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抱團取暖的世家大族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作者:旗鼓相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修建此關,你們可有合適的人選?”劉協見到自己最為信任的賈複以及賈詡都如此說,不禁小臉肅然的問道。
賈複來到大漢沒有幾年,自然對於這方麵的人才不太了解,而賈詡常年在西北,跟隨董卓進京也不過兩年有餘,同樣沒有合適的人選。
正在此時,一旁的陰修上前舉薦道:“微臣知道一人,其能力絕對符合陛下要求,必定能找到合適的地點,建造一座千古雄關。”
“哦,原來是陰愛卿。素聞陰愛卿以表彰賢人、提拔俊傑為世人所知,一生之中從未看錯過一人,既然有合適人選,還不快快道來。”劉協大喜的說道。
陰修曾經擔任潁川太守,在位期間,舉薦功曹鍾繇、主簿荀彧、孝廉荀攸、計吏郭圖為吏,每一位幾乎都成為天下赫赫有名的人物,陰修也因此名聲大震,四海皆知。
而且陰修出身南陽陰氏,是荊州的頂級世家大族,其祖上共出了兩位大漢的皇後,一位是鼎鼎大名的光武帝劉秀的皇後陰麗華,另一位則是漢和帝時的皇後陰氏。
可以說南陽陰氏如同扶風耿氏一般,是不折不扣的保皇派。
“潁川鍾繇,目前擔任馮翊郡太守一職,他當初在陽陵縣任縣令時,就在當地建造過防禦北方羌人騎兵的設施,如今在馮翊郡北邊,為防止西鮮卑南下入侵大漢的邊疆,同樣修築了軍事堡壘,可謂是經驗豐富。
既然陛下成立雍州,任命董卓為雍州牧,並將馮翊郡劃分在了其治下,不如將鍾繇調迴朝廷任職,並讓他前往華陰縣東尋找合適的地點建造軍事要塞。”陰修舉善薦賢般說道。
荀彧之父,接替荀爽擔任光祿勳的荀緄附和說道:“鍾繇這小子是我從小看到長大的,才華橫溢,能力卓越,而且忠厚老實,心向大漢,必定能完成陛下的重托。”
他們潁川荀氏與長社鍾氏世代交好,如果鍾繇也能進入朝廷為官,相當於他們潁川荀氏多了一個盟友,自然熱烈歡迎。
恰好鍾繇目前擔任馮翊郡太守,而此郡即將劃歸董卓的雍州,陰修又舉薦了對方,荀緄自然也想做個順水人情。
賈詡看了看荀緄,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這個時代士族之間喜歡抱團取暖,特別是同一個地區的,因為察舉製的出現,士族之間可以互相扶持、互相推薦,更有一些世家之間喜歡“投桃報李”。
今日我家族中的高官舉薦你的家族子弟,那明日就需要你家族中的高官舉薦我家族中的子弟入朝為官。
他們在政治上形成錯綜複雜的利益團體,以此進一步固化自己的權利和利益,形成世家大族基本壟斷仕途的局麵。
賈詡見到潁川士族已經隱隱開始抱團,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賈詡的先祖是漢文帝時期的博士賈誼,他少年得誌,才華橫溢,名揚後世的《過秦論》就是他的著作。
賈誼擔任博士期間,每逢漢文帝出題討論時,他的見解鞭辟入裏,應答如流,獲得同儕的一致讚許,漢文帝非常欣賞,破格提拔,一年之內便升任為太中大夫。
賈誼在漢初的休養生息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他上書《論積貯疏》,提出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主張發展農業生產,加強糧食貯備,預防饑荒。
在秦末的大動蕩及其楚漢爭霸的亂戰後,天下所有人都想念和平。
漢文帝於是采納了他的建議,下令鼓勵農業生產。
然而正當賈誼意氣風發之時,他在政治上的表態讓漢初功臣集團開始敵視他。
賈誼竟然提出遣送列侯離開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
漢初的列侯基本都是跟隨劉邦奪取天下的功臣或是功臣的後代,這幫人知道賈誼的提議後大怒,以絳侯周勃、太尉灌嬰為首的功臣集團開始詆毀賈誼。
稱賈誼“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漢文帝知道功臣集團的力量龐大,無可奈何之下,隻能逐漸疏遠賈誼,不再采納他的意見。
之後賈誼被外放到長沙王處任太傅,數年後又在梁懷王處任太傅。
