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車隊駛下官道,在路旁一處開闊地停下。
乘客們紛紛下車,舒活筋骨。隨從們則幫著樊樓的夥計搭起簡易的爐灶,準備午飯。
這可是難得的待遇,樊樓第一廚範良親自動手。上次他們去少林寺可沒有這種好事。
樊樓是真下本錢啊!不過也難怪,除了王大衛,樊樓幾個東家家的公子也在隊伍裏。很合理。
宋製,二十裏一小驛,隻能歇腳,兼提供簡單的食水;六十裏一大驛,才有相對完善的服務。
六十裏,是行人一天的腳程。在宋代,一路同行就真的是一路同行,除非有人中途生病。
四輪車快,稍微加把勁兒,一天一百二十裏也能做到。但是王大衛不同意,原因自然是隊伍裏有女眷,他不想太辛苦。
隻是這個原因他沒敢說出口,因為有曹七。凡是跟性別有關的論調最好提都不要提,誰也不知道哪句話就能把她給惹毛了。
王大衛不說,於是這幫“聰明”的家夥自然就想到了“真正”的原因:他們這支車隊隻是明麵上、看得見的隊伍,還有一支看不見的隊伍在跟他們同行。
那支隊伍雖然也能造四輪車,但是為了隱藏身份,他們隻能用傳統的方式行進,一天六十裏。
與那支隊伍同行還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哪有《西遊記》可看?
王大衛在享用午餐的時候,汴梁城裏卻有一批人正在忙著吵架,顧不上吃飯。
不過他們都是鍾鳴鼎食之輩,餓上一頓也不算什麽。
吃飯哪有吵架過癮?
吵架的起因是樞密使文彥博彈劾韓絳。
老文認為,西北那邊搞成現在這個樣子,完全是韓絳一手造成的,若不對其嚴厲懲處,則朝廷威嚴將蕩然無存。
韓絳也不是孤家寡人。韓絳的父親韓億曾在仁宗朝做過參知政事,兩代高官,門生故吏自然少不了,這些人紛紛跳出來為韓絳辯解。
理由這東西,隻要肯找,總是不缺的。
有人辯解,自然有人繼續發難,於是雙方就吵了起來。而且越吵越熱鬧,越吵參加的人越多。
其中不乏有人真心覺得這一切都不是韓絳的問題。韓相都已經親臨前線督戰了,那些丘八怎麽就不能體諒韓相的苦心呢?
吵架嘛,自然是要歪樓的。漸漸地,吵架的焦點就轉移到了變法上。
這下更熱鬧了。噴韓絳,大家不過是順水推舟噴上一句;噴新法,那大家可以發自肺腑地噴上一整天,都不帶重樣的。
目標換了,不少參與吵架的人也隨之轉換了立場。有人貶韓絳,卻支持新法;也有人維護韓絳,卻認為新法才是罪魁禍首。
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好不熱鬧。文德殿儼然成了菜市場。
王安石自始至終一言不發;文彥博挑起話頭之後也再未發表任何看法。
趙頊坐在上麵,認真聆聽每一位大臣的發言,麵無表情。反正他坐著,別人都站著。不急。
趙頊不急,底下卻有人著急。韓絳的弟弟、開封知府韓維如芒在背,心中百轉千迴......
同一時間,西王莊的空地上,還有一人愁得吃不下飯。
董群麵臨一個難題,他想把西王莊建設得富麗堂皇、氣勢恢宏,以此來彰顯董家的實力。憑借鋼筋和水泥,做到這一點完全不是問題。
但是,僭越這個詞就成了他邁不過去的門檻。
在大宋,什麽身份的人住什麽等級的住宅有嚴格規定。超出規定即為僭越。
雖說這種現象很普遍,官府也基本上睜一眼閉一眼。那是因為那些人做得不算太過分,追究起來也沒多大意思。
但西王莊要是按照當初幾人留下的設想建設,那可是大大的僭越。這都比皇宮還要好了,官府想閉眼都閉不上啊!
