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尋盡可能多的桑樹苗,阮青青和遲靖驍迴去時,天色已經有些晚了。他們隻好將挖迴來的桑樹苗先灑點水,放在陰涼的地方,準備第二天傍晚再來種植。
第二天一大早,阮青青在外麵鬧哄哄的聲音中醒來。隨即她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起來,快速地穿好衣物。
“琳琅,外麵發生了何事?”
月琳琅匆匆從門外進來,“巨子,是一群扛著浸泡過的麻老百姓過來送麻,說是你說的給收。”
阮青青點了點頭,“葛老那邊的剝麻板做好了麽?”
“連夜趕工,做出來了一百個。已經送到一裏處的甲號作坊裏。”
“辛苦了!我去找下葛老!你先讓大家在甲號作坊前排隊,到時候再一一收麻。”青青洗漱完後也顧不得吃早飯直接找到諸葛宏。
“葛老!”
“巨子,可是為剝麻器的事而來?”諸葛宏年紀大了,覺少,早早就起來了,在城主府裏的溜達。
“嗯,咱們剝麻板成本是多少?方便批量生產麽?”阮青青也不廢話直奔主題。
諸葛宏垂眉思索,“批量生產倒是沒什麽,成本價麽?二十文是要的。”
“那市場價麻線和麻布又是怎麽計價的?”阮青青又問。
“一匹布二丈五價值300文錢,大概用料3斤。”這次諸葛宏迴答的更迅速些。因為猜到阮青青會用上這些,所以特地讓人去打聽了一番。
阮青青心裏有數了,再往甲號作坊走去。
“城主來了,城主來了!”大夥一見阮青青現身立即歡唿起來。
“今天我們收麻,有兩種收法:一是濕的,十斤兩文錢;一種是剝好皮並曬幹的一斤22文。也可以在我們作坊這剝皮帶迴家晾曬,我們提供剝麻工具,一斤幹的麻收20文。迴家自己搞的,需要在這裏買個剝麻工具——剝麻板隻需30文,可以先賒賬,你們選擇哪種?”
看到大家猶豫,阮青青索性直接給大家講好相關事宜。
“這些都是紡布用的,我們這裏沒有人手紡布,不過你們可以在作坊裏紡,我們包教包會。將來你們手裏有餘錢了也可以買一台紡布機放在家裏,自己紡。我們專收布匹。現在考慮到大家技術還不夠嫻熟,我們一步一步來。
曬幹的麻撚成小麻紗線,繞成麻團的作為經線,繞成“麻芋子”作為緯線。這種繞成團的麻線二十八文一斤,在作坊裏幫忙搓麻線的六文錢一斤。在作坊裏幫忙紡布的一匹布兩百文。如果是自己在家裏紡質量又還不錯則可以給到兩百二十文一匹的價格。”
阮青青這一說,大家都轟動了。
“我直接在這裏剝麻吧,之後拖迴去晾曬。”
“對!直接賣濕麻不劃算!”
“我還是買個剝麻板帶迴家搞吧!既可照顧家裏,又能剝麻賺錢!”
“是這個理,我也賒一個剝麻器迴家弄,最近家裏的事比較多。在這個作坊裏怕是顧及不到家裏。而且在家搞,每斤還可以多賺兩文錢。一斤的麻就可以迴本了。”
大家議論來議論去,最後決定都賣幹的麻。
阮青青當場示意怎麽用剝麻板剝皮,大家都上手試了試。這一試,之前說要在作坊裏剝麻的紛紛改變主意了。
一個鐵疙瘩,又不容易用壞。隻需要30文,自己多弄15斤就可以把那差價錢給賺迴來了,後麵更是可以一直用。每一斤都能多賺2文錢,怎麽算都是買剝皮板迴家弄最劃算,還可以照顧家人。最重要的是這個簡單易上手,平時忙不過來,還可以讓家裏的孩子、老人幫襯一把。
到最後每家或賒或買一個剝皮板再帶著濕麻迴家了。有腦子活泛的想多佘幾個,阮青青本就打算普及大家種麻紡布的,自然沒有允許。
在大家臨走前,還讓大家準備好地,她這裏有可出麻的根,可以讓大家種植麻,這樣來年不用跑太遠的地方就能有麻可用。種植後,後期也不用怎麽費力氣打理。
這一則消息更是讓大家喜出望外,紛紛摩拳擦掌。
處理好麻的事,傍晚,阮青青、遲靖驍以及雇傭過來的短工又根據阮青青的規劃在各村附近劃出一塊地移栽桑樹。
挖坑種樹都是短工在做,阮青青和遲靖驍則是負責巡視大家栽種的情況。每到一個村,阮青青和遲靖驍都要見一見村長,並要求他們多囑咐村民,讓大家愛護點桑樹林,以後就指望著它們給大家蠶提供食物了。
村長們一聽,各個都驚喜不已。
“巨子是打算讓大家養蠶麽?”
