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青青計算著手上一共也就一百四十文錢的花費。
在這個朝代一石大米要三錢銀子,差一點的碎陳米是一石一錢銀子,小麥一石也是三錢銀子。而這個朝代的一石相當於一百二十五斤。
一斤鹽十五文,一斤豆油或者菜籽油五十文,一斤肥肉多點的豬肉十五文。
她算了又算,決定買一斤鹽、兩斤肉和九十斤碎陳米。植物油實在是太貴了,她買不起,買點豬肉煉油湊合下。
“什麽?你要買九十斤碎陳米?小姑娘,我們家糧店賣糧食有一石一石的賣,一鬥一鬥的賣,哪有十斤、九十斤賣的?”
糧店裏的掌櫃一聽阮青青說買九十斤碎陳米,忙笑了起來。
“這樣吧!小姑娘,你要不買一石的,要不買九鬥的。我們家店裏的碎陳米最是實惠。你就是買一石的量,也就一百文銅板的事。”
“掌櫃伯伯,那你給我拿九鬥的碎陳米吧!”張蘊然在心裏計算一番後道。
“行!小姑娘,你把米袋拿過來,我讓人給你裝米。”掌櫃一臉笑意。
阮青青麵色囧了囧。“我沒有米袋子。”
誰知道古代買米還得自帶袋子呀!
“嘿,我說你這個掌櫃的,你們這麽大的店,不會連個米袋子都沒有吧?”阮萬鐵在旁邊聽不下去了,忙出聲。
“米袋子不是沒有,隻是我們糧店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若你們是買上等的精米,而且是一石一石地買,那會贈送米袋。買其它的糧食,那米袋則要另花銅板買。不過我們家的米袋也不算是貴,兩文錢一個,牢固耐用,包你滿意。”
掌櫃的一臉和煦道。
阮青青將手中的銅板攥緊了又鬆,鬆了又攥緊,反複三次後,她一咬牙,“掌櫃的,袋子我買!”
一出糧店,她心裏幾乎是在滴血。
再加八文錢就還可以買一鬥米呢!
阮萬鐵想說點什麽安慰一下,卻是什麽也說不出來。最後隻是背著背簍,默默地跟在阮青青後麵走。
再買完鹽和肉,考慮到家裏連裝鹽油的罐子都沒有一隻,阮青青又去雜貨店跟店老板軟磨硬泡用最後三文錢買了一個粗陶鹽罐子和一個大號的粗陶瓷碗。
抱著鹽罐子和粗陶碗走在迴家的路上,阮青青心裏很不是滋味。
千辛萬苦地在山上忙活那麽久,也就賺這點東西迴來。
現在家裏真的是什麽都缺,哪哪都需要錢。
光靠他們這樣在山上倒騰,飯都不一定能吃飽。更別提家裏還有個即將分娩的王氏,也需要準備點銀子,以備不時之需。還有即將出生的弟弟或妹妹的衣物也要準備起來。
阮青青心裏愁得不行!
她得想個辦法多賺點錢迴來,否則這個家裏再有個什麽風吹草動,直接玩拜拜了。
昨天晚上阮老爺子他們過來時,他們臉上雖有心疼但也隻限於心疼。因自己老爹以前的德行寒了老宅眾人的心,他們也很難從老宅那在得到什麽實質性的幫助。這冰凍非一日之寒,解凍也並非一日之功。
她這愁不僅愁在心裏,也愁在臉上。
即使中午家裏終於可以吃上一頓真正意義上的飯,也沒能讓她開懷。
午後,阮青青走出沉悶的家,失魂落魄地在村裏晃蕩著。
該怎麽為家裏找來錢?
借是行不通,村裏人均避他們如蛇蠍,更別說能借到錢。
打獵?
她空有異於常人的力氣,但是絲毫不懂打獵技巧。之前還是靠背簍和不管不顧的那股勁兒才逮到野雞。
做美食?
就她家現在這個家底食材都湊不齊全。
利用穿越前的所學專業知識?
