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遍地,魚龍混雜!


    是李安對現在自己所處的這個港綜世界的評價。


    ......


    53年聖誕夜,新九龍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火燒連營,五萬多人一夜間流離失所。


    港府為安置災民,在1954年初迅即興建了幾座七層樓高的徙置大廈,作為安置收容災民。


    這項計劃一直推行,分布於新九龍和新界。有石硤尾、荃灣的大窩口邨、觀塘的雞寮邨、黃大仙下邨等。


    直到現如今,各徙置區內安置人員已超過三十萬人。


    但也不是能安置所有災民。


    部分沒有得到安置的居民和付不起租金的居民以及隨後湧入的難民,則沿著山腳重新建起了石屋和木屋。


    李安就是其中之一。


    也就二十多分鍾的路程,車夫停下腳步。


    “老板,石硤尾木屋區到了!”


    “......好的,謝謝!這是給您的車費。”


    李安遞過五角錢,沿著凹凸不平的土路向村頭走去。


    還未靠近,鼎沸的人聲便傳入耳中。


    “熱乎乎的白糖糕呐,五分錢一塊,不甜不要錢!”


    “燒鵝腿,又肥又大的燒鵝腿,五毛錢一個......”


    “......”


    李安打量著村頭這滿是汙漬的夜市,石屋前擺攤小販的叫賣聲能傳出好遠。


    燒鵝攤邊的老板油光滿麵,扯著破鑼嗓子賣力的叫喚。


    三四個臉上沾滿灰層的小孩,遠遠地望著攤位架子上掛著的金黃色燒鵝吞咽口水。


    李安頓住腳步,停在一家掛著劉記雲吞麵的攤位前。


    “六嬸,來碗雲吞麵,分量足點。”


    “好呐,馬上。”


    低頭忙碌的大媽隨口應了一聲,抬起頭,便看到頭上纏著紗布的李安,不由得開口:


    “怎麽受傷了?”


    “就是摔了一下,頭上磕了個小口子,不礙事,過兩天就好了。”


    李安笑了笑,故意摸了摸肚子,催促著說道:


    “六嬸,餓了一整天了。”


    六嬸朝攤位後麵,放在石屋過道上的兩張折疊桌子示意道:


    “知道啦!你先去坐會,煮完這碗就給你煮。”


    “嗯。”


    李安拉開凳子坐下,目光則不由得放在石屋牆角的字花檔上,因為就他站在攤位前那一會已經有連續好幾個人光顧了,還有三人正排著隊。


    排在前麵的阿婆將手中的硬幣放在檔主麵前。


    “五毛錢的狀元,二毛錢的膽!”


    “五毛錢...狀元......兩毛錢...膽......嗯,票據收好了,丟了就沒了,我們這認票不認人。”


    中年檔主拿著鋼筆紀錄,然後將開好的票據遞給阿婆。


    木屋區的字花檔是王佬吉的,就連九龍大部分的字花檔也是他經營的,所以王佬吉這個名字的前麵還要加上字花王這個外號。


    李安通過原主的記憶得知。


    好像越是這種連溫飽都還未解決的貧民窟,賭檔的生意反而越好。


    不遠處,兩名軍裝一前一後的來到村頭。


    “你頭一天當差,跟著我多看少說就行。”


    肥彪摘下帽子,示意身後的軍裝跟上,每經過一個攤位便將手中的帽子遞過去,收到攤主給的規費,則會走向下一個攤位。


    等停在六嬸攤位時,肥彪將帽子遞過去的同時,指著牆角的字花檔衝身後的軍裝提醒:


    “那個字花檔是這片油水最多的攤位,平常規費都是由便衣收取,我們穿軍裝的不能碰。記住沒?”


