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平定遼西郡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作者:旗鼓相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年曹操遠征烏桓,在大冬天進入盧龍道,放棄輜重狂奔數百裏,結果兩百裏路沒有水。
在缺水斷糧的情況下,曹操的軍隊殺馬數千匹作為食物,掘地三十丈乃得水源,地獄難度般的艱難抵達柳城外。
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下,擊敗烏桓軍隊,並且陣斬蹋頓,靠的是得天獨厚的運氣,天神下凡的張文遠,勇猛精銳的虎豹騎以及蹋頓的輕敵逆戰。
今日的嶽飛能大獲全勝,自然靠的是超越時代的戰法,運籌帷幄的謀略,以及嚴格的治軍係統。
當年的曹操差點全軍覆沒於遼西,除了地理因素外,自然有當時的烏桓已經被蹋頓整合統一,加上百姓,人數一度達到三十餘萬眾。
這時的遼西郡烏桓,即使加上百姓也不過十萬眾。
蹋頓率軍傾巢而出,不但那名沒有姓氏的副將被常山趙子龍陣斬,烏桓大軍也折損近三成,包括自己在內的其餘人等皆被擒獲。
沒過多久,被嶽飛生擒的蹋頓就被帶到劉辯身前。
蹋頓見到史侯後,發現對方年紀輕輕,氣質高貴,眾星拱月一般立在眾人中間,平靜而淡然。
他雖然沒有見過史侯,但是幽州這些年來的發展自然不會不知道。
相見之下,自然明白這位就是在幽州改革變法的史侯,不禁出聲質問道:“我們遼西烏桓一族和幽州牧劉伯安多年交好,為何你們幽州發展起來後,侵犯我們烏桓的領土,擄掠我們烏桓的百姓?”
劉辯見到對方氣勢洶洶的質問,不禁失笑道:“遼西郡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一部分,無論是高祖建立的漢朝,還是光武帝複國重建大漢,遼西郡都是大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光武帝當年仁慈,不忍心你們遊牧民族在漠北之地的冰天雪地中受苦,才讓你們內遷進入大漢的北方居住。
沒想到你們強大之後,不再視大漢為恩人,反而占據州郡,奴役大漢的子民,現在居然反咬一口,說我們大漢的軍隊侵犯你們的領土,擄掠你們的子民?
令支縣確實有一些烏桓百姓當初不願意離開,現在在我們大漢的政策之下,恐怕是趕他們走也不願意離開了。”
蹋頓這樣的武夫自然無法和劉辯這樣的前世鍵盤俠辯論,幾句話就被說得啞口無言。
正當劉辯準備繼續說話時,一匹駿馬從北方疾馳而來,被前方的趙雲率軍攔住,盤問之後,連忙放行。
那名斥候打扮的將士正是霍去病軍中的一員小將。
見到劉辯後,鄭重的行了一個軍禮,聲音略帶一絲激動的說道:“啟稟史侯,霍將軍率軍奇襲了陽樂縣,烏桓單於丘力居被擒,已經向我們投降。
霍將軍原本想從後夾擊烏桓的主力軍,但是在半路上得知烏桓主力已經戰敗,害怕陽樂縣有失,就率軍返迴了陽樂縣鎮守,恭迎史侯的到來。”
一旁的蹋頓聽說陽樂縣已經丟失,自己的叔父烏桓單於丘力居投降,支撐自己的那口氣終於泄了,失落的坐在地上。
…………
蹋頓等人被帶下去後,暫時交由趙雲率領軍隊看管,而高寵則帶領麾下部隊開始打掃戰場並警戒四周,田疇則帶人開始救治傷員,所有人幾乎都開始忙活起來。
嶽飛見到眾人離開後,不禁向劉辯問道:“遊牧民族自古以來反複無常,曆朝曆代在衰弱之後,都會受到他們的反噬荼毒。
強漢、盛唐亦如此,更何況他們肆虐中原大地在兩晉南北朝達到巔峰。
史侯如今準備如何處置烏桓士兵以及他們治下的百姓?”
