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年又環視了一下辦公室的四周,目光中透露出幾分讚歎,隨後開口說道:“世叔,您這商務印書館的藏書量真是令人歎為觀止啊。就說您這間辦公室,光是這裏的藏書,我估摸著也得有個幾千冊了吧?”
張元濟聽後,臉上洋溢出自豪的神色,他微笑著迴答道:“你說得沒錯,這間辦公室裏的書確實不少,而且這還隻是最近半年來新購入的,還沒來得及整理入庫呢。之前的那些藏書,早就已經被我們給轉移到了涵芬樓裏麵,那裏才是我們真正的藏書寶地。”
李斯年最近也迷上了藏書,他對這位藏書大家的購書經驗頗感興趣,於是趁機問道:“世叔,您這些書籍都是從哪兒淘換來的?小侄最近對藏書也頗感興趣,前不久還買了一本嘉靖刻本的《楚辭集注》。”
張元濟聞言,眼睛一亮,說道:“哦,嘉靖刻本的《楚辭集注》,那可是個好東西。你小子真是有眼光,花了多少錢入手的?”
李斯年迴答道:“是在琉璃廠的古寶齋偶然間發現的,當時花了一百五十大洋。”
張元濟點了點頭,說道:“嗯,值這個價。你小子運氣真不錯,能遇到這樣的好書。古寶齋我也去過幾次,可沒你這麽幸運。”
李斯年謙遜地笑了笑,說道:“也不過是適逢其會罷了。”
張元濟接著介紹道:“說到購書,我這屋子裏的書大多都是從滬上的各大舊書店買來的。我們商務印書館可是他們的大客戶,那些舊書店的外勤人員每天下午都會把新收來的舊書送到我這裏,讓我先過一遍眼。你來之前,我還在審閱他們今天送來的書呢。”
李斯年聽了,有些好奇地問道:“這些舊書店裏麵也能買到古籍善本嗎?我一直以為這類珍貴書籍很難得,隻能去古玩店鋪碰碰運氣。”
張元濟從辦公桌上抽出一本書,遞給李斯年,說道:“你看這本《清夜鍾》,就是我剛才從今天送來的舊書中挑選出來的,是明末隆武年間的刻本。”
李斯年接過書,仔細地看了看,說道:“這本書我還真沒聽說過。”
張元濟便開始介紹道:“我之前也隻是略有耳聞,後來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這是明末的一本短篇擬話本小說集,一共有十六迴,每迴都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書裏的內容主要涉及對明王朝腐朽衰亡的揭露,對農民起義的敘寫,以及對明末人情世風的描繪。這本書也是了解那個時代曆史的很珍貴的史料。”
李斯年聽後,點了點頭,說道:“看來舊書店裏還真能淘到好東西。”
張元濟繼續說道:“那些舊書商也都是四處奔波,到處淘書。有時候,他們能在一些家道中落的大戶人家那裏低價收到不少好書。不過,古籍善本確實稀少,想要遇到全靠運氣和一雙慧眼。這本《清夜鍾》雖然隻是隆武刻本,但也是我這半個月來碰到的珍品了。另外,在這行當裏,還要小心上當受騙,買到贗品。這裏麵的學問可深了,一不小心就容易吃虧上當。”
李斯年聽後,有些感慨地說道:“我可沒有世叔您這樣的眼力和經驗。”
張元濟笑了笑,說道:“這原本也是碰運氣的事情。其實,我們在舊書店收書,主要還是為了豐富圖書館的圖書類目。一般的普通書籍,我們也會購買一些。若是想要添置古籍善本,更多時候,我們還是會通過一些有信譽的民間藏書機構來進行交易。”
李斯年聽後,恍然大悟地說道:“原來如此。我看你們商務印書館的涵芬樓,藏書量都已經快裝不下了吧?”
