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繼續,王大衛又想到一個問題。
按照後世的劃分,此時的大宋朝堂分成兩黨: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群龍無首、人數眾多的舊黨。
曹七和劉五明顯是舊黨的支持者,而王厚的父親王韶則被劃分到了新黨。但是他們三個卻聊得非常融洽,看不出多少分歧。
最起碼,他們對蘇軾全都推崇備至,而蘇軾這兩年可沒少給王安石拆台。
王大衛漸漸明悟......
王韶、王厚父子並不是王安石的黨徒。實際上,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小黨派,因為他們有自己明確的政治主張——王韶在熙寧元年上書的《平戎策》。
僅這一點,就強過九成以上的大宋官僚。那幫貨唯一的政治理想就是做上更大的官。
《平戎策》的主張可以概括為:
軍事問題軍事解決;
既然跟西夏死磕三十年都沒什麽進展,那就換個軟柿子練練手;青唐正好就是;
青唐曾經很強大,甚至打敗過西夏。但是雄主唃廝囉病死之後,青唐陷入分裂,現在正是下手的好時機;
大宋不下手,西夏人也會下手;到時候大宋反受其製,川陝不寧。
大宋拿下青唐,可以拉長對西夏的戰線;大宋的國力是西夏的好幾倍,不拉開了打,就在橫山那一小片地方死磕,這不是腦子有病嗎?
《平戎策》,不違憲。按照這個搞法,勳貴圈會繼續擴大。
勳貴們對此表示歡迎,幾十年了,都是老麵孔,早都看膩了。
但是王氏父子這個黨派人少,實力弱,又遠在邊陲,做不成執政黨。
相比保守的舊黨,他們更願意支持王安石的新黨。
畢竟新黨的口號是:富國強兵,而後覆滅西夏,收複燕雲十六州。
路線不同,目標一致。
除此之外,王大衛也對曹七提出的若幹經濟學問題做出解答。
首先是鋼筋水泥對伐木業的影響。王大衛給出的解答是:鋼筋水泥確實會對伐木業產生影響,但是影響不大。
因為木材用途十分廣泛,建築業隻占其中一小部分,大頭是家具、馬車等行業。
而且從宏觀的角度看,減少木材的使用是符合全社會長遠利益的。
綠色、環保、水土流失這些詞一出口,發現三人都沒聽懂。於是王大衛幹脆換了種說法,拿關中地區舉例子。
秦漢到初唐時期,關中是天下中心,土地富饒,河渠眾多,植被茂盛,有“得關中者得天下”之稱。
唐朝的建立正得益於此。當時楊玄感、王世充、李密都選擇在洛陽死磕。
隻有老李家卷起全部家當,一頭紮進關中,連老家太原都不顧了,從而一舉占據爭奪天下最有利的位置。
不過唐朝已經是關中地區最後的餘暉。幾百年繁衍生息,諸姓皇室大興土木,秦嶺都被砍成禿山,關中地區再也無力負擔大一統王朝國都的重任。
李唐曆史上就有數次皇帝帶著滿朝大臣跑到洛陽“要飯”的經曆,被人們稱作天子“逐食而居”。
現在的關中更慘,連北麵小小的西夏都搞不定,這還是在中原地區卯足勁供應關中的情況之下。劉徹和李世民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其次是鋼筋水泥對采石業的影響。王大衛坦承:這個影響肯定不小。不過水泥本身也需要采礦,市場會自發調整采石工人換個地方、開采另一種石頭的。
至於采的是什麽,得先等董員外的消息,現在不能說。
最後是活字印刷對雕版印刷的影響。王大衛直言:“這個我沒管。我就知道一點,活字印的書肯定比雕版的便宜,那就可以讓更多的人讀得起書。
若是有人想要出版自己寫的書,門檻也會更低。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書讓更多的人讀。
畢昇老先生雖然隻是個工匠,但他的這個發明必將影響全天下,天下人都將因此受益。畢老爺子應該受萬世香火。
劉五,你若將這個法子公布天下,那自然是你道德高尚。你要是保密,想用這個法子生財,那也無可厚非。
不過我還是建議你用賺來的一部分錢繼續完善活字印刷術,反正你保密也是要花錢的。
至於雕版工匠,我隻能說聲抱歉了。不過他們也不至於全都失去生計,起碼不會突然一下子就沒了飯碗。
有些書是活字代替不了的,像書法、繪畫之類的書籍還是要用到雕版。
還有,我知道有些人看書對書法很挑剔,書上的字不好看他們就接受不了。
就仿佛‘美’這個字如果印醜了它的意思就會變成‘醜’,‘醜’字印得漂亮就成了‘美’,這不是扯淡嗎!
