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帝王之業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作者:旗鼓相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古以來,邊疆的混亂局勢都是各個王朝最為頭疼的大事之一。
大漢對西北少數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多以武力鎮壓,而對西南地區,卻大多數時候采取懷柔政策。
與西部以羌族為首的少數民族以及北邊的匈奴、鮮卑、烏桓等遊牧民族相比,西南地區各民族融入大漢的速度更快。
西南各民族族群數量更多,他們無法統一戰線對抗大漢,並且西南比起北方更加落後,無論是武器還是其他各方麵,這也導致他們的戰力遠遠無法於大漢的正規軍相抗衡的,隻能憑借地理優勢來和大漢的軍隊周旋。
大漢王朝麵對的西南形勢是更為複雜分散的諸多民族和範圍廣闊且開發有限的南部疆域。
這導致了大漢王朝在經曆西南問題時,更傾向以柔和的手段解決問題。
而較為平穩安定的西南形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西部與北部的經略產生了積極作用。
幽州牧劉虞在劉辯還未到達幽州之時,就是借鑒了大漢處理西南局勢的方法,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的遊牧民族,並取得了卓越的效果。
若非公孫瓚想借助擊敗遊牧民族的方法獲取巨大的功勳,以求在亂世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幽州數郡會變得更加的平和安寧。
西南諸民族因為實力較弱,更為分散,沒能出現如冒頓單於一樣統一整個草原的傳奇人物。
因此在整體的邊疆戰略上大漢王朝也對西南地域有所忽視,缺少統一的戰略規劃部署,多依靠地方邊吏的個人能力進行管理經營。
大漢在平定南越勢力後,西南諸夷震恐,紛紛派遣使者向大漢歸附。
漢王朝陸續設立了越巂、沈犁、汶山、武都四郡。
數年後,大漢王朝繼續征服雲貴高原上的滇國,滇國國主“舉國降,請置吏入朝”設立益州郡,自此大漢王朝正式將西南諸夷地區納入統治管理中,並在此初步建立了郡縣體係。
從此開始,大漢王朝對西南邊疆的戰略規劃,轉入了以平叛為主的維護和發展階段。
雖然期間仍有少許叛亂出現,都被大漢的軍隊鐵血鎮壓,中原王朝對西南邊疆的統治得到鞏固。
王莽篡漢後,因為其異想天開的改革,造成了天下大亂。
公孫述割據巴蜀後,一部分西南夷首領歸附公孫述。
在這一時期,盡管西南邊疆的統治已經陷入混亂。
不過,仍然有忠於漢室的官員努力維持著漢帝國在西南的統治。
光武帝複國後,西南地區的亂局再次被平定。
劉秀吸取之前的教訓,任用了一批既有才能,又有德行的官員管理西南地區。
他們上任後,發展農業與經濟,重申律法,對待各民族一視同仁,最終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戴。
在推動西南諸民族發展的同時,取得了“甘露降,白烏現,始興起學校,漸遷其俗”的成果。
至此之後,百餘年間,西南邊疆從未再出現任何戰亂,這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直到漢靈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西南邊疆才再次出現大規模叛亂。
此時的大漢王朝早已經日薄西山,千瘡百孔,實力大為衰落,西北羌人與北方鮮卑、烏桓等頻繁叛亂與入侵,大漢已經沒有能力顧及遠在益州西南的邊陲之地。
甚至朝中掌權者認為“郡在邊外,蠻夷喜叛,勞師遠役,不如棄之”,加上中央的軍隊在外平叛越打越少,西南邊疆諸夷看到了崛起的希望。
…………
趙充國蹲下身體,捧起一堆土壤查看後,鄭重的說道:“不韋縣附近的土壤如此肥沃,如果我們能夠加以利用,大力發展農業,相當於巴蜀之地之於秦國也。
加上永昌郡人口眾多,人力、物力、財力源源不斷,此乃上天給予我們的恩賜,是帝王之業也!”
