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奧匈帝國突如其來的進攻,打了塞爾維亞一記悶棍,本身塞爾維亞的軍隊,在第一次,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之中,都損失慘重,特別是第二次,在土耳其的突然介入之下,如果不是英法在背後支持,說不定就要全軍覆沒了。
一個歐洲小國,沒有多少曆史,更加沒有多少積蓄,被英法等推出來作為出頭鳥的,高興了打賞幾個,不高興的,就置之不理,塞爾維亞根本沒有恢複到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之前的狀態,再加上奧匈帝國突然襲擊,早早的就集中了3個集團軍,差不多30萬人的軍隊,全部都是經過了嚴格訓練的精銳,雖然一戰時期,奧匈帝國的軍隊不怎麽樣,碰上二流的陸軍的俄羅斯,也是成軍團成軍團的被殲滅,可再怎麽說,也是經過訓練,裝備了大量火炮機槍的,有統一的武器的軍人,不是塞爾維亞能夠抵擋。
2個小時之內,塞爾維亞邊境2個師,被打散潰逃,塞爾維亞的國境線一下子大開了,三個集團軍的奧匈帝*隊,兵分三路,順著公路,向著塞爾維亞的腹地衝去,一下子,邊境的眾多城市都被占據了,數百公裏的防線,岌岌可危了,甚至有滅國的危險。
麵對這樣的局麵,塞爾維亞在第一時間向著奧匈帝國宣戰,發布了全國總動員,所有的適齡的青年,全部加入到軍隊之中,有槍械了裝備槍械。沒有槍械的話,就裝備各種的冷兵器,總共300萬不到的總人口之下。一下子拉起了60萬大軍,遠比其他國家極限動員的十分之一的動員力更強。
亡國的背景之下,塞爾維亞爆發出了強大的韌性,哪怕是抵擋不住,也會拚著死傷,逐步的抵擋奧匈帝*隊,最終。奧匈帝國的速度稍稍放緩,死亡率也在加劇。而塞爾維亞緩過一口氣,開始向著英法求援。
巴爾幹半島,是歐洲的焦點,之前隻是巴爾幹人在其中的內耗。就算是土耳其的介入都非常的敏感,更何況是一流強國的奧匈帝國,在一戰之中,奧匈帝國是個渣,可是幾百萬大軍,幾乎全門類的武器生產能力,甚至可以建設戰列艦,這樣一個強國,不是巴爾幹的小國能夠抵擋的。更何況主攻的方向就一個塞爾維亞,一直以來,俄羅斯視巴爾幹為自己的禁臠。為了巴爾幹,連續發動了十幾次的俄土戰爭,逐步的靠近巴爾幹,現在奧匈帝國過來摘桃子了,怎麽可能接受。在協約國其他國家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俄羅斯首先反應過來。向奧匈帝國下達最後通牒,以總動員的方式為猥褻。要求奧匈帝國迴到談判桌上,退出塞爾維亞的領土。
奧匈帝國怎可能接受,先不說它跟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就說德國在背後的支持,也不可能退縮,最前鋒的軍隊已經進入到塞爾維亞30公裏了,數以千萬計的徒弟被占領,這可是擴張的好機會。
緊接著俄羅斯,法國是第二個下達最後通牒,法國在巴爾幹利益眾多,加上跟俄國的密切關係,一向都是同進退的,奧匈帝國如果把手伸向了巴爾幹半島,等於說是在地中海之中,牢牢的打上了一顆釘子,這是法國接受不了的,在俄國下達最後通牒的第二天,向奧匈帝國做出了同樣的威脅,如果奧匈帝國不立刻退出巴爾幹地區的話,他們也會同樣的總動員,並準備進入戰爭狀態。
歐洲局勢,在奧匈帝國的一個動作之下,變得極為的緊張了起來,本來就是劍拔弩張的,現在幹脆圖窮匕首見了。奧匈帝國注定會讓俄法失望的,他們不但沒有聽從俄法的最後通牒,反而更進一步,兵鋒直逼塞爾維亞的首都,已經開始清理路上的戰略要點了,速度非常快,沒有經過訓練,隻是憑著熱血抵擋奧匈帝*隊的塞爾維亞人開始潰逃,他們的三板斧,被正規軍熟悉了之後,對正規軍造成的影響大大的減少,反而在後方,被奧匈占據的城市之中,抵抗運動在加劇,成果逐步提升。
奧匈帝國,用實際行動,拒絕了俄法之間的要求,俄法幾乎是暴怒,幾乎在最短的時間之中,俄法宣布總動員,即將全國進入到戰爭狀態,大軍開始調集,向著跟奧匈帝國的邊境而去,準備強行武裝幹涉。
德國一手推動計劃,當然不會慢,在俄法發動了總動員的同時,11月2日,德國向俄法發布照會,對俄法兩國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取消總動員,被拒絕之後,德國也開始宣布全國總動員。
