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陳三爺防備身邊一切人,後麵所有的行動,心裏究竟怎麽想的,他一點都沒跟肥牛和棍兒透露。
從投靠龍海升,到刺殺蕉老二,到幹掉龍海升,收編潘召的隊伍,他是滴水不漏。
這大概就叫城府。
他的城府越來越深。
此次南下上海,棍兒依然不知道陳三爺心裏作何打算,突然就說讓買火車票,突然登車,棍兒其實有點懵。
他了解陳三爺,陳三爺不想說的事,就是還沒到時機,他隻有聽從吩咐就行了。
月闌珊,夜未央,夜幕之下,火車急速行駛。
陳三爺躺在包廂的臥鋪上,曆曆往事,攪得他無法入睡。
此去上海,更不知道是吉是兇。
夏至已至,夜短天長,很快天已蒙蒙亮。
陳三爺看了一下懷表,才4點半。
他幹脆不睡了,坐在小桌前,撩開車窗窗簾,等待著地平線上的旭日東升。
5點多,東方泛紅,很快,太陽冉冉升起,6點多,已霞光萬丈。
他洗了一把臉,棍兒很快敲門,端來了早餐。
兩人就在包廂裏簡單吃起來。
於此同時,天津衛也熱鬧繁忙起來,同一片藍天,同一個太陽。
長樂坊、海河十八號、大南門,三大賭場門前早已排起了長隊,無數流離失所的百姓,在等待賭場發放的粥米食糧。
當然,三大賭場的荷官也不是傻子,是不是窮人,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
有些二溜子冒充窮人,前來領粥和饅頭,荷官發現後,會識破他的身份,把他趕走。
陳三爺有言在先:我們免費發放食物,救濟的就是老弱病殘,真正的窮人!都給我把眼睛擦亮,別他媽讓街溜子把咱當冤大頭!
“是!”
其實,所有荷官都不知道陳三爺為什麽這樣做,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前來領粥充饑的窮人越來越多,本來隻是租界周圍的老人,後來津門三岔口附近的窮人都來了,現在連薊縣、青縣、霸州的乞丐也來了。
即便荷官火眼金睛,發放對象隻針對老人、女人、孩子、殘疾人,發放的食品隻是玉米餅子、稀粥、鹹菜,但照這個速度下去,三大賭場也會被吃窮。
但過了一段時間,荷官們發現,陳三爺的錢總是源源不斷,都不知道從哪兒來的,總之賬房裏不缺錢。
隻有沈心茹知道陳三爺在幹什麽。
隻有沈心茹明白陳三爺的內心。
陳三爺在懺悔,在救贖。
他自己就是底層出身,深知底層不易。
他參賭之後,設局做局,甭管是賭場老油子,還是普通傻麅子,都被他玩得團團轉,他欠下累累血債。
現在他走在刀刃上,沒有迴頭路,他隻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以平複內心的罪惡感。
他沒有圖名,更沒想讓大眾感恩,甚至他都不想讓人們記住他的名字,如果能化作一縷清風,此生無聲無息地刮過,那才好呢。
陽間三世,行善作惡皆由你。
自從玫瑰死後,陳三爺悟到及時行善的重要性了。
盡孝趁早、行善趁早,不能等,不能找借口,因為人生無常,不知什麽時候就會掛掉,自己會掛掉,親人也會掛掉。
沈心茹說他做得對,既然躲不過,就順勢而為,他騙了蔡貓、孫二爺、“眼神不聚”邢二爺、“丹頂鶴”錢六爺、“山羊胡子”楊五爺這麽多錢,除了拿出一部分打發蕉爺,再拿出一部分維持賭場開銷,剩下的幾乎全用來救濟周圍窮苦百姓。
這是一筆巨款,需要精打細算。
陳三爺早就算計好了,一部分捐給了學堂,另一部分細水長流,救濟吃不上飯的鰥寡孤獨。
隻要是年輕人,有胳膊有腿,無論他混得多麽慘,一分錢都不給,一碗粥也不施舍!
