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將劉大山的禮物轉交給李樂亭之後,李斯年又與他圍繞著如何組織工會,推動工人運動的發展這個話題,進行了一場深入的討論。
李斯年屬於理論派,他對於歐美各國的工人運動都有所了解。
而李樂亭則是實踐派,這幾年他經常深入工人群體,做了不少相關的工作。
二人一拍即合,交換了很多看法,交談的氣氛熱烈而專注。
李樂亭並未再提邀請入黨的事情,但是李斯年的心中卻不由自主地有了一些波動。
在米國留學的幾年時間裏,他通過布雷迪這個好友也算是打入了米國上流社會,認識了很多政治人物。
這也讓李斯年對於黨派鬥爭的醜陋與黑暗有了深刻的體會。
他親眼目睹了政治人物們為了黨派和個人的利益,不惜采用各種卑劣手段,對競爭對手進行肆無忌憚的誹謗和打擊。
正如馬克·吐溫的代表作《競選州長》裏麵所揭露的那樣,那些所謂的“自由競選”完全就是扯淡。
在《競選州長》裏麵,一個原本聲譽良好的候選人,僅僅因為參加了州長競選,就遭到了各種無端的汙蔑和造謠。
最後被人誣陷成為了偽證犯、蒙大那的小偷、挖墳盜屍犯、酗酒狂、肮髒的賄賂犯、可惡的行賄者等等。
最終身敗名裂,不得不黯然地退出了州長競選。
迴到國內之後,李斯年發現在此時這裏的政治環境比米國還要惡劣。
米國隻有兩個主要的黨派,就已經弄得政壇烏煙瘴氣了。
而國內此時卻是黨派林立,各種黨派團體多達六七百個,而且幾個主要黨派之間勢均力敵,要想戰勝對方隻能使用卑鄙手段了。
政治鬥爭和黨派傾軋在這裏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就像年前發生的“羅文幹案”,為了爭奪政府的控製權,一國的總統和總理竟然公然踐踏法律,進行栽贓陷害。
這樣的政治環境讓李斯年對加入黨派的事情變得格外謹慎。
目前,李斯年接觸最多的就是孫所創建的國人黨和陳所參與創建的人民黨。
他認為這兩個黨派是當前華國國內最具革命精神的黨派了。
他也收到了這兩個黨派的入黨邀請,但還是有些舉棋不定。
李斯年心想,如果這兩個黨派能夠合二為一,那該有多好。
現在反動軍閥勢力非常強大,他們占據了絕大部分的省份。
如果國人黨和人民黨這兩個黨派能夠合並,就能將所有的革命力量匯聚在一起,擰成一股繩。
共同對抗反動軍閥,那樣革命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李斯年聽說孫和李樂亭現在正在積極努力促成這件事情。
如果能夠成功,那無疑將為華國的革命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
李斯年對此充滿了期待。
結束了與李樂亭的討論之後,李斯年離開了紅樓,來到了學校的教務處。
他登記了新學期的課程,就是之前商量好的《西方哲學史·現代哲學部分》和《實用主義哲學與邏輯實證主義比較研究》這兩門課程。
和上學期一樣,一門是必修課,一門是選修課。
登記完畢後,李斯年又為懷孕的妻子請了一年的病假。
在學校在處理完所有事務之後,李斯年下午又匆匆趕去了《京報》報社。
盡管之前他和邵飄萍商定好是來《京報》做兼職的,但過年這段時間他一走就是一個多月,心裏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現在迴來了,就得把報社的編輯工作再撿起來才是。
此外,自從去年《大國崛起》在《京報》連載結束以後,李斯年便一直在籌備新的連載文章。
為此,《京報》還特意為他預留了版麵位置。
李斯年和邵主編本來已經商量確定了刊載內容。
就是那篇探討過去1.3萬年間,在地球五大洲上不同地區、不同曆史階段、不同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差異及其原因的文章。
李斯年為其取名為《槍炮、病菌與鋼鐵》。
然而,由於這篇文章涵蓋了許多李斯年並不太擅長的新領域,像是生物進化理論和世界地理知識等等。
加之李斯年預想的敘事規模十分宏大,因此在真正落在筆尖上的時候,撰寫難度比他想象的還要大很多。
這種種情況也就導致了原本商定的連載時間一再推遲。
直到李斯年過年返鄉之前,他才完成了開頭四五萬字的第一部分內容《從伊甸園到卡哈瑪卡》。
在離開之前,李斯年將這部分稿件交給了一直催稿的邵主編。
現在,李斯年迴到了京城,他很想知道《槍炮》是否已經連載,連載的情況如何。
一到報社,李斯年便與同事們寒暄了一番,送出了一些滬上的特產,隨後便直接找到了總編邵飄萍。
對於這位總編,李斯年一直十分敬佩。
自《京報》1918年10月創刊以來,邵飄萍幾乎每天都待在報社,事必躬親,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將這份報紙打造成了平津地區銷量最大的報紙。
今天也不例外,李斯年一推門便見到了正在審稿的邵飄萍。
寒暄過後,李斯年迫不及待地問道:“邵主編,年前給你的《槍炮、病菌與鋼鐵》開始連載了嗎?反響如何?”