德國的動作,不但出乎了俄法的預料,也出乎了英國的預料,在英國看來,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奧匈帝國幾乎不會退迴,俄法也注定會向奧匈帝國宣戰,德國肯定會來詢問一下英國的意思,到時候英國可以有很多的選擇,甚至是戲弄一下德國,總之可以拖延德國20天到30天的時間,沒想到,德國直接的忽視了他們,隻是單方麵提出總動員,這倒是出乎了他的預料,他們到底想幹什麽。
英國還沒有意識到,這一切都是德國策劃的,動員令早在十幾天之前已經下達了,第一波攻擊軍隊,已經兵陳邊境,隨時有可能突襲而出。接下來,一切都順理成章了,俄法沒有聽從德國的要求,開始調動軍隊,陳兵奧匈帝國的邊境,為了不讓奧匈帝國獨立的抵擋俄法的進攻,11月3日,德國同時向俄法宣戰。在得到了德國宣戰書的同時,俄法向德國宣戰,協約國和同盟國的4個主要國家,相互的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的爆發了。
眼花繚亂的變化,從最開始變動,到整個歐洲互相之間宣戰,進入到戰爭狀態額,似乎隻用了幾天的時間的,一切都變得無法收拾了,就算是早有心理準備,知道一定爆發的英國,也感覺到一陣的失落,作為世界上的老大,這一場戰爭,似乎有意無意的把它隔絕在外,很不爽很不爽。
英國也沒有停留多久,外交部用了大半個下午的時間,弄出來一篇文章,總之例數的德國的很多非分之處,最終,還是向德國,向奧匈宣戰了,協約國的主要力量,全部的參與到了戰爭之中。緊接著土耳其對協約國全部宣戰,協約國也向著土耳其宣戰。不過這中間,同盟國的成員意大利保持中立,協約國和同盟國的主要國家之中,除了奇葩的意大利,其他的都直接的進入到了戰爭狀態,整個歐洲都彌漫在戰火之中了。
這麽大的事情,而且是明文實發,放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是最大的新聞的,除了早有準備的西北之外,日本,美國,歐洲在諸多的小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似乎是被這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給鎮住了,一時間所有的外交辭令,全部都失聲了,戰火就這麽的突然的爆發了,遍布整個歐洲,數億人口之間的大對決,戰爭的硝煙,從南到北,彌漫在整個歐洲的上空。
西北參謀部,新到的電文的,協約國和同盟國正式開戰的消息,直接的拿到了參謀部,本來半信半疑的參謀們,臉仿佛是被打的啪啪啪作響,真的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發生了,本來可能是三個月,甚至是四個月才會開啟的戰爭,居然真的10天之內就發生了,而此時,那兩個逃跑英國情報員,根本就不可能的逃出婆羅洲,之前做出的大部分計劃,都是白做的,隻有楊元釗一直要求,在英國,法國的力量,大部分被限製在歐洲的前提之下,能夠對荷蘭的直接支持有限,至於近在咫尺的英國亞洲艦隊,那自然有德國人對付,以前的東亞艦隊都足以跟英國人對抗,更何況現在,多了9艘主力艦在內的60萬噸的戰艦。
雖然海試還沒有完全結束,可是三個多月的高強度訓練,已經讓大部分德國水兵,可以成功的操作這些戰艦了,最關鍵的動力係統,武器係統和防護裝甲已經全部的安裝上去了,士兵的磨合也有了*成,對付強大的英國本土艦隊,還需要一點火候,可是對上落後的,隻有一艘戰巡,剩下的是前無畏艦和普通的重巡的亞洲艦隊,簡直是壓倒性的優勢。
世界上,除了美國和中國之外,最龐大的4個工業國和一堆二流列強,一起戰爭總動員的情景,著實是讓人震撼,巴爾幹已經打的戰火滔天了,法國和俄國也開始大規模的調集軍隊,隻不過需要時間,可能要一周或者半個月,英國和德國應該差不多,或許德國要快一點,但是怎麽的也要兩三天的時間。
可是德國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而第一個目標,不是法國,也不是俄國,而是盧森堡和比利時,讓後世不少的史學家都疑惑不解,質疑德國的陰謀論,但是不管如何,在11月3日,也就是德國向俄法宣戰當天,一份由威廉二世親手發出的宣戰令,直接的遞交給了還叫喊著保持中立,維護和平的比利時國王的手中,德國向中立的,並不屬於協約國陣營的比利時宣戰了。(未完待續)
