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京兆金氏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作者:旗鼓相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子房的意思是,我們在陰山以南,沙陵湖以北,雲中縣以西的廣袤草原上仿效河西走廊的漢陽大草灘,打造馬場,為我們並州源源不斷的輸送馬匹?”劉備眼睛微微一亮,頗為興奮的問道。
漢陽大草灘位於祁連山與焉支山之間的大馬營草原,這裏曾被評為華夏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而陰山以南的河套平原,無論是水草資源,還是廣袤的麵積,皆不遜色於大馬營草原。
如果能在這裏建造馬場,絕對能為並州帶來豐富的戰馬資源,他們麾下的將士也將不再因為馬匹的稀缺而備感頭疼。
“既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我們確實要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飼養馬匹,但又不僅僅是飼養馬匹,還有牛羊等牲畜。
所以我們準備打造的不是馬場,應該稱之為牧場。
這樣既能為我們提供戰馬,牛羊還能用作耕地或是食用以及出產牛奶、羊奶。
肉類與奶類除了供我們自身需求外,多餘的還可以作為商品與如今經濟頗為發達的幽州進行貿易。
現在的幽州雖然經濟遠遠超過了並州,食物種類也繁多,但是卻是以海魚為主。
如果我們能將多餘的牛、羊、戰馬以及出產的各種牛奶、羊奶與對方進行貿易,絕對是一筆雙贏的局麵。
如此一來,我們也不怕因為飼養牛、羊過多,而缺少銷路了。
幽州的海鹽、海魚、海帶、藥物以及肥皂、香皂等生活用品正是我們並州急需的。”張良信心滿滿的說道。
“幽州方麵會願意與我們展開貿易嗎?”劉備有些遲疑的問道。
“玄德公放心,無論是牛、羊、戰馬還是奶製品,皆是幽州急需的。
到時候我會親自去幽州一趟,見一見幽州牧劉伯安與傳聞之中的史侯,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定能說服他們與我們展開貿易。
畢竟對於雙方來說,乃是互利共贏的交易。”張良目光深遠的保證道。
劉備見張良如此有信心,心裏漸漸踏實了下來。
“歸順我們的異族漸漸增多,玄德公既然打出‘漢胡不分家’,隻要願意歸順的胡人,皆享受漢人百姓一樣的待遇。
但是我們並州可供種植的土地並不多,建築團隊招聘的人手也有限,現在百姓還沒有超出預期。
等到將來歸順的百姓越來越多,並州的土地也會捉襟見肘,所以打造牧場乃大勢所趨。
而胡人們因為與生俱來的遊牧民族天賦,可以完全成為我們並州的牧民。
既能解決大部分歸順胡人的工作問題,還能發展畜牧業,為我們並州大幅度提高經濟,乃一舉多得的事情。”張良繼續將心中的謀劃和盤托出。
張良此舉有些像後世的北魏在陰山以北所建立的六鎮。
北魏六鎮之所以應運而建,除了是當時的拓跋燾為了防禦北方的柔然等遊牧民族南下所建立的軍事基地外,還有就是為了解決消滅北境諸部落時,獲得的大量人口與俘虜。
這些投降的百姓與俘虜的將士,全部作為牧民與守衛北境的力量,既為北魏源源不斷的輸送戰馬,還能為帝國駐守北疆,防範柔然等部落的南下。
北方六鎮成為北魏國防的一道生命線,為此,北魏配以高門子弟前去六鎮鎮守,邊鎮軍官成為國家的顯貴,享有較高的特權。
張良的政策與後世北魏異曲同工之處在於,皆是利用投降的異族將士與百姓,建造一座大型牧場,為自己源源不斷的輸送牛、羊、戰馬等資源。
不同的是,那些投降的百姓與俘虜算是北魏的“牧奴”,實際上並沒有多少人權,他們的一生皆是為北魏飼養牛、羊、戰馬,沒有自己的時間去享受生活,北魏更不會為他們提供俸祿,能給一口飽飯,已經不錯了。
