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們想作價幾何或者說想怎麽換?”傅元昊問。
“至少得一斤大米或白麵一斤炭,你們大人要過活,我們老百姓也要過活。如此誰也不吃虧。”
“你個小姑娘說這話也不嫌害臊,別說旱年和災年,就是平時一斤大米或白麵多少銀子?一斤炭多少銀子?”沈郅醉憤憤然質問。
“那請問夏日的炭一斤多少銅板,冬季的炭一斤又是多少銅板?”阮青青反問他。
“夏日大熱天的誰會去買炭,腦子有病了屬是!”沈郅醉衣袖一甩。
“大人也算是間接承認夏日炭賤不值錢,冬日炭貴值錢了?那麽同樣的道理,平時風調雨順的,冬季雖冷但不至於雨雪連綿不絕,大家可以撿拾些柴火取暖。炭價賣不上去情有可原。
可今歲大雪封路不說,更是雨雪連綿不絕,大家就是想撿拾些柴火替代炭都不能。炭就顯得更加珍貴了,那這炭價能同往日而語麽?我們沒有跟大人們要一斤炭十斤米麵就已經是給了大人們的天大的麵子,大人們還不知足?”
“好個尖牙利嘴的小姑娘!”袁平璋的一雙桃花眼彎了彎。
“辨析倒是條理分明,讓人挑不出錯來。”王思博輕笑。
“強詞奪理罷了!”沈郅醉斜了阮青青一眼。
傅元昊則輕咳一聲,“我等也不是那種魚肉百姓之輩,不如就如姑娘所言,一斤炭一斤米麵吧!”
此言一出,在場的各位棗子嶺的眾人激動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咧著嘴無聲地笑著。
“早知道這樣,當初就應該多燒些炭!”有些人後悔道。
“咱們就知足了吧!要不是阮六叔要求後麵再燒一撥炭。這會兒就是一兩金子一斤炭,咱們也勻不出炭來。”
“這倒也是!”
離得傅元昊等人距離遠的棗子嶺眾人忍不住交頭接耳地竊竊私語起來。
與傅元昊等人交易結束後,阮青青隻是鬆了一口氣,臉上並沒有露出喜意來。
雖然大家手上的糧食變多了起來,但是她今天也算是把巡檢沈郅醉給得罪了。都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看他一派紈絝模樣,今後也不知道會給大家穿怎樣的小鞋來報複。
可她不能不為大家爭一爭。遲獵戶帶迴來的糧食隻能說暫時不讓大家餓死,能不能熬過冬天和青黃不接的時候都是未知數。這個時候,隻有讓大家手裏握著足夠多的糧,才能有更大的希望熬到下一次的豐收之時。
凜冽的寒風唿嘯了棗子嶺的整個冬季。待風勢減緩之時,地上積雪漸漸融化,淺淺的綠意在大家的不經意之間裝扮著棗子嶺的角角落落。
“小麥有些凍傷了。”
田間地頭,棗子嶺裏的村民們都在唉聲歎氣。
“眼看糧食在一點點的減少,小麥又被雪凍壞了不少,今年怕是要大片減產。這日子真心的沒法過了!”
“最艱難的三年幹旱咱們大家熬過來了,不亞於閻王奪命的瘟疫咱們闖過來了,百年難遇的雪災咱們也挨過來了……可這眼見一個秋冬的忙碌又是一場空,我這這心裏啊,真是難受得緊!”
“可不是麽!你們說咱們跟那個去西天取經裏的唐僧有什麽區別?甚至還不如人家!人家是為取得真經要經曆九九八十一難,咱們大夥兒呢?僅是為了存活下來就要曆經各種生死劫難。”
“可不是麽?人家好歹有神通廣大的石猴、豬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龍馬護送,咱們有啥?就自己的一雙手腳罷了!”
“不!咱們也有仰仗。”有人一本正經地糾正道。
“什麽仰仗?”
“青青和遲獵戶他們呀!”
“對對!這冬天裏若不是有遲獵戶他帶領著一群好友幫咱們掃雪,咱們還能不能站在這喘氣都兩話說。還有似水一家子,當初那般驚險!若不是遲獵戶他們,在往常,他們一家子怕是要被埋在雪地裏,齊齊整整地上閻王那報道了。”
“說起似水家裏那遭,我如今想著也覺得驚險不已。聽說開始遲獵戶勸他們快出門去,他們還不肯,後來是遲獵戶一行人把他們一家子都敲暈了,強行扛出屋。聽說呀!幾乎是他們剛出來,那屋子就塌了。”
“依我看呐,遲獵戶他們估摸著是天上武星下凡,氣運大著呢!不然怎麽解釋屋子早不塌晚不塌的,偏偏他們剛出來就塌了?”