張元濟緩緩說道:“是啊,你沒看我這裏辦公室裏書都快堆成山了麽,涵芬樓那邊的空間也是愈發緊張,這些新購的書都得排隊等著入庫呢。不過好消息是,我們商務印書館已經在對麵新建了一座大樓,專門用作藏書樓,預計明年就能完工。”
“這座新樓不僅將緩解我們的藏書壓力,未來我們還計劃向民眾免費開放,讓它成為一座真正的公共圖書館,讓知識惠及更多的人。”
李斯年聽後,驚訝地說道:“啊,我來的時候路過那裏了,是在路對麵的西首吧?我看地基已經打好了,占地麵積確實很大,看來規模不小啊。”
張元濟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就是那裏。等建成後,我們會把涵芬樓的書籍都搬過去,把它打造成亞洲最大的圖書館,以饗世人,讓文化的瑰寶得以更好地傳承和發揚。”
李斯年感歎道:“貴館此舉真是令人欽佩!不僅促進了文化的傳承,還為民眾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真是功德無量啊!這樣的善舉,一定會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和支持。”
兩人又談論了許久,張元濟才突然想起來問李斯年今天來此的真正目的。
李斯年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跟世叔您談論了這麽久,差點忘了正事。我最近假期閑來無事,寫了一本小說,希望能得到您的指點,並看看商務印書館是否有興趣出版這本書。”
張元濟聽後,眼睛一亮,說道:“哦,你又有新作問世了?去年你的《西方哲學史》、《棉花帝國》和《魔都》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特別是《魔都》,銷量一直很好,深受讀者喜愛。”
李斯年連忙從公文包裏拿出小說的草稿,雙手遞給張元濟,說道:“世叔,那您給看看這本小說,給我提提意見。”
張元濟接過來,看了看封麵上的書名《子夜》,細細咀嚼了一番,然後說道:“我就不看了,待會兒我把它交給趙編輯,就是之前幫你校對《魔都》那本書的編輯。他經驗豐富,一定能給出專業的意見。”
李斯年感激地說道:“那真是太感謝您了!有您這樣的支持和幫助,我寫作的動力更足了。”
張元濟笑了笑,說道:“不用謝,好作品自然值得推廣。對了,說到這個,去年幾本書的稿費我們還沒給你結算呢。”
李斯年心想,你終於想到這茬了啊,自己一直沒好意思問,你這要是再不提,我就得主動提醒你了。
他問道:“我一直在北京,還不知道這幾本書賣得如何呢。聽您這麽一說,心裏總算有底了。”
張元濟說道:“賣得都不錯,特別是《魔都》這本小說,滬上本地就賣了一萬兩千多冊,外埠也有差不多的數量。另外兩本專業性書籍雖然賣得差點,但這也馬上就要迎來一波銷售高峰了。”
李斯年不解地問道:“哦,為什麽?”
張元濟解釋道:“你的這本《西方哲學史》已經被十幾所高校選做教材了。現在臨近新學期開學,已經有訂購單陸續發過來了。我特意留意了一下,估計一下子能賣出去六七百本呢。”
李斯年聽後,驚喜地說道:“是嗎?真是太意外了!謝謝張叔,也謝謝商務印書館的各位同事了。有了你們的支持,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創作的!”
張元濟說道:“謝什麽,這都是你應該得的。跟我走吧,我帶你去財務,讓他們把之前半年多的稿費結算給你。”
張元濟聽後,臉上洋溢出自豪的神色,他微笑著迴答道:“你說得沒錯,這間辦公室裏的書確實不少,而且這還隻是最近半年來新購入的,還沒來得及整理入庫呢。之前的那些藏書,早就已經被我們給轉移到了涵芬樓裏麵,那裏才是我們真正的藏書寶地。”
李斯年最近也迷上了藏書,他對這位藏書大家的購書經驗頗感興趣,於是趁機問道:“世叔,您這些書籍都是從哪兒淘換來的?小侄最近對藏書也頗感興趣,前不久還買了一本嘉靖刻本的《楚辭集注》。”
張元濟聞言,眼睛一亮,說道:“哦,嘉靖刻本的《楚辭集注》,那可是個好東西。你小子真是有眼光,花了多少錢入手的?”
李斯年迴答道:“是在琉璃廠的古寶齋偶然間發現的,當時花了一百五十大洋。”
張元濟點了點頭,說道:“嗯,值這個價。你小子運氣真不錯,能遇到這樣的好書。古寶齋我也去過幾次,可沒你這麽幸運。”
李斯年謙遜地笑了笑,說道:“也不過是適逢其會罷了。”
張元濟接著介紹道:“說到購書,我這屋子裏的書大多都是從滬上的各大舊書店買來的。我們商務印書館可是他們的大客戶,那些舊書店的外勤人員每天下午都會把新收來的舊書送到我這裏,讓我先過一遍眼。你來之前,我還在審閱他們今天送來的書呢。”
李斯年聽了,有些好奇地問道:“這些舊書店裏麵也能買到古籍善本嗎?我一直以為這類珍貴書籍很難得,隻能去古玩店鋪碰碰運氣。”
張元濟從辦公桌上抽出一本書,遞給李斯年,說道:“你看這本《清夜鍾》,就是我剛才從今天送來的舊書中挑選出來的,是明末隆武年間的刻本。”
李斯年接過書,仔細地看了看,說道:“這本書我還真沒聽說過。”
張元濟便開始介紹道:“我之前也隻是略有耳聞,後來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這是明末的一本短篇擬話本小說集,一共有十六迴,每迴都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書裏的內容主要涉及對明王朝腐朽衰亡的揭露,對農民起義的敘寫,以及對明末人情世風的描繪。這本書也是了解那個時代曆史的很珍貴的史料。”
李斯年聽後,點了點頭,說道:“看來舊書店裏還真能淘到好東西。”
張元濟繼續說道:“那些舊書商也都是四處奔波,到處淘書。有時候,他們能在一些家道中落的大戶人家那裏低價收到不少好書。不過,古籍善本確實稀少,想要遇到全靠運氣和一雙慧眼。這本《清夜鍾》雖然隻是隆武刻本,但也是我這半個月來碰到的珍品了。另外,在這行當裏,還要小心上當受騙,買到贗品。這裏麵的學問可深了,一不小心就容易吃虧上當。”
李斯年聽後,有些感慨地說道:“我可沒有世叔您這樣的眼力和經驗。”
張元濟笑了笑,說道:“這原本也是碰運氣的事情。其實,我們在舊書店收書,主要還是為了豐富圖書館的圖書類目。一般的普通書籍,我們也會購買一些。若是想要添置古籍善本,更多時候,我們還是會通過一些有信譽的民間藏書機構來進行交易。”
李斯年聽後,恍然大悟地說道:“原來如此。我看你們商務印書館的涵芬樓,藏書量都已經快裝不下了吧?”
