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與此同時,倭人再度重整旗鼓,聚集兵力,迅速奪迴了戰爭的主動權。他們開始肆無忌憚地四處擴張領土,侵略之勢,銳不可當。麵對這一嚴峻形勢,兵部竟然並未急於出兵迎敵,這無疑成為了點燃皇帝怒火的導火索,使得他在朝堂之上怒發衝冠。


    吏部尚書李建業站在朝堂之上,麵色陰沉地看著兵部尚書,口中滔滔不絕地數落著兵部的種種不是。他的話語猶如一把把鋒利的刀子,直刺兵部眾人的心窩。隨著他不斷地添油加醋、誇大其詞,原本就有些緊張的氣氛瞬間被點燃,仿佛熊熊烈火燃燒起來一般。


    兵部尚書眼見形勢不妙,心中暗自焦急。他深知不能再任由李建業這樣肆意攻擊下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趕忙深吸一口氣,強行打斷李建業的話頭,迅速將話題轉到了陳國設林州這件事情上。義憤填膺地指責道:“微臣有異議,諸位大人,你們看看陳國此舉!他們竟然擅自設立林州,這種行徑簡直與那些可惡的倭人毫無二致啊!”接著,他繼續解釋說,自己之所以按兵不動,並非是膽小怯懦或者無所作為,而是擔心一旦將大軍全部調往倭人前線作戰,陳國的軍隊會趁機翻臉不認人,突然入侵並吞並鮮國的領土。若是真到了那個時候,又該怎麽辦呢?


    然而,對於兵部尚書這番言辭,李建業卻是滿臉不屑一顧。他冷笑一聲,毫不留情地斥責道:“哼!你們兵部這些人真是目光短淺,毫無前瞻性可言!陳國設立林州,明擺著就是想要撈取好處嘛!難道他們白白派援兵前來打仗不成?天下哪有這般便宜之事!即便是宗主國之間,相互附庸也無非是為了各自的利益罷了。再者說了,那大陳國難道不清楚,如果他們成功攻下鮮國,這片土地如此貧瘠,日後還要花費大量精力去抵禦倭人的侵擾,明顯的賠本買賣,所以啊,他們不過是想把鮮國當作一塊擋箭牌而已,既能每年從這裏獲取豐厚的供奉,又可以借助鮮國來緩衝倭人的騷擾。他們可一點兒都不傻!現在得到陳國來的線報,在此之前,前來增援鮮國的乃是一群源自陳國的山賊。這些山賊在被招安之後,由於擔心他們會擾亂本國的社會治安秩序,於是便將其發配至我國鮮國。此次,這幫山賊返迴陳國參與那場激烈的奪皇位大戰,盡管最終他們押對了寶,但依舊未能受到朝裏那幫王公的待見。隨後,他們再度被發配到鮮國邊境,並在這裏故意設立了一個州,以林城為首,現在林城成了林州城。其目的顯而易見,便是借著他們向我們索要錢財、土地等資源。從今往後,如果我們想要尋求陳國方麵的支援,首先必須得經過他們這群賊兵才行。迴想起上次他們那膽大包天的劫獄惡行,便可知道這群賊兵絕非善類,定然是難以招惹的狠角色。“李建業隨說著隨想起當時百花城的事,他以為這群陳國兵迴去,按慣例就不迴來了。當時酒後也不知道是誰提議聯合地方的王爺,趁他們離開之際,偷偷地奪取他們存物資的百花城。這事當時他都忘了具體是怎麽迴事了,腦袋裏一片空白,直到偷襲成功才知道,這事已經被他們幹完了。看在運迴來巨量的財寶的份上,他沒發火。雖然實施者不是他,但其中許多參與者皆是與吏部眾人同屬一個黨派之人。這座花城的奪取行動在外人看來也正是由吏部尚書授意手下人,精心策劃而成的。所幸的是,這場行動並未造成人員傷亡,否則的話,一旦陳軍歸來並揚言要報仇雪恨,屆時恐怕連個合理的解釋都說不清楚啊!


    就在這時,兵部尚書再次將話題轉迴到了關於倭人的事情之上:“啟稟陛下,倭人的事宜萬萬不可操之過急呀!倘若真的與之展開一場會戰,如能夠獲勝自然是再好不過;可要是不幸戰敗了,那咱們的退路又該如何,士氣何在,都要有考量。如今新招募而來的兵員雖說人數眾多,但整體戰鬥力著實令人堪憂。各地的王爺們所派出的兵馬更是少之又少,麵對如此局勢,微臣鬥膽進言:陛下不如暫且考慮遷都,以保存我方實力。如此一來,可讓地方勢力率先去應對那來勢洶洶的敵軍。畢竟一旦倭人攻至城下,那些地方勢力若不想投降受辱,便不得不將自身真正的實力展現出來。否則,都城在前,一定全力阻擋,後方眾人隻需見都城中仍有人能夠抵禦外敵,他們便極有可能厚顏無恥地繼續隱匿實力,直至最後一刻方才出手,甚至就等著城破之後謀權篡位。”


    聽到這番言論,皇帝剛剛稍稍平息下去的怒火瞬間又如火山一般噴湧而出。他怒不可遏地斥責兵部尚書治軍無方、能力低下,搞到現在竟然都要考慮遷都;同時痛斥戶部官員連稅收都無法正常收繳上來,以至於軍餉發放都成了難題;甚至還對吏部大發雷霆,指責其每年向地方派遣如此之多的官員,然而到頭來卻沒有幾個人願意聽從吏部的調遣指揮。盛怒之下,皇帝情緒激動得劇烈咳嗽起來,身旁的大太監見狀趕忙上前,手忙腳亂地給他灌下好幾口藥湯子,這才好不容易讓皇帝的狀況稍微緩和下來。緊接著,皇帝麵色蒼白如紙,無力地揮揮手,示意退朝。


    待迴到寢宮之後,鮮國皇帝獨自一人坐在龍榻之上,反複思索著兵部尚書所說的話語。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心情也逐漸平複,恢複冷靜之後,他又不得不重新審視起遷都這一建議。然而此刻,朝堂之上幾乎完全由吏部的李建業掌控著局麵。很早之前有人提出遷都之議時,李建業便是堅決反對者之一。想到此處,皇帝不禁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忖著該如何打破眼前這僵局……。隨後他召見了兵部尚書,並與他密談了一個時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命靡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泰山羊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泰山羊氏並收藏天命靡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