眾人聽得連連點頭,“是這麽迴事!不然還真不好解釋!”
“我倒是覺得他們有大功德,得上天保佑。”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來。
“怎麽說?”
“你們難道忘記了麽?在瘟疫來時,他們幫忙守著村子裏的安寧;進入冬天時,他們不辭路遠去給大夥兒找糧食;雪災時,他們又是敲鑼打鼓地提醒大夥兒注意安全,又是幫大夥兒掃雪。
咱們大夥兒誰家沒受他們的恩惠?這樁樁件件不都是積德行善之事?”
“有道理!”
“這要說大功德,我覺得遲獵戶他們的功德還沒有青青大。先不說他們一家子教大夥兒增產的法子,就說這開渠引潛龍江之水的事,是不是讓大夥兒收了一季好糧?還有那罱江泥,是不是讓大夥兒種出了這輩子產量最高的糧食?”
“這還用說?若不是災年,這產量啊,還得往上再提一提。”
“還有那紅席,連皇上見了都誇的。若不是大夥兒賣紅席賺了點錢,誰家能在幹旱三年的光景裏存住糧食?沒餓死那都是全家祖宗都在保佑!”
“可不是?哪個災年大夥兒能這般齊整地存活下來?”
“說起來,瘟疫來臨時,那些人家若是將青青的話當迴事,也不至於全家都丟了性命!”
“更別提,前段時間她在官爺麵前據理力爭為大夥兒贏得了一個公道的交換糧食價格!”
“青青那娃子總給人感覺她有化險為夷的本事!”
“可不是麽?大家曆經種種災難,能熬過來不都得虧有她!”
“我說,這小麥子的問題不如去問青青,說不定她能有什麽好的法子呢!”
“對對,我們問問去!說不定青青有什麽妙招?”
“小麥表麵一點凍傷不要緊的,大家趕緊給麥地裏追加農家肥,促進小麥生長。那些黃色的葉子很快就會被新葉給替換掉。”
麵對大家的詢問,阮青青是這般告訴大家的。
因他們防護措施得當,小麥雖有小片葉子枯黃,但是凍傷情況不嚴重。
“行,我們這就迴去給麥地裏澆肥。”
有阮青青這句話,大家放心地迴去施肥。
“至少得一斤大米或白麵一斤炭,你們大人要過活,我們老百姓也要過活。如此誰也不吃虧。”
“你個小姑娘說這話也不嫌害臊,別說旱年和災年,就是平時一斤大米或白麵多少銀子?一斤炭多少銀子?”沈郅醉憤憤然質問。
“那請問夏日的炭一斤多少銅板,冬季的炭一斤又是多少銅板?”阮青青反問他。
“夏日大熱天的誰會去買炭,腦子有病了屬是!”沈郅醉衣袖一甩。
“大人也算是間接承認夏日炭賤不值錢,冬日炭貴值錢了?那麽同樣的道理,平時風調雨順的,冬季雖冷但不至於雨雪連綿不絕,大家可以撿拾些柴火取暖。炭價賣不上去情有可原。
可今歲大雪封路不說,更是雨雪連綿不絕,大家就是想撿拾些柴火替代炭都不能。炭就顯得更加珍貴了,那這炭價能同往日而語麽?我們沒有跟大人們要一斤炭十斤米麵就已經是給了大人們的天大的麵子,大人們還不知足?”
“好個尖牙利嘴的小姑娘!”袁平璋的一雙桃花眼彎了彎。
“辨析倒是條理分明,讓人挑不出錯來。”王思博輕笑。
“強詞奪理罷了!”沈郅醉斜了阮青青一眼。
傅元昊則輕咳一聲,“我等也不是那種魚肉百姓之輩,不如就如姑娘所言,一斤炭一斤米麵吧!”
此言一出,在場的各位棗子嶺的眾人激動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咧著嘴無聲地笑著。
“早知道這樣,當初就應該多燒些炭!”有些人後悔道。
“咱們就知足了吧!要不是阮六叔要求後麵再燒一撥炭。這會兒就是一兩金子一斤炭,咱們也勻不出炭來。”
“這倒也是!”
