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宦官中的異類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作者:旗鼓相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棗祗將在偏廳等候的趙儼帶到了主廳內。
這一次王猛和荀諶皆沒有迴避,他們兩人既然知道了趙儼在幽州為官,心裏都清楚他來這裏的用意。
雖然棗祗已經斷然拒絕了荀諶的邀請,但是荀諶卻不想其他勢力得到棗祗的相助,已經在內心開始算計起來。
而王猛即使得到了棗祗的承諾,願意去兗州查看黃河水患,對方卻沒有答應就此在兗州出仕,他內心還是有些不太平靜。
主要原因還是趙儼代表的幽州牧劉虞,那是真正的聲名在外,憂國憂民的德行傳遍天下,不是他能否定的。
雖然原本的曆史中,棗祗最終加入了曹操的陣營,並建立了獨有的屯田製。
當時因為黃巾軍和盜匪在兗州的肆虐,導致許多豪紳富戶被滅門,許多農田成為無主之地。
棗祗將這些農田收歸為國家所有,又招募大量的流民,按照軍隊的編製分組,然後將種子、耕牛和農具分配給流民,讓他們對農田進行耕種,並在糧食收成的時候,由國家和農民按照各自的比例進行統一分配。
那時中原各地無數流民得到消息後,紛紛拖家帶口的湧向兗州,兗州各郡人口迅速增加。
這為當時的大量流民提供了工作和生存的希望,也為曹操從兗州這樣四戰之地的魔鬼修羅場殺出來創造了物資和人口的條件,也加速了中原和北方的統一。
“咦,沒想到友若兄竟然也在此,這位仁兄瑰姿俊偉,一看就頗為不凡,不知是何許人也?”趙儼來到主廳後,見到荀諶和王猛,驚疑不定的問道。
“在下北海王猛,目前在兗州刺史曹操麾下為官。”王猛平靜的說道。
其實王猛心裏並不爽趙儼。
他是平民出身,從小家境貧寒,深知窮苦百姓的艱難。
哪怕後來他出將入相,成為前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時,仍然親近普通百姓,甚至他許多政策的出發點,都是站在窮苦百姓立場上。
以至於在他死後,前秦境內百姓哀嚎不絕,各地百姓紛紛自發的為其祭祀,有如當年西蜀諸葛丞相故事。
他不爽趙儼的主要原因還是對方並不為窮苦百姓著想。
趙儼在原本的曆史上,接替杜畿擔任河東郡太守時,因魏帝曹丕下令,要求各郡征集寡婦,分派到婦女少的地區,婚配生育。
而原來的河東郡太守杜畿卻每次征集的寡婦非常少,到了趙儼擔任太守時,征集的寡婦是原來的數倍之多,以至於魏文帝曹丕還當杜畿的麵嘲諷他說:“朕還以為河東郡沒有寡婦呢?現在怎麽又多了起來!”
杜畿正色的迴答道:“我當年征集的全是真正的寡婦,而趙儼征集的大部分並非寡婦,甚至有些還是待字閨中的少女。如果陛下不信,不妨派人前去調查一番就知真相。”
當時的曹丕以及周圍群臣聞聽此言後,紛紛臉色大變。
通過這一事就能看出,趙儼世家大族出身,雖然能力才幹非凡,但為了自己立功晉升,不擇手段,並不在意普通百姓的生死。
“北海王猛,莫非是在兗州改革變法的王景略?幸會幸會!”趙儼立刻拱手一禮的說道。
伸手不打笑臉人,王猛即使心裏不爽對方,也不會公然甩臉色,更何況在這個時空,趙儼並沒有做過這些事。
他也和顏悅色的迴了一禮。
“伯然如今在幽州為官,卻千裏迢迢的返迴陽翟縣,不知所為何事?”棗祗略帶一絲疑惑之色的問道。
“伯然才到幽州半年有餘,卻返迴潁川,怕是和我們的目的相同吧?”荀諶陰陽怪氣的說道。
“莫非友若兄和王兄也是代表袁本初和曹孟德來邀請棗兄出山相助?不知棗兄答應了你們何人?”趙儼沒想到此事如此湊巧,自己奉命來請棗祗出山,卻遇到兗州和冀州的兩大勢力同樣派人來請。
“趙兄晚來了一步,棗兄已經答應前往兗州了。”王猛搶先說道。
“哼,棗兄不過是因為黃河水患,承諾前去一探究竟,可沒有答應去你們兗州入仕為官。”荀諶冷哼一聲。
趙儼聞言微微一亮,立刻拱手一禮的說道:“不瞞棗兄,自從幽州取消人丁稅以來,其他州郡百姓紛紛拖家帶口的前來投奔,糧食危機日益嚴重。你們棗氏一族特別擅長農業,所以劉幽州希望你能前往幽州,為北境百姓解決燃眉之急。”
