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的軍事發展,大型高速飛機所擁有的快速投放能力,是傳統的部隊所不可能擁有的,在地麵上,陸軍很容易被有所準備的阻擋,很多圍點打援之所以能夠成功,阻擊線很重要,哪怕是兵力懸殊,在特定的地點預設戰場,也很容易的抵擋住別人的攻擊,更別說意誌和戰鬥力都很出色的部隊。就如同現在的一戰來說,壕溝戰改變了戰爭的態勢,防守比攻擊更容易占到便宜,已經形成的均勢,要想打破,除了不畏艱險的犧牲,恐怕就隻有新式的裝備能夠解決。
坦克和裝甲車的出現,可以解決壕溝戰,卻是在大規模使用和正麵戰場上,甚至到坦克普及,閃電戰都出現的時代,壕溝戰和阻擊線,依然有生存的土壤,隻不過這種的作用被削弱了很多,後世的二戰時期,壕溝戰有,可是重要程度上麵,跟一戰無法相比。
大型運輸機集中出現,是在後世冷戰時期,雙方都需要一個打破常規戰法的武器,它的出現,改變了陸戰基本做法,戰場不再是地麵的平麵,擁有了空中這個維度,變得立體了起來,在沒有製空權的前提下,空軍不但可以打擊任何的地麵目標,也可以靈活的把部隊投射到戰場上,隻要飛機的航程達到,製空權擁有,甚至是局部製空權,就可以在任何的薄弱部分投入兵力,甚至伴隨著運輸機的噸位越來越大,連真正的主戰坦克都可以投射。
這就徹底的改變了戰爭的進程,在任何的時候,正麵戰場的抵抗和防禦,都是最為強大的,側翼和後方都是最為薄弱的,一支跟普通的攻堅部隊,甚至是主力部隊都可以相比的強大部隊,突然的出現在了一個戰線的後方,帶來的壓力和破壞力,絕對是打破平衡。
中國一直都優先的發展空軍,未來不出意外的話,空中優勢明顯,很容易取得戰場上麵的主動權,可是空軍不是陸軍,一直到20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在科索沃戰爭的時候,才出現了全部由空軍主導的戰爭,在此之前,甚至連1990年的海灣戰爭,也是空軍取得優勢之後,陸軍才進入的。
未來中國絕對是機械化軍團行動,需要大功率的運輸機,在短時間,可以以最大規模投放兵力,在時間不太重要的前提下,主要是依靠船舶,可是在關鍵的時刻,隻有飛機才能夠完成1000公裏,甚至是2000公裏的快速投放,這才是發揮出大型運輸機功效的最根本的做法。
無論是戰爭需要,還是中國本身,都需要這種大型的遠程運輸機,原因很簡單,未來中國的國土太龐大了,原來110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以包頭為中心的話,距離各個邊境最遠也不過是3500公裏左右,可是加上了整個西伯利亞,東南亞,甚至是澳大利亞,這麽龐大的領土,可能會出現一個3000萬平方公裏的超級大帝國,那樣的話,即便從中國本土核心區域,到任何地方的距離,都會超過3000公裏,甚至是4000公裏。
本土核心區域,甚至剛剛拿下西伯利亞,因為跟本土直接接壤,可以用鐵路代替飛機,雖然鐵路比起飛機慢了一點,隻要鋪設足夠的鐵路網絡,180公裏左右的速度,不懼怕任何的天氣情況,可以全天候的投射,比起飛機慢一點,卻可以接受,但是境外就不行了,中南半島接壤,隻要努力,把鐵路鋪設完成,也可以達到快速的投射能力,可是整個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就不行了,如果用船的話,哪怕是高速運輸船,每天也不能保證500公裏的速度,這跟鐵路極限4000公裏比起來,差的太遠了,這種情況之下,要想保證領土完整和全麵的抗打擊能力,空中投放是必然的選擇的。
空投和空中運輸,這是無數次被證明的,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警察,就是因為全球的投放能力,從美國本土起飛的轟炸機,可以轟炸整個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而遠程運輸機,一天的時間,可以把幾萬全副武裝,甚至擁有的足夠戰略戰術武器的部隊,送到地球上任何一個有爭端的地方,也是多虧了這個,才可以讓********,龐大無比的領土,不會被敵人找到薄弱環節攻擊,也會讓這個世界上從未有過的龐大帝國,真正的穩定下來。