“目前永昌郡主要分為兩大勢力,在不韋縣以東,是眾多的少數民族以及漢人的居住區。
他們祖祖輩輩在此生活,所以除非當地的政府橫征暴斂,否則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反叛的。
而在不韋縣以西,是以古哀牢國遺民以及其他當年歸附大漢的小國遺民組成的勢力,他們當中的那些王族後裔以及貴族後裔仍然無法忘卻故國。
大漢一旦衰弱,他們就開始煽動百姓反抗當地的政府,現在不韋縣以西的地區基本以自治為主,已經沒有大漢任命的官員在那進行管理了。
自靈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以來,大部分的反叛皆是不韋縣以西的小國遺民們煽動而起的。
當然其中不韋縣以東的諸族亦有野心之輩,他們渾水摸魚,巧取豪奪,大部分百姓還是遵紀守法,並沒有參與這些叛亂。”王翦將自己這些時日收集到的信息和盤托出。
“那我們是要拉攏一批,然後……”甘寧比了一個殺頭的動作。
“王兄的意思應該是先平定不韋縣以東的地區,相對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哀牢等小國遺民的後裔,漢人與長期生活在大漢統治下的其他少數民族的百姓更容易管理。
準確點說,這些百姓對大漢王朝更有歸屬感。
他們的叛亂除了極少部分野心家外,大多數還是不滿大漢的苛捐雜稅以及政府的橫征暴斂。
我們隻要出兵消滅組織叛亂的首領,赦免其餘人等,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即可。
再將管理越巂郡的方法在永昌郡實行,重申律法與政策,將那些煽動百姓的刺頭全部抓起來,不韋縣以東的漢人與少數民族百姓必將再次歸心。”趙充國胸有成竹的說道。
漢昭帝時,武都郡的氐族人反叛,趙充國以大將軍護軍都尉的身份帶兵平定此次叛亂,就是誅殺了組織反叛的首領,其餘人等望風歸降,最終非常輕鬆的平定了武都郡的叛亂。
對於這些少數民族的叛亂,趙充國駕輕就熟,非常有心得。
王翦不禁笑道:“趙兄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想,不韋縣以東的叛亂平定,百姓歸心後,我們就需要為一些極難到達的村落、寨子開山裂石,鋪路搭橋,新修道路,要讓大漢的政策落實到每一個生活在永昌郡的百姓身上。
一旦百姓得到實惠,將來才能更好的為我們所用。”
大漢對西北少數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多以武力鎮壓,而對西南地區,卻大多數時候采取懷柔政策。
與西部以羌族為首的少數民族以及北邊的匈奴、鮮卑、烏桓等遊牧民族相比,西南地區各民族融入大漢的速度更快。
西南各民族族群數量更多,他們無法統一戰線對抗大漢,並且西南比起北方更加落後,無論是武器還是其他各方麵,這也導致他們的戰力遠遠無法於大漢的正規軍相抗衡的,隻能憑借地理優勢來和大漢的軍隊周旋。
大漢王朝麵對的西南形勢是更為複雜分散的諸多民族和範圍廣闊且開發有限的南部疆域。
這導致了大漢王朝在經曆西南問題時,更傾向以柔和的手段解決問題。
而較為平穩安定的西南形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西部與北部的經略產生了積極作用。
幽州牧劉虞在劉辯還未到達幽州之時,就是借鑒了大漢處理西南局勢的方法,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的遊牧民族,並取得了卓越的效果。
若非公孫瓚想借助擊敗遊牧民族的方法獲取巨大的功勳,以求在亂世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幽州數郡會變得更加的平和安寧。
西南諸民族因為實力較弱,更為分散,沒能出現如冒頓單於一樣統一整個草原的傳奇人物。
因此在整體的邊疆戰略上大漢王朝也對西南地域有所忽視,缺少統一的戰略規劃部署,多依靠地方邊吏的個人能力進行管理經營。
大漢在平定南越勢力後,西南諸夷震恐,紛紛派遣使者向大漢歸附。
漢王朝陸續設立了越巂、沈犁、汶山、武都四郡。
數年後,大漢王朝繼續征服雲貴高原上的滇國,滇國國主“舉國降,請置吏入朝”設立益州郡,自此大漢王朝正式將西南諸夷地區納入統治管理中,並在此初步建立了郡縣體係。