張元濟緩緩說道:“是啊,你沒看我這裏辦公室裏書都快堆成山了麽,涵芬樓那邊的空間也是愈發緊張,這些新購的書都得排隊等著入庫呢。不過好消息是,我們商務印書館已經在對麵新建了一座大樓,專門用作藏書樓,預計明年就能完工。”
“這座新樓不僅將緩解我們的藏書壓力,未來我們還計劃向民眾免費開放,讓它成為一座真正的公共圖書館,讓知識惠及更多的人。”
李斯年聽後,驚訝地說道:“啊,我來的時候路過那裏了,是在路對麵的西首吧?我看地基已經打好了,占地麵積確實很大,看來規模不小啊。”
張元濟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就是那裏。等建成後,我們會把涵芬樓的書籍都搬過去,把它打造成亞洲最大的圖書館,以饗世人,讓文化的瑰寶得以更好地傳承和發揚。”
李斯年感歎道:“貴館此舉真是令人欽佩!不僅促進了文化的傳承,還為民眾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真是功德無量啊!這樣的善舉,一定會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和支持。”
兩人又談論了許久,張元濟才突然想起來問李斯年今天來此的真正目的。
李斯年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跟世叔您談論了這麽久,差點忘了正事。我最近假期閑來無事,寫了一本小說,希望能得到您的指點,並看看商務印書館是否有興趣出版這本書。”
張元濟聽後,眼睛一亮,說道:“哦,你又有新作問世了?去年你的《西方哲學史》、《棉花帝國》和《魔都》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特別是《魔都》,銷量一直很好,深受讀者喜愛。”
李斯年連忙從公文包裏拿出小說的草稿,雙手遞給張元濟,說道:“世叔,那您給看看這本小說,給我提提意見。”
張元濟接過來,看了看封麵上的書名《子夜》,細細咀嚼了一番,然後說道:“我就不看了,待會兒我把它交給趙編輯,就是之前幫你校對《魔都》那本書的編輯。他經驗豐富,一定能給出專業的意見。”
李斯年感激地說道:“那真是太感謝您了!有您這樣的支持和幫助,我寫作的動力更足了。”
張元濟笑了笑,說道:“不用謝,好作品自然值得推廣。對了,說到這個,去年幾本書的稿費我們還沒給你結算呢。”
李斯年心想,你終於想到這茬了啊,自己一直沒好意思問,你這要是再不提,我就得主動提醒你了。
他問道:“我一直在北京,還不知道這幾本書賣得如何呢。聽您這麽一說,心裏總算有底了。”
張元濟說道:“賣得都不錯,特別是《魔都》這本小說,滬上本地就賣了一萬兩千多冊,外埠也有差不多的數量。另外兩本專業性書籍雖然賣得差點,但這也馬上就要迎來一波銷售高峰了。”
李斯年不解地問道:“哦,為什麽?”
張元濟解釋道:“你的這本《西方哲學史》已經被十幾所高校選做教材了。現在臨近新學期開學,已經有訂購單陸續發過來了。我特意留意了一下,估計一下子能賣出去六七百本呢。”
李斯年聽後,驚喜地說道:“是嗎?真是太意外了!謝謝張叔,也謝謝商務印書館的各位同事了。有了你們的支持,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創作的!”
張元濟說道:“謝什麽,這都是你應該得的。跟我走吧,我帶你去財務,讓他們把之前半年多的稿費結算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