趙儼果然是棗祗的同鄉好友,一說話就直擊棗氏一族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的弱點。
棗祗此時也非常糾結,剛才荀諶有句話有得沒錯,現在天下大亂,人命如草芥,如果他們家族不能依附一方勢力,很可能會落得人死族滅的下場。
如今三方勢力同時請他出山,他必須答應一方勢力才行。
他的腦中浮現出了一件往事,他祖父當年為了周邊百姓的田地能得到更好的收成,親自指點了一些農夫的種植,卻因此得罪了那些準備高價賣糧食豪紳,被數個豪族欺上門來圍攻。在此危難之際,卻被路過的曹公公了解真相後化解矛盾,他們棗氏一族因此躲過一劫。
這位曹公公不是別人,正是現在的兗州刺史曹操的祖父。
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算是華夏曆史上宦官中的異類,他在宮中任職三十餘年,曆經四任皇帝,卻從未出過任何差錯。
他豁達爽朗,不貪戀權勢,即使被人彈劾與中傷,他也基本不會報複,反而如果對方有才能,他還會向皇帝舉薦。
他這一生推薦的陳留郡虞放、邊韶,南陽郡的延固、張溫,弘農郡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潁川郡的堂溪、趙典等人,皆受到朝廷重用。
甚至對自己彈劾多次的名士種皓也刮目相看,經常在皇帝身邊說其好話。
種皓晚年當上了三公之一的司徒,迴顧他這一生經曆時,不禁感歎:“如果沒有曹常侍,我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這個時代宦官和士族之間可謂是不共戴天,數次黨錮之禍皆是宦官與士族之間的矛盾而起。
名士種皓能在自己晚年,不惜損害自己名聲的去稱讚一位宦官,足以說明這個宦官的不凡。
這一次王猛和荀諶皆沒有迴避,他們兩人既然知道了趙儼在幽州為官,心裏都清楚他來這裏的用意。
雖然棗祗已經斷然拒絕了荀諶的邀請,但是荀諶卻不想其他勢力得到棗祗的相助,已經在內心開始算計起來。
而王猛即使得到了棗祗的承諾,願意去兗州查看黃河水患,對方卻沒有答應就此在兗州出仕,他內心還是有些不太平靜。
主要原因還是趙儼代表的幽州牧劉虞,那是真正的聲名在外,憂國憂民的德行傳遍天下,不是他能否定的。
雖然原本的曆史中,棗祗最終加入了曹操的陣營,並建立了獨有的屯田製。
當時因為黃巾軍和盜匪在兗州的肆虐,導致許多豪紳富戶被滅門,許多農田成為無主之地。
棗祗將這些農田收歸為國家所有,又招募大量的流民,按照軍隊的編製分組,然後將種子、耕牛和農具分配給流民,讓他們對農田進行耕種,並在糧食收成的時候,由國家和農民按照各自的比例進行統一分配。
那時中原各地無數流民得到消息後,紛紛拖家帶口的湧向兗州,兗州各郡人口迅速增加。
這為當時的大量流民提供了工作和生存的希望,也為曹操從兗州這樣四戰之地的魔鬼修羅場殺出來創造了物資和人口的條件,也加速了中原和北方的統一。
“咦,沒想到友若兄竟然也在此,這位仁兄瑰姿俊偉,一看就頗為不凡,不知是何許人也?”趙儼來到主廳後,見到荀諶和王猛,驚疑不定的問道。
“在下北海王猛,目前在兗州刺史曹操麾下為官。”王猛平靜的說道。
其實王猛心裏並不爽趙儼。
他是平民出身,從小家境貧寒,深知窮苦百姓的艱難。
哪怕後來他出將入相,成為前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時,仍然親近普通百姓,甚至他許多政策的出發點,都是站在窮苦百姓立場上。
以至於在他死後,前秦境內百姓哀嚎不絕,各地百姓紛紛自發的為其祭祀,有如當年西蜀諸葛丞相故事。
他不爽趙儼的主要原因還是對方並不為窮苦百姓著想。
趙儼在原本的曆史上,接替杜畿擔任河東郡太守時,因魏帝曹丕下令,要求各郡征集寡婦,分派到婦女少的地區,婚配生育。
而原來的河東郡太守杜畿卻每次征集的寡婦非常少,到了趙儼擔任太守時,征集的寡婦是原來的數倍之多,以至於魏文帝曹丕還當杜畿的麵嘲諷他說:“朕還以為河東郡沒有寡婦呢?現在怎麽又多了起來!”