    “知道。”身後軍裝點頭。


    眼見六嬸煮好雲吞麵才開始磨磨蹭蹭的拿錢,肥彪滿臉不耐煩的催促。


    “快點,我還趕著收工。”


    六嬸拿過六個硬幣放進帽子,嘟囔了一句:“又不是不給。”


    “那你還要不要出攤嘛?”


    肥彪高喊一聲,見六嬸不再吭聲,這才趾高氣昂地走向下一個攤位。


    將大碗雲吞麵放在李安麵前,六嬸低聲說著:


    “才剛出攤,這些軍裝就來收錢,還動不動的就恐嚇,就是幹差佬也不能壞到這種地步嘛,你說是吧?”


    “.....”


    李安知道六嬸隻是逞口舌之快,他要真接過話茬,六嬸反倒有可能閉上嘴。


    所以,他隻是報以微笑迴應,也不說話,低頭吃麵。


    ........


    除了村頭的石屋,後麵依山而建的則是成片的木屋。


    大都用鐵皮、木材建造而成,上麵蓋上石棉瓦。


    天色逐漸暗淡,李安迴到自己所居住的木屋。


    房子雖然不大,但看著還算幹淨。


    李安先是小心點燃煤油燈,套上燈罩。又檢查了一下屋子角落的水缸,看裏麵還有水這才關上門。


    他脫掉鞋子站在木板床上,踮起腳將手伸向屋頂的石棉瓦,好半天才從兩塊石棉瓦重疊的空隙中拿出一個油紙包。


    裏麵是一小遝十元港幣,這也是李安多年攢下來的身家,六百元港幣。


    在這個三千塊能買一個平房的年代,六百元也不算是一筆小數目。


    想了想,又掏出口袋的一百五十塊,還有二枚硬幣,李安才心念一動。


    好似泛起漣漪,先前在醫院顯露出來的字跡再次出現在眼前。


    姓名:李安


    技能:廚藝(入門1%)


    技能精華:


    專精:廚藝專精1%


    技能點數:


    李安隻是稍作猶豫便拿過床上的七百港幣。


    剩下的五十塊,以如今雲吞麵五毛一碗的物價來算,完全可以讓他撐一個月綽綽有餘。


    一個月的時間,再怎麽著也該找到事做了。


    李安心念一動,手中港幣頓時消失。


    與此同時。


    技能點數模糊了一下,等字跡再次清晰時,他定睛一看。


    技能點數:7


    “真的可以!”


    李安順平唿吸,心神放在技能廚藝上麵,隨著技能點數減少1點,廚藝後麵的入門也由1%增加至11%,專精一欄也發生了變化。


    專精:廚藝專精1%(+1%)


    同時,李安腦海中憑空出現不少掌勺的經驗,就連以前李建國說的一些他太不懂的知識也豁然開朗。


    他有種強烈的感覺,隻要上手幾次,廚藝專精也會由1%變成2%。


    就像遊戲裏技能提升後,玩家要熟悉一下提升的技能才能更好的操作?


    “不知道,功夫算不算技能?如果功夫能加點,那自己在這個魚龍混雜的世界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錢。”


    李安打量著眼前的技能麵板靜靜出神。


    做人要有逼數!


    如果是上輩子,李安可能選擇直接先將廚藝點滿,成為一個廚藝精湛的大師,再談其他。


    可這裏是港綜世界。


    草莽遍地,魚龍混雜!


    想出人頭地,也得有資本!


    可以是權,也可以是拳!


    再說了,李安也不希望發生在原主身上的事,再次發生在自己身上。


    那種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感覺,就好比上輩子那些處於緬北的人一樣。


    而且從葉問係列,葉問外傳張天誌這些電影中兩人的表現來看,這個港綜世界的武力值可不算低。


    如果真的可以將功夫技能化,即便不能超過兩人的武力,隻要相當,李安在這個世界也就有了立足的本錢。


    自然就有了謀劃其它的資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港綜:誰說練武的就沒錢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悅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悅俊並收藏港綜:誰說練武的就沒錢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