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黃巢:顫抖吧,門閥世家
我就刷個視頻,怎麽古人都破防了 作者:吃兩個檸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巢的目光陡然一凜。
他並非一進城就想著要大開殺戒的,也曾在稱帝後大赦天下。
可他無法阻止起義軍的大肆搶劫,而且那些大唐官員也實在太傷他的自尊。
在他登基稱帝的那一天,他就下達過一道聖旨。
所有大唐官員,凡三品及其以上者一律革職,四品及其以下者可以全部留任。
唐朝的一品和二品官位多為虛銜,專為退休的重臣所設,真正握有實權者多從三品開始。
他原本的打算是,除了退休重臣和中央機關官員外,其餘人均可保留原職。
詔令發出去之後,他就滿懷期待的在大明宮靜靜等著大唐官員的到來。
然而,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除了隨張直方投降的那幾十人來了,大唐的官員們要麽逃亡,要麽藏匿,根本無人現身。
可大齊帝國需要足夠的官員,才能保證它的有效運轉。
於是,在他稱帝後的第七日,他又下了一道新的聖旨。
凡唐朝百官,隻要前往侍中兼同平章事趙璋的府邸報到,均可恢複原職,品級限製亦被取消。
短短數日,他已做出了如此大的讓步。
然而,他的熱臉還是貼上了冷屁股,前來的官員仍然寥寥無幾。
不僅如此,將作監鄭綦和庫部郎中鄭係兩人,竟然為了不願成為大齊的臣子,全家自殺。
得知這些消息,他憤怒至極。
想當年,他是一個落第舉子,被這幫達官顯貴看不起倒也罷了。
如今他貴為天子,這些人竟還敢如此藐視他!
寧願死也不願為他效力!
於是,他惡狠狠的下達了一道殺人令。
所躲藏逃亡的公卿大臣,所有拒絕與大齊朝廷合作的士人,一旦發現就格殺勿論。
黃巢臉上露出一絲殘忍的笑意。
想死?
那可太容易了!
......
【長安全城展開了一場血腥的大屠殺。】
【如狼似虎的齊軍闖進了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衝入了每一條街道。】
【最終,太子少師裴諗、禦史中丞趙濛、刑部侍郎李溥、京兆尹李湯等大批官員,以及未能及時逃離的皇室宗親,從民間搜捕出來,隨後又身首異處,屍體狼藉於市,血染街頭。】
【就連喝毒藥自殺的已故宰相盧攜,屍體也被從棺材中拖出來,在集市上梟首示眾。】
【而在這場屠殺中,最大的一起殺戮事件,則發生在檢校仆射張直方的府邸。】
【由於他有率先迎接黃巢的功勞,所以張直方的家也成為了長安城中極少數沒有被齊軍洗劫的高官府邸。】
【張直方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在自家府邸中秘密修建了一道夾牆,將其打造成長安城內朝廷官員最大的避難所。】
【在這裏避難的人最多時,曾有數百人。】
【然而,人一多,消息就難免走漏。】
【得知此事的黃朝立即調動大軍,將張直方的府邸團團包圍。】
【最終不僅躲藏在這裏的數百官員盡數被誅,就連張直方的全族也被殺。】
......
李世民的臉色很是複雜。
他剛剛看到黃巢大軍兵臨城下,皇帝直接跑路時,氣得破口大罵了好久。
怎會有如此不負責任的皇帝?!
置國家和百姓的安危於不顧。
此時,他已經漸漸平靜下來,再次將目光投向天幕。
與其他倉皇奔逃的官員們不同,張直方是直接投降。
李世民也有些理解張直方的選擇。
身為左金吾大將軍,主要負責宮廷和京城的巡邏、警衛等事務。
連神策軍都守不住潼關,金吾衛又如何能與黃巢的軍隊抗衡?
