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了。幸虧有你,還是你心細。”王大衛發出一聲由衷的感謝,隨後坐在樓梯上。站了這麽久,確實夠累的。
王厚也坐了下來,唿出一口濁氣:“哎!幸虧有你啊!”
他看過那封聖旨,上麵的字很多,辭藻華麗,但意思隻有一個:讓王中正奪權。
真要讓王中正跑到誌願軍中當眾宣讀聖旨,後果必將是一場災難。
王韶肯定交權,然後帶上王厚,爺兒倆一起迴汴梁。運氣好,給個虛職,混完下半輩子;運氣不好,直接就是階下囚。
汴梁紈絝和西軍子弟中的絕大部分也會選擇服從,畢竟他們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大家族,既是助力,也是羈絆。
像劉五那樣,跟家裏關係搞得那麽差的隻是極少數。其他人,縱使原來不受重視,可折騰出如今這個局麵,在家中的地位早就出類拔萃了。
然而,俞龍珂和他的部眾會怎麽選擇?大概隻有天知道。
廣銳軍卻絕對不會接受。
於是,分裂、叛亂、討伐......
董氈做夢都得笑出聲來。
唯一的變數就是王大衛在河州重豎大旗,宣布組建誌願二軍......
這也是為什麽王中正一定要先到河州擒拿王大衛的原因。隻不過王大衛的強橫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兩人相互恭維過後,都覺得身心甚為愉悅。
王大衛接著提起一件要緊事:“猴子,得盡快把我大侄女接到河州來。還有董小娘子。”
王厚:“嗯?大衛,這你可得想清楚。”
王大衛:“這有什麽好想的?伏羌城在法理上還是大宋的地盤,你們家那位皇上腦子又有問題,萬一狗急跳牆呢!你不同意?”
王厚:“我當然同意,我求之不得呢!關鍵是你,你得想清楚。”
王大衛:“我想得很清楚啊!
就算沒有今天這破事兒,那羊毛二廠也差不多該建了。咱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萬一哪天李師中掛了,換上來一個強項令呢!
你們大宋做官的都什麽德行你該比我清楚吧!像我王叔那樣的可沒幾個。
將來真有那麽一天,咱就把伏羌城的一廠關門,搬到二廠來。再雇一批人,天天到他的衙門口前哭訴,罵他不給老百姓留活路,把他的名聲徹底搞臭。”
王厚:“我靠,夠狠。你們川越國的刁民可真多。”
王大衛:“這都是小意思,頂多算入門級的。
另外,就算不考慮這些因素,伏羌城那邊兒的規模也不宜擴大。
處理羊毛會產生水汙染,光是俞龍珂部的羊毛就已經把那段渭水禍害得不輕了,要是再把河州、湟水穀地的羊毛都弄過去,那我估計秦州的老百姓都得沒水喝。
所以,我打算把羊毛二廠建在湟水河口。汙水直接排到黃河裏,下遊就是蘭州。王叔不是說他不打算進攻蘭州了嘛!那蘭州就不算自己人,使勁兒霍霍吧!
而且,羊毛和貨物都可以走水路,也方便。”
王厚愣愣地看向王大衛,好一會兒,道:“你考慮得還挺周全。就是吧!你得想清楚。”
王大衛:“嗯?你什麽意思啊?說清楚。”
王厚:“我說不清楚。你,自己想吧!我算是盡力啦!哎!”
王大衛:“什麽毛病啊你?”
王厚:“不是我有毛病,是你有。”
王大衛翻著白眼,前前後後又想了一遍。沒毛病啊!這猴子發什麽瘋?神神叨叨的。不管了,應該沒什麽大事兒。
王大衛:“我再說一件事兒。等這場仗打完,我就不迴汴梁了。”
“啥?”王厚驚唿一聲:“這可不成。大衛,咱們當初可是說好了的。你要留下,那好多人都得留下。那,那,那可就全亂套了。”
王大衛:“等等。我說不迴汴梁,也沒說留下啊!我這點兒信用還是有的。”
王厚:“啊?那......你要去哪兒?”
王大衛:“我還沒想好。大理怎麽樣?人家段公子千裏迢迢找過來,現在想想,我那天實在是太冷漠,太不應該了。”
王厚撇了撇嘴:“切!怎麽著?你還真打算在大理也弄一個代表大會?”