離得傅元昊等人距離遠的棗子嶺眾人忍不住交頭接耳地竊竊私語起來。
與傅元昊等人交易結束後,阮青青隻是鬆了一口氣,臉上並沒有露出喜意來。
雖然大家手上的糧食變多了起來,但是她今天也算是把巡檢沈郅醉給得罪了。都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看他一派紈絝模樣,今後也不知道會給大家穿怎樣的小鞋來報複。
可她不能不為大家爭一爭。遲獵戶帶迴來的糧食隻能說暫時不讓大家餓死,能不能熬過冬天和青黃不接的時候都是未知數。這個時候,隻有讓大家手裏握著足夠多的糧,才能有更大的希望熬到下一次的豐收之時。
凜冽的寒風唿嘯了棗子嶺的整個冬季。待風勢減緩之時,地上積雪漸漸融化,淺淺的綠意在大家的不經意之間裝扮著棗子嶺的角角落落。
“小麥有些凍傷了。”
田間地頭,棗子嶺裏的村民們都在唉聲歎氣。
“眼看糧食在一點點的減少,小麥又被雪凍壞了不少,今年怕是要大片減產。這日子真心的沒法過了!”
“最艱難的三年幹旱咱們大家熬過來了,不亞於閻王奪命的瘟疫咱們闖過來了,百年難遇的雪災咱們也挨過來了……可這眼見一個秋冬的忙碌又是一場空,我這這心裏啊,真是難受得緊!”
“可不是麽!你們說咱們跟那個去西天取經裏的唐僧有什麽區別?甚至還不如人家!人家是為取得真經要經曆九九八十一難,咱們大夥兒呢?僅是為了存活下來就要曆經各種生死劫難。”
“可不是麽?人家好歹有神通廣大的石猴、豬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龍馬護送,咱們有啥?就自己的一雙手腳罷了!”
“不!咱們也有仰仗。”有人一本正經地糾正道。
“什麽仰仗?”
“青青和遲獵戶他們呀!”
“對對!這冬天裏若不是有遲獵戶他帶領著一群好友幫咱們掃雪,咱們還能不能站在這喘氣都兩話說。還有似水一家子,當初那般驚險!若不是遲獵戶他們,在往常,他們一家子怕是要被埋在雪地裏,齊齊整整地上閻王那報道了。”
“說起似水家裏那遭,我如今想著也覺得驚險不已。聽說開始遲獵戶勸他們快出門去,他們還不肯,後來是遲獵戶一行人把他們一家子都敲暈了,強行扛出屋。聽說呀!幾乎是他們剛出來,那屋子就塌了。”
“依我看呐,遲獵戶他們估摸著是天上武星下凡,氣運大著呢!不然怎麽解釋屋子早不塌晚不塌的,偏偏他們剛出來就塌了?”
眾人聽得連連點頭,“是這麽迴事!不然還真不好解釋!”
“我倒是覺得他們有大功德,得上天保佑。”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來。
“怎麽說?”
“你們難道忘記了麽?在瘟疫來時,他們幫忙守著村子裏的安寧;進入冬天時,他們不辭路遠去給大夥兒找糧食;雪災時,他們又是敲鑼打鼓地提醒大夥兒注意安全,又是幫大夥兒掃雪。
咱們大夥兒誰家沒受他們的恩惠?這樁樁件件不都是積德行善之事?”
“有道理!”
“這要說大功德,我覺得遲獵戶他們的功德還沒有青青大。先不說他們一家子教大夥兒增產的法子,就說這開渠引潛龍江之水的事,是不是讓大夥兒收了一季好糧?還有那罱江泥,是不是讓大夥兒種出了這輩子產量最高的糧食?”
“這還用說?若不是災年,這產量啊,還得往上再提一提。”
“還有那紅席,連皇上見了都誇的。若不是大夥兒賣紅席賺了點錢,誰家能在幹旱三年的光景裏存住糧食?沒餓死那都是全家祖宗都在保佑!”
“可不是?哪個災年大夥兒能這般齊整地存活下來?”
“說起來,瘟疫來臨時,那些人家若是將青青的話當迴事,也不至於全家都丟了性命!”
“更別提,前段時間她在官爺麵前據理力爭為大夥兒贏得了一個公道的交換糧食價格!”
“青青那娃子總給人感覺她有化險為夷的本事!”
“可不是麽?大家曆經種種災難,能熬過來不都得虧有她!”
“我說,這小麥子的問題不如去問青青,說不定她能有什麽好的法子呢!”
“對對,我們問問去!說不定青青有什麽妙招?”
“小麥表麵一點凍傷不要緊的,大家趕緊給麥地裏追加農家肥,促進小麥生長。那些黃色的葉子很快就會被新葉給替換掉。”
麵對大家的詢問,阮青青是這般告訴大家的。
因他們防護措施得當,小麥雖有小片葉子枯黃,但是凍傷情況不嚴重。
“行,我們這就迴去給麥地裏澆肥。”
有阮青青這句話,大家放心地迴去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