“嗯,是有這個打算。為了大家的生計計,請大家務必愛護這些桑樹苗。”
阮青青的話剛落,村長立即拍著胸脯保證誓死守護好那些桑樹。
“李大哥吃了沒?”
“哪還有空吃飯,家裏的婆娘可勁地讓我去找麻。剛忙完地裏的活又要出門找麻,不是一般的累。”
“這個累值得!你沒聽說麽?那些個麻剝了皮曬幹後可以賣二十二文錢一斤呢!咱在外麵幹個短工累死累活也就三十文。家裏的婆娘若是爭氣點,賺個幾錢銀子也不在話下,到時候沽點酒,買上兩斤肉,這日子不舒坦?”
“那倒是!我家的那婆娘還說到時候她再去學學怎麽紡布,那個更賺錢,一匹布可以賺兩錢銀子呢!若是自己買個織布機,一匹布還可以多賺二十文錢。”
“織布機就算了,太貴了,估摸著得要幾兩銀子。先攢攢,等日後手裏頭鬆散些了我家再考慮。”
“這倒是。不過自從家裏的婆娘知道麻可以賣錢,都跟打了雞血似的,走路都帶著風。”
“豈止是帶風,嘿喲,說話的嗓門都變大了不少!我現在都惹不起她!”
“哈哈,是這個理!真別說,她們這樣補貼家裏,家裏的進項多了,這日子不愁不會越來越好的,咱們這個老少爺們肩上的擔子也鬆了不少。”
“可不是麽?聽說城主還有大動作呢?最近在四處找桑樹,說是想讓大夥兒養蠶繅絲織綢布呢!”
“哎喲,我的老天,那些個綢布可是貴得咋舌,我們織的肯定賺得比麻布多!”
“那可不!”
……
阮青青靜靜地從附近走過,心中一片欣慰。
第二天一大早,阮青青在外麵鬧哄哄的聲音中醒來。隨即她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起來,快速地穿好衣物。
“琳琅,外麵發生了何事?”
月琳琅匆匆從門外進來,“巨子,是一群扛著浸泡過的麻老百姓過來送麻,說是你說的給收。”
阮青青點了點頭,“葛老那邊的剝麻板做好了麽?”
“連夜趕工,做出來了一百個。已經送到一裏處的甲號作坊裏。”
“辛苦了!我去找下葛老!你先讓大家在甲號作坊前排隊,到時候再一一收麻。”青青洗漱完後也顧不得吃早飯直接找到諸葛宏。
“葛老!”
“巨子,可是為剝麻器的事而來?”諸葛宏年紀大了,覺少,早早就起來了,在城主府裏的溜達。
“嗯,咱們剝麻板成本是多少?方便批量生產麽?”阮青青也不廢話直奔主題。
諸葛宏垂眉思索,“批量生產倒是沒什麽,成本價麽?二十文是要的。”
“那市場價麻線和麻布又是怎麽計價的?”阮青青又問。
“一匹布二丈五價值300文錢,大概用料3斤。”這次諸葛宏迴答的更迅速些。因為猜到阮青青會用上這些,所以特地讓人去打聽了一番。
阮青青心裏有數了,再往甲號作坊走去。
“城主來了,城主來了!”大夥一見阮青青現身立即歡唿起來。
“今天我們收麻,有兩種收法:一是濕的,十斤兩文錢;一種是剝好皮並曬幹的一斤22文。也可以在我們作坊這剝皮帶迴家晾曬,我們提供剝麻工具,一斤幹的麻收20文。迴家自己搞的,需要在這裏買個剝麻工具——剝麻板隻需30文,可以先賒賬,你們選擇哪種?”