可要是老老實實按照規定蓋,董群一萬個不甘心。而且,就算王公子深明大義不說什麽,曹七能善罷甘休?
也不知道王公子是個啥身份,他也沒說過,哪怕你當初隨便吹吹牛也好啊!
董群很發愁,王大衛走的那天他滿腦子都是別的事兒,把這個茬兒給忘了個幹淨。
人走了以後他才想起來。要不,托人給閨女送個信,旁敲側擊地問問?
正想著,董家的仆人給董群送來一個包裹,說是三娘子在路上寄迴董家的。
剛走了沒幾天,就往家寄東西,別是出了什麽事兒吧!摸著怪挺厚實的。董群連忙打開包裹,裏麵是一本書——《西遊記》。
什麽情況?董群摸不著頭腦。莫非是怕老夫太寂寞,讓老夫解悶的?老夫都要愁死了。先看看吧......
直到晚上,董群陪老妻一起享用晚飯。雖然董群沒什麽胃口,但是必須在老妻麵前展示自己堅強的一麵。
吃著吃著,董群一拍大腿:“明白了。真是老夫的好姑娘,可幫了大忙了。”
董妻不明所以,怒斥道:“你這老家夥,一驚一乍的,你要幹什麽?”
董群哈哈大笑,先是耐心地解釋了自己這幾天的愁事兒,隨後說道:“咱姑娘給老夫指出了一條明路:這西王莊就按照《西遊記》裏的天宮來造。誰也說不出什麽來。
《西遊記》裏有個蟠桃園,這王公子就要種果樹,走之前還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西遊記》裏有瑤池,這王公子就要挖個湖。
哎呀!其實王公子早就給老夫暗示過了,他說他們川越國蓋房子蓋到三十三層,這《西遊記》裏恰好就有三十三重天。
一定是這樣的!你先吃,我得迴書房好好再讀一遍。”
王大衛吃過晚飯,準備休息。曹七登門,還帶著王厚。
曹七拿出最新戰報:慶州兵變當夜,廣銳軍奮戰到天明,占領北城,南城依舊在王廣淵控製下。
天亮後,吳逵帶領廣銳軍撤離慶州,一路向西,穿過涇原路,進入隴山。
曹七見兩人看完,率先開口:“你們有沒有發現奇怪的地方?”
王大衛一臉茫然:“啥?”
曹七:“你沒看出來?”
王厚:“大衛可能是真對我們大宋不了解,沒看出來也不奇怪。”
王大衛:“你看出來了?來,將種,給解釋解釋吧!”
王厚:“首先,兵變這種事兒,一定要盡快占據一座城。占一座城跟沒占住的後果完全不同。
廣銳軍就沒占住,打了一晚上也隻占了半座,跟沒占一樣。這不用我再解釋了吧?”
王大衛:“不用了。繼續。”
王厚:“沒占住,就得撤。奇怪的地方就是:廣銳軍一直都駐紮在環慶路,慶州城沒占住,其他的小城還是有機會的。
而且,環慶軍裏肯定有不少同情他們的。按理,廣銳軍應該會去攻占那下小城。哪怕是小寨、小堡也好,起碼能有個落腳的地方。
可是戰報上卻說他們直接離開了環慶路,甚至橫穿涇原路,進入隴山。這就比較難理解了。”
王大衛:“你這麽一說我就懂了。那個吳逵是個怎麽樣的人?會不會是他頭腦......嗯......不怎麽靈光?”
王厚:“不可能。”
曹七:“我大概猜到是怎麽迴事。”
王大衛:“哦!你說。”
曹七:“這是我特意讓人查的。”說著又掏出一張紙,在桌子上展開,“這是兵變當夜所有當時恰好在慶州城的官員名單。你們看,這是誰?”