穿越前她是農業博士,是在去參加一場重要的學術研討會的路上橫遭車禍,才魂穿到這個不知朝代的古代農家裏。
先不說種地收成慢,就是這會兒她想種,家裏都沒地讓她種。
“咯噔,咯噔……”
不知不覺晃到村口的阮青青循聲望去,見有父子二人向村子裏走來。
待二人走近,阮青青眼睛猛地一亮,或許她找到了一個很不錯的財路。
那父子二人均身型高大,走在前麵的是村裏有名的燕木匠燕曲風,三十多歲的年紀,刀削臉,不苟言笑。
略落後一步的是他的兒子燕澤辰。隻十三四歲的樣子,身形挺拔,已有五尺來高,緊繃著臉,一心一意地低頭趕路。
父子二人背上都背著行囊,看樣子是在外麵做工迴來的。其中燕澤辰的背囊裏露出了刨子的一角。
那露出來的刨子讓阮青青有了賺錢的靈感。
作為博古通今的農業博士,對古代的一些農用工具再熟悉不過了。或許她可以用同樣的辦法,為家裏賺一筆錢。
主意已定後,阮青青忙前去攔截燕木匠父子。“燕大伯、燕大哥好!”
專心趕路的燕曲風冷不防被人擋住了路,還是村裏風評最壞的那家人,當即臉色一冷。
“有事?”
“燕大伯,我有幸得高人指點,會一點罕見的農用器具圖,想跟您合作。”阮青青直接開門見山。
“不感興趣,你另找他人吧!”
燕曲風想也不想就拒絕了,繞過阮青青繼續往前走。
“如果我說的是使用起來非常省力的犁呢?”
阮青青不想錯過這個好機會,快速地在腦子裏的找到稍微領先一點這個時代的農具——曲轅犁。
燕曲風邁腿的動作一頓。
作為手藝精湛的木工,怎麽製作好用的犁,他自問十裏八鄉沒有誰比自己更清楚。
阮老四家的大丫頭大言不慚地說可以畫出非常省力的犁,真真是可笑。
燕曲風當即麵色一肅,語氣也更冷了幾分。“我很忙,沒空陪你說笑!”
“燕大伯,我是認真的,也沒時間說笑。時下犁的犁轅是直的,犁地時為了保持穩定,必須用相當大的人力去壓犁梢。但是如果將犁轅做成彎的,轅端做到低至與犁鏵齊平的位置呢?”阮青青不急不緩道。
涉及到自己專業的東西,燕曲風沒有大意。
他跟著阮青青給的思路稍微一想,瞬間便豁然開朗。
在這個朝代一石大米要三錢銀子,差一點的碎陳米是一石一錢銀子,小麥一石也是三錢銀子。而這個朝代的一石相當於一百二十五斤。
一斤鹽十五文,一斤豆油或者菜籽油五十文,一斤肥肉多點的豬肉十五文。
她算了又算,決定買一斤鹽、兩斤肉和九十斤碎陳米。植物油實在是太貴了,她買不起,買點豬肉煉油湊合下。
“什麽?你要買九十斤碎陳米?小姑娘,我們家糧店賣糧食有一石一石的賣,一鬥一鬥的賣,哪有十斤、九十斤賣的?”
糧店裏的掌櫃一聽阮青青說買九十斤碎陳米,忙笑了起來。
“這樣吧!小姑娘,你要不買一石的,要不買九鬥的。我們家店裏的碎陳米最是實惠。你就是買一石的量,也就一百文銅板的事。”
“掌櫃伯伯,那你給我拿九鬥的碎陳米吧!”張蘊然在心裏計算一番後道。
“行!小姑娘,你把米袋拿過來,我讓人給你裝米。”掌櫃一臉笑意。
阮青青麵色囧了囧。“我沒有米袋子。”
誰知道古代買米還得自帶袋子呀!
“嘿,我說你這個掌櫃的,你們這麽大的店,不會連個米袋子都沒有吧?”阮萬鐵在旁邊聽不下去了,忙出聲。
“米袋子不是沒有,隻是我們糧店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若你們是買上等的精米,而且是一石一石地買,那會贈送米袋。買其它的糧食,那米袋則要另花銅板買。不過我們家的米袋也不算是貴,兩文錢一個,牢固耐用,包你滿意。”
掌櫃的一臉和煦道。
阮青青將手中的銅板攥緊了又鬆,鬆了又攥緊,反複三次後,她一咬牙,“掌櫃的,袋子我買!”
一出糧店,她心裏幾乎是在滴血。
再加八文錢就還可以買一鬥米呢!