而張良要做的,乃是效仿幽州沿海的工廠,這些牧場的牧民不但屬於並州的百姓,還是政府招聘的工作人員,是有俸祿的。
後來的六鎮起義之所以成為北魏的掘墓者,就是因為自孝文帝改革後,六鎮的高層將領不再享有當年的政策福利以及優厚的待遇。
這讓這批當年的高門子弟失去了晉升的通道,開始心懷不滿。
加上底層的“牧奴”們常年受到北魏的壓迫與剝削,兩相合計之下,發動了反抗北魏王朝統治的大起義。
雖然最終六鎮起義失敗了,但是沉重打擊了漸趨腐朽的北魏政權,影響遍及各地,從而引發了關隴、河北大起義。
為北魏最終分裂成東魏與西魏,起到了推進作用。
六鎮起義讓許多英雄人物開始嶄露頭角,其中武川鎮軍人出身的豪傑們,在六鎮之亂後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
如後來北周政權的奠基者宇文泰,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有華夏第一嶽父之稱獨孤信,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祖父李忠,其他諸如侯莫陳崇、趙貴等人皆成為後來的西魏八柱國之一。
張良如此仿效幽州,至少並州的牧民們不會像北魏六鎮的“牧奴”一般對執政者充滿的怨恨,既而在有人唿應的情況下揭竿而起。
反而因為高福利、高待遇的政策對並州刺史劉備充滿感恩。
“成立牧場養殖戰馬、牛羊等牲畜,需要這方麵的人才,據我所知,我們當中並沒有這方麵的專家,難道子房還懂飼養戰馬等牲畜?”劉備先是眉頭微微一皺,隨後神色古怪的看向張良。
難道這位學究天人,不遜其先祖張子房的奇才,還具備這樣的才能?
劉備身旁的關、張二將以及護衛隊長陳到皆露出奇怪的神色。
“咳咳……你們都是什麽眼神,我自然不具備如此才能,但是我卻認識這方麵的人才,諸位可曾聽過京兆金氏?”張良輕咳一聲,向眾人問道。
“京兆金氏?”幾人皆陷入沉思之中。
“那京兆金氏的先祖之名,你們一定聽說過。曾經揭穿刺殺陰謀,救過武帝性命,武帝駕崩後,與霍光等人一同受詔輔佐昭帝的敬侯金日磾!”張良風輕雲淡的說道。
漢陽大草灘位於祁連山與焉支山之間的大馬營草原,這裏曾被評為華夏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而陰山以南的河套平原,無論是水草資源,還是廣袤的麵積,皆不遜色於大馬營草原。
如果能在這裏建造馬場,絕對能為並州帶來豐富的戰馬資源,他們麾下的將士也將不再因為馬匹的稀缺而備感頭疼。
“既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我們確實要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飼養馬匹,但又不僅僅是飼養馬匹,還有牛羊等牲畜。
所以我們準備打造的不是馬場,應該稱之為牧場。
這樣既能為我們提供戰馬,牛羊還能用作耕地或是食用以及出產牛奶、羊奶。
肉類與奶類除了供我們自身需求外,多餘的還可以作為商品與如今經濟頗為發達的幽州進行貿易。
現在的幽州雖然經濟遠遠超過了並州,食物種類也繁多,但是卻是以海魚為主。
如果我們能將多餘的牛、羊、戰馬以及出產的各種牛奶、羊奶與對方進行貿易,絕對是一筆雙贏的局麵。
如此一來,我們也不怕因為飼養牛、羊過多,而缺少銷路了。
幽州的海鹽、海魚、海帶、藥物以及肥皂、香皂等生活用品正是我們並州急需的。”張良信心滿滿的說道。
“幽州方麵會願意與我們展開貿易嗎?”劉備有些遲疑的問道。
“玄德公放心,無論是牛、羊、戰馬還是奶製品,皆是幽州急需的。
到時候我會親自去幽州一趟,見一見幽州牧劉伯安與傳聞之中的史侯,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定能說服他們與我們展開貿易。
