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家軍走後,棗子嶺低迷了好一陣子。
太陽大好的時候,村裏幾位上了年紀的的老人坐在村中間搭起的高台下麵嘮嗑。
“那些孩子們也不知道到沒到地方?”
“哪有那麽快?聽說中間還隔著一個江淮府呢!過年前能到就算不錯的了!”
“哎,真是患難見真情呐!你們聽說了沒?槽頭嶺、劉家灣、李家村、梅家集以及王河灣裏的人也不知道是打哪打聽到了那群孩子們要去邊關,也紛紛去他們的必經之路相送了。”
“要說他們,我也覺得奇怪,明明咱們大夥兒下山的時候,都沒見到什麽人,還以為是都去了呢!這雪災一過,他們就陸續地冒了出來。”
“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在當初咱們村到處找地躲災時,他們也在找地躲災。聽說呀!他們能逃過一劫全都依賴那群孩子幫扶,就因為這那群孩子中還犧牲了好幾個呢!”
“這倒是難怪了!”
“你們不知道的是,阮老六在行動找水源時,那群孩子已經在我們好幾家勸說過了。開始我們都沒放在心上,但是看阮老六家動了起來,這才引得家裏人的重視,紛紛行動起來。”
“可不是麽?那群孩子心地是真的好!又實誠!這他們不在棗子嶺了,我這心裏都有些不踏實。”
“怎麽?還怕雪壓塌了你的屋頂沒人來救?”
“去去,少說點不吉利的話!”
“別說,我這心裏也空落落。”
“要我說有什麽空落落的?那群孩子是去守邊關。隻要把邊關守住了,咱們就不用擔心那些蠻子打進來搶我們糧食和錢財!這應該是最大的安心!”
“對對,那群孩子靠譜!有他們守著是咱們大夥最大的安心!”
在他們嘮嗑的時間裏,李村長背著雙手心事重重地走到高台上。
他猶豫了再三,最後一咬牙,拿起高台上的大銅鑼旁邊的鑼錘,鐺鐺地敲起來。
“李村長,今兒又是有什麽事呀?”底下的老人們紛紛詢問。
“唉,要交稅了!”李村長深深地歎了口氣。
“今年這個稅是怎麽個交法?”
“按每畝地收成的四成來交。”
“什麽四成?怎麽這麽高?”底下原本坐著的眾人驚得直接站了起來。
“往年最高也就三成,今年怎麽這麽高?這災年剛過,大夥兒都還沒緩過來呢?第一年就要交這麽高的稅?”
李村長再次歎了口氣。“原本規定是要交三成的,但是江夏的西裕關戰事吃緊。今年秋收時,咱們清水縣糧食的畝產量又是廬臨、江淮、江夏三府內所有縣中最高的。所以傅縣令做主將我們要交的稅往上提了一成。”
“這……”大家麵麵相覷。
“這本來糧食高產,我們還想著換點東西改善下生活,誰知道這稅又加重了。唉!咱們老百姓的日子可真難!”
頓時抱怨聲此起彼伏。
聽到鑼聲,棗子嶺裏的其他人紛紛往村中高台這個方向來。
一群人在議論紛紛。
不知道情況的人也很快知道李村長敲鑼的緣由。
“要我說,提一成就提一成吧!跟往年相比,咱們留下的量可是翻了一倍還不止呢!也知足了!”
立即有想明白的人開口道。
“若不是有青青和阮老四在,咱們能有那麽高的產量麽?”
“青青和阮老四讓大夥兒過好日子,這朝廷貌似是不許咱們日子輕快些!”
“誒誒,別瞎說話!這稅糧是要運道西裕關的,戍守邊關的將士如果連肚子都吃不飽,怎麽有力氣打蠻子?真要等蠻子打過來了,咱們大夥還有什麽安穩日子過?更何況遲獵戶那群孩子還在那裏呢!咱們忍心讓他們餓著肚子上戰場?”
李村長被大家的話嚇得冷汗直冒,這群人還真敢說,也不怕掉腦袋?
他立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慰大家。
這話一落,大家抵觸的情緒倒是小了很多。不過也還有人在罵罵咧咧,不服。
他們糧食產量高那是他們的本事,朝廷怎麽能淨逮著他們這些有本事的人薅呢!