正因為有後世的見識,楊元釗指導下的西北,乃至後來的中國,從一開始,就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在國內普及的便捷的鐵路,不斷的擴充商船,擁有海上的航運路線,最關鍵的飛機,在所有核心之中,是最重要的,可以快速的達成兵力部署的任務,這對於國家的安全,甚至是未來,向外擴張非常有利。
原型機早在1913年的時候,就已經立項了,在楊元釗的幹預下,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可是原型機連最核心的問題都沒有完全解決,發動機的問題,4發大功率發動機,代表了整個的中國最高程度的技術水平,4000馬力的發動機,4台加起來,甚至比不上後世一台發動機的功率,這也是這個大型運輸機沒辦法增加運輸噸位的根本原因,未來,伴隨著航空發動機的進展,會逐步擴大到6000,甚至是10000的程度,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大型的遠程運輸機才能夠最終的成型,起飛重量會超過100噸,成為真正的巨無霸。
此時,原型機正在進行第17輪測試,通過前麵的測試,已經基本上解決了一些問題,可是控製係統,甚至是整體的布局都有問題,暫時沒辦法達到最佳的程度,正在快速的提升之中,預計2年左右,能夠解決大部分基礎的子項目,最終達到比較完美狀態。
陰山基地,楊元釗已經停下了政務,在這裏工作了15天了,大功率發動機的攻堅工作,已經進行了超過9個月的時間了,隻差最後的一步,就能夠完成發動機的馬力從4000馬力向5500馬力的跳躍,增加的1500馬力,在4發的發動機的麵前,等於動力最少提升了三分之一以上,可是總的噸位沒有提升多少,載重量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升一半,達到50噸的驚人數字,這個噸位,絕對可以產生階段性的成果。
不過現在有一個關鍵的問題,發動機運行時間從3小時,提升到了36小時,但是跟初步1500小時,還有較大差距,更別說楊元釗的最終要求,9000到一萬小時的極限了,這個極限,對於發動機非常關鍵,遠程運輸機不同於戰鬥機,他一旦飛起來,就是長期的飛行,10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天的連續,都是正常的,沒有足夠的壽命,他的功效無法發揮到極致。
正因為進展不暢,所以求到了楊元釗這裏,楊元釗抵達之後,第一時間,就把一台最終定型的原型發動機收入到了一體機之中,這是最大的捷徑,在現實之中,很多的東西,隻能夠通過一步步的測試,比如說發動機,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開機試機,甚至是破壞性的開機,看可靠性和持續時間,在一體機之中,隻要掃描功能一掃,就可以知道具體的數據。
這一台發動機在掃描之下,極限的功率可以達到5780馬力,平穩超過5500是沒問題的,隻不過主軸要差一點,硬度夠了,韌度不夠,耐熱性也不夠,應該是主軸材料選擇不行,還有燃燒室,等諸多方麵,甚至連渦扇也有些毛病。
這些毛病都不算太大,可是集合到一起,卻形成了發動機無法持久的毛病,要解決需要一項項的來看完之後,楊元釗心中就有底了的,開始大刀闊斧的下達命令,很快的,一個個新的實驗項目就此分割下來了。
負責大飛機發動機項目負責人,崇拜的看著楊元釗,雖然楊元釗目前日理萬機,是目前龐大中國的掌控者,可是在動力領域,依然是整個中國最強大的,他這麽努力都沒有找到的毛病,楊元釗不過是過來看幾眼,就找到了。
發動機領域,就是這樣,有時候,無論怎麽努力都找不到毛病在哪裏,他已經來來迴迴的梳理了數十遍,沒有任何頭緒,地下的工作人員,也沒有任何的收獲的情況之下,才向楊元釗求救,本來不過是想要推卸責任,因為在他看來,楊元釗日理萬機的,應該抽不出時間過來,沒想到,楊元釗卻來了,而且一來之後,就解決了他關鍵性的問題。
