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的時候,朱標又將順天府府尹提溜出來罵了一頓。然後指著三法司的幾個頭頭麵帶冷笑的說道:“朕聽聞你三法司下屬的衙門口都是朝南開的啊!你們是不是要給朕一個解釋啊?”
刑部尚書何斌上前解釋道:“陛下!這些都是傳言啊。我刑部上下所屬一直兢兢業業,從都不曾懈怠啊!此類民間案件本就複雜,而且大多數都是缺少關鍵證據,我們確實是有心無力啊!”
都察院左都禦史劉金也解釋道:“陛下!我都察院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及監督之責。除了大案要案之外,這尋常案件的審理我都察院確實是插不上手啊!
大理寺少卿張紀上前解釋道:“陛下!雖說我大理寺主管刑獄,可這大部分的案件卻還是由當地官員進行審理,到我們手上的就隻有審理完成之後所上報的材料啊。”
“好好好,看來你們都有為自己解釋的理由,而且還都很合理。那你們給朕解釋解釋這些東西是怎麽迴事吧!”朱標說完之後,看了一眼樸人猛。
不多時,就見樸人猛領著兩小太監抬著一個箱子走了進來。
“雄英!你去將箱子打開,讓三法司的各位大人們好好看看他們這些年所積累下來的案子!”
“是 父皇!”朱雄英上前將箱子打開後,便看到了滿滿當當的卷宗。
看到這一箱子卷宗之後,三人的額頭上明顯的見汗了。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一抬頭。朱標沉聲說道:“各位大臣,你們看清楚了。你們眼前的這些卷宗還隻是近兩年以來的懸案和留中不發的案子,你們看看有多少。朕不知道你們在等什麽,難不成你們要等這些案件的苦主們都死絕了嗎?沒了苦主自然就沒了原告,沒了原告那自然就沒有案件了?你們是這樣想的嗎?”
說完之後,朱標很是氣憤的將龍椅旁的茶杯朝三人給扔了過去。
大臣們見朱標真的怒了,立馬跪倒了一大片。嘴裏紛紛喊著:“陛下息怒啊!龍體為重啊!”
“息怒?你們讓朕如何息怒?要不是出宮的時候碰到了那位老人家,朕如何能知道我朝的吏治已經到了如此的地步?朕要是不命錦衣衛秘密前往三司統計曆年的積壓案件數量,朕又如何能知道這些苦主有的等到死都沒能得到一個公道!你們讓朕如何息怒!”
隨後朱標看了眼跪著的大臣們說道:“這吏治是到了該改革的時候了,你們說說,這事兒該讓誰去主辦為好?”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敢接下這個擔子。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事要是辦成了,雖說會得到皇帝的表彰,但是會得罪所有的官員。可要是辦不好,不僅會得罪官員而且還沒法和皇帝交差,所以這燙手的山芋可一定不能接。
見大臣們都不迴答,而且還紛紛躲避自己的目光,朱標隻能將目光看向了朱旺。
朱標這一看不要緊,可是卻把其他的大臣們給嚇的不輕。畢竟他們可都知道,朱旺這貨就像和他們這些文臣有死仇一樣,隻要逮著他們的一點兒小尾巴,就能從他們身上扒下來一層皮。可他們也沒辦法啊,畢竟這活總得有人接吧。當這些文臣們正不知道找誰當替罪羊好時,朱旺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朱旺這一站,這幫大臣們又是一身冷汗。正當他們瘋狂的迴想自己還有那些屁股沒有搽幹淨的時候,朱旺開口道:“陛下!要不這事兒我就不參與了吧。畢竟我可是個武將啊!要是讓我一武將去改革吏治,這說出去不好聽啊!搞的就像他們這些文臣們隻知道混吃等死一樣,這樣不好 不好。”
聽到朱旺的這話,文臣們紛紛在心裏罵道:“對,就特麽你會辦事兒,你特麽啥事兒都能辦,你特麽是神仙行了吧?我們都是豬,就你一個是人行了吧?你說你好好的當個太平王爺不好嗎?非得和我們作對幹啥?我們這些讀書人也沒挖你家祖墳啊,你一天天的把我們盯這麽緊幹啥啊!”
