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就如同一個輪迴一般,也就是在20世紀,才發現了植物的重要作用,人類開始為之前的濫砍濫伐買單,開始了大規模的補種工作,現在,中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開始以全民推動的形式,進行了大規模的樹木種植,借助著戰爭到來的時段,利用大量的戰俘,從事這種重體力和簡單單一的工作,節約了大量的成本,並且持續不斷的種植,科學的保證存活率,不同的體係,防止自然災害,已經起到了階段性的成果的。


    整個黃土高原,山西陝西,甘肅等地的情況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大量的植被,固定了水土,黃河真的清了,特別是位於小浪底的水利工程的建立,這是專門為了固沙和治沙而修建的工程的,兩者結合之下,每年減少黃河泥沙的量龐大到了極點,正是這麽一連串的治理,黃河下遊的懸河也在逐步的降低,在每年進行一定的深挖河道,清淤之後,預計用7年的時間,徹底的治理掉黃河的問題的。


    這是一個巨大的體係性工程,特別是北方,因為三北的存在,再加上從1911開始,絕大部分的防護林的興建,都是在蒙古一線,目前都是比較單一的,比較適合生產的林地的,未來,在植被和各方麵都完善的情況下,會停止這樣人為的過程,讓速生林變成自生林,這個過程,更加的漫長,可能要幾十年,甚至似乎上百年,在楊元釗所能夠掌控的時間之中,楊元釗會繼續的推進,不可能讓中國變成後世日本那樣,64的森林覆蓋率,最起碼要達到45%以上,並且逐步的調整到50%左右,按照後世的觀點,基本上4成以上的森林覆蓋率,基本上可以保證氣候條件的比較適宜的。


    就拿包頭為例,在1911年形成城市之後,每年遭遇到沙塵暴的次數,從1911年年均6次,降低到了1914年到1916年,整整三年才隻有一次,並且按照現在的數據顯示,可能在最少5年的時間之中,包頭不會遭到了沙塵暴的襲擊。


    隻是從沙塵暴這種極端的天氣,無法說明自然環境向好的效果,就從1913年,包頭開始建立大氣顆粒物采樣開始,從1913年,年平均汙染物顆粒的111這樣的中高度汙染的情況,到1916年前半年,年均45,幾乎降低了一半,按照監控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分析,未來3年時間之中,因為環境的向好,顆粒物的下降還會有一個大的增速,最終會降低到30以下這種優質的天氣。


    空氣中的顆粒物是不可能完全的清理幹淨的,一般而言,30以下基本上算是極好的了,即便對於遠離的城市喧囂,自然環境也優美的地方,達到20以下,甚至是10以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雖然中國會持續不斷的向著極限努力,並不代表會在這個方麵投入巨大的投入,那投入產出並不成比例。


    目前北水南調工程已經完工的,隻有西線和中線,正在加快建設之中的,還有一條東線,這一條是所有北水南調計劃之中,最長的一條,從貝加爾湖出發,順著西伯利亞的眾多水係,一定情況之下,調整整個西伯利亞地區水量。


    西伯利亞地區,水資源豐富,可是如果的人類活動,特別是農業生產的加劇,還會造成地區之間的不均衡,在專家的幫助之下,未雨綢繆,是可以進行提前的調整的,並且規劃處幾個大規模的農場,以保證西伯利亞地區的糧食生產。


    這隻是這一條東線的一部分作用,在繞行到東北區域的時候,一部分的水量會注入到黑龍江之中,加強這一條東北地區的大河的水量,增加中下遊的總水量,另外一條,則會沿著東北和蒙古交接的地方,在水量貧瘠的地方一路的南下,一直通往京津地區,最終注入海河,一彌補這一地區的缺水,雖然在這個時代,這裏還不算缺水,可是京津作為中國目前的四大都城之一,未來的工業發展和人口增長,會有一個井噴一樣的發展,這種情況之下,提前的做好準備。


    3條線,總調水量,達到了100立方公裏的,要稍稍高於貝加爾湖的入水量,接下來,會對西伯利亞的注入到北冰洋的部分河流,進行一係列的調整,增加注入貝加爾湖的水量,已達到平衡的作用,一旦這個目的達成,整個西伯利亞,中國的西部,東北地區,甚至是華北地區,水資源就會均衡合理的應用,最終達到比較完美的程度。