王大衛:“可以試試啊!”
王厚:“段廉義可是大理皇族。能行嗎?”
王大衛:“行啊!有個專有名詞叫‘君主立憲’。講的就是......”
王厚:“你等等。你跟我說句實話,為啥要去大理?”
王大衛:“實話?大理風景如畫,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在那裏生活可以長命百歲,隻要你別亂吃蘑菇......”
王厚提高聲調:“說實話。”
王大衛:“好吧!大理往西,我們叫緬甸,你們叫啥我還不知道。那裏有礦。”
王厚:“什麽礦?”
王大衛:“石頭。”
王厚:“石頭?玉?”
王大衛:“嗯......廣義上來說也算是玉,石之美者皆為玉嘛!不過跟西域那邊的玉不一樣。緬甸這種玉更強調通透感,以綠色為主,稱為翠;藍、紅、紫色更佳,稱為翡。所以我們給這種玉起了個名字叫翡翠。”
王厚:“我去。你怎麽知道的?那邊也有你們川越國的人?算我一個,必須算我一個。你可不能吃獨食兒。
嗯......我想想啊!等我兩年怎麽樣?等我考上進士,娶了錦兒。這麽大的事情,怎麽著也得籌備一段時間吧!
西王莊都快蓋好了,聽說跟仙宮一樣。你不住了?
另外,你也不用太擔心。有這麽多人保你,官家也不能把你怎麽樣。”
王大衛:“嗯?你什麽意思?你不會是以為我不迴汴梁是因為我怕了趙頊吧!呸!我怕他?
嗯......我還真有點兒怕。我怕他腦袋又被驢踢了,我一怒之下把他給宰了。”
趙頊可不能死,至少現在不能,他還沒生出趙佶呢!沒有趙佶就沒有汝窯和鈞窯,那可就真的虧大了。
按說這段時期的主角是王安石和蘇軾啊!一個哐哐寫新法,一個哐哐填詞,趙頊就是個背景板而已。
怎麽我一來這家夥就變得這麽活潑呢?先後派來兩撥宦官,分明就是要搶戲啊!
王厚也坐了下來,唿出一口濁氣:“哎!幸虧有你啊!”
他看過那封聖旨,上麵的字很多,辭藻華麗,但意思隻有一個:讓王中正奪權。
真要讓王中正跑到誌願軍中當眾宣讀聖旨,後果必將是一場災難。
王韶肯定交權,然後帶上王厚,爺兒倆一起迴汴梁。運氣好,給個虛職,混完下半輩子;運氣不好,直接就是階下囚。
汴梁紈絝和西軍子弟中的絕大部分也會選擇服從,畢竟他們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大家族,既是助力,也是羈絆。
像劉五那樣,跟家裏關係搞得那麽差的隻是極少數。其他人,縱使原來不受重視,可折騰出如今這個局麵,在家中的地位早就出類拔萃了。
然而,俞龍珂和他的部眾會怎麽選擇?大概隻有天知道。
廣銳軍卻絕對不會接受。
於是,分裂、叛亂、討伐......
董氈做夢都得笑出聲來。
唯一的變數就是王大衛在河州重豎大旗,宣布組建誌願二軍......
這也是為什麽王中正一定要先到河州擒拿王大衛的原因。隻不過王大衛的強橫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兩人相互恭維過後,都覺得身心甚為愉悅。
王大衛接著提起一件要緊事:“猴子,得盡快把我大侄女接到河州來。還有董小娘子。”
王厚:“嗯?大衛,這你可得想清楚。”
王大衛:“這有什麽好想的?伏羌城在法理上還是大宋的地盤,你們家那位皇上腦子又有問題,萬一狗急跳牆呢!你不同意?”
王厚:“我當然同意,我求之不得呢!關鍵是你,你得想清楚。”
王大衛:“我想得很清楚啊!
就算沒有今天這破事兒,那羊毛二廠也差不多該建了。咱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萬一哪天李師中掛了,換上來一個強項令呢!