“遊牧民族反複無常是因為自古以來,華夏的執政者們都沒有將他們當成自己的子民,沒有將遊牧民族的百姓同化為自己治下的百姓。
要想同化異族百姓成為我大漢的子民,首先需要給予他們更好的生活環境,然後從語言、文化上入手。
讓他們學習漢族的語言與文化,有才學者,甚至可以入朝為官。
他們烏桓一族,祖上是灤河中上遊及其東北部一個較大的部落聯盟,被先秦時代的《逸周書》稱之為東胡。
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通古斯語。
近年來,隨著烏桓族的南遷,他們與大漢王朝多有交集,烏桓的貴族階層以及經常與漢族百姓來往的普通烏桓子民才漸漸開始學會了大漢的語言。
但是大多數烏桓的百姓仍然隻會自己的通古斯語。
所以烏桓一族向我們投降後,他們的士卒我們將其打散後,編入各個隊伍之中,必須做到和大漢士兵一視同仁。如果有人挑起雙方的民族矛盾,必須軍法處置。
而這些將士的家屬,全部遷往薊縣以及薊縣周邊的各縣城,給他們安排一些適合的工作,這樣由於他們的家人皆在我們掌控之中,也不怕將來我們領兵出征時,他們不聽將令,公然作亂。
至於普通百姓,我們會內遷一部分到其他各郡,然後再從其他各郡招攬一些願意前往遼西郡開荒的百姓。
這些自願的百姓可以給予高額的獎勵與優待,免除三年的賦稅和徭役,表現優異者,甚至可以破格提拔,入朝為官。
而烏桓的王族及其後人全部遷往內地看管,數代以後,烏桓百姓必定成為我大漢的子民。
即使將來烏桓王族後裔想煽動百姓造反,這些當年烏桓百姓的後裔也不可能追隨他們,除非到時候我們的政權無法讓百姓安居樂業下去。
華夏百姓自古以來就是勤勞、睿智且忍耐力極強的民族,如果不是執政者實在不是東西,讓百姓們無法正常生活下去,沒有人願意鋌而走險的去搏那條不歸路。
秦末如此,漢末如此,其他各個朝代的末期亦如此。
同樣是開國皇帝,且地理位置差不多,石勒建立的後趙卻能立國三十餘年,並團結所有的民族,如果不是自己的侄子篡位後大開殺戒,很可能還能繼續延長。
反而竊取了後趙果實的冉魏政權,僅僅立國兩年半?
不就是冉閔頒布了殺胡令大開殺戒後,激化了漢人與胡人之間的矛盾,最終走向滅亡?
所以要想同化一個民族成為自己的子民,最好的方法並非武力征服,而是從語言、文化上入手。
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並沒有大開殺戒,甚至許多貴族後裔還能出入各個門庭,最終也是靠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最終讓華夏大地進行了大融合。
漢承秦製後,多少年過去,哪裏還有自稱六國的百姓,都是我大漢的子民。”劉辯鄭重的說道。
在缺水斷糧的情況下,曹操的軍隊殺馬數千匹作為食物,掘地三十丈乃得水源,地獄難度般的艱難抵達柳城外。
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下,擊敗烏桓軍隊,並且陣斬蹋頓,靠的是得天獨厚的運氣,天神下凡的張文遠,勇猛精銳的虎豹騎以及蹋頓的輕敵逆戰。
今日的嶽飛能大獲全勝,自然靠的是超越時代的戰法,運籌帷幄的謀略,以及嚴格的治軍係統。
當年的曹操差點全軍覆沒於遼西,除了地理因素外,自然有當時的烏桓已經被蹋頓整合統一,加上百姓,人數一度達到三十餘萬眾。
這時的遼西郡烏桓,即使加上百姓也不過十萬眾。
蹋頓率軍傾巢而出,不但那名沒有姓氏的副將被常山趙子龍陣斬,烏桓大軍也折損近三成,包括自己在內的其餘人等皆被擒獲。
沒過多久,被嶽飛生擒的蹋頓就被帶到劉辯身前。
蹋頓見到史侯後,發現對方年紀輕輕,氣質高貴,眾星拱月一般立在眾人中間,平靜而淡然。
他雖然沒有見過史侯,但是幽州這些年來的發展自然不會不知道。
相見之下,自然明白這位就是在幽州改革變法的史侯,不禁出聲質問道:“我們遼西烏桓一族和幽州牧劉伯安多年交好,為何你們幽州發展起來後,侵犯我們烏桓的領土,擄掠我們烏桓的百姓?”
劉辯見到對方氣勢洶洶的質問,不禁失笑道:“遼西郡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一部分,無論是高祖建立的漢朝,還是光武帝複國重建大漢,遼西郡都是大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光武帝當年仁慈,不忍心你們遊牧民族在漠北之地的冰天雪地中受苦,才讓你們內遷進入大漢的北方居住。
沒想到你們強大之後,不再視大漢為恩人,反而占據州郡,奴役大漢的子民,現在居然反咬一口,說我們大漢的軍隊侵犯你們的領土,擄掠你們的子民?
