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陳三爺為什麽這麽焦慮?
就是等中、日、英三國貿易談判的消息。
上次報紙上說,談判時間是七天,他一直計算著時間,在土匪窩裏跟潘召交涉時,已經是第六天了。
不出意外,第二天就應該發布消息。
所以他才敢對潘召誇下“最少5天,最多10天”的海口。
他深知,無論是上海財團,還是天津、北平財團,每次中外商務談判後,依照外交慣例,雙方要舉行一場聯合發布會。
屆時會在一個大飯店,邀請中外記者出席。
所有記者一進門,就會發放一個紅包,少則十塊大洋,多則五十塊大洋。
記者們收了紅包,在發布會上問的都是不疼不癢、溜須拍馬的問題。
所有問題都提前預製好了答案,那些財團大亨、政府官員們,侃侃而談,說的都是利國利民的話。
至於背後的交易,一字不提。
有些有良心的記者,現場揭發漢奸賣國賊,問題直指幕後交易,新聞發布會結束後,他一定會消失。
這就是陳三爺一直等待的機會。
否則的話,他哪有機會接近蕉老二?
蕉老二身邊這麽多護衛,自己更是老謀深算,能讓你隨隨便便靠近?
所以,陳三爺才讓肥牛和棍兒探聽飯店預定的事兒,這種發布會,都是提前預定飯店的大廳。
發布會結束後,還有記者、商界代表招待會。
也就是吃飯,有時是午宴,有時是晚宴。
甚至還會有“堂會”,請著名的戲班子,梨園名角,現場搭台唱戲。
這是那個時代,最上檔次、最有麵子的慶祝方式。
把整個戲班子都請過來,現場觀眾按照《戲譜曲目》隨便點戲,京劇、越劇、昆曲、河北梆子,都可以唱。
中外記者濟濟一堂,商業代表推杯換盞,邊吃邊欣賞,非常熱鬧。
越是熱鬧的地方,越是陳三爺發揮特長的地方。
他就不怕熱鬧,在歐洲大劇院演出時,現場3000人,他一點都不緊張。
3000雙眼睛的注視下,他賣弄鵝幻,行雲流水,憑借口才、技術,牽著觀眾的鼻子走,弄得現場爆笑聲迭起。
他特別熟悉這種“鬧中取靜”的感覺,人越多,他越清醒。
他深知這種大型活動都是怎麽組織安排的,怎麽入場,怎麽出場,迎賓有幾個,現場工作人員有幾個。
後廚怎麽上菜,怎麽上茶水,怎麽上果盤。
現場安保如何安排,應急措施有幾套。
他都了然於胸!
他隻要弄一張記者證,再化化妝,就可以攜帶自製炸彈,走進飯店大廳,幹掉蕉老二。
人越多,越亂,越利於他行動。
而且炸彈,是他自己親自設計的。
巧奪天工,不類凡品!
之前江湖上常用的那種方法,絕對不行!
把一根香,綁在引線上,先點燃香,香頭暗火,慢慢燃燒,引燃引線,引線再引爆雷管,這種方法,炸港口輪船還行,炸賭場也行,現場炸人,絕不合適!
為啥嘞?
因為人是有眼睛和鼻子的,有嗅覺和視覺。
香燃起來後,有煙霧,有味道。
還沒等引燃雷管呢,就被發現了。
無論賣香的人怎麽吹噓他的香無色無味,純天然,無汙染,都是胡扯。
再好的檀香,也會有煙霧升騰,也會有幽香溢出。
蕉老二身邊的十二護衛是擺設嗎?發現不了這點貓膩?
不能寄望十二個護衛都有鼻炎和重度近視。
所以,陳三爺堅決排除了這種引爆方法。
為此,他才讓棍兒弄來了黃磷和膠片。
於是,一個精妙絕倫的設計方案出爐了:
靠黃磷自燃,引燃膠片,再引燃雷管!