漢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賈誼三十二歲時,隨梁懷王入朝覲見。
梁懷王劉揖在路途中不慎墜馬而死,賈誼感到自己身為太傅,沒有盡到責任,於是鬱鬱寡歡,最終抑鬱而亡,英年早逝。
自此之後,賈家開始沒落。
直到賈誼的九世孫賈秀玉也就是賈詡的曾祖父,在東漢擔任武威太守,賈家才重新開始抬頭,並將自己的家族遷到了武威郡定居。
賈詡的祖父,賈秀玉之子賈衍曾經擔任過兗州刺史。
無論是刺史還是太守,在東漢的察舉製中都具備了舉薦資格。
賈詡也成為了世家大族“投桃報李”的受益者,年輕時,就被察孝廉為郎。
賈詡並不反感這樣的製度,畢竟他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隻是這樣的製度會讓許多有才之士被埋伏。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者無徒。
不是每一位地方高官都能有一顆高貴的品質,公平公正的為大漢選擇人才。
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於世家大族來說,家族的利益才是第一位,其次才是國家與百姓。
“長社鍾氏的鍾繇嗎?朕當初倒是聽過他的一段故事。鍾繇因為出身並非鍾家主脈,所以年幼之時不受家族待見。
隻是其叔父鍾瑜見鍾繇相貌不凡,頗為喜愛,常常帶他一路出行。一次外出時,遇到一位相麵者,他稱讚鍾繇麵相富貴,未來會有被水淹的厄運,請小心行走。
結果在經過一座木橋時,幼年的鍾繇故意失足掉進河裏,幸好水淺且叔父就在一旁,才幸免於難。
鍾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話應驗,便越來越欣賞鍾繇。自此之後,常常資助他學習。
稱少年鍾繇一句神童,好不為過。”劉協意味深長的說道。
“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微臣確實不知,傳言往往喜歡誇大其詞,就算他的確有其事,恐怕也隻有鍾繇自己才能確認當時是否真是是故意為之。”荀緄不太信他心中忠厚老實的鍾繇居然從小就是一個小滑頭。
“嘿嘿,此事可是荀公之子荀文若當初說的,那時朕年紀還小,跟隨皇兄一起去見文若,閑談時聽他提起。”劉協忍俊不禁的說道。
賈複來到大漢沒有幾年,自然對於這方麵的人才不太了解,而賈詡常年在西北,跟隨董卓進京也不過兩年有餘,同樣沒有合適的人選。
正在此時,一旁的陰修上前舉薦道:“微臣知道一人,其能力絕對符合陛下要求,必定能找到合適的地點,建造一座千古雄關。”
“哦,原來是陰愛卿。素聞陰愛卿以表彰賢人、提拔俊傑為世人所知,一生之中從未看錯過一人,既然有合適人選,還不快快道來。”劉協大喜的說道。
陰修曾經擔任潁川太守,在位期間,舉薦功曹鍾繇、主簿荀彧、孝廉荀攸、計吏郭圖為吏,每一位幾乎都成為天下赫赫有名的人物,陰修也因此名聲大震,四海皆知。
而且陰修出身南陽陰氏,是荊州的頂級世家大族,其祖上共出了兩位大漢的皇後,一位是鼎鼎大名的光武帝劉秀的皇後陰麗華,另一位則是漢和帝時的皇後陰氏。
可以說南陽陰氏如同扶風耿氏一般,是不折不扣的保皇派。
“潁川鍾繇,目前擔任馮翊郡太守一職,他當初在陽陵縣任縣令時,就在當地建造過防禦北方羌人騎兵的設施,如今在馮翊郡北邊,為防止西鮮卑南下入侵大漢的邊疆,同樣修築了軍事堡壘,可謂是經驗豐富。
既然陛下成立雍州,任命董卓為雍州牧,並將馮翊郡劃分在了其治下,不如將鍾繇調迴朝廷任職,並讓他前往華陰縣東尋找合適的地點建造軍事要塞。”陰修舉善薦賢般說道。
荀彧之父,接替荀爽擔任光祿勳的荀緄附和說道:“鍾繇這小子是我從小看到長大的,才華橫溢,能力卓越,而且忠厚老實,心向大漢,必定能完成陛下的重托。”
他們潁川荀氏與長社鍾氏世代交好,如果鍾繇也能進入朝廷為官,相當於他們潁川荀氏多了一個盟友,自然熱烈歡迎。
恰好鍾繇目前擔任馮翊郡太守,而此郡即將劃歸董卓的雍州,陰修又舉薦了對方,荀緄自然也想做個順水人情。
賈詡看了看荀緄,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這個時代士族之間喜歡抱團取暖,特別是同一個地區的,因為察舉製的出現,士族之間可以互相扶持、互相推薦,更有一些世家之間喜歡“投桃報李”。