這是陳三爺下的死命令。
因為這都是懶漢,無論男女,年紀輕輕,就靠救濟粥活著,還不如去死。
你施舍給他們錢糧,不但沒幫了他們,反而害了他們,讓他們繼續好吃懶做,不思進取,這不是行善,這是作惡。
而且陳三爺底層出身,深知底層某些人的尿性,這個尿性就是:
你天天打他、罵他、拿他不當人,突然有一天,你給他一個饅頭,他就感恩涕零,給你磕頭,說你是菩薩!
相反,你天天給他施舍粥米、可憐他、幫助他,突然有一天,你沒經濟條件了,不能再幫他了,他就罵你、恨死你,說你是壞人、說你是雜種!
分不清好歹香臭,這便是某些人一輩子的悲哀。
陳三爺深諳人性,沈心茹更是看得透徹,所以這個免費發放食品的主意,是兩人共同想出來的,隻針對老人、殘疾人、兒童、孕婦。
有手有腳,四肢健全的,全滾蛋。
這就避免了那些乞丐前來蹭吃蹭喝,荷官和賭場打手可不留情,隻要是蹭吃蹭喝的人,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把此人扔出去,第三次,那就拳打腳踢了,弄死你丫的。
所以,那些想前來占便宜的乞丐,都跑了。
陳三爺也算是把鋼用在了刀刃上。
此刻,賭場門前大街上,甜甜正忙得不亦樂乎,肥牛負責監工,他們共同指揮荷官給老弱病殘發放粥米。
每天發放兩個小時,從6點到8點,因為8點半,賭場就要營業了。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肥牛、甜甜、眾多荷官,通過每天發放粥米,精神也得到了洗禮。
他們感覺做善事,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
陳三爺說過一句話:行善的過程中,最感動的不是受善者,而是行善者。
他要教化這些賭場荷官,他接管了三大賭場,他收編了這些人,就要對這些人負責。
直接告訴他們行善,他們肯定聽不進去,需要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這個主意是沈心茹想出來的,“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最早是一句西洋話,沈心茹在法國時就聽過,那時她就感覺到,這句話點透了行善和授善的真諦,她告訴了陳三爺,陳三爺把它翻譯出來,就是:行善的過程中,最感動的不是受善者,而是行善者。
以此來鼓勵所有賭場荷官。
陳三爺和沈心茹是絕配,他們在一起可不隻是男歡女愛、卿卿我我,沈心茹能幫助陳三爺處理很多事情,能打開陳三爺的很多心結。
這源於沈心茹的智慧,她的智慧不是天生的,她早年漂泊歐洲,見識很廣,後來又師從一代大師李叔同,深受教化,她有佛性,又有佛心,機緣也好,比陳三爺開悟得早。
看似陳三爺一直把她壓在身下,其實,自從和沈心茹合二為一,陳三爺一切決定都是沈心茹主導。
每次陳三爺失敗迷茫時,靜靜躺在沈心茹懷中,沈心茹都能喚迴他的自信和勇氣。
三大賭場門前,熱鬧非凡。
甜甜是個場麵人,有點虎,有點彪,但這種人特能咋唿,維持秩序,發放食糧,是她的強項:
“都排好隊,別急,別搶,每個人都有份!大嬸,大嬸,您別著急,少不了您的!”
“哎喲,大姐,您擠什麽,挺著個大肚子,再把胎兒擠壞了!”
“大叔,大叔,您哪兒來的?我怎麽沒見過你?什麽?你病了?什麽病啊?肝病?我去你媽的吧,又來一個蹭吃蹭喝的,來人,給我打!”
“小朋友,別怕,姐姐隻打壞人,不打好人!來來,我給你盛粥,四個餅子夠不夠啊?不夠?哦,家裏有奶奶啊!再給你四個!”
“哎哎哎!幹嘛呢?餅子都掉地上了!都注意著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糧食啊!”