天才設計,神仙伎倆!
黃磷易燃,燃點30°左右,即便現場溫度達不到30°,依然能自燃,隻要跟空氣接觸,產生氧化,就會著火。
就像人死後,下葬入棺,風吹雨淋,棺材腐蝕了,骨頭露出來了。
晚上,一刮風,棺材裏就冒鬼火。
其實是人體骨骼裏的磷,夜幕下氧化燃燒。
但磷火脆弱,火力不強,隻能做助燃劑,隻有把膠片再引燃,那才大勢可定。
電影膠片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纖維,類似火藥棉,這玩意特容易起火,而且燒起來不容易撲滅。
陳三爺的設計是,把雷管用膠片裹了,膠片上塗抹黃磷。
黃磷自燃,引燃膠片,膠片引燃雷管引線,雷管爆炸。
前後也就幾秒。
等對方反應過來,早上西天了。
這應該是化學家幹的事。
陳三爺雖然沒學過化學,但他見識廣啊,早年在歐洲見過電影播放時,膠片起火的場景。
作為一個魔術師,對此非常感興趣。
這一幕深記腦海,他計劃將來運用膠片,創造一個魔術,登台表演。
卻沒想到,第一場表演,竟是然殺人!
引爆方法已經準備就緒,可炸彈藏在哪裏呢?
總不能抱著一捆雷管,放在蕉老二的麵前,道:“蕉爺,您好,這是炸彈,請您簽收。”
這不成體統。
也不能隨隨便便就放在桌下,因為現場有安保人員檢查。
桌子底下平白無故多出一個包裹,很可疑,立馬就會被清除。
有鑒於此,又一個天才設計出現了——暖壺炸彈!
陳三爺如果不做老千、不做魔術師,做個職業刺客,客戶需求量應該也很大。
他太能琢磨,太能算計。
那個時代,沒有保溫杯、沒有飲水機,更沒有電磁爐加熱,所有大型活動,都是由送水工,現場拎著暖壺送水,每個桌上放一個暖壺,喝完了之後,換新的一壺。
那時的暖壺,和現在的暖壺也不一樣,外殼不是鐵、鋼、鋁等金屬材質。
而是竹篾,俗稱“竹皮暖壺”。
是用竹皮編織包裹的。
陳三爺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個設計,把暖壺拆開,把雷管綁在內膽上,綁一圈,外麵再套上竹皮。
借送水的機會,把這個載有雷管的暖壺放在蕉老二桌上,靜候爆炸。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為了這場刺殺行動,他耗盡心血!
那麽,煙花、爆竹是幹啥用的呢?之前他還讓棍兒買來不少煙花爆竹呢。
這個玄機,後文再表。
此刻,陳三爺隻需將炸彈製造好,明日九點,進入新聞發布會現場就可以了。
發布會現場,就設在裕昌飯店,一樓大廳。
陳三爺看完報紙才明白,飯店早就訂好了,隻是沒用蕉老二的名義,而是以林公館的名義。
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怪不得之前棍兒和肥牛無論如何打聽,都沒發現蕉老二的預定飯店在哪裏。
明日上午,如果一切順利,陳三爺將拿到他想要一切!
老天開眼了,今天是與潘召約定的第八天,淩晨那會兒陳三爺還糾結得無處發泄,跳入水中呢,現在一切豁然開朗!
他和棍兒火速趕迴水塘旁的林子裏,小心翼翼製造炸彈。
肥牛則按照陳三爺的安排,買了火車票,踏上了南下的火車。
肥牛南下,是陳三爺的另一步棋,他總是留有後手,以應對最壞局麵。
處處設局,步步驚心!
這次,如果不把所有人都幹翻,他就不是拎著腦袋走江湖的陳三!
憋屈得太久了,所有人都在踩他、逼他、弄他!
終於迎來了他這次大反殺!
莫欺少年窮,莫欺少年弱,你給我血與淚,我還你冰與火!