今日我家族中的高官舉薦你的家族子弟,那明日就需要你家族中的高官舉薦我家族中的子弟入朝為官。
他們在政治上形成錯綜複雜的利益團體,以此進一步固化自己的權利和利益,形成世家大族基本壟斷仕途的局麵。
賈詡見到潁川士族已經隱隱開始抱團,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賈詡的先祖是漢文帝時期的博士賈誼,他少年得誌,才華橫溢,名揚後世的《過秦論》就是他的著作。
賈誼擔任博士期間,每逢漢文帝出題討論時,他的見解鞭辟入裏,應答如流,獲得同儕的一致讚許,漢文帝非常欣賞,破格提拔,一年之內便升任為太中大夫。
賈誼在漢初的休養生息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他上書《論積貯疏》,提出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主張發展農業生產,加強糧食貯備,預防饑荒。
在秦末的大動蕩及其楚漢爭霸的亂戰後,天下所有人都想念和平。
漢文帝於是采納了他的建議,下令鼓勵農業生產。
然而正當賈誼意氣風發之時,他在政治上的表態讓漢初功臣集團開始敵視他。
賈誼竟然提出遣送列侯離開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
漢初的列侯基本都是跟隨劉邦奪取天下的功臣或是功臣的後代,這幫人知道賈誼的提議後大怒,以絳侯周勃、太尉灌嬰為首的功臣集團開始詆毀賈誼。
稱賈誼“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漢文帝知道功臣集團的力量龐大,無可奈何之下,隻能逐漸疏遠賈誼,不再采納他的意見。
之後賈誼被外放到長沙王處任太傅,數年後又在梁懷王處任太傅。
漢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賈誼三十二歲時,隨梁懷王入朝覲見。
梁懷王劉揖在路途中不慎墜馬而死,賈誼感到自己身為太傅,沒有盡到責任,於是鬱鬱寡歡,最終抑鬱而亡,英年早逝。
自此之後,賈家開始沒落。
直到賈誼的九世孫賈秀玉也就是賈詡的曾祖父,在東漢擔任武威太守,賈家才重新開始抬頭,並將自己的家族遷到了武威郡定居。
賈詡的祖父,賈秀玉之子賈衍曾經擔任過兗州刺史。
無論是刺史還是太守,在東漢的察舉製中都具備了舉薦資格。
賈詡也成為了世家大族“投桃報李”的受益者,年輕時,就被察孝廉為郎。
賈詡並不反感這樣的製度,畢竟他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隻是這樣的製度會讓許多有才之士被埋伏。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者無徒。
不是每一位地方高官都能有一顆高貴的品質,公平公正的為大漢選擇人才。
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於世家大族來說,家族的利益才是第一位,其次才是國家與百姓。
“長社鍾氏的鍾繇嗎?朕當初倒是聽過他的一段故事。鍾繇因為出身並非鍾家主脈,所以年幼之時不受家族待見。
隻是其叔父鍾瑜見鍾繇相貌不凡,頗為喜愛,常常帶他一路出行。一次外出時,遇到一位相麵者,他稱讚鍾繇麵相富貴,未來會有被水淹的厄運,請小心行走。
結果在經過一座木橋時,幼年的鍾繇故意失足掉進河裏,幸好水淺且叔父就在一旁,才幸免於難。
鍾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話應驗,便越來越欣賞鍾繇。自此之後,常常資助他學習。
稱少年鍾繇一句神童,好不為過。”劉協意味深長的說道。
“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微臣確實不知,傳言往往喜歡誇大其詞,就算他的確有其事,恐怕也隻有鍾繇自己才能確認當時是否真是是故意為之。”荀緄不太信他心中忠厚老實的鍾繇居然從小就是一個小滑頭。
“嘿嘿,此事可是荀公之子荀文若當初說的,那時朕年紀還小,跟隨皇兄一起去見文若,閑談時聽他提起。”劉協忍俊不禁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