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律》中有記載,“遇降雨無法動工”,“就免除本次征發”。】


    ......


    嬴政有些無奈。


    他感覺自己已經有些虱子多了不怕癢了。


    《徭律》裏也規定,誤工要上交兩副鎧甲,遲到三天到五天,要受到訓斥和責罵。


    這和晚到了就直接砍頭的說法那可是背道而馳的。


    ......


    【所以,各位朋友不妨深思一下,是實實在在出土的文物,還是後世的工筆之作,更符合史實呢?】


    【尤其是司馬遷,相當於是秦始皇的頭號黑粉。】


    【看看《史記》上都是咋記載的。】


    【“秦王懷念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


    【“禁文書而酷法,以暴虐天下為始。”】


    ......


    秦始皇時期的朝堂之上,百官已經戰戰兢兢。


    這完全是指著秦始皇的臉罵啊!


    後人是咋形容這種情況來著。


    貼臉開大!


    看看這言辭多犀利,罵的多狠!


    此時的百官完全不敢抬眼看秦始皇,生怕一不小心觸怒了皇帝。


    唯有扶蘇,有些擔憂的看著秦始皇,生怕秦始皇氣出個好歹來。


    但令扶蘇感到有些意外,秦始皇一臉平靜。


    扶蘇滿臉詫異,忍不住開口問道:


    “父親,您不生氣?”


    秦始皇臉上的笑容高深莫測,反問道:


    “朕為何要生氣?”


    “史書也是由人記載的,是人都有私心。”


    “且由後人記載的史書,未必經過考證。”


    “看看就行,不能全信。”


    嬴政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正是因為朕的功績赫赫,世人無法否認朕的實力,便隻能說朕的人品不行,私德有虧,就隻能從道德層麵上來批判朕。”


    “而且,在司馬遷之後的千年,後人不是也為朕說了一句公道話嗎?”


    “朕既能承受讚譽,亦能經受得住詆毀。”


    ......


    【何謂“千古一帝”?】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三歲開始在敵國做人質,十三歲迴秦國登基,三十九歲統一六國,成就霸業。】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築萬裏長城。】


    【這才叫千古一帝。】


    此時,彈幕彈出。


    “秦始皇被網暴了。”


    “刀筆吏,殺人不見血!司馬遷,公知第一人!”


    “他把大一統的思想,深深的刻進了中華民族的基因裏,這是最偉大的功績。”


    “就拿書同文,車同軌來說,我就佩服秦始皇!我們放眼看看歐洲,分裂成多少小國家,不就是文字沒有統一造成的嗎!”


    “兵馬俑一人一麵,一定是代表大秦銳士的真實樣子。秦始皇不負統一華夏的功臣,這是何等的人文關懷。”


    “一個偉大的成功一定是有眾誌成城的團結力量,也一定有一位魅力十足的領主。那些謀士,武將也絕非傻瓜,要跟隨一個暴君。由此推斷,祖龍是個恩威並施一代明主。”


    ......


    嬴政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大。


    “千古一帝”、“一代明主”。


    後人這話他才愛聽嘛。


    此時的百官才敢開口。


    “恭賀陛下,千古一帝實至名歸。”


    在百官的吹捧中,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沉浸式穿越:唐詩,是怎麽保存下來的?】


    ......


    各朝古人看到這個標題感覺有些莫名其妙。


    如何保存?


    不就是記錄下來傳世嗎?


    還會如何保存?


    不過,他們也知道後人不會無的放矢。


    於是,他們繼續看向天幕。


    ......


    【你知道現存的唐詩有多少首嗎?】


    【將近5萬首。】


    【聽上就很多。】


    【但要知道,乾隆皇帝一生能寫4萬多首詩,宋朝的陸遊也寫了近萬首詩。】


    ......


    各朝古人一陣愕然。


    唐朝兩三百年,所有詩人存下來的詩,竟然還比不過兩個人的總和?


    又或者說,乾隆一人的詩作,數量直逼所有的唐詩?


    各朝古人不禁迴想了乾隆所做的《飛雪》,感到一陣好笑。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這首《飛雪》,他們實在是印象深刻。


    ......


    【大部分的唐詩已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中,我們永遠看不到了。】


    【而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讀到的很多唐詩也就不存在。】


    天幕中的畫麵一陣閃動,旁白隨之消散。


    接著是後人穿越到十八世紀的清朝。


    清朝的曹雪芹,一邊捋著胡子,一邊搖頭歎息:


    “實在可惜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


    “但如果把這兩個字換了,竟然找不到如此貼切的描述!”


    後人麵露不解,問道:


    “那你可惜什麽呢?”


    曹雪芹將這兩句詩寫下後,放下手中的筆,感慨道:


    “你知道王維僅開元盛世就寫過成百上千首詩,最後十不存一。”


    “這其中又有多少“大漠孤煙直”這樣的句子,我們都看不到了。”


    ......


    王維臉上一臉悵然。


    “十不存一嗎?”


    “這是為何?”


    詩詞,又不是每每改朝換代之時,都會燒掉一批的前朝史書。


    為何失傳如此之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刷個視頻,怎麽古人都破防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兩個檸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兩個檸檬並收藏我就刷個視頻,怎麽古人都破防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