一個歐洲小國,沒有多少曆史,更加沒有多少積蓄,被英法等推出來作為出頭鳥的,高興了打賞幾個,不高興的,就置之不理,塞爾維亞根本沒有恢複到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之前的狀態,再加上奧匈帝國突然襲擊,早早的就集中了3個集團軍,差不多30萬人的軍隊,全部都是經過了嚴格訓練的精銳,雖然一戰時期,奧匈帝國的軍隊不怎麽樣,碰上二流的陸軍的俄羅斯,也是成軍團成軍團的被殲滅,可再怎麽說,也是經過訓練,裝備了大量火炮機槍的,有統一的武器的軍人,不是塞爾維亞能夠抵擋。
2個小時之內,塞爾維亞邊境2個師,被打散潰逃,塞爾維亞的國境線一下子大開了,三個集團軍的奧匈帝*隊,兵分三路,順著公路,向著塞爾維亞的腹地衝去,一下子,邊境的眾多城市都被占據了,數百公裏的防線,岌岌可危了,甚至有滅國的危險。
麵對這樣的局麵,塞爾維亞在第一時間向著奧匈帝國宣戰,發布了全國總動員,所有的適齡的青年,全部加入到軍隊之中,有槍械了裝備槍械。沒有槍械的話,就裝備各種的冷兵器,總共300萬不到的總人口之下。一下子拉起了60萬大軍,遠比其他國家極限動員的十分之一的動員力更強。
亡國的背景之下,塞爾維亞爆發出了強大的韌性,哪怕是抵擋不住,也會拚著死傷,逐步的抵擋奧匈帝*隊,最終。奧匈帝國的速度稍稍放緩,死亡率也在加劇。而塞爾維亞緩過一口氣,開始向著英法求援。
巴爾幹半島,是歐洲的焦點,之前隻是巴爾幹人在其中的內耗。就算是土耳其的介入都非常的敏感,更何況是一流強國的奧匈帝國,在一戰之中,奧匈帝國是個渣,可是幾百萬大軍,幾乎全門類的武器生產能力,甚至可以建設戰列艦,這樣一個強國,不是巴爾幹的小國能夠抵擋的。更何況主攻的方向就一個塞爾維亞,一直以來,俄羅斯視巴爾幹為自己的禁臠。為了巴爾幹,連續發動了十幾次的俄土戰爭,逐步的靠近巴爾幹,現在奧匈帝國過來摘桃子了,怎麽可能接受。在協約國其他國家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俄羅斯首先反應過來。向奧匈帝國下達最後通牒,以總動員的方式為猥褻。要求奧匈帝國迴到談判桌上,退出塞爾維亞的領土。
奧匈帝國怎可能接受,先不說它跟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就說德國在背後的支持,也不可能退縮,最前鋒的軍隊已經進入到塞爾維亞30公裏了,數以千萬計的徒弟被占領,這可是擴張的好機會。
緊接著俄羅斯,法國是第二個下達最後通牒,法國在巴爾幹利益眾多,加上跟俄國的密切關係,一向都是同進退的,奧匈帝國如果把手伸向了巴爾幹半島,等於說是在地中海之中,牢牢的打上了一顆釘子,這是法國接受不了的,在俄國下達最後通牒的第二天,向奧匈帝國做出了同樣的威脅,如果奧匈帝國不立刻退出巴爾幹地區的話,他們也會同樣的總動員,並準備進入戰爭狀態。
歐洲局勢,在奧匈帝國的一個動作之下,變得極為的緊張了起來,本來就是劍拔弩張的,現在幹脆圖窮匕首見了。奧匈帝國注定會讓俄法失望的,他們不但沒有聽從俄法的最後通牒,反而更進一步,兵鋒直逼塞爾維亞的首都,已經開始清理路上的戰略要點了,速度非常快,沒有經過訓練,隻是憑著熱血抵擋奧匈帝*隊的塞爾維亞人開始潰逃,他們的三板斧,被正規軍熟悉了之後,對正規軍造成的影響大大的減少,反而在後方,被奧匈占據的城市之中,抵抗運動在加劇,成果逐步提升。
奧匈帝國,用實際行動,拒絕了俄法之間的要求,俄法幾乎是暴怒,幾乎在最短的時間之中,俄法宣布總動員,即將全國進入到戰爭狀態,大軍開始調集,向著跟奧匈帝國的邊境而去,準備強行武裝幹涉。
德國一手推動計劃,當然不會慢,在俄法發動了總動員的同時,11月2日,德國向俄法發布照會,對俄法兩國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取消總動員,被拒絕之後,德國也開始宣布全國總動員。