杜畿正色的迴答道:“我當年征集的全是真正的寡婦,而趙儼征集的大部分並非寡婦,甚至有些還是待字閨中的少女。如果陛下不信,不妨派人前去調查一番就知真相。”
當時的曹丕以及周圍群臣聞聽此言後,紛紛臉色大變。
通過這一事就能看出,趙儼世家大族出身,雖然能力才幹非凡,但為了自己立功晉升,不擇手段,並不在意普通百姓的生死。
“北海王猛,莫非是在兗州改革變法的王景略?幸會幸會!”趙儼立刻拱手一禮的說道。
伸手不打笑臉人,王猛即使心裏不爽對方,也不會公然甩臉色,更何況在這個時空,趙儼並沒有做過這些事。
他也和顏悅色的迴了一禮。
“伯然如今在幽州為官,卻千裏迢迢的返迴陽翟縣,不知所為何事?”棗祗略帶一絲疑惑之色的問道。
“伯然才到幽州半年有餘,卻返迴潁川,怕是和我們的目的相同吧?”荀諶陰陽怪氣的說道。
“莫非友若兄和王兄也是代表袁本初和曹孟德來邀請棗兄出山相助?不知棗兄答應了你們何人?”趙儼沒想到此事如此湊巧,自己奉命來請棗祗出山,卻遇到兗州和冀州的兩大勢力同樣派人來請。
“趙兄晚來了一步,棗兄已經答應前往兗州了。”王猛搶先說道。
“哼,棗兄不過是因為黃河水患,承諾前去一探究竟,可沒有答應去你們兗州入仕為官。”荀諶冷哼一聲。
趙儼聞言微微一亮,立刻拱手一禮的說道:“不瞞棗兄,自從幽州取消人丁稅以來,其他州郡百姓紛紛拖家帶口的前來投奔,糧食危機日益嚴重。你們棗氏一族特別擅長農業,所以劉幽州希望你能前往幽州,為北境百姓解決燃眉之急。”
趙儼果然是棗祗的同鄉好友,一說話就直擊棗氏一族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的弱點。
棗祗此時也非常糾結,剛才荀諶有句話有得沒錯,現在天下大亂,人命如草芥,如果他們家族不能依附一方勢力,很可能會落得人死族滅的下場。
如今三方勢力同時請他出山,他必須答應一方勢力才行。
他的腦中浮現出了一件往事,他祖父當年為了周邊百姓的田地能得到更好的收成,親自指點了一些農夫的種植,卻因此得罪了那些準備高價賣糧食豪紳,被數個豪族欺上門來圍攻。在此危難之際,卻被路過的曹公公了解真相後化解矛盾,他們棗氏一族因此躲過一劫。
這位曹公公不是別人,正是現在的兗州刺史曹操的祖父。
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算是華夏曆史上宦官中的異類,他在宮中任職三十餘年,曆經四任皇帝,卻從未出過任何差錯。
他豁達爽朗,不貪戀權勢,即使被人彈劾與中傷,他也基本不會報複,反而如果對方有才能,他還會向皇帝舉薦。
他這一生推薦的陳留郡虞放、邊韶,南陽郡的延固、張溫,弘農郡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潁川郡的堂溪、趙典等人,皆受到朝廷重用。
甚至對自己彈劾多次的名士種皓也刮目相看,經常在皇帝身邊說其好話。
種皓晚年當上了三公之一的司徒,迴顧他這一生經曆時,不禁感歎:“如果沒有曹常侍,我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這個時代宦官和士族之間可謂是不共戴天,數次黨錮之禍皆是宦官與士族之間的矛盾而起。
名士種皓能在自己晚年,不惜損害自己名聲的去稱讚一位宦官,足以說明這個宦官的不凡。