而且,張姓也不是大姓,不是根深蒂固的大家族。
張直芳沒有必要與那些隴西貴族一起,為大唐殉葬。
而事情的發展,卻是讓李世民感到很意外。
第一個投誠的官員,卻是在如此人心惶惶的境地下建立了避難所。
隻是很可惜,還是被黃巢發現了。
......
【黃巢這一通嘎嘎亂殺,終於將華夏積累了千年的門閥世家全部殺盡。】
【不止是人,連記載了他們家世和族譜的典籍,也全都被焚毀。】
【也正是因為黃巢殺光了門閥世家,才為科舉製度掃清了最大的障礙。】
此時彈幕彈出。
“關隴貴族滅門慘案!”
“直接把當時排名第一的清河崔氏,殺到二百多名開外。”
“士族:我們的族譜源遠流長......黃巢:拿來看看。”
“黃巢殺士族的根本原因是自己不是士族。”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進公卿骨。”
“黃巢及時製止了種姓製度。”
......
李世民有些膽戰心驚。
他也想過要削弱門閥世家,可是他們的勢力盤根錯節,不是輕易就能動得了的。
所以,他想的是徐徐圖之。
而且,他隻想削弱,而不是完全消滅。
畢竟,門閥世家還是有底蘊的,世家中真才實學之人,也不在少數。
縱使他們未來不為唐朝效力,直接殺光了,對華夏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此時,李世民想到了這一切的根源,科舉。
於是,他開口問道:
“諸位愛卿,關於科舉......”
而朝堂中大部分官員好似並未聽見皇帝的話,他們的身軀止不住的微微發抖。
畢竟,他們都是門閥世家出身的官員。
他們起初對於官員被屠殺還並未感到太大的震動,畢竟他們幾大家族根基深厚,曆史悠長。
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各大世家都能屹立數百年而不衰,豈是輕易能被撼動的。
而剛剛短短幾句話,讓他們感到一股寒意直逼脖頸。
沒想到黃巢竟然這麽狠啊!
竟然毫不留情直接把他們就殺光了!
就因為黃巢科舉失敗,未能入仕為官,就對他們這些世家報複至此嗎?
還對著族譜來殺啊!
這簡直是喪心病狂到了極點!
他並非一進城就想著要大開殺戒的,也曾在稱帝後大赦天下。
可他無法阻止起義軍的大肆搶劫,而且那些大唐官員也實在太傷他的自尊。
在他登基稱帝的那一天,他就下達過一道聖旨。
所有大唐官員,凡三品及其以上者一律革職,四品及其以下者可以全部留任。
唐朝的一品和二品官位多為虛銜,專為退休的重臣所設,真正握有實權者多從三品開始。
他原本的打算是,除了退休重臣和中央機關官員外,其餘人均可保留原職。
詔令發出去之後,他就滿懷期待的在大明宮靜靜等著大唐官員的到來。
然而,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除了隨張直方投降的那幾十人來了,大唐的官員們要麽逃亡,要麽藏匿,根本無人現身。
可大齊帝國需要足夠的官員,才能保證它的有效運轉。
於是,在他稱帝後的第七日,他又下了一道新的聖旨。
凡唐朝百官,隻要前往侍中兼同平章事趙璋的府邸報到,均可恢複原職,品級限製亦被取消。
短短數日,他已做出了如此大的讓步。
然而,他的熱臉還是貼上了冷屁股,前來的官員仍然寥寥無幾。
不僅如此,將作監鄭綦和庫部郎中鄭係兩人,竟然為了不願成為大齊的臣子,全家自殺。
得知這些消息,他憤怒至極。
想當年,他是一個落第舉子,被這幫達官顯貴看不起倒也罷了。
如今他貴為天子,這些人竟還敢如此藐視他!
寧願死也不願為他效力!
於是,他惡狠狠的下達了一道殺人令。
所躲藏逃亡的公卿大臣,所有拒絕與大齊朝廷合作的士人,一旦發現就格殺勿論。
黃巢臉上露出一絲殘忍的笑意。
想死?
那可太容易了!
......
