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退錢-上(求加入書架)
四合院:從衛生員開始的快樂人生 作者:王老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蘇毅預想的不太一樣,易忠海迴來後,並沒有鬧出什麽動靜。
接下來的幾天,整個四合院突然陷入了一種奇怪的氛圍當中,所有的街坊都在默默的關注著中院,可是中院的那幾戶人家,就像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一樣。
易忠海和秦淮茹,仿佛忘了賈張氏,根本不提怎麽把她救出來的事,傻柱對這件事,更是毫不關心,隻有一大媽,時不時的歎上一口氣。
漸漸的,街坊們忍不住了,開始三三兩兩的找到易忠海家中,想要他給個說法,畢竟賈張氏家裏找出五百多塊錢的事,全院的人可都看見了。
賈家有這麽多錢,易忠海還組織全院給賈家捐款,那他現在,就必須給大家一個交代。
易忠海也很頭疼,他也沒想到賈家會有這麽多錢,眼見著找他要說法的人越來越多,易忠海隻能找到了閻埠貴。
“三大爺,你看看咱們院的賬本,這幾年大家總共給賈家捐了多少錢。”
“三百六十八塊五。”
閻埠貴沒有去拿賬本,而是直接說出來一個數字。
早在上周末,他就聽說賈家有五百多塊錢的事,這可把閻埠貴氣的夠嗆。
他是院裏的三大爺,家裏的存款才一百多塊錢,可是賈家這種總需要捐款的人家,卻有五百多塊錢,這樣他把易忠海都記恨上了。
每次給賈家捐款,都是易忠海張羅的,也是他和全院說,賈家一群孤兒寡母,都活不下去了,要大家搭把手,可是活不下去的賈家,竟然存了那麽多錢。
所以他早早的就把給賈家捐款的記錄整理了出來,想要找個機會,把這筆錢討要迴去。
這幾年,全院總共給賈家捐款五次,其中易忠海捐的最多,總共捐了70塊錢,其次是劉海中,他捐了30塊錢,然後才是傻柱捐了20塊錢。
不過傻柱平時也沒少借給秦淮茹錢,再加上平時的飯盒,傻柱這些年可沒少在秦淮茹身上搭錢。
易忠海聽了閻埠貴說的錢數,眉頭一皺。
“捐了這麽多錢?”
“還不是你一大爺德高望重,經常組織全院給賈家捐款。”
閻埠貴的聲音中已經帶上了一絲嘲諷。
易忠海有些尷尬,他抓了抓頭發,半真半假的說道:
“我這不也被她家蒙蔽了嗎,賈張氏和秦淮茹天天當著我的麵哭窮,我就以為她家真的揭不開鍋了。”
“一大爺,這些話你不用給我說,咱們院裏的人可都是聽信了你的話,才給賈家捐的款,這事你想想怎麽處理吧,處理不好,肯定得出亂子。”
閻埠貴這會兒根本就不信易忠海的話,他甚至有些陰暗的想,給賈家捐款,就是易忠海和賈家合起夥來坑大家的錢。
這其實是有跡可循的,整個大院,隻要給賈家捐款時,易忠海就特別的大方,每次都是帶頭捐款,又動員大家,可是給其他人家捐款時,易忠海多數時候都當縮頭烏龜,捐款也就是意思一下,從不多捐。
易忠海見連閻埠貴都這麽說,隻能歎了一口氣,無奈的走出了閻埠貴家裏。
蘇毅雖然住在前院,可是他也發覺了院內的氣氛不對,這幾天,已經有好幾戶人家找到了他家裏,說起了這件事,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讓易忠海和賈家退錢。
蘇毅也明白大家的想法,如今大家的日子都過的緊巴巴,突然看到賈家有那麽多錢,心裏肯定不平衡。
這些年,院裏的人家或多或少都給賈家捐款了,少的幾塊錢,多的幾十塊錢,這些錢要是能退迴來,肯定能緩解一下家裏的生活。
更何況今天已經是16號了,再過四天就是中秋節,隻要讓賈家退錢,大家就能過個好節。
再加上蘇毅這幾次全院大會的表現,大家不自覺的就把主意打到了蘇毅身上,想讓他做個出頭鳥,替大家討迴那些捐款。
蘇毅自然不想當這個出頭鳥,李春蘭也不會讓他當這個出頭鳥,這完全就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
所以對於這些來到他家的人,都是李春蘭出麵。
眼見著李春蘭又打發走一家,蘇毅笑著說道:
“這些人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啥事都指望別人。”
“哼,這些人怕得罪易忠海,就想把你推出去,想的到美。”
李春蘭氣鼓鼓的說了一句,這些人真把別人當傻子了。
蘇毅走過去,揉了揉李春蘭的肩膀。
“媽,這事咱們就跟著別人走,反正肯定有人等不及了,就得先出頭,到時候咱們再過去。”
“你知道就好,這次你可不能強出頭。”
李春蘭見蘇毅說的明白,心中有些高興。
蘇毅隨口說道:
“我肯定不出頭,反正咱家也不差這十多塊錢。”
“小毅,你這才上班不到一個月,工資才發十幾塊錢,你就敢說這大話?啥叫咱家不差這十多塊錢,咱家現在才一百多塊錢,咋就不差這十多塊錢了?”
