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呂布的信,太史慈笑了笑便不以為意,隻當是在賭氣,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看著眼前的蒙麵人,也就是科舉第二的李文憂,太史慈想起了其呈上的策論:先奪青州、南下徐州、向西聯合曹操、迎皇帝、北平袁紹最後向南向西一統天下。具體的策略也有,比如打袁紹時利用海軍優勢跨海北奪遼東讓其南北不能兼顧。


    太史慈說道:“青州雖如秦、晉、齊、楚一般無後顧之憂,可現在東萊隻有一郡之地過於弱小,等奪下青州之時,如曹操、袁紹等輩早已坐擁數州之地,僅憑青州而與天下諸侯爭鋒,打得過嗎?而且必然導致更多百姓死亡,值得嗎?”


    李文憂眼中閃過一絲落寞之色,答道:“就看主公誌向如何,如今東萊被主公經營的如鐵桶一般,兵精糧足,文臣武將盡皆是一時之選,自有資格爭上一爭。而若主公隻是安心困於一隅,那當吾沒說便可。”


    太史慈問道:“看汝策論,好像你很希望讓我逐鹿天下?為什麽?”


    李文憂點頭答道:“主公慧眼,一來,誰都想更進一步,主公如此,臣子亦是如此。二來,吾相信若天下行東萊之法才能惠及天下百姓,讓百姓吃飽穿暖有書讀,寒門更能一展所長,不至於讓世族一手遮天。”


    太史慈盯著李文憂問道:“汝見識不淺,非一般人能及,可人無信不立,汝說得好聽卻為何不敢以真麵目示人?吾查了很久,司隸左馮翊合陽並無你這號人物,你到底是誰?如何讓我相信你?”


    李文憂沉默,用沙啞的嗓音說道:“原來主公已經發現了,隻是吾不以真名示人有吾的苦衷。”


    太史慈問道:“逃犯還是聲名狼藉之輩?汝想取信於人,不透露真實身份誰能信你?”


    “也罷。”李文憂歎息一聲道:“吾本來就是要死之人,沒什麽好怕的。吾確實聲名狼藉,吾真名李儒,字文憂,乃是董卓的女婿,便是吾毒殺的少帝,遷洛陽百姓於長安,可謂惡貫滿盈,要殺要刮悉聽尊便吧。”


    太史慈一驚,沒想到這人這麽有來頭,不禁問道:“你沒死?”


    李儒點點頭道:“自然,當日吾家仆送出的隻是吾的替身。”


    太史慈又問道:“為何來投奔我?”


    李儒道:“因為汝也是寒門,也要對付世族門閥,汝的學說和新政讓吾看到了希望。世家壟斷官場,吾寒門永無出頭之日。吾也是寒門,但投效無門,隻能追隨同為寒門的董卓。當年董卓冒出頭與世族爭鋒,結果董卓卻被洛陽的繁華腐化失了銳氣死於非命,吾寒門再次被打壓。現今諸侯除了呂布、馬騰是寒門,曹操算半個寒門外,就隻有主公了,而呂布、馬騰隻是一勇之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絕非明主,曹操所行所為雖也重用寒門但與其他諸侯並無本質不同,隻有主公新政讓人眼前一亮,故而,吾厚顏拖著這殘破之軀想為主公盡一份力。”


    太史慈突然笑了笑,問道:“汝口口聲聲說的為的都是自己,可曾想過百姓?若吾也加入這個遊戲,固然可能位登九五,可百姓又要多受幾年戰亂之苦也不知會死多少人,為了個人的野心而讓很多人付出生命的代價,值得嗎?”


    李儒眼中閃過一絲失望,答道:“若大人無意爭奪天下,那請當吾都是妄言好了,吾自會請辭,便是將吾法辦也由著大人,隻是儒有一言:大人新政早已得罪死了世族,世族斷不會讓大人活著,更不會讓大人的新政延續下去,大人已經站在了世族的對立麵,便是求饒也不可能,還請大人細細斟酌。”


    “哈哈,文憂所言吾豈能不知。”太史慈笑道:“隻是吾與文憂不同,便是要達成目標並不是一定要自己做天下之主才行,吾一生隻求國泰民安,而你求得隻是能夠一展所長,而這些真的隻能通過打天下自己做皇帝才能實現嗎?在我看來非也。”


    李儒有些不解的問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太史慈長歎一聲道:“要想達成你我的目標,不是必須要打下天下做皇帝才行,多個人爭奪天下隻會讓百姓多受幾年戰亂之苦,說是讓百姓安居樂業,實際做的都是害民之事,那我即便是奪了江山與其他諸侯又有何區別?吾曾經也想著稱王做祖打下一片江山,可又一想,便是真做了皇帝又如何?真能國泰民安嗎?世人皆隻看到了皇帝風光的一麵,卻都看不到皇帝身不由己的一麵,有利必有弊,享受了皇帝的好處就必然要承受相應的風險,而那些好處於我來說有意義嗎?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一言而決、言出法隨的權利?可這些對別人來說是誘人的好處,可對我來說並無太多意義,若非為了掃平亂世吾更願意隱居田園自得其樂。因此,吾更願意輔佐一明主,那些官場上的蠅營狗苟就交給喜歡這些的人去做,吾隻要天下太平便好。”


    李儒拜道:“大人高風亮節,儒佩服,大人目標遠大乃是成聖稱子而非凡俗的君王,君王不知凡幾,而成聖稱子者寥寥,在大人麵前儒頗有些小家子氣了。隻是大人,現今可有人選?”


