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一條鞭法
我就刷個視頻,怎麽古人都破防了 作者:吃兩個檸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武年間。
朱元璋剛剛頒布詔令,撤銷了禁止民間以金銀交易的指令。
在此之前,大明發行了大明寶鈔,且規定了寶鈔不可兌換金銀。
在市場交易中,僅限於使用銅錢和大明寶鈔,金銀則不被允許流通。
經過多次的警示與提醒,朱元璋早已知道大明寶鈔會讓大明財政崩潰。
此刻,他下達了讓朝廷迴收大明寶鈔,並讓金銀重新出現在市場的命令之後,好似突然鬆了一口氣一般。
他已經聽後人的勸了。
那大明後世的情況應該會好一些吧。
......
【那麽,什麽是一條鞭法呢?】
【簡單點來說,就是將原本複雜的田賦、徭役和各種雜稅合並成為一項,接著統一用銀兩的形式征收。】
【比如說,在一條鞭法實施以前,一個百姓需要繳納田賦、服徭役、雜稅等。】
【而這三項賦稅,都給了地方官員極大的操作空間。】
【如果當年的賦稅過重,或是出現了自然災害,沒有資產的農民隻能賣掉土地,變成豪強的佃戶。】
【而吞並掉農民土地的豪強,則可以通過和地方官員勾結,來實現減稅或者免稅的目的。】
【最後的結果便是,農民沒有了地,朝廷收不到稅,而富商和官僚的共同體卻借此機會賺了個盆滿缽滿。】
......
永樂年間。
朱棣若有所思。
在大明,賦稅與徭役是分別征收的。
賦稅主要以食物為主,而徭役則是征調勞動力。
這樣的製度,確實為官員們提供了相當大的操作餘地。
......
【實施一條鞭法後,張居正將傳統的按人頭征稅改為了按照土地麵積來征稅。】
【農民僅需根據其持有的土地麵積,一次性繳納一定數量的銀兩。】
【而原來被免稅的地方豪強,也不得不按照新的規定重新繳納稅款。】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貧富之間的矛盾。】
......
朱棣不禁點點頭。
先是清丈田畝,保證百姓的土地不會被豪強侵占。
接著是稅收製度改革,大大簡化了稅收流程。
這一係列舉措減輕了農民負擔,不會被迫成為豪強的佃農。
朱棣頓時欣賞起張居正來。
這個張居正,確實是有點東西!
......
【當然,一條鞭法的本質並不是為了農民,而是為了從中間勢力的手中重新奪迴稅收的主導權,以及基層的控製權。】
【但問題就是,在北方,尤其西北的很多地區,普通百姓普遍沒有儲存白銀的習慣。】
【因此,他們就需要將糧食兌換成為白銀來繳納賦稅,這樣也就給了地方富商操作的空間。】
......
萬曆年間。
張居正已經推行了一段時間的一條鞭法。
朝廷收入增加,改革開始生效。
在張居正看來,後人所說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問題。
任何政策的頒布,本質上都是對利弊的權衡與取舍。
完美無缺的解決方案是不存在的。
而且封建王朝的改革,不可能隻損害豪強的利益,而不損害百姓的利益。
豪強必然會將自己的一部分損失,再轉嫁到百姓的身上。
所以,沒有一種方法能同時讓朝廷和百姓獲利,而豪強受損。
最“完美”的政策,往往就是朝廷獲利,而貴族和百姓雙方受損。
這種不公卻又在某種程度上維持了平衡的狀態,對於大明王朝而言,不失為一種“黑色的公平”。
張居正有些沉默。
也正是因此,曆朝曆代的改革都必須要有一個能夠承受改革後果的人。
所以,在他改革完畢之後,他必定不會貪戀權勢。
尋個合適的機會,他便要適時退隱。
......
【公元1580年,整場改革已經初見成效之時,張居正呈上了《歸政乞休書》,懇請萬曆皇帝準許他告老還鄉。】
【這一請求並未如願,萬曆皇帝拒絕了他的請求,這結果其實並不意外。】
【其實萬曆皇帝並不是真的想要拒絕張居正。】
【而是因為由張居正、李太後和馮保所構成的權力聯盟,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和不安全感。】
【他深知自己在這個權力格局中的微妙地位,不敢自作主張的做出選擇。】
【曾有一次,萬曆皇帝因一時衝動調戲了兩名宮女,此事被馮保告知李太後。】
【李太後聽後大為震怒,甚至揚言要與張居正聯手廢掉萬曆皇帝。】
【得知此事的萬曆皇帝驚恐萬分,在李太後的門前長跪不起。】
【張居正對於萬曆皇帝的教育也極為嚴格,經常會在臣子的麵前訓斥皇帝。】
【所以萬曆帝本人對於張居正的感情也極為複雜。】
......
萬曆年間。
朱翊鈞隻覺得心裏苦。
嚴厲的老師。
更加嚴厲,動不動就罰跪的太後。
打小報告的馮保。
看看他從小過的都是些什麽日子!
......
【在告老還鄉的請求遭到萬曆皇帝的拒絕之後,張居正又再次上書請求告老還鄉。】
【萬曆皇帝不敢自己做決定,於是就去詢問李太後的意見。】
【結果等來的迴複卻是,讓張居正輔佐萬曆皇帝至其30歲。】
......