聽見朱旺也不願意接這個差事,朱標頓時就有些好奇了。開口問道:“大哥為何不願意接這個擔子啊?”
朱旺笑著迴答道:“其實和我剛剛說的一樣,畢竟我是武將,如果貿然插手文官的事兒,那確實有些不合適。不過我可以推薦一個人,讓他來推動吏治改革最為合適了。”
這一說,朱標來了興趣。開口問道:“那大哥你說說,看誰來擔此重任合適?”
“迴陛下!臣認為此事應該由皇子承辦最為合適,其一是因為他們的身份足夠大,可以壓得住一些宵小之徒。其二則可以通過此事讓皇子們明白百姓之不易,這也是為各位皇子們的以後打基礎。”
朱標聽完朱旺的話之後,開口說道:“大哥你的意思是讓雄英去?”
“不不不”朱旺笑著搖了搖頭後說道:“我覺得此事允炆去最為合適!原因也很簡單,雄英如今正在講武堂跟著太上皇和各位老將軍們學習兵法謀略,而且經過孔家的事之後,雄英也知道百姓們的不易,所以我認為雄英現在應該靜下心來好好的完成現在手上的學業。”
“允炆合適的原因也很簡單,允炆作為二皇子,這些年陛下一直都讓其在大本堂讀書,您也很少讓他出宮去了解我大明百姓的不易。所以正好借著這整改吏治的機會,讓允炆去了解到百姓的不易。其次就是允炆的外公呂大人可是太常寺卿,所以允炆可是文官這一脈的啊!我想各位大臣們到時候也應該會鼎力相助的對不對?”
一旁的大臣們這個時候誰還管朱允炆是不是文臣這一脈的啊,隻要不是朱旺這貨來推動這事兒就行。而且據說這允炆殿下貌似對朱旺不滿,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兒啊!這敵人的敵人可就是朋友啊!
想明白這些之後,三法司的頭頭們立馬便出聲道:“請陛下放心,臣等一定配合允炆殿下,做好朝廷吏治改革。”
退朝之後,朱標叫來朱旺開口問道:“大哥為何要讓允文來做這事兒?”
朱旺迴答道:“之前允炆不是在找陛下要差事嘛,我這不正好順水推舟的送了個人情給他嘛,至於這事兒能不能辦好,那就是他和他背後那些人的本事了。”
刑部尚書何斌上前解釋道:“陛下!這些都是傳言啊。我刑部上下所屬一直兢兢業業,從都不曾懈怠啊!此類民間案件本就複雜,而且大多數都是缺少關鍵證據,我們確實是有心無力啊!”
都察院左都禦史劉金也解釋道:“陛下!我都察院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及監督之責。除了大案要案之外,這尋常案件的審理我都察院確實是插不上手啊!
大理寺少卿張紀上前解釋道:“陛下!雖說我大理寺主管刑獄,可這大部分的案件卻還是由當地官員進行審理,到我們手上的就隻有審理完成之後所上報的材料啊。”
“好好好,看來你們都有為自己解釋的理由,而且還都很合理。那你們給朕解釋解釋這些東西是怎麽迴事吧!”朱標說完之後,看了一眼樸人猛。
不多時,就見樸人猛領著兩小太監抬著一個箱子走了進來。
“雄英!你去將箱子打開,讓三法司的各位大人們好好看看他們這些年所積累下來的案子!”
“是 父皇!”朱雄英上前將箱子打開後,便看到了滿滿當當的卷宗。
看到這一箱子卷宗之後,三人的額頭上明顯的見汗了。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一抬頭。朱標沉聲說道:“各位大臣,你們看清楚了。你們眼前的這些卷宗還隻是近兩年以來的懸案和留中不發的案子,你們看看有多少。朕不知道你們在等什麽,難不成你們要等這些案件的苦主們都死絕了嗎?沒了苦主自然就沒了原告,沒了原告那自然就沒有案件了?你們是這樣想的嗎?”
說完之後,朱標很是氣憤的將龍椅旁的茶杯朝三人給扔了過去。
大臣們見朱標真的怒了,立馬跪倒了一大片。嘴裏紛紛喊著:“陛下息怒啊!龍體為重啊!”