陳三爺要一箭三雕!
就是等中、日、英三國貿易談判的消息。
上次報紙上說,談判時間是七天,他一直計算著時間,在土匪窩裏跟潘召交涉時,已經是第六天了。
不出意外,第二天就應該發布消息。
所以他才敢對潘召誇下“最少5天,最多10天”的海口。
他深知,無論是上海財團,還是天津、北平財團,每次中外商務談判後,依照外交慣例,雙方要舉行一場聯合發布會。
屆時會在一個大飯店,邀請中外記者出席。
所有記者一進門,就會發放一個紅包,少則十塊大洋,多則五十塊大洋。
記者們收了紅包,在發布會上問的都是不疼不癢、溜須拍馬的問題。
所有問題都提前預製好了答案,那些財團大亨、政府官員們,侃侃而談,說的都是利國利民的話。
至於背後的交易,一字不提。
有些有良心的記者,現場揭發漢奸賣國賊,問題直指幕後交易,新聞發布會結束後,他一定會消失。
這就是陳三爺一直等待的機會。
否則的話,他哪有機會接近蕉老二?
蕉老二身邊這麽多護衛,自己更是老謀深算,能讓你隨隨便便靠近?
所以,陳三爺才讓肥牛和棍兒探聽飯店預定的事兒,這種發布會,都是提前預定飯店的大廳。
發布會結束後,還有記者、商界代表招待會。
也就是吃飯,有時是午宴,有時是晚宴。
甚至還會有“堂會”,請著名的戲班子,梨園名角,現場搭台唱戲。
這是那個時代,最上檔次、最有麵子的慶祝方式。
把整個戲班子都請過來,現場觀眾按照《戲譜曲目》隨便點戲,京劇、越劇、昆曲、河北梆子,都可以唱。
中外記者濟濟一堂,商業代表推杯換盞,邊吃邊欣賞,非常熱鬧。
越是熱鬧的地方,越是陳三爺發揮特長的地方。
他就不怕熱鬧,在歐洲大劇院演出時,現場3000人,他一點都不緊張。
3000雙眼睛的注視下,他賣弄鵝幻,行雲流水,憑借口才、技術,牽著觀眾的鼻子走,弄得現場爆笑聲迭起。
他特別熟悉這種“鬧中取靜”的感覺,人越多,他越清醒。
他深知這種大型活動都是怎麽組織安排的,怎麽入場,怎麽出場,迎賓有幾個,現場工作人員有幾個。
後廚怎麽上菜,怎麽上茶水,怎麽上果盤。
現場安保如何安排,應急措施有幾套。
他都了然於胸!
他隻要弄一張記者證,再化化妝,就可以攜帶自製炸彈,走進飯店大廳,幹掉蕉老二。
人越多,越亂,越利於他行動。
而且炸彈,是他自己親自設計的。
巧奪天工,不類凡品!
之前江湖上常用的那種方法,絕對不行!
把一根香,綁在引線上,先點燃香,香頭暗火,慢慢燃燒,引燃引線,引線再引爆雷管,這種方法,炸港口輪船還行,炸賭場也行,現場炸人,絕不合適!
為啥嘞?
因為人是有眼睛和鼻子的,有嗅覺和視覺。
香燃起來後,有煙霧,有味道。
還沒等引燃雷管呢,就被發現了。
無論賣香的人怎麽吹噓他的香無色無味,純天然,無汙染,都是胡扯。
再好的檀香,也會有煙霧升騰,也會有幽香溢出。
蕉老二身邊的十二護衛是擺設嗎?發現不了這點貓膩?
不能寄望十二個護衛都有鼻炎和重度近視。
所以,陳三爺堅決排除了這種引爆方法。
為此,他才讓棍兒弄來了黃磷和膠片。
於是,一個精妙絕倫的設計方案出爐了:
靠黃磷自燃,引燃膠片,再引燃雷管!
天才設計,神仙伎倆!