不但找到問題,而且給予了解決的方案,比如說,他現在正在做的實驗,用rba435金屬,代替原來的主軸,重新生產主軸的,這種金屬雖然是剛剛列入了金屬目錄,卻可以加工,最少說,實驗室內少批量生產是沒問題的,這也意味著解決問題的方法出現了。(未 完待續 ~^~)
坦克和裝甲車的出現,可以解決壕溝戰,卻是在大規模使用和正麵戰場上,甚至到坦克普及,閃電戰都出現的時代,壕溝戰和阻擊線,依然有生存的土壤,隻不過這種的作用被削弱了很多,後世的二戰時期,壕溝戰有,可是重要程度上麵,跟一戰無法相比。
大型運輸機集中出現,是在後世冷戰時期,雙方都需要一個打破常規戰法的武器,它的出現,改變了陸戰基本做法,戰場不再是地麵的平麵,擁有了空中這個維度,變得立體了起來,在沒有製空權的前提下,空軍不但可以打擊任何的地麵目標,也可以靈活的把部隊投射到戰場上,隻要飛機的航程達到,製空權擁有,甚至是局部製空權,就可以在任何的薄弱部分投入兵力,甚至伴隨著運輸機的噸位越來越大,連真正的主戰坦克都可以投射。
這就徹底的改變了戰爭的進程,在任何的時候,正麵戰場的抵抗和防禦,都是最為強大的,側翼和後方都是最為薄弱的,一支跟普通的攻堅部隊,甚至是主力部隊都可以相比的強大部隊,突然的出現在了一個戰線的後方,帶來的壓力和破壞力,絕對是打破平衡。
中國一直都優先的發展空軍,未來不出意外的話,空中優勢明顯,很容易取得戰場上麵的主動權,可是空軍不是陸軍,一直到20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在科索沃戰爭的時候,才出現了全部由空軍主導的戰爭,在此之前,甚至連1990年的海灣戰爭,也是空軍取得優勢之後,陸軍才進入的。
未來中國絕對是機械化軍團行動,需要大功率的運輸機,在短時間,可以以最大規模投放兵力,在時間不太重要的前提下,主要是依靠船舶,可是在關鍵的時刻,隻有飛機才能夠完成1000公裏,甚至是2000公裏的快速投放,這才是發揮出大型運輸機功效的最根本的做法。
無論是戰爭需要,還是中國本身,都需要這種大型的遠程運輸機,原因很簡單,未來中國的國土太龐大了,原來110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以包頭為中心的話,距離各個邊境最遠也不過是3500公裏左右,可是加上了整個西伯利亞,東南亞,甚至是澳大利亞,這麽龐大的領土,可能會出現一個3000萬平方公裏的超級大帝國,那樣的話,即便從中國本土核心區域,到任何地方的距離,都會超過3000公裏,甚至是4000公裏。
本土核心區域,甚至剛剛拿下西伯利亞,因為跟本土直接接壤,可以用鐵路代替飛機,雖然鐵路比起飛機慢了一點,隻要鋪設足夠的鐵路網絡,180公裏左右的速度,不懼怕任何的天氣情況,可以全天候的投射,比起飛機慢一點,卻可以接受,但是境外就不行了,中南半島接壤,隻要努力,把鐵路鋪設完成,也可以達到快速的投射能力,可是整個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就不行了,如果用船的話,哪怕是高速運輸船,每天也不能保證500公裏的速度,這跟鐵路極限4000公裏比起來,差的太遠了,這種情況之下,要想保證領土完整和全麵的抗打擊能力,空中投放是必然的選擇的。
空投和空中運輸,這是無數次被證明的,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警察,就是因為全球的投放能力,從美國本土起飛的轟炸機,可以轟炸整個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而遠程運輸機,一天的時間,可以把幾萬全副武裝,甚至擁有的足夠戰略戰術武器的部隊,送到地球上任何一個有爭端的地方,也是多虧了這個,才可以讓********,龐大無比的領土,不會被敵人找到薄弱環節攻擊,也會讓這個世界上從未有過的龐大帝國,真正的穩定下來。
正因為有後世的見識,楊元釗指導下的西北,乃至後來的中國,從一開始,就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在國內普及的便捷的鐵路,不斷的擴充商船,擁有海上的航運路線,最關鍵的飛機,在所有核心之中,是最重要的,可以快速的達成兵力部署的任務,這對於國家的安全,甚至是未來,向外擴張非常有利。