看到大家猶豫,阮青青索性直接給大家講好相關事宜。
“這些都是紡布用的,我們這裏沒有人手紡布,不過你們可以在作坊裏紡,我們包教包會。將來你們手裏有餘錢了也可以買一台紡布機放在家裏,自己紡。我們專收布匹。現在考慮到大家技術還不夠嫻熟,我們一步一步來。
曬幹的麻撚成小麻紗線,繞成麻團的作為經線,繞成“麻芋子”作為緯線。這種繞成團的麻線二十八文一斤,在作坊裏幫忙搓麻線的六文錢一斤。在作坊裏幫忙紡布的一匹布兩百文。如果是自己在家裏紡質量又還不錯則可以給到兩百二十文一匹的價格。”
阮青青這一說,大家都轟動了。
“我直接在這裏剝麻吧,之後拖迴去晾曬。”
“對!直接賣濕麻不劃算!”
“我還是買個剝麻板帶迴家搞吧!既可照顧家裏,又能剝麻賺錢!”
“是這個理,我也賒一個剝麻器迴家弄,最近家裏的事比較多。在這個作坊裏怕是顧及不到家裏。而且在家搞,每斤還可以多賺兩文錢。一斤的麻就可以迴本了。”
大家議論來議論去,最後決定都賣幹的麻。
阮青青當場示意怎麽用剝麻板剝皮,大家都上手試了試。這一試,之前說要在作坊裏剝麻的紛紛改變主意了。
一個鐵疙瘩,又不容易用壞。隻需要30文,自己多弄15斤就可以把那差價錢給賺迴來了,後麵更是可以一直用。每一斤都能多賺2文錢,怎麽算都是買剝皮板迴家弄最劃算,還可以照顧家人。最重要的是這個簡單易上手,平時忙不過來,還可以讓家裏的孩子、老人幫襯一把。
到最後每家或賒或買一個剝皮板再帶著濕麻迴家了。有腦子活泛的想多佘幾個,阮青青本就打算普及大家種麻紡布的,自然沒有允許。
在大家臨走前,還讓大家準備好地,她這裏有可出麻的根,可以讓大家種植麻,這樣來年不用跑太遠的地方就能有麻可用。種植後,後期也不用怎麽費力氣打理。
這一則消息更是讓大家喜出望外,紛紛摩拳擦掌。
處理好麻的事,傍晚,阮青青、遲靖驍以及雇傭過來的短工又根據阮青青的規劃在各村附近劃出一塊地移栽桑樹。
挖坑種樹都是短工在做,阮青青和遲靖驍則是負責巡視大家栽種的情況。每到一個村,阮青青和遲靖驍都要見一見村長,並要求他們多囑咐村民,讓大家愛護點桑樹林,以後就指望著它們給大家蠶提供食物了。
村長們一聽,各個都驚喜不已。
“巨子是打算讓大家養蠶麽?”
“嗯,是有這個打算。為了大家的生計計,請大家務必愛護這些桑樹苗。”
阮青青的話剛落,村長立即拍著胸脯保證誓死守護好那些桑樹。
“李大哥吃了沒?”
“哪還有空吃飯,家裏的婆娘可勁地讓我去找麻。剛忙完地裏的活又要出門找麻,不是一般的累。”
“這個累值得!你沒聽說麽?那些個麻剝了皮曬幹後可以賣二十二文錢一斤呢!咱在外麵幹個短工累死累活也就三十文。家裏的婆娘若是爭氣點,賺個幾錢銀子也不在話下,到時候沽點酒,買上兩斤肉,這日子不舒坦?”
“那倒是!我家的那婆娘還說到時候她再去學學怎麽紡布,那個更賺錢,一匹布可以賺兩錢銀子呢!若是自己買個織布機,一匹布還可以多賺二十文錢。”
“織布機就算了,太貴了,估摸著得要幾兩銀子。先攢攢,等日後手裏頭鬆散些了我家再考慮。”
“這倒是。不過自從家裏的婆娘知道麻可以賣錢,都跟打了雞血似的,走路都帶著風。”
“豈止是帶風,嘿喲,說話的嗓門都變大了不少!我現在都惹不起她!”
“哈哈,是這個理!真別說,她們這樣補貼家裏,家裏的進項多了,這日子不愁不會越來越好的,咱們這個老少爺們肩上的擔子也鬆了不少。”
“可不是麽?聽說城主還有大動作呢?最近在四處找桑樹,說是想讓大夥兒養蠶繅絲織綢布呢!”
“哎喲,我的老天,那些個綢布可是貴得咋舌,我們織的肯定賺得比麻布多!”
“那可不!”
……
阮青青靜靜地從附近走過,心中一片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