邵飄萍對於李斯年也頗為欣賞,去年連載的他的幾部作品都為《京報》帶來了不少新讀者和可觀的銷量,還進一步開拓了外埠市場。
他看了看李斯年,微笑著迴答道:“已經開始連載了,按照之前約定的隔天更新,昨天連載到第八期了。
目前來看,反響雖然沒有之前的《大國崛起》那麽熱烈,但由於故事比較新奇,還是吸引了一部分新讀者。
整體來說,效果還不錯。”
聽了邵飄萍的話,李斯年心中雖有些失落,但他也明白這篇文章的內容專業性較強,涉及到多個學科的知識。
沒有《大國崛起》那麽通俗易懂,需要讀者有一定的思考和耐心。
李斯年繼續問道:“那讀者們有什麽反饋嗎?”
邵飄萍如實迴答道:“倒是收到了一些讀者來信,有些讀者覺得內容很新奇,對書中的觀點和理論很感興趣。但也有一部分讀者覺得內容有些晦澀,難以理解。我待會讓湯大姐交給你,你迴去可以參考一下。”
李斯年想了想,提議道:“那後麵可以每期減少一些正文字數,留下來的版麵增加一些注釋和解讀,對一些專業詞匯進行科普。
同時,我們也可以邀請一些專家學者來撰寫相關的評論文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
邵飄萍眼睛一亮,說道:“還真是個不錯的主意!就像是你在最新一期連載的內容裏麵提到了很多進化論的知識,我覺得可以去請任公寫一篇介紹進化論的文章,一定大受歡迎。”
李斯年見邵飄萍認可了自己的建議,於是便又和他商量了一下具體的實施方案,並決定在接下來的連載中付諸實踐。
李斯年屬於理論派,他對於歐美各國的工人運動都有所了解。
而李樂亭則是實踐派,這幾年他經常深入工人群體,做了不少相關的工作。
二人一拍即合,交換了很多看法,交談的氣氛熱烈而專注。
李樂亭並未再提邀請入黨的事情,但是李斯年的心中卻不由自主地有了一些波動。
在米國留學的幾年時間裏,他通過布雷迪這個好友也算是打入了米國上流社會,認識了很多政治人物。
這也讓李斯年對於黨派鬥爭的醜陋與黑暗有了深刻的體會。
他親眼目睹了政治人物們為了黨派和個人的利益,不惜采用各種卑劣手段,對競爭對手進行肆無忌憚的誹謗和打擊。
正如馬克·吐溫的代表作《競選州長》裏麵所揭露的那樣,那些所謂的“自由競選”完全就是扯淡。
在《競選州長》裏麵,一個原本聲譽良好的候選人,僅僅因為參加了州長競選,就遭到了各種無端的汙蔑和造謠。
最後被人誣陷成為了偽證犯、蒙大那的小偷、挖墳盜屍犯、酗酒狂、肮髒的賄賂犯、可惡的行賄者等等。
最終身敗名裂,不得不黯然地退出了州長競選。
迴到國內之後,李斯年發現在此時這裏的政治環境比米國還要惡劣。
米國隻有兩個主要的黨派,就已經弄得政壇烏煙瘴氣了。
而國內此時卻是黨派林立,各種黨派團體多達六七百個,而且幾個主要黨派之間勢均力敵,要想戰勝對方隻能使用卑鄙手段了。
政治鬥爭和黨派傾軋在這裏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就像年前發生的“羅文幹案”,為了爭奪政府的控製權,一國的總統和總理竟然公然踐踏法律,進行栽贓陷害。
這樣的政治環境讓李斯年對加入黨派的事情變得格外謹慎。
目前,李斯年接觸最多的就是孫所創建的國人黨和陳所參與創建的人民黨。
他認為這兩個黨派是當前華國國內最具革命精神的黨派了。
他也收到了這兩個黨派的入黨邀請,但還是有些舉棋不定。
李斯年心想,如果這兩個黨派能夠合二為一,那該有多好。
現在反動軍閥勢力非常強大,他們占據了絕大部分的省份。
如果國人黨和人民黨這兩個黨派能夠合並,就能將所有的革命力量匯聚在一起,擰成一股繩。
共同對抗反動軍閥,那樣革命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李斯年聽說孫和李樂亭現在正在積極努力促成這件事情。
如果能夠成功,那無疑將為華國的革命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
李斯年對此充滿了期待。