黃磷易燃,燃點30°左右,即便現場溫度達不到30°,依然能自燃,隻要跟空氣接觸,產生氧化,就會著火。
就像人死後,下葬入棺,風吹雨淋,棺材腐蝕了,骨頭露出來了。
晚上,一刮風,棺材裏就冒鬼火。
其實是人體骨骼裏的磷,夜幕下氧化燃燒。
但磷火脆弱,火力不強,隻能做助燃劑,隻有把膠片再引燃,那才大勢可定。
電影膠片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纖維,類似火藥棉,這玩意特容易起火,而且燒起來不容易撲滅。
陳三爺的設計是,把雷管用膠片裹了,膠片上塗抹黃磷。
黃磷自燃,引燃膠片,膠片引燃雷管引線,雷管爆炸。
前後也就幾秒。
等對方反應過來,早上西天了。
這應該是化學家幹的事。
陳三爺雖然沒學過化學,但他見識廣啊,早年在歐洲見過電影播放時,膠片起火的場景。
作為一個魔術師,對此非常感興趣。
這一幕深記腦海,他計劃將來運用膠片,創造一個魔術,登台表演。
卻沒想到,第一場表演,竟是然殺人!
引爆方法已經準備就緒,可炸彈藏在哪裏呢?
總不能抱著一捆雷管,放在蕉老二的麵前,道:“蕉爺,您好,這是炸彈,請您簽收。”
這不成體統。
也不能隨隨便便就放在桌下,因為現場有安保人員檢查。
桌子底下平白無故多出一個包裹,很可疑,立馬就會被清除。
有鑒於此,又一個天才設計出現了——暖壺炸彈!
陳三爺如果不做老千、不做魔術師,做個職業刺客,客戶需求量應該也很大。
他太能琢磨,太能算計。
那個時代,沒有保溫杯、沒有飲水機,更沒有電磁爐加熱,所有大型活動,都是由送水工,現場拎著暖壺送水,每個桌上放一個暖壺,喝完了之後,換新的一壺。
那時的暖壺,和現在的暖壺也不一樣,外殼不是鐵、鋼、鋁等金屬材質。
而是竹篾,俗稱“竹皮暖壺”。
是用竹皮編織包裹的。
陳三爺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個設計,把暖壺拆開,把雷管綁在內膽上,綁一圈,外麵再套上竹皮。
借送水的機會,把這個載有雷管的暖壺放在蕉老二桌上,靜候爆炸。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為了這場刺殺行動,他耗盡心血!
那麽,煙花、爆竹是幹啥用的呢?之前他還讓棍兒買來不少煙花爆竹呢。
這個玄機,後文再表。
此刻,陳三爺隻需將炸彈製造好,明日九點,進入新聞發布會現場就可以了。
發布會現場,就設在裕昌飯店,一樓大廳。
陳三爺看完報紙才明白,飯店早就訂好了,隻是沒用蕉老二的名義,而是以林公館的名義。
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怪不得之前棍兒和肥牛無論如何打聽,都沒發現蕉老二的預定飯店在哪裏。
明日上午,如果一切順利,陳三爺將拿到他想要一切!
老天開眼了,今天是與潘召約定的第八天,淩晨那會兒陳三爺還糾結得無處發泄,跳入水中呢,現在一切豁然開朗!
他和棍兒火速趕迴水塘旁的林子裏,小心翼翼製造炸彈。
肥牛則按照陳三爺的安排,買了火車票,踏上了南下的火車。
肥牛南下,是陳三爺的另一步棋,他總是留有後手,以應對最壞局麵。
處處設局,步步驚心!
這次,如果不把所有人都幹翻,他就不是拎著腦袋走江湖的陳三!
憋屈得太久了,所有人都在踩他、逼他、弄他!
終於迎來了他這次大反殺!
莫欺少年窮,莫欺少年弱,你給我血與淚,我還你冰與火!
陳三爺要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