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是怎麽突然出現在青唐城的?很快,答案傳迴。王韶繞了一大圈,避開董氈的主力,從西邊兒翻越拉脊山,直插心髒。
還差一點兒就堵住了西逃的木征。真要是那樣的話,唃廝囉的子孫可就全被他一勺燴了。
太瘋狂了,太可怕了。嵬名浪遇脊背發涼。
嵬名浪遇不敢翻越祁連山,王韶敢。你可以說這是一場豪賭,但,人家賭贏了。
贏就是贏。戰爭中,贏才是硬道理,贏就是一切。勝負已分,贏家通吃,贏家做過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確的,贏家是不受指責的。
終究,還是王韶棋高一招啊!
不,應該是兩招。他怎麽敢在沒有汴梁支援,甚至都沒有汴梁默許的情況下就發動一場滅國之戰?
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王子純嗎?
難道,這才是他的本來麵目?又或者,有什麽人、什麽事促使他破繭成蝶,完成了一場華麗的蛻變?
不知道。現在的王子純已經不是我所能預料的了。
但,有一件事我必須搞清楚:他會停手嗎?他會在西涼府城下叫陣嗎?他留給我的時間還有多少?
嵬名浪遇繼續派出踏白軍,對祁連山以南的局勢密切關注,並期待困守孤城的董氈能創造奇跡。
奇跡並未發生。在樂都又頑抗了數日之後,一夥兒人逃了出來,攜帶大量戰馬投奔西涼府。入城之後,卻徑直去了梁園。
隨它去吧!也該讓梁乞逋得些好處了。
每隔半個時辰,梁園宴會上發生的事情就以文字的形式出現在嵬名浪遇案頭。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細節,沒什麽重要的。
真正的大事發生在當天下午——川越人王大衛也來到了西涼府。
他來幹什麽?說是找馬的。
當真如此?半年前王韶起兵進攻河州的時候,這個王大衛就先一步到了河州。難道一個套路好用你們就一遍一遍地用?都不帶變個花樣兒的。太欺負人了。
幹脆抓起來?那,豈不成了授人以柄。原本還不太確定誌願軍到底會不會打過來,這下倒是徹底不用糾結了。
半年前的河州人是不是也遇到了同樣的困惑?
盯著吧!看看他到底想幹嘛?還得盯緊點兒,這人不是個好相與的。我嚴重懷疑,王子純的巨變與此人有莫大的關係。
然後,嵬名浪遇今天的早餐就被一封牛皮紙袋打斷了。正麵寫著“嵬名浪遇親啟”,落款是“王大衛敬拜”。
怎麽打開?嵬名浪遇頭一次見到這玩意,鼓搗半天,弄明白了,原來就是一根線啊!
掏出裏麵的紙張,展開。墨香撲鼻,令人心曠神怡。
好字!難怪《宋律貼》在汴梁大受追捧。可是,在河州大肆搜刮又怎麽算?先看看都寫了些什麽吧!
文字直白且簡潔,語氣不卑不亢。
王大衛自稱河湟特使,來西涼府的目的是為了聯合執法,抓捕逃犯,追繳贓物的。並希望雙方能以此次事件為契機,達成共識,為將來製定出一套標準流程。
河湟,這應當就是青唐以後的新名字了。算是地理命名法,誌願軍掌控下的兩個核心地區——河州與湟水穀地各取一字而成。
不包括蘭州。這是......示好?還是,迷惑?
至於王大衛聲稱他要辦的事,倒是挺有道理的。畢竟一國國法隻在自家國境之內有效,而犯罪分子卻是長腿兒的。
但這件事居然由王大衛來操辦,這就有點兒荒誕了。
嵬名浪遇對王大衛的了解比王厚還要早。
兩年前,王大衛曾出現在西夏北部的黑山威福軍司,沿著夏遼邊界一路南行。
遼國人想要抓捕他,他就往西夏境內跑。遼人跟著追過來,於是多次與西夏當地軍民發生衝突。兩國關係本來就差,沒有王大衛的時候也經常打,早就習慣了。
後來,王大衛在西夏境內多次作惡,殺人無數。
黑山威福軍司派兵抓捕,他又往遼國跑。反複橫跳,態度極其囂張。可兩邊都拿他沒辦法,還死了不少人。
消息傳到興慶府,嵬名浪遇一聽就猜到了原委:肯定是你們見人家有好東西,想要,又不想給錢。當然了,估計你們想給也給不起。於是就這樣了唄!
