,蒙蔭入了大理寺當差,而後隻用了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就升到了大理寺丞。
相比之下,魏秉文就要慘淡得多,至今還在崇文館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