令支縣確實有一些烏桓百姓當初不願意離開,現在在我們大漢的政策之下,恐怕是趕他們走也不願意離開了。”
蹋頓這樣的武夫自然無法和劉辯這樣的前世鍵盤俠辯論,幾句話就被說得啞口無言。
正當劉辯準備繼續說話時,一匹駿馬從北方疾馳而來,被前方的趙雲率軍攔住,盤問之後,連忙放行。
那名斥候打扮的將士正是霍去病軍中的一員小將。
見到劉辯後,鄭重的行了一個軍禮,聲音略帶一絲激動的說道:“啟稟史侯,霍將軍率軍奇襲了陽樂縣,烏桓單於丘力居被擒,已經向我們投降。
霍將軍原本想從後夾擊烏桓的主力軍,但是在半路上得知烏桓主力已經戰敗,害怕陽樂縣有失,就率軍返迴了陽樂縣鎮守,恭迎史侯的到來。”
一旁的蹋頓聽說陽樂縣已經丟失,自己的叔父烏桓單於丘力居投降,支撐自己的那口氣終於泄了,失落的坐在地上。
…………
蹋頓等人被帶下去後,暫時交由趙雲率領軍隊看管,而高寵則帶領麾下部隊開始打掃戰場並警戒四周,田疇則帶人開始救治傷員,所有人幾乎都開始忙活起來。
嶽飛見到眾人離開後,不禁向劉辯問道:“遊牧民族自古以來反複無常,曆朝曆代在衰弱之後,都會受到他們的反噬荼毒。
強漢、盛唐亦如此,更何況他們肆虐中原大地在兩晉南北朝達到巔峰。
史侯如今準備如何處置烏桓士兵以及他們治下的百姓?”
“遊牧民族反複無常是因為自古以來,華夏的執政者們都沒有將他們當成自己的子民,沒有將遊牧民族的百姓同化為自己治下的百姓。
要想同化異族百姓成為我大漢的子民,首先需要給予他們更好的生活環境,然後從語言、文化上入手。
讓他們學習漢族的語言與文化,有才學者,甚至可以入朝為官。
他們烏桓一族,祖上是灤河中上遊及其東北部一個較大的部落聯盟,被先秦時代的《逸周書》稱之為東胡。
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通古斯語。
近年來,隨著烏桓族的南遷,他們與大漢王朝多有交集,烏桓的貴族階層以及經常與漢族百姓來往的普通烏桓子民才漸漸開始學會了大漢的語言。
但是大多數烏桓的百姓仍然隻會自己的通古斯語。
所以烏桓一族向我們投降後,他們的士卒我們將其打散後,編入各個隊伍之中,必須做到和大漢士兵一視同仁。如果有人挑起雙方的民族矛盾,必須軍法處置。
而這些將士的家屬,全部遷往薊縣以及薊縣周邊的各縣城,給他們安排一些適合的工作,這樣由於他們的家人皆在我們掌控之中,也不怕將來我們領兵出征時,他們不聽將令,公然作亂。
至於普通百姓,我們會內遷一部分到其他各郡,然後再從其他各郡招攬一些願意前往遼西郡開荒的百姓。
這些自願的百姓可以給予高額的獎勵與優待,免除三年的賦稅和徭役,表現優異者,甚至可以破格提拔,入朝為官。
而烏桓的王族及其後人全部遷往內地看管,數代以後,烏桓百姓必定成為我大漢的子民。
即使將來烏桓王族後裔想煽動百姓造反,這些當年烏桓百姓的後裔也不可能追隨他們,除非到時候我們的政權無法讓百姓安居樂業下去。
華夏百姓自古以來就是勤勞、睿智且忍耐力極強的民族,如果不是執政者實在不是東西,讓百姓們無法正常生活下去,沒有人願意鋌而走險的去搏那條不歸路。
秦末如此,漢末如此,其他各個朝代的末期亦如此。
同樣是開國皇帝,且地理位置差不多,石勒建立的後趙卻能立國三十餘年,並團結所有的民族,如果不是自己的侄子篡位後大開殺戒,很可能還能繼續延長。
反而竊取了後趙果實的冉魏政權,僅僅立國兩年半?
不就是冉閔頒布了殺胡令大開殺戒後,激化了漢人與胡人之間的矛盾,最終走向滅亡?
所以要想同化一個民族成為自己的子民,最好的方法並非武力征服,而是從語言、文化上入手。
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並沒有大開殺戒,甚至許多貴族後裔還能出入各個門庭,最終也是靠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最終讓華夏大地進行了大融合。
漢承秦製後,多少年過去,哪裏還有自稱六國的百姓,都是我大漢的子民。”劉辯鄭重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