能抓你們就抓,抓不到算你們自己倒黴。難不成你們這幫人真在意牛馬的死活?
折騰了半年多,王大衛忽然消失了。再出現之時,已是今年年初,地點則是汴梁。跟突然出現在青唐城的王韶極其相似。
誰要說你倆沒關係,我是絕對不信的。
現在那王大衛就在衙門外等著呢!見,肯定是要見的。看看他到底想幹什麽。哪怕都是謊話也是有用的,隻要,你比他更聰明。
就選在花廳吧!
王大衛進了西涼府衙,阿黃留在了外麵。帶路的還是剛才那個領頭的。
進來之後一路東拐西拐,王大衛心裏泛起嘀咕:你到底要帶我去哪兒啊?初次見麵,就這麽深入了解,不合適吧!我得記清楚路,萬一待會兒談崩了呢!
轉過一個彎,前麵豁然開朗,是一座花園。
有小溪,可惜凍上了;有樹,葉子也掉光了。要是再晚兩個月,這裏應該挺不錯的。也不知道我那西王莊弄得怎麽樣了,應該比這兒強吧!最起碼,大啊!
花園中間有一座建築,門口站著一人。麵色白皙,三綹髭須,身材頎長,穿著黨項服飾,頭上卻是漢人發髻。
來到近前,領路之人垂首施禮,又對著王大衛說了一句話。
看你的意思,應該是在做介紹吧!但是,拜托,請你說漢語好嗎?我聽不懂啊!
見王大衛一臉茫然,那麵白之人一笑,道:“在下便是嵬名浪遇。王特使,請。”
啥?你是嵬名浪遇?怎麽長這樣?在我的印象中,你一直是個威武雄壯的套馬的漢子啊!猴子你啥時候能靠點兒譜?
看來今天的麻煩有點兒大啊!長成這樣的人都比較難對付,我王叔就長這樣。
一拱手,王大衛笑意盈盈地與嵬名浪遇並肩走進屋內。
還差一點兒就堵住了西逃的木征。真要是那樣的話,唃廝囉的子孫可就全被他一勺燴了。
太瘋狂了,太可怕了。嵬名浪遇脊背發涼。
嵬名浪遇不敢翻越祁連山,王韶敢。你可以說這是一場豪賭,但,人家賭贏了。
贏就是贏。戰爭中,贏才是硬道理,贏就是一切。勝負已分,贏家通吃,贏家做過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確的,贏家是不受指責的。
終究,還是王韶棋高一招啊!
不,應該是兩招。他怎麽敢在沒有汴梁支援,甚至都沒有汴梁默許的情況下就發動一場滅國之戰?
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王子純嗎?
難道,這才是他的本來麵目?又或者,有什麽人、什麽事促使他破繭成蝶,完成了一場華麗的蛻變?
不知道。現在的王子純已經不是我所能預料的了。
但,有一件事我必須搞清楚:他會停手嗎?他會在西涼府城下叫陣嗎?他留給我的時間還有多少?
嵬名浪遇繼續派出踏白軍,對祁連山以南的局勢密切關注,並期待困守孤城的董氈能創造奇跡。
奇跡並未發生。在樂都又頑抗了數日之後,一夥兒人逃了出來,攜帶大量戰馬投奔西涼府。入城之後,卻徑直去了梁園。
隨它去吧!也該讓梁乞逋得些好處了。
每隔半個時辰,梁園宴會上發生的事情就以文字的形式出現在嵬名浪遇案頭。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細節,沒什麽重要的。
真正的大事發生在當天下午——川越人王大衛也來到了西涼府。
他來幹什麽?說是找馬的。
當真如此?半年前王韶起兵進攻河州的時候,這個王大衛就先一步到了河州。難道一個套路好用你們就一遍一遍地用?都不帶變個花樣兒的。太欺負人了。
幹脆抓起來?那,豈不成了授人以柄。原本還不太確定誌願軍到底會不會打過來,這下倒是徹底不用糾結了。
半年前的河州人是不是也遇到了同樣的困惑?