阮青青想起古代一些貪官汙吏在老百姓去交稅糧時淋尖踢斛的行為。
淋尖踢斛就是在老百姓上交公糧的時候,先把糧食倒進斛裏檢查質量,看糧食的成色,要求把斛子倒滿,上麵還有一個圓錐體狀的尖。
這時管事的官員上去猛踢一腳,要求斛子不倒,但是上麵的尖灑下來了,灑出來的糧食不允許老百姓迴收,算是運輸和保管中的損耗,百姓再把斛中餘下的糧食拿去稱重。
如此一來大家無形中多交不少糧食。
踢鬥這也是有竅門在裏麵。
如果踢的人是一個身強力壯的人且踢得太重,那從斛灑出來的糧食就多了去了,灑出一半也是稀鬆平常的事。
傅縣令能不跟老百姓打聲招唿就暗自提升稅額,誰知道他會不會再做其他過分的事來?而且淋尖踢斛灑出來的糧食多半被他們私吞,算是他們的隱形收入,就是查都沒法查。
今年她好不容易讓大家豐收,可不能讓他們的血汗都進入那些官員的腰包。更何況她見那些官員也不是什麽清正廉潔的靠譜家夥。
略一思索,她就跟阮萬鐵說了下,並請他寫折子,請求周大人派人監督下收稅糧的事宜。大夥兒多交可以,得明明白白地交,絕不能把他們當冤大頭,使勁地壓榨。
老百姓也是人,也是要過日子的!
阮萬鐵乍一聽,還不以為然。
旁邊阮老爺子卻雙眉緊鎖,“周大人是個好的,他在任幾年確實沒有出現淋尖踢斛的行為。
但是在他之前,淋尖踢斛卻是再普遍不過的事。遇到黑心的官也不是沒出現過請身強力壯的壯士代為踢斛的情況,撒一半的事也常有發生。
老四,如果你方便往周大人麵前遞話,還是遞一下為好。畢竟是災年過後的第一年,大家手頭都拮據得緊。為保家衛國的邊關將士多送點糧,那是沒辦法的事。但是若送到這些官員口袋裏,那就是個無底洞!”
阮萬鐵這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行,爹!我這就迴去寫。”
太陽大好的時候,村裏幾位上了年紀的的老人坐在村中間搭起的高台下麵嘮嗑。
“那些孩子們也不知道到沒到地方?”
“哪有那麽快?聽說中間還隔著一個江淮府呢!過年前能到就算不錯的了!”
“哎,真是患難見真情呐!你們聽說了沒?槽頭嶺、劉家灣、李家村、梅家集以及王河灣裏的人也不知道是打哪打聽到了那群孩子們要去邊關,也紛紛去他們的必經之路相送了。”
“要說他們,我也覺得奇怪,明明咱們大夥兒下山的時候,都沒見到什麽人,還以為是都去了呢!這雪災一過,他們就陸續地冒了出來。”
“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在當初咱們村到處找地躲災時,他們也在找地躲災。聽說呀!他們能逃過一劫全都依賴那群孩子幫扶,就因為這那群孩子中還犧牲了好幾個呢!”
“這倒是難怪了!”
“你們不知道的是,阮老六在行動找水源時,那群孩子已經在我們好幾家勸說過了。開始我們都沒放在心上,但是看阮老六家動了起來,這才引得家裏人的重視,紛紛行動起來。”
“可不是麽?那群孩子心地是真的好!又實誠!這他們不在棗子嶺了,我這心裏都有些不踏實。”
“怎麽?還怕雪壓塌了你的屋頂沒人來救?”
“去去,少說點不吉利的話!”
“別說,我這心裏也空落落。”
“要我說有什麽空落落的?那群孩子是去守邊關。隻要把邊關守住了,咱們就不用擔心那些蠻子打進來搶我們糧食和錢財!這應該是最大的安心!”
“對對,那群孩子靠譜!有他們守著是咱們大夥最大的安心!”
在他們嘮嗑的時間裏,李村長背著雙手心事重重地走到高台上。
他猶豫了再三,最後一咬牙,拿起高台上的大銅鑼旁邊的鑼錘,鐺鐺地敲起來。
“李村長,今兒又是有什麽事呀?”底下的老人們紛紛詢問。
“唉,要交稅了!”李村長深深地歎了口氣。
“今年這個稅是怎麽個交法?”