有這種怪癖的人活該他多花錢買雕版的。
其實我也喜歡雕版的。我可不是有怪癖啊,我那是為了收藏。”
曹七對王大衛的迴答很滿意。
劉五:“曹七,你研究這個......你想做宰相啊?”
曹七一瞪眼:“怎麽?不行?”
劉五連忙解釋:“不是,不是。咱們是勳貴。”轉頭看向王厚,“二哥,你考個進士吧。咱們兄弟都挺你。”
王厚:“那還是先聊聊收複燕雲十六州的事兒吧!”
殘月如鉤,王大衛提著燈籠,穿過竹林中的小徑,迴到小院。
曹七、劉五各迴各家,王厚留下要繼續浪到深夜。
王大衛推開院門,迴首燈火闌珊的樊樓,心想:這破樓,肯定有毛病。害我又沒忍住,噴了那麽多。
該辦點兒正事兒了。下一步,發電廠。就修在東北角吧,挨著汴河,買煤方便些。
對了,還有孜然。
邁步進院,迴到正房,點亮燭火,人影晃動,王大衛麵露狂喜。
搞什麽火力發電,光伏才是王道,這東西簡直就是為雙向穿越者量身定做的。
不用蓋廠房、煙囪、冷卻塔,不用“搬運”超大的機器設備,不用雇人燒鍋爐......
太陽能板直接鋪地上就行,安裝簡便,一學就會;“攜帶”方便,隨時擴充;就是有點兒占地方,咱在乎這個嗎?
房子還是要蓋的,不用太大,得給蓄電池弄個舒服的“家”。正好拿來給董家的施工隊練練手。
位置嘛!還是東北角吧。萬一不好用,再改成燒鍋爐的。
按照後世的劃分,此時的大宋朝堂分成兩黨: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群龍無首、人數眾多的舊黨。
曹七和劉五明顯是舊黨的支持者,而王厚的父親王韶則被劃分到了新黨。但是他們三個卻聊得非常融洽,看不出多少分歧。
最起碼,他們對蘇軾全都推崇備至,而蘇軾這兩年可沒少給王安石拆台。
王大衛漸漸明悟......
王韶、王厚父子並不是王安石的黨徒。實際上,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小黨派,因為他們有自己明確的政治主張——王韶在熙寧元年上書的《平戎策》。
僅這一點,就強過九成以上的大宋官僚。那幫貨唯一的政治理想就是做上更大的官。
《平戎策》的主張可以概括為:
軍事問題軍事解決;
既然跟西夏死磕三十年都沒什麽進展,那就換個軟柿子練練手;青唐正好就是;
青唐曾經很強大,甚至打敗過西夏。但是雄主唃廝囉病死之後,青唐陷入分裂,現在正是下手的好時機;
大宋不下手,西夏人也會下手;到時候大宋反受其製,川陝不寧。
大宋拿下青唐,可以拉長對西夏的戰線;大宋的國力是西夏的好幾倍,不拉開了打,就在橫山那一小片地方死磕,這不是腦子有病嗎?
