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青青抬頭見是燕澤辰,詫異了一瞬。她用手指了指自己和旁邊的阮萬鐵問:“燕大伯找我們?”


    “嗯,沒錯!”


    “是有什麽事麽?”


    平常都是她主動去燕家,賣圖紙或者請燕木匠打製東西,這倒是第一次被請去。


    “你們到了,自然就知道了。”燕澤辰不願透露。


    阮青青和阮萬鐵對視一眼,帶著滿腹狐疑,隨燕澤辰去燕家。


    進了燕家的院子,看著石桌旁正在喝茶的精貴男子,阮青青有一瞬的熟悉感,好像在哪見過。


    “阮老四、阮家丫頭,來了呀!過來坐,過來坐!”燕曲風熱情地衝阮青青父女二人招唿。


    因著做成了“天車”,他心裏成就感爆棚。對著提出主意的阮青青父女二人,心裏忍不住親昵幾分。


    “燕大哥,你家今天有客呀!”阮萬鐵不比以前,看到富貴人家就腿軟,如今他也能應對自如。


    “這是我娘子外家的表弟,算不得外人,來,坐!坐!”燕曲風笑著介紹。


    溫淳炆向阮萬鐵點點頭後,衝阮青青笑了笑,“阮姑娘,好久不見!”


    這時,阮青青才想起來,這不是她二伯阮萬銀去年在富貴酒樓給她介紹的買竹簪子的客商麽?


    “溫老板,好久不見!”阮青青還以一禮。


    “燕大哥,你找我們父女倆過來可是有什麽要事?”阮萬鐵直接單刀直入,實在是虛與委蛇他做不來。


    溫淳炆抿了口茶,開口道:“準確的來說是在下找你們有事。去年在下在你們那買的竹簪子銷路甚好。恰好家裏不放心我表姐一家,讓我過來看望。知道你們也住在附近,就順便問下,你們這還有沒有什麽別的新穎的玩意。”


    “這……”阮萬鐵看向阮青青。


    阮青青想了想,“目前我們有樣品的隻有紅席,不知道您感不感興趣?”


    “紅席?”溫淳炆皺了皺眉,看向燕曲風。


    燕曲風笑了笑,“大概是用高粱稈劈篾做的席子,之前我看到過村裏人做,倒是別具一格。”


    溫淳炆點了點頭,“可有成品?”


    “有,待我們迴家去取。”


    “嗯。”


    不一會兒,阮青青和阮萬鐵便抱了兩領紅席過來。一領是紅白相間,一領有複雜花紋的。


    驚豔之色在溫淳炆的眼中一閃而逝,“這席子較其他有什麽不同?”


    “它比草席、藤席更光滑清涼些,又比竹席少些寒氣。即使是夏秋之際,睡在上麵也不用擔心半夜寒氣入體。若是盛夏酷暑難耐之時,將席子鋪在地上睡,不僅清涼還可以隔絕地上的潮氣。”


    說起紅席,阮青青侃侃而談,神情從容而鎮定。


    “倒是有一番獨特之處。”溫淳炆點了點頭,“你這些席子作價幾何?又各有多少?”


    “這種素雅點的三兩銀子一領,花紋精致點的十兩銀子一領。花紋精致點的不多,隻有五十領;素雅的多一些,我們還沒來得及統計。”


    溫淳炆蹙了蹙眉,“價格這般貴?”


    “您剛才也說它有獨特之處。既然獨特,價格自不是平庸貨物可比擬的。而且我們處理的工序更繁瑣,編織的程序也更複雜,它值這個價。最重要的是這還是我們給您的友情價,下次您來說不得價格還得翻倍。”


    阮青青不緊不慢道。


    “阮姑娘的口才倒是一如既往地好!”溫淳炆嘴唇勾了勾。


    “與您相比是小巫見大巫,見笑了!”阮青青應對自如。


    “行吧!我還要在這住幾日,你好好統計。三日後,我全都帶走。”


    聽著溫淳炆溫聲說著那豪氣的話,紅席的銷路一下子就打開了,阮青青心情大好,決定給他透露點消息。


    “多謝!我保證您會感謝今日自己的決定的!”


    “哦?”溫淳炆挑眉。


    “這個我知道一點,應該跟青青開春時到處找全福老人有關吧?”明氏端著茶水過來,一邊給桌上眾人續茶,一邊淺笑道。


    “嗯,隻是我暫時還不方便透露太多。不過溫老板在出售時可不可以順便給大家介紹下這是清水紅席?”


    “出自清水縣的高粱紅席?”


    “嗯。”


    溫淳炆詫異看了阮青青一眼,“你這是想打造紅席之鄉?”


    “這幹旱不知道什麽時候結束。光靠穎水河的水,我們也種不了太多其它的作物。耐旱的高粱無疑成了我們的首選。高粱果實可以果腹,高粱稈子可以編織紅席。紅席若能暢銷得話,我們也不至於過得很艱難。”


    溫淳炆這次看她的時間更長久一點。


    “好!”


    身處災害之地非但不抱怨,還努力自救,積極尋找出路。這份堅韌就令人肅然起敬,更何況這話還是出自十來歲的小姑娘之口。


    十來歲呢!


    溫淳炆不由得望向遠方,若有所思起來。


    “對了,您家裏做不做吃食的生意?”想到家裏囤積的鴨子,阮青青決定還是冒昧地問上一問。實在是她認識的生意人不多。


    “阮姑娘這是打算羊毛在本公子一人身上薅?”溫淳炆眼帶笑意地問。


    “讓您見笑了,之前不是為了預防蝗災,大家家裏都養了些鴨子麽?這眼見鴨子掉膘,心裏頭有些著急。”阮青青不好意思道。


    溫淳炆倒是欣賞她的坦誠,“這事本公子聽說了。但是你們這鴨子數目應該不少吧?畢竟能把蝗蟲給消滅於成災之前。如此規模的鴨子,別說是本公子名下的酒樓飯館,就是雲卿國其他老字號的酒樓飯館也吃不下。因為我們都是有專供渠道,沒有特殊原因是不會輕易更換的。


    你們若是想把這些鴨子處理掉,要麽新開家大酒樓,要麽開發出以鴨子為食材的可以迅速推廣的新菜品,要麽遠銷國外。不外乎就這三種途徑了。”


    也許是被阮青青的堅韌所感動,溫淳炆隨口多提點她幾句。


    阮青青道聲謝後,開始在心裏盤算。


    開新酒樓,她家暫時不具備這個條件,銀子不趁手不說,還沒有好廚師;遠銷國外,他們沒有這個門路,還有路途遙遠,運輸保鮮也是個問題;開發可以迅速推廣的新菜品……


    阮青青想到了烤鴨,可她是隻會吃不會做。關鍵是烤鴨裏麵需要用上蜂蜜,這玩意在這裏又是可遇不可求的東西。


    一時之間,事情又陷入了僵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悍姐好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挽清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挽清蓧並收藏悍姐好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