畢竟對於雙方來說,乃是互利共贏的交易。”張良目光深遠的保證道。
劉備見張良如此有信心,心裏漸漸踏實了下來。
“歸順我們的異族漸漸增多,玄德公既然打出‘漢胡不分家’,隻要願意歸順的胡人,皆享受漢人百姓一樣的待遇。
但是我們並州可供種植的土地並不多,建築團隊招聘的人手也有限,現在百姓還沒有超出預期。
等到將來歸順的百姓越來越多,並州的土地也會捉襟見肘,所以打造牧場乃大勢所趨。
而胡人們因為與生俱來的遊牧民族天賦,可以完全成為我們並州的牧民。
既能解決大部分歸順胡人的工作問題,還能發展畜牧業,為我們並州大幅度提高經濟,乃一舉多得的事情。”張良繼續將心中的謀劃和盤托出。
張良此舉有些像後世的北魏在陰山以北所建立的六鎮。
北魏六鎮之所以應運而建,除了是當時的拓跋燾為了防禦北方的柔然等遊牧民族南下所建立的軍事基地外,還有就是為了解決消滅北境諸部落時,獲得的大量人口與俘虜。
這些投降的百姓與俘虜的將士,全部作為牧民與守衛北境的力量,既為北魏源源不斷的輸送戰馬,還能為帝國駐守北疆,防範柔然等部落的南下。
北方六鎮成為北魏國防的一道生命線,為此,北魏配以高門子弟前去六鎮鎮守,邊鎮軍官成為國家的顯貴,享有較高的特權。
張良的政策與後世北魏異曲同工之處在於,皆是利用投降的異族將士與百姓,建造一座大型牧場,為自己源源不斷的輸送牛、羊、戰馬等資源。
不同的是,那些投降的百姓與俘虜算是北魏的“牧奴”,實際上並沒有多少人權,他們的一生皆是為北魏飼養牛、羊、戰馬,沒有自己的時間去享受生活,北魏更不會為他們提供俸祿,能給一口飽飯,已經不錯了。
而張良要做的,乃是效仿幽州沿海的工廠,這些牧場的牧民不但屬於並州的百姓,還是政府招聘的工作人員,是有俸祿的。
後來的六鎮起義之所以成為北魏的掘墓者,就是因為自孝文帝改革後,六鎮的高層將領不再享有當年的政策福利以及優厚的待遇。
這讓這批當年的高門子弟失去了晉升的通道,開始心懷不滿。
加上底層的“牧奴”們常年受到北魏的壓迫與剝削,兩相合計之下,發動了反抗北魏王朝統治的大起義。
雖然最終六鎮起義失敗了,但是沉重打擊了漸趨腐朽的北魏政權,影響遍及各地,從而引發了關隴、河北大起義。
為北魏最終分裂成東魏與西魏,起到了推進作用。
六鎮起義讓許多英雄人物開始嶄露頭角,其中武川鎮軍人出身的豪傑們,在六鎮之亂後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
如後來北周政權的奠基者宇文泰,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有華夏第一嶽父之稱獨孤信,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祖父李忠,其他諸如侯莫陳崇、趙貴等人皆成為後來的西魏八柱國之一。
張良如此仿效幽州,至少並州的牧民們不會像北魏六鎮的“牧奴”一般對執政者充滿的怨恨,既而在有人唿應的情況下揭竿而起。
反而因為高福利、高待遇的政策對並州刺史劉備充滿感恩。
“成立牧場養殖戰馬、牛羊等牲畜,需要這方麵的人才,據我所知,我們當中並沒有這方麵的專家,難道子房還懂飼養戰馬等牲畜?”劉備先是眉頭微微一皺,隨後神色古怪的看向張良。
難道這位學究天人,不遜其先祖張子房的奇才,還具備這樣的才能?
劉備身旁的關、張二將以及護衛隊長陳到皆露出奇怪的神色。
“咳咳……你們都是什麽眼神,我自然不具備如此才能,但是我卻認識這方麵的人才,諸位可曾聽過京兆金氏?”張良輕咳一聲,向眾人問道。
“京兆金氏?”幾人皆陷入沉思之中。
“那京兆金氏的先祖之名,你們一定聽說過。曾經揭穿刺殺陰謀,救過武帝性命,武帝駕崩後,與霍光等人一同受詔輔佐昭帝的敬侯金日磾!”張良風輕雲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