德國的動作,不但出乎了俄法的預料,也出乎了英國的預料,在英國看來,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奧匈帝國幾乎不會退迴,俄法也注定會向奧匈帝國宣戰,德國肯定會來詢問一下英國的意思,到時候英國可以有很多的選擇,甚至是戲弄一下德國,總之可以拖延德國20天到30天的時間,沒想到,德國直接的忽視了他們,隻是單方麵提出總動員,這倒是出乎了他的預料,他們到底想幹什麽。
英國還沒有意識到,這一切都是德國策劃的,動員令早在十幾天之前已經下達了,第一波攻擊軍隊,已經兵陳邊境,隨時有可能突襲而出。接下來,一切都順理成章了,俄法沒有聽從德國的要求,開始調動軍隊,陳兵奧匈帝國的邊境,為了不讓奧匈帝國獨立的抵擋俄法的進攻,11月3日,德國同時向俄法宣戰。在得到了德國宣戰書的同時,俄法向德國宣戰,協約國和同盟國的4個主要國家,相互的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的爆發了。
眼花繚亂的變化,從最開始變動,到整個歐洲互相之間宣戰,進入到戰爭狀態額,似乎隻用了幾天的時間的,一切都變得無法收拾了,就算是早有心理準備,知道一定爆發的英國,也感覺到一陣的失落,作為世界上的老大,這一場戰爭,似乎有意無意的把它隔絕在外,很不爽很不爽。
英國也沒有停留多久,外交部用了大半個下午的時間,弄出來一篇文章,總之例數的德國的很多非分之處,最終,還是向德國,向奧匈宣戰了,協約國的主要力量,全部的參與到了戰爭之中。緊接著土耳其對協約國全部宣戰,協約國也向著土耳其宣戰。不過這中間,同盟國的成員意大利保持中立,協約國和同盟國的主要國家之中,除了奇葩的意大利,其他的都直接的進入到了戰爭狀態,整個歐洲都彌漫在戰火之中了。
這麽大的事情,而且是明文實發,放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是最大的新聞的,除了早有準備的西北之外,日本,美國,歐洲在諸多的小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似乎是被這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給鎮住了,一時間所有的外交辭令,全部都失聲了,戰火就這麽的突然的爆發了,遍布整個歐洲,數億人口之間的大對決,戰爭的硝煙,從南到北,彌漫在整個歐洲的上空。
西北參謀部,新到的電文的,協約國和同盟國正式開戰的消息,直接的拿到了參謀部,本來半信半疑的參謀們,臉仿佛是被打的啪啪啪作響,真的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發生了,本來可能是三個月,甚至是四個月才會開啟的戰爭,居然真的10天之內就發生了,而此時,那兩個逃跑英國情報員,根本就不可能的逃出婆羅洲,之前做出的大部分計劃,都是白做的,隻有楊元釗一直要求,在英國,法國的力量,大部分被限製在歐洲的前提之下,能夠對荷蘭的直接支持有限,至於近在咫尺的英國亞洲艦隊,那自然有德國人對付,以前的東亞艦隊都足以跟英國人對抗,更何況現在,多了9艘主力艦在內的60萬噸的戰艦。
雖然海試還沒有完全結束,可是三個多月的高強度訓練,已經讓大部分德國水兵,可以成功的操作這些戰艦了,最關鍵的動力係統,武器係統和防護裝甲已經全部的安裝上去了,士兵的磨合也有了*成,對付強大的英國本土艦隊,還需要一點火候,可是對上落後的,隻有一艘戰巡,剩下的是前無畏艦和普通的重巡的亞洲艦隊,簡直是壓倒性的優勢。
世界上,除了美國和中國之外,最龐大的4個工業國和一堆二流列強,一起戰爭總動員的情景,著實是讓人震撼,巴爾幹已經打的戰火滔天了,法國和俄國也開始大規模的調集軍隊,隻不過需要時間,可能要一周或者半個月,英國和德國應該差不多,或許德國要快一點,但是怎麽的也要兩三天的時間。
可是德國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而第一個目標,不是法國,也不是俄國,而是盧森堡和比利時,讓後世不少的史學家都疑惑不解,質疑德國的陰謀論,但是不管如何,在11月3日,也就是德國向俄法宣戰當天,一份由威廉二世親手發出的宣戰令,直接的遞交給了還叫喊著保持中立,維護和平的比利時國王的手中,德國向中立的,並不屬於協約國陣營的比利時宣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