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多個人多份希望。”阮青青點頭。


    隨即她看向手中的窗戶紙,若有所思。“爺,你說這種紙做油紙傘怎麽樣?”


    “紙的韌性和防水性倒是可以,就是傘的骨架怕是不容易做。”阮老爺子皺眉道。


    “青青啊!要我說,這油紙的質量這麽好,以後我們能去外麵去後,直接賣給書鋪得了。”阮萬錫腦袋不住往前伸,手反複摩擦著油紙。


    “書鋪會收油紙?你們寫字不都是用宣紙什麽的麽?”阮青青有些不解。


    “嗐!三妹,你這就不懂了吧!我們寫字是用宣紙草紙之類的,但是也沒說不能用油紙,相反在很多地方還真的非油紙不可。


    比如我們寫信用的信箋和信封大多數用油紙。因為它耐水性好,不易褪色,可以保證書信不受潮濕和日曬,從而防止書信損壞。”


    阮世興也加入其中侃侃而談。


    “不僅如此,作畫用油紙更佳。因為它們質地軟,易於調和顏料和水分,保證了畫作的質量和保存性。聽說我們縣學裏的馮夫子就獨愛在油紙上作畫。”


    阮萬錫進一步補充道。


    一旁看熱鬧的阮世壯眼眸內精光閃了閃,“三妹,你說若是等這裏恢複人氣了,我們家也製作油紙賣如何?”


    阮青青看了眼曾經在酒樓裏當過夥計的三哥,不由暗自點頭,腦筋倒是轉得快。


    “倒是個不錯的主意!但是如果想賣得好的話,我們的紙要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在選材和工序上還是要花點功夫。”


    在阮青青的印象中,造紙的原料有麻、皮、竹、草這幾種。不同的材料造出來的紙張質量亦不一樣。古代有名氣的宣紙是以青檀樹皮為主要造紙原料,楮皮紙就是以楮樹皮為主要原料。


    “嗯,我後麵再琢磨琢磨。”


    在他們說話間,一陣寒風將門刮得哐啷作響。


    “起大風了!”


    不知是誰喊了一嗓子。


    阮青青下意識地往遠處看去。


    遠方低沉沉的雲幾乎是直接壓在樹梢上,天空一片陰沉。


    他們這裏已經連續陰了好幾天。


    “這天有點不大正常,好像要降溫了。瞧這架勢,怕不是要落場大雪吧?”


    阮青青的心也跟著遠處的烏雲沉沉浮浮起來。


    “這個優化油紙的製作工藝三哥以後再琢磨也來得及,暫時做的油紙能糊窗戶就好。大家可能要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什麽事情?”阮老爺子心陡然一提,上次見阮青青的麵色如此難看的時候,還是瘟疫傳過來之時,莫非又有什麽不好的事將要發生?


    “爺,都說大旱之後必有大澇,今年澇大夥倒是沒看見,我擔心這個冬天會有大雪。大家還是在家裏備好足夠的柴火。另外……”


    阮青青目光一定,“大伯,麻煩你從村裏找幾個人分別在附近尋幾塊崗頭壟背稍微平坦的地方,切記所選的地方一定要通風、幹燥。然後挖窯孔。”


    阮萬金眼皮子猛地一跳,“青青,好端端地,我們為什麽要去山上挖窯孔?”


    “燒炭,我擔心這次雪會是前所未有得大,甚至是將這三年來沒降的雨通過降雪的方式降下來。”


    “轟!”


    大家隻覺腦袋在嗡嗡作響。


    “青青,你是不是會燒炭,趕緊跟我們說說!”阮老爺子哆嗦著嘴皮催促。


    阮青青點了點頭,“大伯你選好地方後,先用鋤頭劃一個大致的半個圓形的輪廓,圈內的沙石泥土都挖出掏空,挖的土窯高約五尺半,寬六尺左右,四周靠邊沿之處,留好三至四個煙囪洞和一個觀火眼。我們大概要挖七八個這麽大的土窯。”


    “爺,接下來的事需要你來安排。你和二伯在咱們村裏找些青壯力,一個土窯大概配七八個人。在土窯附近的山上專砍碗口粗的樹木。斬頭去梢,將中段砍成五尺來長,不帶枝葉的光木段,拖到窯裏。”


    “三伯,你帶些人將拖到窯口的樹段從裏到外,按一定的層次程序排列於窯孔之內,樹段要豎著放,把含有鬆脂的、容易燃燒的鬆木段放在引火口。


    然後在排列著的木段上端蓋一層厚厚的柴草,柴草之上再覆蓋黏性度較高的黃泥,要有一定的厚度,先用腳踩,再用長木棍子不停捶敲,直至黃泥光滑油亮為止,這就是窯頂,相當於屋瓦。”


    “青青,那我負責燒吧!”


    阮萬錫見前麵的活兒,自己出不了力,後麵的燒應該沒問題。


    “五叔,燒碳可不是個簡單的活。先用幹柴引燃,塞進窯口洞裏,用幹柴烈火烤裏麵的木段,從濕烤到幹,漸漸地鬆木段也開始發出火苗,燃燒起來。然後在觀火眼處觀察其內燃燒情況。


    開始時,炭窯冒出的煙帶有水蒸氣,是白色的。幾個晝夜後,煙變黃,再變青,然後煙幾乎是看不見了,往上冒著的是青純的氣。此時就可封窯,即把洞口、煙囪和觀火眼統統用黃泥密封住。”


    “這不難呀?”阮萬錫不覺得有什麽難處。


    阮青青搖了搖頭,“最大的難處就是燒窯火候的把握。因為燒過了頭,留下的是灰,見不到炭,大家白忙一場;反之燒不透,封火過早,那麽炭的中心部位還是木質,這種炭用起來有些煙,且爐溫不高。其次在燒炭時的那幾個晝夜都要守在旁邊,觀察火候。”


    “青青,這個燒炭爺來吧!你五叔灶火都沒燒幾天的,不行!燒不透還好,頂多是用的時候被熏幾下;但若是燒成灰了,那是大家前麵都瞎忙了。在這個節點,可容不得大家有半點浪費。”


    阮老爺子沉聲道。


    “爺,我擔心你晚上在山上那守著,身子骨受不住。畢竟這已經入冬了。”


    阮青青不大讚同阮老爺子去。這裏缺少藥材,一個沒弄好,倒下去了,可能就再也無法起來。


    “青青,我去守著吧!平時家裏的灶火我偶爾也燒過,稍微有些經驗。”阮萬鋼出聲道。


    “那我陪我爹去,跟他做個伴。”一向沉默寡言,存在感極低的阮世高也出聲。


    阮青青的目光在阮萬鋼和阮世高父子倆身上來迴逡巡了下,點頭。


    “好!不過進你們倆人照顧七八口窯,可照顧不過來。這樣吧!三伯,你到時候問問村裏人還有誰願意去。隻一點,五十歲以上的老人和十五歲以下的小孩不準去。另外去的人家,我送一床鴨絨被給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悍姐好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挽清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挽清蓧並收藏悍姐好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