李春蘭聽到蘇毅這話,剛剛才升起的一點好心情又消失的無影無蹤,她就有些想不明白,這個兒子才開始上班,咋就不把錢當迴事了。
蘇毅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忙解釋了道:
“媽,我沒說清楚,我的意思是說咱家不著急用這個錢。”
“這還差不多,小毅,你可記住了,雖然你現在大了,也賺錢了,可你也要節省,要攢錢,要會過日子,手裏有錢才不慌,不然有個三長兩短的,那時候就得到處求人。”
李春蘭趁機又對蘇毅進行了一番教導,她要把蘇毅這些不好的習慣,扼殺在萌芽裏。
就在李春蘭和蘇毅聊天的時候,後院張二生家裏,幾個人正在低聲的商議。
“李春蘭咋說的?”
“李春蘭沒同意讓蘇毅帶頭,不過她說,大家要去要錢時,她可以一起跟著去。”
“哎,李春蘭家現在兩個人上班,肯定拖得起,可是咱們幾家,都拖不起呀。”
“誰說不是呢,咱們幾家都是一個人養活一家子,肯定和她家比不了。”
“不能等了,再過幾天就中秋了,這錢咱們一定要在中秋之前要出來,這樣過節才能吃上一口肉。”
“那她家要是不給退錢呢?”
“不給就去找居委會,找派出所,我就不信還沒有說理的地方。”
接下來的幾天,整個四合院突然陷入了一種奇怪的氛圍當中,所有的街坊都在默默的關注著中院,可是中院的那幾戶人家,就像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一樣。
易忠海和秦淮茹,仿佛忘了賈張氏,根本不提怎麽把她救出來的事,傻柱對這件事,更是毫不關心,隻有一大媽,時不時的歎上一口氣。
漸漸的,街坊們忍不住了,開始三三兩兩的找到易忠海家中,想要他給個說法,畢竟賈張氏家裏找出五百多塊錢的事,全院的人可都看見了。
賈家有這麽多錢,易忠海還組織全院給賈家捐款,那他現在,就必須給大家一個交代。
易忠海也很頭疼,他也沒想到賈家會有這麽多錢,眼見著找他要說法的人越來越多,易忠海隻能找到了閻埠貴。
“三大爺,你看看咱們院的賬本,這幾年大家總共給賈家捐了多少錢。”
“三百六十八塊五。”
閻埠貴沒有去拿賬本,而是直接說出來一個數字。
早在上周末,他就聽說賈家有五百多塊錢的事,這可把閻埠貴氣的夠嗆。
他是院裏的三大爺,家裏的存款才一百多塊錢,可是賈家這種總需要捐款的人家,卻有五百多塊錢,這樣他把易忠海都記恨上了。
每次給賈家捐款,都是易忠海張羅的,也是他和全院說,賈家一群孤兒寡母,都活不下去了,要大家搭把手,可是活不下去的賈家,竟然存了那麽多錢。
所以他早早的就把給賈家捐款的記錄整理了出來,想要找個機會,把這筆錢討要迴去。
這幾年,全院總共給賈家捐款五次,其中易忠海捐的最多,總共捐了70塊錢,其次是劉海中,他捐了30塊錢,然後才是傻柱捐了20塊錢。
不過傻柱平時也沒少借給秦淮茹錢,再加上平時的飯盒,傻柱這些年可沒少在秦淮茹身上搭錢。
易忠海聽了閻埠貴說的錢數,眉頭一皺。
“捐了這麽多錢?”
