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留子迴複說,我送的是瓷器,其實就是某多多上很便宜的東西。】


    【很巧合的是,那個老師應該是刷到過國禮瓷的那個視頻,大概知道瓷器在華夏的地位。】


    【又很不巧的是,他隻知道個大概。】


    【所以,那是我第一門拿高分的課。】


    ......


    永樂年間。


    朱棣盯著天幕中一位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一臉欣喜拿著的雙耳雞油瓷出神。


    後世的國禮依舊是瓷器,這讓他很是欣慰。


    鄭和下西洋時,就將瓷器作為國禮跟隨遠洋船隊一起出遊海外。


    而朱瞻基此刻則是樂不可支。


    “這外國人也太好唬住了!”


    “這位留學生送的青花瓷,顏色看著就不太正宗。”


    他很是喜愛瓷器,對瓷器頗有研究。


    景德鎮的工匠們隻有在陰雨天時,特殊的空氣濕度條件下,方能燒製出青花瓷中最好看的天青色。


    其他品類瓷器很少有像青花瓷那樣漂亮的顏色和花紋圖案。


    所以,他覺得這精妙絕倫的天青色,才是華夏瓷器最華麗的代表。


    而在鄭和下西洋所有帶出去的瓷器中,最受外國人喜歡的,便是青花瓷。


    不過,那名外國男子手中的國禮瓷倒是真心不錯。


    他隻看了一眼,便被深深吸引。


    色澤溫潤如玉,光澤柔和而深邃。


    其器型是由鼎演變而來,形似聚寶盆,再配以喜慶的梅花圖案。


    喜鵲立於枝頭,有著納財和喜事不斷的美好寓意。


    可謂是,喜上梅梢,錦上添花。


    兩個古典迴紋造型,作為把頭。


    蓋立則是明月造型,裝飾著浪花花紋,寓意海上生明月,是和諧美滿之意。


    此時,他對這位能獲得如此殊榮的外國男子充滿了好奇。


    黃釉瓷自古都是皇家專用,其工藝自然是代表了頂級水準。


    華夏後世將這隻雙耳雞油瓷作為國禮瓷,定是極高規格的國禮。


    而能以個人的身份得到華夏的國禮瓷,那麽這名男子一定是做了值得整個華夏都感謝的事情。


    ......


    【又有個留子迴複說,我去鷹國的時候,給導師帶了一個小兵馬俑,五塊錢的那種。】


    【把老師激動得大喊,我知道這個是寶貴的文物!】


    【然後老師把兵馬俑擺放在他家客廳展示櫃最中間最醒目的位置。】


    ......


    嬴政的眼眸驟然緊縮,仿佛被一道無形的驚雷擊中,滿臉皆是難以置信之色。


    “兵馬俑?!”


    “朕沒看錯吧?!”


    他緊盯著那尊小巧的兵馬俑的模樣,越看越眼熟。


    怎麽和他準備置於秦皇陵的兵馬俑一樣?!


    心中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莫非......他的皇陵也被人挖了嗎?


    他記得天幕曾提及滿清太後慈禧的墓就被人挖了。


    慈禧的墓才建好多久,就被人掘了。


    他的墓離後世可是有著兩千多年!


    他心中頓感不妙。


    不過,慈禧的墓被掘了,金銀珠寶都被拿走,甚至連屍體都被辱了,可以說是麵目全非。


    而後人拿出來的小兵馬俑,至少還是完整的。


    那是不是表示,他的墓應該沒有遭到大規模破壞。


    想到這裏,他心中又有一絲慰藉。


    不過,他迅速搖搖頭試圖驅散這種想法。


    想什麽呢!


    自己的墓都要不保了!


    於是,他神色凝重,立馬下令道:


    “李斯,請墨家後人為秦皇陵多設置些機關。”


    “誓保皇陵無虞!”


    ......


    天幕接著播放了一大堆網友的經曆。


    【我的教授是哈佛博士。我在畢業的時候巨努力,他很意外,因為我看著整天不務正業,而成績還是挺好。後來結課成績出來了以後,我送了他一套水晶杯。老教授感動的說,要是我想去哈佛讀研,他就幫我寫推薦信。】


    【我的鷹國教授剛開始對學術的態度非常嚴謹,經常用非常嚴厲的語氣批評我。後來我送了他一套茶具和一罐茶葉。畢業的時候,老師說,雖然你人在華夏,但你的學術成就早已跨過長城。】


    【我當時出去交流,給一個行業大牛帶了一塊熊貓的雙麵繡的擺件。毫不誇張,他在百多人的會議室裏麵開始大聲尖叫,然後瘋狂擁抱我。我交流完準備迴國的時候,他跟我說如果我願意來讀博,請一定要考慮他,他一定會收我。可惜了,我老師不幹。】


    【留學的時候,我整個街區挨家挨戶親自上門,送折扇、華夏結等義務小商品。總之我留學那幾年,從來沒有被街區小混混騷擾過。】


    【我在漂亮國的時候,我送我們教授紅酒,他不屑一顧。後來我送他一條海韻,那態度馬上就不一樣了。】


    【我就送了盒茶葉,學費減半,別人獎學金40w,我獎學金200w,別人問我拿了多少,我直接不敢說話。】


    【在國外工作的時候,我給校長和他夫人送了一個蜀錦禮盒,離職的時候,校長夫人直接送了一條金手鏈。】


    【人情世故這塊,華夏留子果斷拿捏。】


    此時,彈幕彈出。


    “搞一個螺鈿首飾盒,價格又合適,這一送不得拿捏死外國人。”


    “有沒有可能,華夏人跟外國人搞這一套完全就是降維打擊。”


    “我送了一副春節的對聯,某多多買的,才15塊錢,和老師說會帶來一年的好運,導師把我的初稿改成了終稿直接答辯了。”


    “挑一套好看的琉璃,拿捏的死死的。”


    ......


    永樂年間。


    朱棣此時恍然大悟。


    “原來這就是“拿捏”的意思!”


    他仍然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這些外國人怎麽像沒見過好東西一樣。


    那麽便宜又低廉的物品,就能收買他們的心。


    他不由得有些懷疑,每次鄭和下西洋,準備的那些瓷器、絲綢、茶葉等等禮物,是不是過於精美了一些。


    那下次鄭和下西洋,是不是可以準備一些便宜貨?


    當然,他知道後世外國人喜歡留學生送的便宜貨,是因為這些禮物是華夏特色,代表著華夏文化。


    片刻之後,他又搖搖頭。


    後人送禮物,可都是個人送給個人。


    鄭和下西洋備的禮物,可是國家送給國家,代表著大明的顏麵。


    還是不能太過兒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刷個視頻,怎麽古人都破防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兩個檸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兩個檸檬並收藏我就刷個視頻,怎麽古人都破防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