從此開始,大漢王朝對西南邊疆的戰略規劃,轉入了以平叛為主的維護和發展階段。
雖然期間仍有少許叛亂出現,都被大漢的軍隊鐵血鎮壓,中原王朝對西南邊疆的統治得到鞏固。
王莽篡漢後,因為其異想天開的改革,造成了天下大亂。
公孫述割據巴蜀後,一部分西南夷首領歸附公孫述。
在這一時期,盡管西南邊疆的統治已經陷入混亂。
不過,仍然有忠於漢室的官員努力維持著漢帝國在西南的統治。
光武帝複國後,西南地區的亂局再次被平定。
劉秀吸取之前的教訓,任用了一批既有才能,又有德行的官員管理西南地區。
他們上任後,發展農業與經濟,重申律法,對待各民族一視同仁,最終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戴。
在推動西南諸民族發展的同時,取得了“甘露降,白烏現,始興起學校,漸遷其俗”的成果。
至此之後,百餘年間,西南邊疆從未再出現任何戰亂,這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直到漢靈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西南邊疆才再次出現大規模叛亂。
此時的大漢王朝早已經日薄西山,千瘡百孔,實力大為衰落,西北羌人與北方鮮卑、烏桓等頻繁叛亂與入侵,大漢已經沒有能力顧及遠在益州西南的邊陲之地。
甚至朝中掌權者認為“郡在邊外,蠻夷喜叛,勞師遠役,不如棄之”,加上中央的軍隊在外平叛越打越少,西南邊疆諸夷看到了崛起的希望。
…………
趙充國蹲下身體,捧起一堆土壤查看後,鄭重的說道:“不韋縣附近的土壤如此肥沃,如果我們能夠加以利用,大力發展農業,相當於巴蜀之地之於秦國也。
加上永昌郡人口眾多,人力、物力、財力源源不斷,此乃上天給予我們的恩賜,是帝王之業也!”
“目前永昌郡主要分為兩大勢力,在不韋縣以東,是眾多的少數民族以及漢人的居住區。
他們祖祖輩輩在此生活,所以除非當地的政府橫征暴斂,否則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反叛的。
而在不韋縣以西,是以古哀牢國遺民以及其他當年歸附大漢的小國遺民組成的勢力,他們當中的那些王族後裔以及貴族後裔仍然無法忘卻故國。
大漢一旦衰弱,他們就開始煽動百姓反抗當地的政府,現在不韋縣以西的地區基本以自治為主,已經沒有大漢任命的官員在那進行管理了。
自靈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以來,大部分的反叛皆是不韋縣以西的小國遺民們煽動而起的。
當然其中不韋縣以東的諸族亦有野心之輩,他們渾水摸魚,巧取豪奪,大部分百姓還是遵紀守法,並沒有參與這些叛亂。”王翦將自己這些時日收集到的信息和盤托出。
“那我們是要拉攏一批,然後……”甘寧比了一個殺頭的動作。
“王兄的意思應該是先平定不韋縣以東的地區,相對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哀牢等小國遺民的後裔,漢人與長期生活在大漢統治下的其他少數民族的百姓更容易管理。
準確點說,這些百姓對大漢王朝更有歸屬感。
他們的叛亂除了極少部分野心家外,大多數還是不滿大漢的苛捐雜稅以及政府的橫征暴斂。
我們隻要出兵消滅組織叛亂的首領,赦免其餘人等,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即可。
再將管理越巂郡的方法在永昌郡實行,重申律法與政策,將那些煽動百姓的刺頭全部抓起來,不韋縣以東的漢人與少數民族百姓必將再次歸心。”趙充國胸有成竹的說道。
漢昭帝時,武都郡的氐族人反叛,趙充國以大將軍護軍都尉的身份帶兵平定此次叛亂,就是誅殺了組織反叛的首領,其餘人等望風歸降,最終非常輕鬆的平定了武都郡的叛亂。
對於這些少數民族的叛亂,趙充國駕輕就熟,非常有心得。
王翦不禁笑道:“趙兄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想,不韋縣以東的叛亂平定,百姓歸心後,我們就需要為一些極難到達的村落、寨子開山裂石,鋪路搭橋,新修道路,要讓大漢的政策落實到每一個生活在永昌郡的百姓身上。
一旦百姓得到實惠,將來才能更好的為我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