白嫩的手指正指在一個名字下方,名字赫然寫著——王韶。
乘客們紛紛下車,舒活筋骨。隨從們則幫著樊樓的夥計搭起簡易的爐灶,準備午飯。
這可是難得的待遇,樊樓第一廚範良親自動手。上次他們去少林寺可沒有這種好事。
樊樓是真下本錢啊!不過也難怪,除了王大衛,樊樓幾個東家家的公子也在隊伍裏。很合理。
宋製,二十裏一小驛,隻能歇腳,兼提供簡單的食水;六十裏一大驛,才有相對完善的服務。
六十裏,是行人一天的腳程。在宋代,一路同行就真的是一路同行,除非有人中途生病。
四輪車快,稍微加把勁兒,一天一百二十裏也能做到。但是王大衛不同意,原因自然是隊伍裏有女眷,他不想太辛苦。
隻是這個原因他沒敢說出口,因為有曹七。凡是跟性別有關的論調最好提都不要提,誰也不知道哪句話就能把她給惹毛了。
王大衛不說,於是這幫“聰明”的家夥自然就想到了“真正”的原因:他們這支車隊隻是明麵上、看得見的隊伍,還有一支看不見的隊伍在跟他們同行。
那支隊伍雖然也能造四輪車,但是為了隱藏身份,他們隻能用傳統的方式行進,一天六十裏。
與那支隊伍同行還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哪有《西遊記》可看?
王大衛在享用午餐的時候,汴梁城裏卻有一批人正在忙著吵架,顧不上吃飯。
不過他們都是鍾鳴鼎食之輩,餓上一頓也不算什麽。
吃飯哪有吵架過癮?
吵架的起因是樞密使文彥博彈劾韓絳。
老文認為,西北那邊搞成現在這個樣子,完全是韓絳一手造成的,若不對其嚴厲懲處,則朝廷威嚴將蕩然無存。
韓絳也不是孤家寡人。韓絳的父親韓億曾在仁宗朝做過參知政事,兩代高官,門生故吏自然少不了,這些人紛紛跳出來為韓絳辯解。
理由這東西,隻要肯找,總是不缺的。
有人辯解,自然有人繼續發難,於是雙方就吵了起來。而且越吵越熱鬧,越吵參加的人越多。
其中不乏有人真心覺得這一切都不是韓絳的問題。韓相都已經親臨前線督戰了,那些丘八怎麽就不能體諒韓相的苦心呢?
吵架嘛,自然是要歪樓的。漸漸地,吵架的焦點就轉移到了變法上。
這下更熱鬧了。噴韓絳,大家不過是順水推舟噴上一句;噴新法,那大家可以發自肺腑地噴上一整天,都不帶重樣的。
目標換了,不少參與吵架的人也隨之轉換了立場。有人貶韓絳,卻支持新法;也有人維護韓絳,卻認為新法才是罪魁禍首。
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好不熱鬧。文德殿儼然成了菜市場。
王安石自始至終一言不發;文彥博挑起話頭之後也再未發表任何看法。
趙頊坐在上麵,認真聆聽每一位大臣的發言,麵無表情。反正他坐著,別人都站著。不急。
趙頊不急,底下卻有人著急。韓絳的弟弟、開封知府韓維如芒在背,心中百轉千迴......
同一時間,西王莊的空地上,還有一人愁得吃不下飯。
董群麵臨一個難題,他想把西王莊建設得富麗堂皇、氣勢恢宏,以此來彰顯董家的實力。憑借鋼筋和水泥,做到這一點完全不是問題。
但是,僭越這個詞就成了他邁不過去的門檻。
在大宋,什麽身份的人住什麽等級的住宅有嚴格規定。超出規定即為僭越。
雖說這種現象很普遍,官府也基本上睜一眼閉一眼。那是因為那些人做得不算太過分,追究起來也沒多大意思。
但西王莊要是按照當初幾人留下的設想建設,那可是大大的僭越。這都比皇宮還要好了,官府想閉眼都閉不上啊!