“還不是你一大爺德高望重,經常組織全院給賈家捐款。”
閻埠貴的聲音中已經帶上了一絲嘲諷。
易忠海有些尷尬,他抓了抓頭發,半真半假的說道:
“我這不也被她家蒙蔽了嗎,賈張氏和秦淮茹天天當著我的麵哭窮,我就以為她家真的揭不開鍋了。”
“一大爺,這些話你不用給我說,咱們院裏的人可都是聽信了你的話,才給賈家捐的款,這事你想想怎麽處理吧,處理不好,肯定得出亂子。”
閻埠貴這會兒根本就不信易忠海的話,他甚至有些陰暗的想,給賈家捐款,就是易忠海和賈家合起夥來坑大家的錢。
這其實是有跡可循的,整個大院,隻要給賈家捐款時,易忠海就特別的大方,每次都是帶頭捐款,又動員大家,可是給其他人家捐款時,易忠海多數時候都當縮頭烏龜,捐款也就是意思一下,從不多捐。
易忠海見連閻埠貴都這麽說,隻能歎了一口氣,無奈的走出了閻埠貴家裏。
蘇毅雖然住在前院,可是他也發覺了院內的氣氛不對,這幾天,已經有好幾戶人家找到了他家裏,說起了這件事,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讓易忠海和賈家退錢。
蘇毅也明白大家的想法,如今大家的日子都過的緊巴巴,突然看到賈家有那麽多錢,心裏肯定不平衡。
這些年,院裏的人家或多或少都給賈家捐款了,少的幾塊錢,多的幾十塊錢,這些錢要是能退迴來,肯定能緩解一下家裏的生活。
更何況今天已經是16號了,再過四天就是中秋節,隻要讓賈家退錢,大家就能過個好節。
再加上蘇毅這幾次全院大會的表現,大家不自覺的就把主意打到了蘇毅身上,想讓他做個出頭鳥,替大家討迴那些捐款。
蘇毅自然不想當這個出頭鳥,李春蘭也不會讓他當這個出頭鳥,這完全就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
所以對於這些來到他家的人,都是李春蘭出麵。
眼見著李春蘭又打發走一家,蘇毅笑著說道:
“這些人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啥事都指望別人。”
“哼,這些人怕得罪易忠海,就想把你推出去,想的到美。”
李春蘭氣鼓鼓的說了一句,這些人真把別人當傻子了。
蘇毅走過去,揉了揉李春蘭的肩膀。
“媽,這事咱們就跟著別人走,反正肯定有人等不及了,就得先出頭,到時候咱們再過去。”
“你知道就好,這次你可不能強出頭。”
李春蘭見蘇毅說的明白,心中有些高興。
蘇毅隨口說道:
“我肯定不出頭,反正咱家也不差這十多塊錢。”
“小毅,你這才上班不到一個月,工資才發十幾塊錢,你就敢說這大話?啥叫咱家不差這十多塊錢,咱家現在才一百多塊錢,咋就不差這十多塊錢了?”
李春蘭聽到蘇毅這話,剛剛才升起的一點好心情又消失的無影無蹤,她就有些想不明白,這個兒子才開始上班,咋就不把錢當迴事了。
蘇毅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忙解釋了道:
“媽,我沒說清楚,我的意思是說咱家不著急用這個錢。”
“這還差不多,小毅,你可記住了,雖然你現在大了,也賺錢了,可你也要節省,要攢錢,要會過日子,手裏有錢才不慌,不然有個三長兩短的,那時候就得到處求人。”
李春蘭趁機又對蘇毅進行了一番教導,她要把蘇毅這些不好的習慣,扼殺在萌芽裏。
就在李春蘭和蘇毅聊天的時候,後院張二生家裏,幾個人正在低聲的商議。
“李春蘭咋說的?”
“李春蘭沒同意讓蘇毅帶頭,不過她說,大家要去要錢時,她可以一起跟著去。”
“哎,李春蘭家現在兩個人上班,肯定拖得起,可是咱們幾家,都拖不起呀。”
“誰說不是呢,咱們幾家都是一個人養活一家子,肯定和她家比不了。”
“不能等了,再過幾天就中秋了,這錢咱們一定要在中秋之前要出來,這樣過節才能吃上一口肉。”
“那她家要是不給退錢呢?”
“不給就去找居委會,找派出所,我就不信還沒有說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