阮萬鐵想說點什麽安慰一下,卻是什麽也說不出來。最後隻是背著背簍,默默地跟在阮青青後麵走。
再買完鹽和肉,考慮到家裏連裝鹽油的罐子都沒有一隻,阮青青又去雜貨店跟店老板軟磨硬泡用最後三文錢買了一個粗陶鹽罐子和一個大號的粗陶瓷碗。
抱著鹽罐子和粗陶碗走在迴家的路上,阮青青心裏很不是滋味。
千辛萬苦地在山上忙活那麽久,也就賺這點東西迴來。
現在家裏真的是什麽都缺,哪哪都需要錢。
光靠他們這樣在山上倒騰,飯都不一定能吃飽。更別提家裏還有個即將分娩的王氏,也需要準備點銀子,以備不時之需。還有即將出生的弟弟或妹妹的衣物也要準備起來。
阮青青心裏愁得不行!
她得想個辦法多賺點錢迴來,否則這個家裏再有個什麽風吹草動,直接玩拜拜了。
昨天晚上阮老爺子他們過來時,他們臉上雖有心疼但也隻限於心疼。因自己老爹以前的德行寒了老宅眾人的心,他們也很難從老宅那在得到什麽實質性的幫助。這冰凍非一日之寒,解凍也並非一日之功。
她這愁不僅愁在心裏,也愁在臉上。
即使中午家裏終於可以吃上一頓真正意義上的飯,也沒能讓她開懷。
午後,阮青青走出沉悶的家,失魂落魄地在村裏晃蕩著。
該怎麽為家裏找來錢?
借是行不通,村裏人均避他們如蛇蠍,更別說能借到錢。
打獵?
她空有異於常人的力氣,但是絲毫不懂打獵技巧。之前還是靠背簍和不管不顧的那股勁兒才逮到野雞。
做美食?
就她家現在這個家底食材都湊不齊全。
利用穿越前的所學專業知識?
穿越前她是農業博士,是在去參加一場重要的學術研討會的路上橫遭車禍,才魂穿到這個不知朝代的古代農家裏。
先不說種地收成慢,就是這會兒她想種,家裏都沒地讓她種。
“咯噔,咯噔……”
不知不覺晃到村口的阮青青循聲望去,見有父子二人向村子裏走來。
待二人走近,阮青青眼睛猛地一亮,或許她找到了一個很不錯的財路。
那父子二人均身型高大,走在前麵的是村裏有名的燕木匠燕曲風,三十多歲的年紀,刀削臉,不苟言笑。
略落後一步的是他的兒子燕澤辰。隻十三四歲的樣子,身形挺拔,已有五尺來高,緊繃著臉,一心一意地低頭趕路。
父子二人背上都背著行囊,看樣子是在外麵做工迴來的。其中燕澤辰的背囊裏露出了刨子的一角。
那露出來的刨子讓阮青青有了賺錢的靈感。
作為博古通今的農業博士,對古代的一些農用工具再熟悉不過了。或許她可以用同樣的辦法,為家裏賺一筆錢。
主意已定後,阮青青忙前去攔截燕木匠父子。“燕大伯、燕大哥好!”
專心趕路的燕曲風冷不防被人擋住了路,還是村裏風評最壞的那家人,當即臉色一冷。
“有事?”
“燕大伯,我有幸得高人指點,會一點罕見的農用器具圖,想跟您合作。”阮青青直接開門見山。
“不感興趣,你另找他人吧!”
燕曲風想也不想就拒絕了,繞過阮青青繼續往前走。
“如果我說的是使用起來非常省力的犁呢?”
阮青青不想錯過這個好機會,快速地在腦子裏的找到稍微領先一點這個時代的農具——曲轅犁。
燕曲風邁腿的動作一頓。
作為手藝精湛的木工,怎麽製作好用的犁,他自問十裏八鄉沒有誰比自己更清楚。
阮老四家的大丫頭大言不慚地說可以畫出非常省力的犁,真真是可笑。
燕曲風當即麵色一肅,語氣也更冷了幾分。“我很忙,沒空陪你說笑!”
“燕大伯,我是認真的,也沒時間說笑。時下犁的犁轅是直的,犁地時為了保持穩定,必須用相當大的人力去壓犁梢。但是如果將犁轅做成彎的,轅端做到低至與犁鏵齊平的位置呢?”阮青青不急不緩道。
涉及到自己專業的東西,燕曲風沒有大意。
他跟著阮青青給的思路稍微一想,瞬間便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