結束了與李樂亭的討論之後,李斯年離開了紅樓,來到了學校的教務處。
他登記了新學期的課程,就是之前商量好的《西方哲學史·現代哲學部分》和《實用主義哲學與邏輯實證主義比較研究》這兩門課程。
和上學期一樣,一門是必修課,一門是選修課。
登記完畢後,李斯年又為懷孕的妻子請了一年的病假。
在學校在處理完所有事務之後,李斯年下午又匆匆趕去了《京報》報社。
盡管之前他和邵飄萍商定好是來《京報》做兼職的,但過年這段時間他一走就是一個多月,心裏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現在迴來了,就得把報社的編輯工作再撿起來才是。
此外,自從去年《大國崛起》在《京報》連載結束以後,李斯年便一直在籌備新的連載文章。
為此,《京報》還特意為他預留了版麵位置。
李斯年和邵主編本來已經商量確定了刊載內容。
就是那篇探討過去1.3萬年間,在地球五大洲上不同地區、不同曆史階段、不同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差異及其原因的文章。
李斯年為其取名為《槍炮、病菌與鋼鐵》。
然而,由於這篇文章涵蓋了許多李斯年並不太擅長的新領域,像是生物進化理論和世界地理知識等等。
加之李斯年預想的敘事規模十分宏大,因此在真正落在筆尖上的時候,撰寫難度比他想象的還要大很多。
這種種情況也就導致了原本商定的連載時間一再推遲。
直到李斯年過年返鄉之前,他才完成了開頭四五萬字的第一部分內容《從伊甸園到卡哈瑪卡》。
在離開之前,李斯年將這部分稿件交給了一直催稿的邵主編。
現在,李斯年迴到了京城,他很想知道《槍炮》是否已經連載,連載的情況如何。
一到報社,李斯年便與同事們寒暄了一番,送出了一些滬上的特產,隨後便直接找到了總編邵飄萍。
對於這位總編,李斯年一直十分敬佩。
自《京報》1918年10月創刊以來,邵飄萍幾乎每天都待在報社,事必躬親,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將這份報紙打造成了平津地區銷量最大的報紙。
今天也不例外,李斯年一推門便見到了正在審稿的邵飄萍。
寒暄過後,李斯年迫不及待地問道:“邵主編,年前給你的《槍炮、病菌與鋼鐵》開始連載了嗎?反響如何?”
邵飄萍對於李斯年也頗為欣賞,去年連載的他的幾部作品都為《京報》帶來了不少新讀者和可觀的銷量,還進一步開拓了外埠市場。
他看了看李斯年,微笑著迴答道:“已經開始連載了,按照之前約定的隔天更新,昨天連載到第八期了。
目前來看,反響雖然沒有之前的《大國崛起》那麽熱烈,但由於故事比較新奇,還是吸引了一部分新讀者。
整體來說,效果還不錯。”
聽了邵飄萍的話,李斯年心中雖有些失落,但他也明白這篇文章的內容專業性較強,涉及到多個學科的知識。
沒有《大國崛起》那麽通俗易懂,需要讀者有一定的思考和耐心。
李斯年繼續問道:“那讀者們有什麽反饋嗎?”
邵飄萍如實迴答道:“倒是收到了一些讀者來信,有些讀者覺得內容很新奇,對書中的觀點和理論很感興趣。但也有一部分讀者覺得內容有些晦澀,難以理解。我待會讓湯大姐交給你,你迴去可以參考一下。”
李斯年想了想,提議道:“那後麵可以每期減少一些正文字數,留下來的版麵增加一些注釋和解讀,對一些專業詞匯進行科普。
同時,我們也可以邀請一些專家學者來撰寫相關的評論文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
邵飄萍眼睛一亮,說道:“還真是個不錯的主意!就像是你在最新一期連載的內容裏麵提到了很多進化論的知識,我覺得可以去請任公寫一篇介紹進化論的文章,一定大受歡迎。”
李斯年見邵飄萍認可了自己的建議,於是便又和他商量了一下具體的實施方案,並決定在接下來的連載中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