【長安全城展開了一場血腥的大屠殺。】
【如狼似虎的齊軍闖進了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衝入了每一條街道。】
【最終,太子少師裴諗、禦史中丞趙濛、刑部侍郎李溥、京兆尹李湯等大批官員,以及未能及時逃離的皇室宗親,從民間搜捕出來,隨後又身首異處,屍體狼藉於市,血染街頭。】
【就連喝毒藥自殺的已故宰相盧攜,屍體也被從棺材中拖出來,在集市上梟首示眾。】
【而在這場屠殺中,最大的一起殺戮事件,則發生在檢校仆射張直方的府邸。】
【由於他有率先迎接黃巢的功勞,所以張直方的家也成為了長安城中極少數沒有被齊軍洗劫的高官府邸。】
【張直方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在自家府邸中秘密修建了一道夾牆,將其打造成長安城內朝廷官員最大的避難所。】
【在這裏避難的人最多時,曾有數百人。】
【然而,人一多,消息就難免走漏。】
【得知此事的黃朝立即調動大軍,將張直方的府邸團團包圍。】
【最終不僅躲藏在這裏的數百官員盡數被誅,就連張直方的全族也被殺。】
......
李世民的臉色很是複雜。
他剛剛看到黃巢大軍兵臨城下,皇帝直接跑路時,氣得破口大罵了好久。
怎會有如此不負責任的皇帝?!
置國家和百姓的安危於不顧。
此時,他已經漸漸平靜下來,再次將目光投向天幕。
與其他倉皇奔逃的官員們不同,張直方是直接投降。
李世民也有些理解張直方的選擇。
身為左金吾大將軍,主要負責宮廷和京城的巡邏、警衛等事務。
連神策軍都守不住潼關,金吾衛又如何能與黃巢的軍隊抗衡?
而且,張姓也不是大姓,不是根深蒂固的大家族。
張直芳沒有必要與那些隴西貴族一起,為大唐殉葬。
而事情的發展,卻是讓李世民感到很意外。
第一個投誠的官員,卻是在如此人心惶惶的境地下建立了避難所。
隻是很可惜,還是被黃巢發現了。
......
【黃巢這一通嘎嘎亂殺,終於將華夏積累了千年的門閥世家全部殺盡。】
【不止是人,連記載了他們家世和族譜的典籍,也全都被焚毀。】
【也正是因為黃巢殺光了門閥世家,才為科舉製度掃清了最大的障礙。】
此時彈幕彈出。
“關隴貴族滅門慘案!”
“直接把當時排名第一的清河崔氏,殺到二百多名開外。”
“士族:我們的族譜源遠流長......黃巢:拿來看看。”
“黃巢殺士族的根本原因是自己不是士族。”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進公卿骨。”
“黃巢及時製止了種姓製度。”
......
李世民有些膽戰心驚。
他也想過要削弱門閥世家,可是他們的勢力盤根錯節,不是輕易就能動得了的。
所以,他想的是徐徐圖之。
而且,他隻想削弱,而不是完全消滅。
畢竟,門閥世家還是有底蘊的,世家中真才實學之人,也不在少數。
縱使他們未來不為唐朝效力,直接殺光了,對華夏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此時,李世民想到了這一切的根源,科舉。
於是,他開口問道:
“諸位愛卿,關於科舉......”
而朝堂中大部分官員好似並未聽見皇帝的話,他們的身軀止不住的微微發抖。
畢竟,他們都是門閥世家出身的官員。
他們起初對於官員被屠殺還並未感到太大的震動,畢竟他們幾大家族根基深厚,曆史悠長。
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各大世家都能屹立數百年而不衰,豈是輕易能被撼動的。
而剛剛短短幾句話,讓他們感到一股寒意直逼脖頸。
沒想到黃巢竟然這麽狠啊!
竟然毫不留情直接把他們就殺光了!
就因為黃巢科舉失敗,未能入仕為官,就對他們這些世家報複至此嗎?
還對著族譜來殺啊!
這簡直是喪心病狂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