原型機早在1913年的時候,就已經立項了,在楊元釗的幹預下,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可是原型機連最核心的問題都沒有完全解決,發動機的問題,4發大功率發動機,代表了整個的中國最高程度的技術水平,4000馬力的發動機,4台加起來,甚至比不上後世一台發動機的功率,這也是這個大型運輸機沒辦法增加運輸噸位的根本原因,未來,伴隨著航空發動機的進展,會逐步擴大到6000,甚至是10000的程度,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大型的遠程運輸機才能夠最終的成型,起飛重量會超過100噸,成為真正的巨無霸。
此時,原型機正在進行第17輪測試,通過前麵的測試,已經基本上解決了一些問題,可是控製係統,甚至是整體的布局都有問題,暫時沒辦法達到最佳的程度,正在快速的提升之中,預計2年左右,能夠解決大部分基礎的子項目,最終達到比較完美狀態。
陰山基地,楊元釗已經停下了政務,在這裏工作了15天了,大功率發動機的攻堅工作,已經進行了超過9個月的時間了,隻差最後的一步,就能夠完成發動機的馬力從4000馬力向5500馬力的跳躍,增加的1500馬力,在4發的發動機的麵前,等於動力最少提升了三分之一以上,可是總的噸位沒有提升多少,載重量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升一半,達到50噸的驚人數字,這個噸位,絕對可以產生階段性的成果。
不過現在有一個關鍵的問題,發動機運行時間從3小時,提升到了36小時,但是跟初步1500小時,還有較大差距,更別說楊元釗的最終要求,9000到一萬小時的極限了,這個極限,對於發動機非常關鍵,遠程運輸機不同於戰鬥機,他一旦飛起來,就是長期的飛行,10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天的連續,都是正常的,沒有足夠的壽命,他的功效無法發揮到極致。
正因為進展不暢,所以求到了楊元釗這裏,楊元釗抵達之後,第一時間,就把一台最終定型的原型發動機收入到了一體機之中,這是最大的捷徑,在現實之中,很多的東西,隻能夠通過一步步的測試,比如說發動機,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開機試機,甚至是破壞性的開機,看可靠性和持續時間,在一體機之中,隻要掃描功能一掃,就可以知道具體的數據。
這一台發動機在掃描之下,極限的功率可以達到5780馬力,平穩超過5500是沒問題的,隻不過主軸要差一點,硬度夠了,韌度不夠,耐熱性也不夠,應該是主軸材料選擇不行,還有燃燒室,等諸多方麵,甚至連渦扇也有些毛病。
這些毛病都不算太大,可是集合到一起,卻形成了發動機無法持久的毛病,要解決需要一項項的來看完之後,楊元釗心中就有底了的,開始大刀闊斧的下達命令,很快的,一個個新的實驗項目就此分割下來了。
負責大飛機發動機項目負責人,崇拜的看著楊元釗,雖然楊元釗目前日理萬機,是目前龐大中國的掌控者,可是在動力領域,依然是整個中國最強大的,他這麽努力都沒有找到的毛病,楊元釗不過是過來看幾眼,就找到了。
發動機領域,就是這樣,有時候,無論怎麽努力都找不到毛病在哪裏,他已經來來迴迴的梳理了數十遍,沒有任何頭緒,地下的工作人員,也沒有任何的收獲的情況之下,才向楊元釗求救,本來不過是想要推卸責任,因為在他看來,楊元釗日理萬機的,應該抽不出時間過來,沒想到,楊元釗卻來了,而且一來之後,就解決了他關鍵性的問題。
不但找到問題,而且給予了解決的方案,比如說,他現在正在做的實驗,用rba435金屬,代替原來的主軸,重新生產主軸的,這種金屬雖然是剛剛列入了金屬目錄,卻可以加工,最少說,實驗室內少批量生產是沒問題的,這也意味著解決問題的方法出現了。(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