    中線作為最關鍵,也是投入最大的一條線,目前已經初步的顯示了威力,新種植的30萬平方公裏的防護林,因為有北水南調的支持,不再考慮抗幹旱的低矮喬木,而是選擇了較為高大,經濟價值較高的,目前成活率相對於去年,最少提升了7個百分點,而且補種率和看護的人工消耗也有所減少。特別是草原,本身草原對於水量的要求就不高,在一些季節性的草原之中,一場大雨,就能夠讓草木繁盛,然後逐步的幹旱,才會讓草木枯萎,在借助著根灌係統,保證了在幹旱季節有一定水的補充,草場恢複的速度大規模的加快,按照畜牧局的統計,明年草原的承載能力,會在今年的基礎上,提升70%,未來的5年時間,每年都會有30%以上的增長。


    中國的人口越來越多,對於蛋白質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以往多是以豬肉為主,畢竟,楊元釗穿越之後,帶來了集中養豬和飼料,從1908年開始,中國豬肉產量開始井噴一樣的增長,可是豬肉隻能夠解決有和沒有的問題,大規模的集中養雞和養豬,在21世紀的時候,被看成並不營養的攝入,在初期,可以用來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當中國真正發展起來的時候,幾乎自然的,要考慮到營養的均衡問題。


    牛奶,牛肉,羊肉,這些草原上能夠大量養殖,就成為了豬肉的替代品,未來的豬肉養殖,還會繼續,卻不會繼續擴大,大部分產品會製作成為成品,或者低檔的商品用於出口,進一步的均衡中國人的餐桌,以深海魚類,牛羊肉,替代以前菜譜之中的豬肉,進一步改善中國人的飲食結構。


    其實,澳大利亞的拿下,在草原上麵,中國已經不太缺乏了,可是蒙古和西伯利亞的部分草原的恢複,進一步的增加蓄積量,也算是增加了未來中國的產出,未來中國的實力,會在這樣潛移默化之中,逐步的增加。


    一個龐大的體係工程即將建立,20多天之後,當從包頭西部注入來自貝加爾湖的湖水,最終沿著千裏黃河,經過了千裏的注入,使用,最終通過入海口,進入到了大海的時候,關於這一個工程的總體評估也出來了,這一個中國曆史上,甚至加上後世,都有些難以想象的龐大的工程,直接改變了中國局部的缺水狀態,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糧食生產將會提升7%,看起來不多,可是環境影響巨大,不但改善了整個中部地區的環境的,還加快了黃河的治理,更多的水量,更快的速度,黃河衝積泥沙的速度也微微加快的,隻要持續下去,治理黃河完成的時間,最少可以提早半年以上。


    直接的影響,包頭這邊,沒有西北幾省和蒙古多。內外蒙古增加的主要是草原,今年預計增加7成的草原麵積,還有差不多4500萬畝的農田,對於蒙古這邊糧食平衡作用較大,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則是主要增加的農田,在這裏,種植小麥和水稻這種,不太適宜,隻是在一些特定的地方,有一定的產出,可是棉花卻是最適合的,中亞高緯度地區,長時間的日照環境,本來就是種植棉花最適宜的地方,現在有增加了水,整個西部超過3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麵,一下子增加了30萬平方公裏的農田,在全部麵積之中,不過是增加了10%,可是農田卻達到了4.5億畝,僅僅是種植棉花一項,帶來的原料產量就可怕至極。


    農業被稱為第一產業,是所有的基礎,不但解決了人吃飯的問題,還是不少的工業的原材料的提供者的,他可以說是整個工業的基礎,就按照評估報告之中顯示,隻要繼續下去,保持著耕地麵積和自然改變的繼續,未來會創造出這個大型建設10倍,甚至更多的投入的產出,對於整個的經濟的拉動作用非常大。


    持續了4年,未來還將持續的一年的項目,差不多算是落幕了,大規模的投入,人力和資金上麵,也告了一個段落,東線在黑龍江的投入還在繼續,可其他的地方就沒用了,雖然說,中國目前蓬勃發展的工業,不會怕差不多9000萬的勞動力沒有地方使用,可是吃了大型建設甜頭的中國,開始考慮接下來要幹什麽的,南水北調肯定不用了,一個北水南調就已經比南水北調改變更多了,沒有必要再重複建設,似乎必須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工程,以容納龐大的人力,繼續在根本上麵,改變中國的基礎,讓中國獲得更加出色的底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鋼鐵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殘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殘夢並收藏鋼鐵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