這一套,甜甜處理得登峰造極。
肥牛在一旁看得直笑,這小丫頭,厲害,井井有條!
從投靠龍海升,到刺殺蕉老二,到幹掉龍海升,收編潘召的隊伍,他是滴水不漏。
這大概就叫城府。
他的城府越來越深。
此次南下上海,棍兒依然不知道陳三爺心裏作何打算,突然就說讓買火車票,突然登車,棍兒其實有點懵。
他了解陳三爺,陳三爺不想說的事,就是還沒到時機,他隻有聽從吩咐就行了。
月闌珊,夜未央,夜幕之下,火車急速行駛。
陳三爺躺在包廂的臥鋪上,曆曆往事,攪得他無法入睡。
此去上海,更不知道是吉是兇。
夏至已至,夜短天長,很快天已蒙蒙亮。
陳三爺看了一下懷表,才4點半。
他幹脆不睡了,坐在小桌前,撩開車窗窗簾,等待著地平線上的旭日東升。
5點多,東方泛紅,很快,太陽冉冉升起,6點多,已霞光萬丈。
他洗了一把臉,棍兒很快敲門,端來了早餐。
兩人就在包廂裏簡單吃起來。
於此同時,天津衛也熱鬧繁忙起來,同一片藍天,同一個太陽。
長樂坊、海河十八號、大南門,三大賭場門前早已排起了長隊,無數流離失所的百姓,在等待賭場發放的粥米食糧。
當然,三大賭場的荷官也不是傻子,是不是窮人,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
有些二溜子冒充窮人,前來領粥和饅頭,荷官發現後,會識破他的身份,把他趕走。
陳三爺有言在先:我們免費發放食物,救濟的就是老弱病殘,真正的窮人!都給我把眼睛擦亮,別他媽讓街溜子把咱當冤大頭!
“是!”
其實,所有荷官都不知道陳三爺為什麽這樣做,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前來領粥充饑的窮人越來越多,本來隻是租界周圍的老人,後來津門三岔口附近的窮人都來了,現在連薊縣、青縣、霸州的乞丐也來了。
即便荷官火眼金睛,發放對象隻針對老人、女人、孩子、殘疾人,發放的食品隻是玉米餅子、稀粥、鹹菜,但照這個速度下去,三大賭場也會被吃窮。
但過了一段時間,荷官們發現,陳三爺的錢總是源源不斷,都不知道從哪兒來的,總之賬房裏不缺錢。
隻有沈心茹知道陳三爺在幹什麽。
隻有沈心茹明白陳三爺的內心。
陳三爺在懺悔,在救贖。
他自己就是底層出身,深知底層不易。
他參賭之後,設局做局,甭管是賭場老油子,還是普通傻麅子,都被他玩得團團轉,他欠下累累血債。
現在他走在刀刃上,沒有迴頭路,他隻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以平複內心的罪惡感。
他沒有圖名,更沒想讓大眾感恩,甚至他都不想讓人們記住他的名字,如果能化作一縷清風,此生無聲無息地刮過,那才好呢。
陽間三世,行善作惡皆由你。
自從玫瑰死後,陳三爺悟到及時行善的重要性了。
盡孝趁早、行善趁早,不能等,不能找借口,因為人生無常,不知什麽時候就會掛掉,自己會掛掉,親人也會掛掉。
沈心茹說他做得對,既然躲不過,就順勢而為,他騙了蔡貓、孫二爺、“眼神不聚”邢二爺、“丹頂鶴”錢六爺、“山羊胡子”楊五爺這麽多錢,除了拿出一部分打發蕉爺,再拿出一部分維持賭場開銷,剩下的幾乎全用來救濟周圍窮苦百姓。
這是一筆巨款,需要精打細算。
陳三爺早就算計好了,一部分捐給了學堂,另一部分細水長流,救濟吃不上飯的鰥寡孤獨。
隻要是年輕人,有胳膊有腿,無論他混得多麽慘,一分錢都不給,一碗粥也不施舍!