    太史慈搖搖頭道:“並無,如今看符和一點的隻有曹操,隻是若吾歸附,那人必須行東萊新政,若無人選,實在不行吾隻能親自上了。”說著太史慈突然自嘲一笑道:“也不知為何要跟你說這麽多。”


    李儒突然下拜道:“吾願追隨主公左右,還請主公接納。”


    太史慈上前將人扶起道:“吾要成事自然同伴越多越好,汝當年也算心狠手辣,光是遷洛陽百姓至長安就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往事已矣,從今天起汝不是李儒,而是李文憂,今後多做些為國為民的好事吧。”


    李文憂抱拳道:“謝主公。”


    ……


    數天後,郡守府大堂,文臣武將們濟濟一堂,李文憂與徐庶因為表現良好也破格參加了此次會議。


    太史慈坐在上首說道:“前些時日北海發來求援信,此時袁譚攻北海已近三月,孔融困守劇縣一月有餘,我北海如何自處?”


    太史頌俊上前道:“主公,我東萊與北海唇齒相依若是北海被滅下一個便是東萊,因此我認為應當前去支援。”其他人也點頭稱是,太史頌俊的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黃忠問道:“支援北海是應當的,但吾東萊出兵出力北海以何物相酬?總不能白白幫忙吧?”


    鄭益道:“現在北海已經隻剩個空架子,哪有什麽東西能付酬勞?”


    管亥快人快語的道:“那我們去支援他有什麽用?以我東萊的軍力,就算與袁譚正麵放對也不懼他。”幾人的話讓大夥一陣沉寂。


    這時徐庶出列道:“主公,東萊休養生息數年到了展示鋒芒的時候了,不若暫且答應北海,到時將其一口吞下,進而與袁譚爭奪整個青州,青州五郡連年戰火早已民生凋敝,未必能比得了吾東萊。我東萊新政也到了惠及全青州百姓的時候了。”


    鄭益質疑道:“可吾以支援之名行鳩占鵲巢之實恐讓人詬病。”


    李文憂沙啞著嗓子說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北海又不是孔融私有的,這些年文治武功也無甚功績,德不配位吾取之又何妨?”


    管亥也道:“文憂所言即是,而且早年孔融有負於我等,到了他還債的時候了。”其他將官也紛紛同意。


    太史慈一拍桌子喝道:“那好,既然大家都這麽說了,眾將聽令!”


    眾將齊聲吼道:“末將在!”


    太史慈嚴肅的說道:“此乃吾東萊對外最重要一戰,望大家齊心協力揚我東萊威名。周倉、何曼聽令!”


    二人上前道:“末將在!”


    太史慈道:“周倉、何曼率一千親衛、一千輕騎先行隨吾直奔劇縣。”


    “喏!”二人齊齊抱拳應是。


    “黃忠、徐晃、裴元紹聽令!”


    “末將在!”


    “命徐晃率本部五千人馬、黃忠率本部五千人馬、裴元紹暫領五千郡兵以徐晃為主將從盧鄉向西過下密、都昌前往劇縣。”


    “喏!”


    “管亥聽令!”


    “末將在!”


    “命汝率五千本部人從姑幕馬北上過安丘、朱虛抵達劇縣。”


    “喏!”


    “何儀聽令!”


    “末將在!”


    “命汝率本部駐防姑幕、平昌一代,嚴防琅琊方向的敵人。”


    “喏!”


    “李文憂、徐庶聽令!”


    二人互視一眼上前道:“臣在!”


    太史慈道:“命你二人暫為參軍隨軍出征。”


    二人臉上一喜,大聲應諾。


    “太史頌文聽令!”


    “臣在!”


    “命汝準備好糧草供給不得懈怠。”


    “喏!”


    “太史頌俊聽令!”


    “末將在!”


    “東萊的安危就交給你了。”


    “主公放心!”


    下完命令,太史慈道:“吾東萊幾乎是全軍出動,二萬多人可不隻是為了一個北海,而是要將北海和袁譚的大軍全都吞下進而拿下整個青州,明白了嗎?”


    “明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群雄:太史慈參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子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子座並收藏漢末群雄:太史慈參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