你們大宋做官的都什麽德行你該比我清楚吧!像我王叔那樣的可沒幾個。
將來真有那麽一天,咱就把伏羌城的一廠關門,搬到二廠來。再雇一批人,天天到他的衙門口前哭訴,罵他不給老百姓留活路,把他的名聲徹底搞臭。”
王厚:“我靠,夠狠。你們川越國的刁民可真多。”
王大衛:“這都是小意思,頂多算入門級的。
另外,就算不考慮這些因素,伏羌城那邊兒的規模也不宜擴大。
處理羊毛會產生水汙染,光是俞龍珂部的羊毛就已經把那段渭水禍害得不輕了,要是再把河州、湟水穀地的羊毛都弄過去,那我估計秦州的老百姓都得沒水喝。
所以,我打算把羊毛二廠建在湟水河口。汙水直接排到黃河裏,下遊就是蘭州。王叔不是說他不打算進攻蘭州了嘛!那蘭州就不算自己人,使勁兒霍霍吧!
而且,羊毛和貨物都可以走水路,也方便。”
王厚愣愣地看向王大衛,好一會兒,道:“你考慮得還挺周全。就是吧!你得想清楚。”
王大衛:“嗯?你什麽意思啊?說清楚。”
王厚:“我說不清楚。你,自己想吧!我算是盡力啦!哎!”
王大衛:“什麽毛病啊你?”
王厚:“不是我有毛病,是你有。”
王大衛翻著白眼,前前後後又想了一遍。沒毛病啊!這猴子發什麽瘋?神神叨叨的。不管了,應該沒什麽大事兒。
王大衛:“我再說一件事兒。等這場仗打完,我就不迴汴梁了。”
“啥?”王厚驚唿一聲:“這可不成。大衛,咱們當初可是說好了的。你要留下,那好多人都得留下。那,那,那可就全亂套了。”
王大衛:“等等。我說不迴汴梁,也沒說留下啊!我這點兒信用還是有的。”
王厚:“啊?那......你要去哪兒?”
王大衛:“我還沒想好。大理怎麽樣?人家段公子千裏迢迢找過來,現在想想,我那天實在是太冷漠,太不應該了。”
王厚撇了撇嘴:“切!怎麽著?你還真打算在大理也弄一個代表大會?”
王大衛:“可以試試啊!”
王厚:“段廉義可是大理皇族。能行嗎?”
王大衛:“行啊!有個專有名詞叫‘君主立憲’。講的就是......”
王厚:“你等等。你跟我說句實話,為啥要去大理?”
王大衛:“實話?大理風景如畫,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在那裏生活可以長命百歲,隻要你別亂吃蘑菇......”
王厚提高聲調:“說實話。”
王大衛:“好吧!大理往西,我們叫緬甸,你們叫啥我還不知道。那裏有礦。”
王厚:“什麽礦?”
王大衛:“石頭。”
王厚:“石頭?玉?”
王大衛:“嗯......廣義上來說也算是玉,石之美者皆為玉嘛!不過跟西域那邊的玉不一樣。緬甸這種玉更強調通透感,以綠色為主,稱為翠;藍、紅、紫色更佳,稱為翡。所以我們給這種玉起了個名字叫翡翠。”
王厚:“我去。你怎麽知道的?那邊也有你們川越國的人?算我一個,必須算我一個。你可不能吃獨食兒。
嗯......我想想啊!等我兩年怎麽樣?等我考上進士,娶了錦兒。這麽大的事情,怎麽著也得籌備一段時間吧!
西王莊都快蓋好了,聽說跟仙宮一樣。你不住了?
另外,你也不用太擔心。有這麽多人保你,官家也不能把你怎麽樣。”
王大衛:“嗯?你什麽意思?你不會是以為我不迴汴梁是因為我怕了趙頊吧!呸!我怕他?
嗯......我還真有點兒怕。我怕他腦袋又被驢踢了,我一怒之下把他給宰了。”
趙頊可不能死,至少現在不能,他還沒生出趙佶呢!沒有趙佶就沒有汝窯和鈞窯,那可就真的虧大了。
按說這段時期的主角是王安石和蘇軾啊!一個哐哐寫新法,一個哐哐填詞,趙頊就是個背景板而已。
怎麽我一來這家夥就變得這麽活潑呢?先後派來兩撥宦官,分明就是要搶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