這是陳三爺下的死命令。
因為這都是懶漢,無論男女,年紀輕輕,就靠救濟粥活著,還不如去死。
你施舍給他們錢糧,不但沒幫了他們,反而害了他們,讓他們繼續好吃懶做,不思進取,這不是行善,這是作惡。
而且陳三爺底層出身,深知底層某些人的尿性,這個尿性就是:
你天天打他、罵他、拿他不當人,突然有一天,你給他一個饅頭,他就感恩涕零,給你磕頭,說你是菩薩!
相反,你天天給他施舍粥米、可憐他、幫助他,突然有一天,你沒經濟條件了,不能再幫他了,他就罵你、恨死你,說你是壞人、說你是雜種!
分不清好歹香臭,這便是某些人一輩子的悲哀。
陳三爺深諳人性,沈心茹更是看得透徹,所以這個免費發放食品的主意,是兩人共同想出來的,隻針對老人、殘疾人、兒童、孕婦。
有手有腳,四肢健全的,全滾蛋。
這就避免了那些乞丐前來蹭吃蹭喝,荷官和賭場打手可不留情,隻要是蹭吃蹭喝的人,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把此人扔出去,第三次,那就拳打腳踢了,弄死你丫的。
所以,那些想前來占便宜的乞丐,都跑了。
陳三爺也算是把鋼用在了刀刃上。
此刻,賭場門前大街上,甜甜正忙得不亦樂乎,肥牛負責監工,他們共同指揮荷官給老弱病殘發放粥米。
每天發放兩個小時,從6點到8點,因為8點半,賭場就要營業了。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肥牛、甜甜、眾多荷官,通過每天發放粥米,精神也得到了洗禮。
他們感覺做善事,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
陳三爺說過一句話:行善的過程中,最感動的不是受善者,而是行善者。
他要教化這些賭場荷官,他接管了三大賭場,他收編了這些人,就要對這些人負責。
直接告訴他們行善,他們肯定聽不進去,需要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這個主意是沈心茹想出來的,“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最早是一句西洋話,沈心茹在法國時就聽過,那時她就感覺到,這句話點透了行善和授善的真諦,她告訴了陳三爺,陳三爺把它翻譯出來,就是:行善的過程中,最感動的不是受善者,而是行善者。
以此來鼓勵所有賭場荷官。
陳三爺和沈心茹是絕配,他們在一起可不隻是男歡女愛、卿卿我我,沈心茹能幫助陳三爺處理很多事情,能打開陳三爺的很多心結。
這源於沈心茹的智慧,她的智慧不是天生的,她早年漂泊歐洲,見識很廣,後來又師從一代大師李叔同,深受教化,她有佛性,又有佛心,機緣也好,比陳三爺開悟得早。
看似陳三爺一直把她壓在身下,其實,自從和沈心茹合二為一,陳三爺一切決定都是沈心茹主導。
每次陳三爺失敗迷茫時,靜靜躺在沈心茹懷中,沈心茹都能喚迴他的自信和勇氣。
三大賭場門前,熱鬧非凡。
甜甜是個場麵人,有點虎,有點彪,但這種人特能咋唿,維持秩序,發放食糧,是她的強項:
“都排好隊,別急,別搶,每個人都有份!大嬸,大嬸,您別著急,少不了您的!”
“哎喲,大姐,您擠什麽,挺著個大肚子,再把胎兒擠壞了!”
“大叔,大叔,您哪兒來的?我怎麽沒見過你?什麽?你病了?什麽病啊?肝病?我去你媽的吧,又來一個蹭吃蹭喝的,來人,給我打!”
“小朋友,別怕,姐姐隻打壞人,不打好人!來來,我給你盛粥,四個餅子夠不夠啊?不夠?哦,家裏有奶奶啊!再給你四個!”
“哎哎哎!幹嘛呢?餅子都掉地上了!都注意著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糧食啊!”
這一套,甜甜處理得登峰造極。
肥牛在一旁看得直笑,這小丫頭,厲害,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