盯著吧!看看他到底想幹嘛?還得盯緊點兒,這人不是個好相與的。我嚴重懷疑,王子純的巨變與此人有莫大的關係。
然後,嵬名浪遇今天的早餐就被一封牛皮紙袋打斷了。正麵寫著“嵬名浪遇親啟”,落款是“王大衛敬拜”。
怎麽打開?嵬名浪遇頭一次見到這玩意,鼓搗半天,弄明白了,原來就是一根線啊!
掏出裏麵的紙張,展開。墨香撲鼻,令人心曠神怡。
好字!難怪《宋律貼》在汴梁大受追捧。可是,在河州大肆搜刮又怎麽算?先看看都寫了些什麽吧!
文字直白且簡潔,語氣不卑不亢。
王大衛自稱河湟特使,來西涼府的目的是為了聯合執法,抓捕逃犯,追繳贓物的。並希望雙方能以此次事件為契機,達成共識,為將來製定出一套標準流程。
河湟,這應當就是青唐以後的新名字了。算是地理命名法,誌願軍掌控下的兩個核心地區——河州與湟水穀地各取一字而成。
不包括蘭州。這是......示好?還是,迷惑?
至於王大衛聲稱他要辦的事,倒是挺有道理的。畢竟一國國法隻在自家國境之內有效,而犯罪分子卻是長腿兒的。
但這件事居然由王大衛來操辦,這就有點兒荒誕了。
嵬名浪遇對王大衛的了解比王厚還要早。
兩年前,王大衛曾出現在西夏北部的黑山威福軍司,沿著夏遼邊界一路南行。
遼國人想要抓捕他,他就往西夏境內跑。遼人跟著追過來,於是多次與西夏當地軍民發生衝突。兩國關係本來就差,沒有王大衛的時候也經常打,早就習慣了。
後來,王大衛在西夏境內多次作惡,殺人無數。
黑山威福軍司派兵抓捕,他又往遼國跑。反複橫跳,態度極其囂張。可兩邊都拿他沒辦法,還死了不少人。
消息傳到興慶府,嵬名浪遇一聽就猜到了原委:肯定是你們見人家有好東西,想要,又不想給錢。當然了,估計你們想給也給不起。於是就這樣了唄!
能抓你們就抓,抓不到算你們自己倒黴。難不成你們這幫人真在意牛馬的死活?
折騰了半年多,王大衛忽然消失了。再出現之時,已是今年年初,地點則是汴梁。跟突然出現在青唐城的王韶極其相似。
誰要說你倆沒關係,我是絕對不信的。
現在那王大衛就在衙門外等著呢!見,肯定是要見的。看看他到底想幹什麽。哪怕都是謊話也是有用的,隻要,你比他更聰明。
就選在花廳吧!
王大衛進了西涼府衙,阿黃留在了外麵。帶路的還是剛才那個領頭的。
進來之後一路東拐西拐,王大衛心裏泛起嘀咕:你到底要帶我去哪兒啊?初次見麵,就這麽深入了解,不合適吧!我得記清楚路,萬一待會兒談崩了呢!
轉過一個彎,前麵豁然開朗,是一座花園。
有小溪,可惜凍上了;有樹,葉子也掉光了。要是再晚兩個月,這裏應該挺不錯的。也不知道我那西王莊弄得怎麽樣了,應該比這兒強吧!最起碼,大啊!
花園中間有一座建築,門口站著一人。麵色白皙,三綹髭須,身材頎長,穿著黨項服飾,頭上卻是漢人發髻。
來到近前,領路之人垂首施禮,又對著王大衛說了一句話。
看你的意思,應該是在做介紹吧!但是,拜托,請你說漢語好嗎?我聽不懂啊!
見王大衛一臉茫然,那麵白之人一笑,道:“在下便是嵬名浪遇。王特使,請。”
啥?你是嵬名浪遇?怎麽長這樣?在我的印象中,你一直是個威武雄壯的套馬的漢子啊!猴子你啥時候能靠點兒譜?
看來今天的麻煩有點兒大啊!長成這樣的人都比較難對付,我王叔就長這樣。
一拱手,王大衛笑意盈盈地與嵬名浪遇並肩走進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