“息怒?你們讓朕如何息怒?要不是出宮的時候碰到了那位老人家,朕如何能知道我朝的吏治已經到了如此的地步?朕要是不命錦衣衛秘密前往三司統計曆年的積壓案件數量,朕又如何能知道這些苦主有的等到死都沒能得到一個公道!你們讓朕如何息怒!”
隨後朱標看了眼跪著的大臣們說道:“這吏治是到了該改革的時候了,你們說說,這事兒該讓誰去主辦為好?”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敢接下這個擔子。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事要是辦成了,雖說會得到皇帝的表彰,但是會得罪所有的官員。可要是辦不好,不僅會得罪官員而且還沒法和皇帝交差,所以這燙手的山芋可一定不能接。
見大臣們都不迴答,而且還紛紛躲避自己的目光,朱標隻能將目光看向了朱旺。
朱標這一看不要緊,可是卻把其他的大臣們給嚇的不輕。畢竟他們可都知道,朱旺這貨就像和他們這些文臣有死仇一樣,隻要逮著他們的一點兒小尾巴,就能從他們身上扒下來一層皮。可他們也沒辦法啊,畢竟這活總得有人接吧。當這些文臣們正不知道找誰當替罪羊好時,朱旺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朱旺這一站,這幫大臣們又是一身冷汗。正當他們瘋狂的迴想自己還有那些屁股沒有搽幹淨的時候,朱旺開口道:“陛下!要不這事兒我就不參與了吧。畢竟我可是個武將啊!要是讓我一武將去改革吏治,這說出去不好聽啊!搞的就像他們這些文臣們隻知道混吃等死一樣,這樣不好 不好。”
聽到朱旺的這話,文臣們紛紛在心裏罵道:“對,就特麽你會辦事兒,你特麽啥事兒都能辦,你特麽是神仙行了吧?我們都是豬,就你一個是人行了吧?你說你好好的當個太平王爺不好嗎?非得和我們作對幹啥?我們這些讀書人也沒挖你家祖墳啊,你一天天的把我們盯這麽緊幹啥啊!”
聽見朱旺也不願意接這個差事,朱標頓時就有些好奇了。開口問道:“大哥為何不願意接這個擔子啊?”
朱旺笑著迴答道:“其實和我剛剛說的一樣,畢竟我是武將,如果貿然插手文官的事兒,那確實有些不合適。不過我可以推薦一個人,讓他來推動吏治改革最為合適了。”
這一說,朱標來了興趣。開口問道:“那大哥你說說,看誰來擔此重任合適?”
“迴陛下!臣認為此事應該由皇子承辦最為合適,其一是因為他們的身份足夠大,可以壓得住一些宵小之徒。其二則可以通過此事讓皇子們明白百姓之不易,這也是為各位皇子們的以後打基礎。”
朱標聽完朱旺的話之後,開口說道:“大哥你的意思是讓雄英去?”
“不不不”朱旺笑著搖了搖頭後說道:“我覺得此事允炆去最為合適!原因也很簡單,雄英如今正在講武堂跟著太上皇和各位老將軍們學習兵法謀略,而且經過孔家的事之後,雄英也知道百姓們的不易,所以我認為雄英現在應該靜下心來好好的完成現在手上的學業。”
“允炆合適的原因也很簡單,允炆作為二皇子,這些年陛下一直都讓其在大本堂讀書,您也很少讓他出宮去了解我大明百姓的不易。所以正好借著這整改吏治的機會,讓允炆去了解到百姓的不易。其次就是允炆的外公呂大人可是太常寺卿,所以允炆可是文官這一脈的啊!我想各位大臣們到時候也應該會鼎力相助的對不對?”
一旁的大臣們這個時候誰還管朱允炆是不是文臣這一脈的啊,隻要不是朱旺這貨來推動這事兒就行。而且據說這允炆殿下貌似對朱旺不滿,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兒啊!這敵人的敵人可就是朋友啊!
想明白這些之後,三法司的頭頭們立馬便出聲道:“請陛下放心,臣等一定配合允炆殿下,做好朝廷吏治改革。”
退朝之後,朱標叫來朱旺開口問道:“大哥為何要讓允文來做這事兒?”
朱旺迴答道:“之前允炆不是在找陛下要差事嘛,我這不正好順水推舟的送了個人情給他嘛,至於這事兒能不能辦好,那就是他和他背後那些人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