朱翊鈞頓時臉色煞白。
這是要把他當做傀儡嗎?!
朱元璋剛剛頒布詔令,撤銷了禁止民間以金銀交易的指令。
在此之前,大明發行了大明寶鈔,且規定了寶鈔不可兌換金銀。
在市場交易中,僅限於使用銅錢和大明寶鈔,金銀則不被允許流通。
經過多次的警示與提醒,朱元璋早已知道大明寶鈔會讓大明財政崩潰。
此刻,他下達了讓朝廷迴收大明寶鈔,並讓金銀重新出現在市場的命令之後,好似突然鬆了一口氣一般。
他已經聽後人的勸了。
那大明後世的情況應該會好一些吧。
......
【那麽,什麽是一條鞭法呢?】
【簡單點來說,就是將原本複雜的田賦、徭役和各種雜稅合並成為一項,接著統一用銀兩的形式征收。】
【比如說,在一條鞭法實施以前,一個百姓需要繳納田賦、服徭役、雜稅等。】
【而這三項賦稅,都給了地方官員極大的操作空間。】
【如果當年的賦稅過重,或是出現了自然災害,沒有資產的農民隻能賣掉土地,變成豪強的佃戶。】
【而吞並掉農民土地的豪強,則可以通過和地方官員勾結,來實現減稅或者免稅的目的。】
【最後的結果便是,農民沒有了地,朝廷收不到稅,而富商和官僚的共同體卻借此機會賺了個盆滿缽滿。】
......
永樂年間。
朱棣若有所思。
在大明,賦稅與徭役是分別征收的。
賦稅主要以食物為主,而徭役則是征調勞動力。
這樣的製度,確實為官員們提供了相當大的操作餘地。
......
【實施一條鞭法後,張居正將傳統的按人頭征稅改為了按照土地麵積來征稅。】
【農民僅需根據其持有的土地麵積,一次性繳納一定數量的銀兩。】
【而原來被免稅的地方豪強,也不得不按照新的規定重新繳納稅款。】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貧富之間的矛盾。】
......
朱棣不禁點點頭。
先是清丈田畝,保證百姓的土地不會被豪強侵占。
接著是稅收製度改革,大大簡化了稅收流程。
這一係列舉措減輕了農民負擔,不會被迫成為豪強的佃農。
朱棣頓時欣賞起張居正來。
這個張居正,確實是有點東西!
......
【當然,一條鞭法的本質並不是為了農民,而是為了從中間勢力的手中重新奪迴稅收的主導權,以及基層的控製權。】
【但問題就是,在北方,尤其西北的很多地區,普通百姓普遍沒有儲存白銀的習慣。】
【因此,他們就需要將糧食兌換成為白銀來繳納賦稅,這樣也就給了地方富商操作的空間。】
......
萬曆年間。
張居正已經推行了一段時間的一條鞭法。
朝廷收入增加,改革開始生效。
在張居正看來,後人所說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問題。
任何政策的頒布,本質上都是對利弊的權衡與取舍。
完美無缺的解決方案是不存在的。
而且封建王朝的改革,不可能隻損害豪強的利益,而不損害百姓的利益。
豪強必然會將自己的一部分損失,再轉嫁到百姓的身上。
所以,沒有一種方法能同時讓朝廷和百姓獲利,而豪強受損。
最“完美”的政策,往往就是朝廷獲利,而貴族和百姓雙方受損。
這種不公卻又在某種程度上維持了平衡的狀態,對於大明王朝而言,不失為一種“黑色的公平”。
張居正有些沉默。
也正是因此,曆朝曆代的改革都必須要有一個能夠承受改革後果的人。
所以,在他改革完畢之後,他必定不會貪戀權勢。
尋個合適的機會,他便要適時退隱。
......
【公元1580年,整場改革已經初見成效之時,張居正呈上了《歸政乞休書》,懇請萬曆皇帝準許他告老還鄉。】
【這一請求並未如願,萬曆皇帝拒絕了他的請求,這結果其實並不意外。】
【其實萬曆皇帝並不是真的想要拒絕張居正。】
【而是因為由張居正、李太後和馮保所構成的權力聯盟,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和不安全感。】
【他深知自己在這個權力格局中的微妙地位,不敢自作主張的做出選擇。】
【曾有一次,萬曆皇帝因一時衝動調戲了兩名宮女,此事被馮保告知李太後。】
【李太後聽後大為震怒,甚至揚言要與張居正聯手廢掉萬曆皇帝。】
【得知此事的萬曆皇帝驚恐萬分,在李太後的門前長跪不起。】
【張居正對於萬曆皇帝的教育也極為嚴格,經常會在臣子的麵前訓斥皇帝。】
【所以萬曆帝本人對於張居正的感情也極為複雜。】
......
萬曆年間。
朱翊鈞隻覺得心裏苦。
嚴厲的老師。
更加嚴厲,動不動就罰跪的太後。
打小報告的馮保。
看看他從小過的都是些什麽日子!
......
【在告老還鄉的請求遭到萬曆皇帝的拒絕之後,張居正又再次上書請求告老還鄉。】
【萬曆皇帝不敢自己做決定,於是就去詢問李太後的意見。】
【結果等來的迴複卻是,讓張居正輔佐萬曆皇帝至其30歲。】
......
朱翊鈞頓時臉色煞白。
這是要把他當做傀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