可要是老老實實按照規定蓋,董群一萬個不甘心。而且,就算王公子深明大義不說什麽,曹七能善罷甘休?
也不知道王公子是個啥身份,他也沒說過,哪怕你當初隨便吹吹牛也好啊!
董群很發愁,王大衛走的那天他滿腦子都是別的事兒,把這個茬兒給忘了個幹淨。
人走了以後他才想起來。要不,托人給閨女送個信,旁敲側擊地問問?
正想著,董家的仆人給董群送來一個包裹,說是三娘子在路上寄迴董家的。
剛走了沒幾天,就往家寄東西,別是出了什麽事兒吧!摸著怪挺厚實的。董群連忙打開包裹,裏麵是一本書——《西遊記》。
什麽情況?董群摸不著頭腦。莫非是怕老夫太寂寞,讓老夫解悶的?老夫都要愁死了。先看看吧......
直到晚上,董群陪老妻一起享用晚飯。雖然董群沒什麽胃口,但是必須在老妻麵前展示自己堅強的一麵。
吃著吃著,董群一拍大腿:“明白了。真是老夫的好姑娘,可幫了大忙了。”
董妻不明所以,怒斥道:“你這老家夥,一驚一乍的,你要幹什麽?”
董群哈哈大笑,先是耐心地解釋了自己這幾天的愁事兒,隨後說道:“咱姑娘給老夫指出了一條明路:這西王莊就按照《西遊記》裏的天宮來造。誰也說不出什麽來。
《西遊記》裏有個蟠桃園,這王公子就要種果樹,走之前還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西遊記》裏有瑤池,這王公子就要挖個湖。
哎呀!其實王公子早就給老夫暗示過了,他說他們川越國蓋房子蓋到三十三層,這《西遊記》裏恰好就有三十三重天。
一定是這樣的!你先吃,我得迴書房好好再讀一遍。”
王大衛吃過晚飯,準備休息。曹七登門,還帶著王厚。
曹七拿出最新戰報:慶州兵變當夜,廣銳軍奮戰到天明,占領北城,南城依舊在王廣淵控製下。
天亮後,吳逵帶領廣銳軍撤離慶州,一路向西,穿過涇原路,進入隴山。
曹七見兩人看完,率先開口:“你們有沒有發現奇怪的地方?”
王大衛一臉茫然:“啥?”
曹七:“你沒看出來?”
王厚:“大衛可能是真對我們大宋不了解,沒看出來也不奇怪。”
王大衛:“你看出來了?來,將種,給解釋解釋吧!”
王厚:“首先,兵變這種事兒,一定要盡快占據一座城。占一座城跟沒占住的後果完全不同。
廣銳軍就沒占住,打了一晚上也隻占了半座,跟沒占一樣。這不用我再解釋了吧?”
王大衛:“不用了。繼續。”
王厚:“沒占住,就得撤。奇怪的地方就是:廣銳軍一直都駐紮在環慶路,慶州城沒占住,其他的小城還是有機會的。
而且,環慶軍裏肯定有不少同情他們的。按理,廣銳軍應該會去攻占那下小城。哪怕是小寨、小堡也好,起碼能有個落腳的地方。
可是戰報上卻說他們直接離開了環慶路,甚至橫穿涇原路,進入隴山。這就比較難理解了。”
王大衛:“你這麽一說我就懂了。那個吳逵是個怎麽樣的人?會不會是他頭腦......嗯......不怎麽靈光?”
王厚:“不可能。”
曹七:“我大概猜到是怎麽迴事。”
王大衛:“哦!你說。”
曹七:“這是我特意讓人查的。”說著又掏出一張紙,在桌子上展開,“這是兵變當夜所有當時恰好在慶州城的官員名單。你們看,這是誰?”
白嫩的手指正指在一個名字下方,名字赫然寫著——王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