《平戎策》,不違憲。按照這個搞法,勳貴圈會繼續擴大。
勳貴們對此表示歡迎,幾十年了,都是老麵孔,早都看膩了。
但是王氏父子這個黨派人少,實力弱,又遠在邊陲,做不成執政黨。
相比保守的舊黨,他們更願意支持王安石的新黨。
畢竟新黨的口號是:富國強兵,而後覆滅西夏,收複燕雲十六州。
路線不同,目標一致。
除此之外,王大衛也對曹七提出的若幹經濟學問題做出解答。
首先是鋼筋水泥對伐木業的影響。王大衛給出的解答是:鋼筋水泥確實會對伐木業產生影響,但是影響不大。
因為木材用途十分廣泛,建築業隻占其中一小部分,大頭是家具、馬車等行業。
而且從宏觀的角度看,減少木材的使用是符合全社會長遠利益的。
綠色、環保、水土流失這些詞一出口,發現三人都沒聽懂。於是王大衛幹脆換了種說法,拿關中地區舉例子。
秦漢到初唐時期,關中是天下中心,土地富饒,河渠眾多,植被茂盛,有“得關中者得天下”之稱。
唐朝的建立正得益於此。當時楊玄感、王世充、李密都選擇在洛陽死磕。
隻有老李家卷起全部家當,一頭紮進關中,連老家太原都不顧了,從而一舉占據爭奪天下最有利的位置。
不過唐朝已經是關中地區最後的餘暉。幾百年繁衍生息,諸姓皇室大興土木,秦嶺都被砍成禿山,關中地區再也無力負擔大一統王朝國都的重任。
李唐曆史上就有數次皇帝帶著滿朝大臣跑到洛陽“要飯”的經曆,被人們稱作天子“逐食而居”。
現在的關中更慘,連北麵小小的西夏都搞不定,這還是在中原地區卯足勁供應關中的情況之下。劉徹和李世民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其次是鋼筋水泥對采石業的影響。王大衛坦承:這個影響肯定不小。不過水泥本身也需要采礦,市場會自發調整采石工人換個地方、開采另一種石頭的。
至於采的是什麽,得先等董員外的消息,現在不能說。
最後是活字印刷對雕版印刷的影響。王大衛直言:“這個我沒管。我就知道一點,活字印的書肯定比雕版的便宜,那就可以讓更多的人讀得起書。
若是有人想要出版自己寫的書,門檻也會更低。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書讓更多的人讀。
畢昇老先生雖然隻是個工匠,但他的這個發明必將影響全天下,天下人都將因此受益。畢老爺子應該受萬世香火。
劉五,你若將這個法子公布天下,那自然是你道德高尚。你要是保密,想用這個法子生財,那也無可厚非。
不過我還是建議你用賺來的一部分錢繼續完善活字印刷術,反正你保密也是要花錢的。
至於雕版工匠,我隻能說聲抱歉了。不過他們也不至於全都失去生計,起碼不會突然一下子就沒了飯碗。
有些書是活字代替不了的,像書法、繪畫之類的書籍還是要用到雕版。
還有,我知道有些人看書對書法很挑剔,書上的字不好看他們就接受不了。
就仿佛‘美’這個字如果印醜了它的意思就會變成‘醜’,‘醜’字印得漂亮就成了‘美’,這不是扯淡嗎!
有這種怪癖的人活該他多花錢買雕版的。
其實我也喜歡雕版的。我可不是有怪癖啊,我那是為了收藏。”
曹七對王大衛的迴答很滿意。
劉五:“曹七,你研究這個......你想做宰相啊?”
曹七一瞪眼:“怎麽?不行?”
劉五連忙解釋:“不是,不是。咱們是勳貴。”轉頭看向王厚,“二哥,你考個進士吧。咱們兄弟都挺你。”
王厚:“那還是先聊聊收複燕雲十六州的事兒吧!”
殘月如鉤,王大衛提著燈籠,穿過竹林中的小徑,迴到小院。
曹七、劉五各迴各家,王厚留下要繼續浪到深夜。
王大衛推開院門,迴首燈火闌珊的樊樓,心想:這破樓,肯定有毛病。害我又沒忍住,噴了那麽多。
該辦點兒正事兒了。下一步,發電廠。就修在東北角吧,挨著汴河,買煤方便些。
對了,還有孜然。
邁步進院,迴到正房,點亮燭火,人影晃動,王大衛麵露狂喜。
搞什麽火力發電,光伏才是王道,這東西簡直就是為雙向穿越者量身定做的。
不用蓋廠房、煙囪、冷卻塔,不用“搬運”超大的機器設備,不用雇人燒鍋爐......
太陽能板直接鋪地上就行,安裝簡便,一學就會;“攜帶”方便,隨時擴充;就是有點兒占地方,咱在乎這個嗎?
房子還是要蓋的,不用太大,得給蓄電池弄個舒服的“家”。正好拿來給董家的施工隊練練手。
位置嘛!還是東北角吧。萬一不好用,再改成燒鍋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