“按每畝地收成的四成來交。”
“什麽四成?怎麽這麽高?”底下原本坐著的眾人驚得直接站了起來。
“往年最高也就三成,今年怎麽這麽高?這災年剛過,大夥兒都還沒緩過來呢?第一年就要交這麽高的稅?”
李村長再次歎了口氣。“原本規定是要交三成的,但是江夏的西裕關戰事吃緊。今年秋收時,咱們清水縣糧食的畝產量又是廬臨、江淮、江夏三府內所有縣中最高的。所以傅縣令做主將我們要交的稅往上提了一成。”
“這……”大家麵麵相覷。
“這本來糧食高產,我們還想著換點東西改善下生活,誰知道這稅又加重了。唉!咱們老百姓的日子可真難!”
頓時抱怨聲此起彼伏。
聽到鑼聲,棗子嶺裏的其他人紛紛往村中高台這個方向來。
一群人在議論紛紛。
不知道情況的人也很快知道李村長敲鑼的緣由。
“要我說,提一成就提一成吧!跟往年相比,咱們留下的量可是翻了一倍還不止呢!也知足了!”
立即有想明白的人開口道。
“若不是有青青和阮老四在,咱們能有那麽高的產量麽?”
“青青和阮老四讓大夥兒過好日子,這朝廷貌似是不許咱們日子輕快些!”
“誒誒,別瞎說話!這稅糧是要運道西裕關的,戍守邊關的將士如果連肚子都吃不飽,怎麽有力氣打蠻子?真要等蠻子打過來了,咱們大夥還有什麽安穩日子過?更何況遲獵戶那群孩子還在那裏呢!咱們忍心讓他們餓著肚子上戰場?”
李村長被大家的話嚇得冷汗直冒,這群人還真敢說,也不怕掉腦袋?
他立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慰大家。
這話一落,大家抵觸的情緒倒是小了很多。不過也還有人在罵罵咧咧,不服。
他們糧食產量高那是他們的本事,朝廷怎麽能淨逮著他們這些有本事的人薅呢!
阮青青想起古代一些貪官汙吏在老百姓去交稅糧時淋尖踢斛的行為。
淋尖踢斛就是在老百姓上交公糧的時候,先把糧食倒進斛裏檢查質量,看糧食的成色,要求把斛子倒滿,上麵還有一個圓錐體狀的尖。
這時管事的官員上去猛踢一腳,要求斛子不倒,但是上麵的尖灑下來了,灑出來的糧食不允許老百姓迴收,算是運輸和保管中的損耗,百姓再把斛中餘下的糧食拿去稱重。
如此一來大家無形中多交不少糧食。
踢鬥這也是有竅門在裏麵。
如果踢的人是一個身強力壯的人且踢得太重,那從斛灑出來的糧食就多了去了,灑出一半也是稀鬆平常的事。
傅縣令能不跟老百姓打聲招唿就暗自提升稅額,誰知道他會不會再做其他過分的事來?而且淋尖踢斛灑出來的糧食多半被他們私吞,算是他們的隱形收入,就是查都沒法查。
今年她好不容易讓大家豐收,可不能讓他們的血汗都進入那些官員的腰包。更何況她見那些官員也不是什麽清正廉潔的靠譜家夥。
略一思索,她就跟阮萬鐵說了下,並請他寫折子,請求周大人派人監督下收稅糧的事宜。大夥兒多交可以,得明明白白地交,絕不能把他們當冤大頭,使勁地壓榨。
老百姓也是人,也是要過日子的!
阮萬鐵乍一聽,還不以為然。
旁邊阮老爺子卻雙眉緊鎖,“周大人是個好的,他在任幾年確實沒有出現淋尖踢斛的行為。
但是在他之前,淋尖踢斛卻是再普遍不過的事。遇到黑心的官也不是沒出現過請身強力壯的壯士代為踢斛的情況,撒一半的事也常有發生。
老四,如果你方便往周大人麵前遞話,還是遞一下為好。畢竟是災年過後的第一年,大家手頭都拮據得緊。為保家衛國的邊關將士多送點糧,那是沒辦法的事。但是若送到這些官員口袋裏,那就是個無底洞!”
阮萬鐵這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行,爹!我這就迴去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